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首页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想当皇帝的领主 一万年前争霸 民国之铁血少帅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回到明朝当王爷 将军好凶猛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1章 互市惹的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三省的旱灾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饥荒也逐渐消弭,随着一场雨下过,百姓纷纷回家整理田地,清除杂草,补种豆子,希望能够在入冬之前有所收获。

这次以工代赈,因为是朝廷几个衙门联合执行,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地方上的官员也基本都是兢兢业业配合赈灾,除了少数几个不怕死的官员贪墨被揪出来,绝大多数项目都圆满完成。

早朝上,户部尚书陈循正在兴高采烈地汇报这次赈灾的总结,整个人神采飞扬,红光满面。

无它,这次以工代赈所取得的成绩实在是令人瞩目。

“此次赈灾,朝廷一共花费了白银十二万三千四百六十二两,发放粮食一万六千九百一十石,耕牛三千五百九十一头,赈济灾民数十万,仅仅有三百四十一人因医药不及过世,如今百姓大多都已回乡务农,且对陛下无不感恩戴德,念陛下活人无算,特立生祠以供养香火,日夜不断,自此旱灾已过,百姓安康,社稷稳固,三省太平。”

陈循合上手中的奏本,自豪地双手举过头顶,等着小宦官来拿。

听完陈循的禀奏,早朝上一片哗然。

除了户部的官员,其他衙门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是暗自心惊。

这次的以工代赈完成得实在是太漂亮了,赈济三省八府十几个县几十万人,居然只病死了三百多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有其他衙门的官员开始怀疑这个结果是真是假,地方上是否瞒报了。

要知道在座的都是读书人,许多人都对前朝史书有所研究,历朝历代的史书中对于旱灾都有记录。

前汉书武帝本纪就有记录,元鼎三年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

隋朝大业八年大旱,“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

北宋明道二年,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

甚至在国语中有过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也就是说旱灾是可以直接决定朝代更迭的。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旱灾有多可怕,即使在北宋经济那么发达的年代,一场旱灾都死了两成百姓,更别提隋炀帝杨广那会儿了,死者十之八九,也就是说,最多只活下来百分之二十的人。

所以,对比这次旱灾,几十万人只病死三百多,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是真的,那就是上天保佑大明,是奇迹。

不过没人站出来质疑,是的,朝廷上没傻子。

首先,朝臣都知道这事儿是皇帝提出来的,没有证据就质疑,那不是在打皇帝的脸吗?君不见大理寺丞薛瑄的下场么?也是因为一句话得罪了皇帝,结果整个大理寺都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薛瑄这种声名远扬的大臣,直接就被拿下了,而且是有凭有据,理直气正,这辈子别想起复了。这件事让大家都知道了如今这个皇帝是有手段的,惹怒了他,自己只能罢官回乡,真心没必要。

其次,这次是朝廷户部、兵部、工部、吏部和都察院一起操作的,这是啥?这是大半个朝廷,即使户部和工部不怕,但是兵部尚书于谦可是刚刚打退也先,重整宣大防御的功臣,说是挽救了大明江山社稷都不夸张,朝廷上下短时间没人敢惹他,吏部尚书王直更是恐怖,如今文臣领袖,手握朝臣官帽的人,平时都没人能惹得起他,至于都察院,那群御史说白了就是找茬的,平时没事都要弹劾几个人,这次人家也是有成绩的,谁敢站出来惹他们,那不是自己找麻烦么?

最后,这次赈灾的结果可是前所未有的好事儿,难得几十万人只死了三百多,现在不站出来高呼天子圣明,祖宗保佑,难不成还真的站出来质疑?而且地方上也是有功劳成绩的,眼见着有人必然要被记功,得罪了他们,回头高升到自己老家,那家人还有好?

所以,群臣喜气洋洋,齐声道:“陛下圣明,天下太平。”

朱祁钰坐在龙椅上,笑着挥挥手道:“诸位爱卿,不必客气,各归其位吧。”

群臣归位,朱祁钰清了下嗓子,道:“此次赈灾,各部衙门都是有功劳的,尤其是户部和工部诸位爱卿,更是劳苦功高,高爱卿,这次修河应该能够圆满完成了吧?”

