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科举,寒门状元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冷王的冲喜嫡妃 我岳父是李世民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章 学堂同窗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送走了王麻子,秦刚一看时间差不多,就和父亲打了个招呼,背上书箱去学堂了。

一路上,总有熟识的街坊跟秦刚打招呼:“小郎上学去啦!”

秦刚感觉,自己的这个前主似乎人缘还挺不错。

高邮军在宋朝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行政地区。一般来说,宋朝采取了路、州、县三级行政区划。但是在边境前线地区,由于特殊的军事需要,会用军来替代州,实行军政一体化的管理。然后特别重要并且繁华的州,会升格为府,例如江宁府、大名府等。

而高邮,由于地处于扬州与楚州之间,正好扼守在南北运河及驿道之要冲,差不多会有八成以上的东南赋税及漕粮都要经过这里。

自大宋立国以来,因为西边的高邮湖与洪泽湖相串连,其间号称有三十六湖泊星罗密布,黄淮时时泛滥,水患频频,许多灾民最终会沦为匪徒,滋生于湖荡之中,治安形势颇为严峻。

于是,宋初把这里单独划出来设成了军,就是为了实现与边境军事要地那样的军政一体化管理,驻守军队,严防匪患。

在熙宁四年,朝中有人认为匪患不重了,就废除了几年。但是后来一看,湖匪还是很多,不行,到了元佑年时,又重新设置了回来。

所以高邮这个地方虽然很小,但是它的行政级别却在名义上是与南北的扬州与楚州平级的。

一般来说,军与州在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判官,即军判官与州判官。但是朝廷往往会另派“知军州事”一职,简称知军或知州,来监管并决定地方行政事务,而后者往往就成了事实上的最高地方长官。

因为知军和知州都是差遣官,代表朝廷而来的,所以派出的官员品级则不一定。

只是宋朝的奇葩之处在于,同样是知州,重要的地方会有二品官员担任,不重要的地方,七品官也可以充当。

高邮军的下辖只有一个高邮县,另外会有自己的县令、县丞、主簿与县尉一众官员,军县两套衙门都在同一座高邮城中。所以在学政、农政这方面往往会合并在军衙统一管理了。

负责高邮军的教育主官就是军学教授林武功【详见本章末注】。听着这名有点像个武人,但人家却是不折不扣的进士出身,经国子监考试合格后,被任命到高邮的正式学官。

马夫子名伦,字伯文,是林教授在国子监的同学,据说十五岁就取了地方贡士,但省试却三次落榜。原因是他正好逢上宋朝廷在取士方向上最摇摆不定的那些年:

第一次参加时,是以诗词赋为主,第二次时又改成了以策论为重,再下面一次时又开始注重经义的理解。

马伦的运气实在不好,没有一次能踩在点上。心灰意冷之下,便应了林武功之邀,来高邮开了个私塾,教习学生。

马伦自己省试落榜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三者中并没有特别擅长的,但这点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偏科”,而要是用在了教书时反倒成了长处。因为无论他在哪个方面的涉猎,都足以指导学生了。

所以,几年下来,马伦私塾中的学生取贡人数,一直是高邮城里遥遥领先。因此,送到他这里来读书的学生,足有二十多个。

宋代的科举没有后来那么繁琐漫长,只有三级,大约每三年开考一次。先是秋天举行的取解试,也被称为“秋闱”。一般是由地方州、府、军主持,各地分配有一定的名额。考中的学子可以参加后续的进京赶考,也会被称之为贡士。

然后过了春节,就开始在京城举行省试,这里的省是指代主持考试的尚书省之意,也被称为“春闱”,省试通过就是进士。

然后皇帝还会象征性地进行一次殿试,殿试到了后来就不太会淘汰人了,其目的主要是彰显皇权,给皇帝一个面子,由他来确定或调整一下这些进士的名次,主要还是明确最终的前几名,也就是民间最热衷提升的头名状元等。

秦刚走进学堂时,还没到上课的时候,夫子还在学堂后的起居屋里。偌大的课堂吵吵嚷嚷地坐满了二十多个学生。

古代的私塾不会分班,虽然大家学的东西会分为开蒙、读经与开笔行文等等不同的阶段,但依然是坐在同一个课堂内。

夫子有时会作一些公共内容讲解,有时也会单独针对一部分人进行辅导。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阶段,可以选择去听或不听。

一看到秦刚,胡衍与谈建立刻兴奋地跑过来。

“我就说你这两天就会来。”胡衍长得有点壮实,更爱说话,而他看起来也兴奋得多,说着还不放心地对着秦刚的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

秦刚也就友好地向他活动活动了胳膊,以示自己已经全部康复了。

“夫子来了。”还没等说上几句话,大家就听到马伦从里间出来的脚步声,于是大家都老实地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

马伦看到了秦刚,没作太多的表示,只是微微地点了一下头。然后恢复了严肃的表情,对大家说:“大家把手里的《孟子》拿出来,翻到第二篇,大家先一起朗读一遍》。”

中国传统教育大多都提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当然,这也是针对一部分有着基础知识与悟性的学生。大部分人在先行诵读流畅之后,还是需要老师的仔细讲解。这讲解就可以看出不同老师的功力以及水平了。

有的老师只是生搬硬套地进行字词的拆解,谈到整句整段的意思时,要么含糊略过,要么讲一堆自己未必正确的理解。

而马伦却是一个相当有水平的老师,在学生通读几遍之后的讲解中,他开讲的内容并不多,往往都是抓住大家最不易懂的地方,拎出来强调一下,用语也非常浅显。而到了一些字面上就能理解的意思则简单跳过,不去浪费时间。

有的地方,他会说:“在这里,开蒙班的同学听明白这个就可以了。经义班的同学要注意了,假如有题目涉及到了‘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他们中的任意一个的话,我们有几种破题落笔的方法呢……”

对于秦刚来说,这些以前就开始学习过的经义,这具身体的记忆里还有留存。但是要说到对经义词句的理解以及破题立论的技巧,马先生的课真是让其不时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

同时再看课堂上的同学,可谓是反应各异。有些年纪偏小些的,他们大多着重于认读所有的字词,能跟上读顺就行;其他的人,有的明显神游在外,一脸茫然;有的凝神细听,若有所思。

倒是那个张徕,算是学得认真的那一类,正好看到秦刚看过来的眼光,也颇为友好地微笑一下。

在学堂里,张徕和秦刚都到了要参加今年解试的阶段,这两人也是马伦所教的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张盛财也多次在外吹嘘,他家这个儿子,是铁定的下一榜进士,将来要做大官做宰相的。

课间休息的时候,马伦招手把秦刚叫了去,拿出课本,给他划出了一些因为之前缺课没有听过的地方,又简单指出了一些重点与难点,让他回去后多看几遍,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再来问他。

一直等到了放学的时间,胡衍与谈建才找到和秦刚继续说话的机会,喊着一起回去。于是秦刚也就收拾了书箱走出学堂。

走出门口,却看见张徕一个人守在路边,也没介意胡衍和谈建两人,径直迎上来,对秦刚拱手说道:

“前些天我家管家在借钱催债一事上多有得罪。我很少参与家里生意的事,也不是很认同家里的许多做法。在这里先行代我家给你赔个不是。”

张徕进而解释道:“家里管家先是买了你家隔壁的铺子,于是他就想着两个铺子都买下可以并成一个大的店面。唉,这些人啊,光顾着自己想得好,但最后用的手段实在是不太光彩。这事我知道了后也很生气,已经向我父亲禀明情况,家里也会给他以重罚的。”

其实张家是否会罚那管家、又罚得有多重,也都是说给外面人看看而已。只是张徕讲得如此客气,秦刚倒也不好吃不准对方的诚意,也只能客气一下说现在不妨事了。

张徕转而对跟上来的两人笑嘻嘻地说:“大家都是同窗,等秦刚过几天身体再好一些,我在城里请大家吃饭,大家一起赏个光啊。尤其是你,谈建!一起来啊!”

张徕还特意用手拍了拍谈建的肩膀,谈建的身子明显哆嗦了一下,向后缩了缩。胡衍看到了后,皱了皱眉。

再客气了几句,看秦刚没有说下去的意思,张徕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张徕走远的背影,胡衍便撇撇嘴说:“这个人,嘴上一直说得很好听,你们相信吗?”