工部尚书高谷立刻站了出来道:“回禀陛下,此次修河进度已经基本完成,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河堤基本都修缮了一遍。”

“很好。”朱祁钰对于这个回答比较满意,夸奖道:“高爱卿果然是我大明肱骨之臣,回头朕也会对你们工部诸位爱卿有所嘉奖的。”

“臣多谢陛下。”高谷立刻跪下,拜谢天子隆恩。

身后群臣里也有人站了出来,高呼万岁,跪拜谢恩,原来是工部的侍郎和几个郎中。

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着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汉人最关注的河流,没有之一。

在历史上,黄河有多次改道的记录,要么向北入渤海,要么向南入黄海,至元二十三年,黄河在原武、阳武、开封等十五处决口,分为三股,其中一股由中牟境内折而南流,经尉氏、鄢陵、扶沟等地,由颖水入淮;一股由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等地,由涡入淮,这次修缮的,便是这两条,尤其是开封境内的黄河,被称为地上悬河,在宋朝的时候就没事淹着玩,这次朱祁钰更是叮嘱下去,重点修筑这一点河堤,可惜他不会造水泥,不然高低也得把那玩意弄出来,趁着这次干旱水少把黄河沿岸危险的地方好好修一修。

不过他也不是水利专家,这种事儿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做比较好,他也只是吩咐了一下便撒手不管了,现在看来,结果还不错。

想到这里,朱祁钰不禁满意地点起头来,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

见到大明天子都笑了,下面的百官也跟着笑了起来。

朝堂上喜气洋洋的气氛愈发热烈起来。

朝会继续。

兵部尚书于谦汇报了此次募兵和三大营重建的进度,左都御史王文汇报了这次在赈灾被都察院发现的贪腐官员,吏部尚书王直则是汇报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官员任免调动情况,并针对赈灾贪腐官员提出了替补人选。

其实这些都是朱祁钰早就知道的,不过在朝会上说一声,也算是通知百官了。

很快,朝会进展到最后一项议程——接见李氏高丽使节方致知。

高丽国王李珦是今年二月份继位的,他爹李裪就是高丽历史上最关键的人物,那个创建了后世半岛版图的英明君主,同时因为创制训民正音而被后世推崇,死后加谥曰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庙号世宗,后世称之为世宗大王。

不过这位世宗大王李裪虽然是英明神武,但是他活得实在是太久了,永乐十六年受禅继位后便一直是高丽的君主,整整做了三十二年,可谓是超长待机。

所以,他的儿子,新任君主李珦在永乐二十年被册封为王世子之后,就一直是王世子,直到大明战神朱祁镇登基后十年才因为世宗大王重病开始掌权,摄政了六年才正式登基,和朱祁钰这个摄政了几个月的幸运儿没法比。

他登基的时候,朱祁钰还派出了宦官尹凤、郑善携带诰命、冕服,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也是让朱祁钰没想到的是,尹凤和郑善还没回来,高丽使节方致知又来了,原因也是挺有意思的。

这次方致知来的目的是告状。

这事儿其实还得从朱祁钰前阵子捣鼓出的互市开始说。

四月,右副都御使王暹上奏,预警河南今年可能会有旱灾,朱祁钰叫来陈循等人商议此事,陈循等人的回答也很干脆,国库空虚,没钱。

既然没钱,那就想办法赚钱就好了,所以,有了这次互市。

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大明和瓦剌打了起来,原本的朝贡互市就被朝廷关闭了,大明商货进入草原的最大渠道就此消失,后来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朝廷上下更没有心思搞什么互市了,瓦剌进来打了一场,但是却没抢到什么东西,为了及时撤回草原,那点东西几乎都丢在京城外面了,倒是朱祁钰为了安抚脱脱不花弄了次互市,不过规模很小,互市的货物只能勉强够鞑靼用的,只是朱祁钰却忘记了,北面不止有瓦剌和鞑靼,还有一个势力需要大明的商货,那就是女真人。

这时候的女真人已经不再拥有大金国的强悍,在被铁木真打断了脊梁之后便依附于蒙古人,后来又被朱元璋吓唬了一顿,眼下算是老实了许多,不再叫嚣着重建大金的美梦。

大明为了管束这些女真人,便设置奴儿干都司管制,建立了许多女真羁縻卫所,这次方致知来告的就是其中一支,也是未来建立满清的建州女真人。

他们的首领叫——李满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镇妖博物馆 诡秘之主 剑来 武师的自我修养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背剑之人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的总裁老妈 军工科技 黑铁之堡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陛下不可以! 斗破:从迎娶美杜莎开始 重回1982小渔村 特种兵在都市 恶魔军官,放我走! 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大明流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这个大明太凶猛 神话版三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最近更新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梦回西晋娶女帝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如何拯救德意志 穿越之铁血捕快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