秦刚淡淡地说:“他姑妄说之、我姑妄听之。”

谈建犹豫了一下也说了一句:“防人之心不可无。”

三人都是住在北窑庄一个方向的,所以回家时也大多都是结伴而行。胡衍的话比较多,在秦刚养病的期间,夫子家的鸡窝塌了半边,好几个学生的家长第二天就来人帮着修理;开蒙班的某某新生来头有点不小,据说是从扬州府里某个大官家的少爷……

秦刚也是仔细地听着,算是可以借此不断完善一些之前的残缺记忆。倒是谈建在一旁显得比之前沉默寡言了不少。

快走到了家,秦刚继续向东,胡衍两人向北,大家相互告了声别,各自回家。

胡衍想了想,突然对谈建说:“那天第一个发现秦刚落水的人是你,我记得回家路上,你说在旁边看到过一个人的,那个人是谁?”

谈建突然被问,低头着走了几步,不情愿地说:“只看到一个背影,没认出来?”

胡衍赶上去凑近了,低声问:“真的没看清?是不是张徕?反正那天去玩时,他一直离秦刚不远。事后想想,我就是怀疑是他的搞鬼。这个家伙虚伪得很,表面上客客气气,暗地里跟他老子一个坏德性!”

谈建仍然不吭声地走着。

胡衍又问:“你要再想想,看到的背影要真是张徕的话,你得要和秦刚讲的啊!”

谈建被追问得急了,便停下了脚步,一抬头,眼圈有点红红的:“我真没看清,再说看清了又能怎样?就算是那天在旁边的人是张徕,又不能证明什么?”

胡衍急了:“怎么能说没有关系了呢?你想想看,秦刚落水后,张家就去他家放贷,之后又想抢他们家铺子,这张家的心肠与手段黑得不了啊!”

谈建有点后悔道:“我本来是想当天就告诉秦家大大的,只是后来张徕找过我,警告我不要乱说话。后来,后来我就听说他家放贷想骗铺子的事……”

“就是啊,你要早说,秦家大大至少就不会却是找他们家去借钱了呀!”

“我也很后悔呀,可我能怎么样?他当时不准我说。你知道我爸打更的活是从衙门里领的。他家二叔只要说一句话,我们全家就得喝西北风的。”

胡衍愣了一下,说:“那么现在这事情算是过去了,我还是觉得你最好能和秦刚说一下,至少可以让他防一防张徕那小子的。秦刚可是我们最好的兄弟啊!”

谈建说:“可我现在怎么办?我又该怎么解释当时不说的呢?现在我也不知道怎么对秦刚了。”

胡衍想了想,也是叹了一口气:“也是,事情都这样了。那我们还是得帮秦刚多盯着点张徕。这小子太虚伪了,跟他老子一样,不,比他老子还坏!”

其实另一边正在回家的秦刚心里,也在想着刚才张徕过来说的话。

还有之前一次的接触,虽然表面都是客客气气,秦刚能够想起来的张徕,同样是一种温文尔雅的模样。但是此刻的他,内心所增添出来的后世阅历,却让他能够比过去感觉到更细节的地方,直觉便让他对这小子非常地警惕。

况且,退一万步讲,就算借钱骗铺的这件事与张徕无关,就其父亲张盛财的口碑,既然手下的管家已经盯上了他家的铺子,这一次没搞成功,并不意味着不会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这件事情,还是得早做打算、早做防范。

胡衍和谈建,那天把他背回来的是他们;

这些天,一直传信递消息的也是他们;

应该算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当前最好的朋友了吧。

而前面事情的真相,已经不太重要了。

注:据清代《高邮州志》卷七列表记载:宋元佑年间(1086-1094年)高邮军的军学教授为林武功。林武功其人只有姓名,并无传记。小说里及之后的内容,都是适当的演绎而已。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网游之修罗传说 猎艳谱群芳 逍遥人生 退下,让朕来 混沌神王 陛下不可以! 男欢女爱 重生之神级明星 霸天武魂 花都太子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超维术士 逍遥四公子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九龙夺嫡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锦衣为王 
最近更新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穿越大明做女皇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戏说嬴政 宋终:一拳镇关西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重生大明1635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