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

老文说

首页 >> 大明危局 >> 大明危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官居一品 铁骨 清末之帝国崛起 凡人歌 我的公公叫康熙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大明危局 老文说 - 大明危局全文阅读 - 大明危局txt下载 - 大明危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7章 蒙禹的抉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就在居延海好戏连台之时,千里之外的大明京师,老皇帝朱棣的銮驾一到皇宫,整个紫禁城里就乱成了一片,老皇帝一直处于昏迷之中,随行大臣们更是忧心忡忡,生怕老皇帝突然就再也不会醒了。

当老皇帝被小心翼翼抬下车的时候,已经是气息奄奄,留守京师的杨寓等大臣们早已守候在皇宫外接驾,一路进了寝殿,太医院的太医们早已严阵以待,各种针石汤药轮番上阵,经过一夜忙碌,老皇帝朱棣的病情终于是稳定了下来,已经从昏迷变成了沉沉的熟睡过去。

满朝文武彻夜未眠,一直守在寝殿外,直到听到这个消息,才如释重负的长舒一口气,只要老皇帝活着,这天就塌不下来,所有的蠢蠢欲动都只能乖乖的缩回去继续蛰伏。

一夜没睡的杨荣、杨寓等人疲惫的走出养心殿。老皇帝昏迷之前就下了死令,若自己病危,皇子们任何人不奉召都不得进殿。所有皇子们只能焦急的等在外面,看见大臣们出来,太子和汉王立刻率先一脸焦急的迎上前去。

杨荣不待他们询问,已经施礼道:“二位殿下不必着急,陛下已经没有大碍,刚刚服完药熟睡了,你们也先回去休息,待皇上醒转之后自会下旨传召。”

胖太子施礼道:“有劳几位大人了!”汉王却眼神凌厉的看了看他们,冷冷问道:“敢问几位大人,父皇这无诏不得入殿的旨意究竟是何意?”杨荣欠身施礼:“汉王殿下无需多虑,这旨意确实是陛下亲口下的,当时除了下官,还有英国公张辅和东厂提督马云等人在场,汉王殿下一问便知。”

汉王依然冷冷说道:“倒也是奇怪,每次有这般重大的事,和本王亲近些的人就没一个在场的,岂能叫本王没有半点疑心?”杨荣依然面色平静的回道:“聆听陛下口谕的人选也是陛下亲口传召的,如今陛下已经无碍,汉王殿下若是不信,自可日后亲自向陛下求证。”

汉王冷冷一笑:“本王可以为天下安危真心相助你们,你们可未必对本王有过半分真心!”杨寓一看还有其他大臣在场,生怕汉王言多有失,连忙上前说道:“汉王殿下言重了,首辅大人一直都夸赞殿下胸襟广阔,刚直磊落,是我等为官者的楷模,我们也都是真心敬服殿下品格德行的。”

太子一看老师说话了,也连忙说道:“二弟,如今父皇既然已无大碍,那我们就先回去等候宣召吧,各位大人也都辛苦了一夜,也该让他们回去歇歇了。”汉王自然知道太子和杨寓的意思,冷笑道:“大哥还真是随时都要做体谅百官的贤德表率,倒真是本王不近人情了,那就不打扰各位了,告辞。”

汉王说完,略一抱拳便霍然转身离去。太子也无奈的冲众人抱拳示意后转身离去。杨荣和杨寓也迈步离开,文武大臣才纷纷离去,杨荣也和杨寓告辞,相约让杨寓先去找金幼孜探探口风,稍后再到府中一叙。

二人到了停车场,各自上了自己的马车,离开皇宫向自己家驶去,杨荣刚刚回到家,就听得家人上前小声禀报:“汉王府参谋蒙禹先生求见,已在偏厅等候。”杨荣微微一皱眉,也来不及更衣,便举步来到了偏厅。

一身黑衣的蒙禹起身向杨荣躬身一礼道:“晚生见过首辅大人。”杨荣还礼道:“蒙先生来找老夫,是为汉王殿下吧?”蒙禹听得杨荣自称老夫,心中一暖,无奈的笑笑道:“正是,晚生适才听得殿下在寝殿门口对诸位大人有所质疑,特来向首辅大人赔罪。”

杨荣长叹一口气:“赔罪就不必了,汉王殿下的性子,我们都知道,不会往心里去的,说吧,你来找老夫,究竟何事?”蒙禹再次施礼道:“首辅大人,汉王殿下的胸襟,为人,面对家国天下时的气度,您都看到了,您要晚生做的,晚生也都做了,甚至您没要晚生做的,晚生也做了,殿下也极力支持我去做。晚生只是想知道,事到如今,殿下为配合几位老大人的计划,已经将自己置于不利境地,而几位老大人,究竟会如何对殿下?”

杨荣定定的看着蒙禹,脑子里思绪万千,良久才长叹一声:“蒙先生,老夫说句实话,你的学识,才华,智慧,忠诚,满朝文武里也找不出几个,老夫很好奇,当年你数次落第后为何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却远赴塞外做了额色库的教习先生?”

蒙禹笑笑:“晚生知道首辅大人对之前得到的情报都不尽信,晚生此时可以对天发誓,远赴塞外,就是为写‘平边良策’亲身了解探查草原的真实情况,之所以成为额色库帐中的教习,也是因为晚生低估了草原的危险,却恰巧被额色库所救,这才与他立下五年之约,以报救命和知遇之恩。”

杨荣依然看着他问道:“你所做一切,无非就是为了功名,为何不留在漠南大汗庭做额色库的大臣?以额色库对蒙先生的敬重,想来丞相一职定时蒙先生的。”

蒙禹凄然一笑:“首辅大人无需如此试探,士为知己者死是不错,可士也有所为有所不为,晚生远赴塞外就是为了寻找对敌良策,做了额色库的教习,也让我更方便四处寻访探查,获得了很多之前得不到的东西,与额色库的交谈,也让我对草原和这位众矢之的的大汗有了新的了解,只要他将草原重新统一,大明面对的将是异常强大的敌人,晚生生是大明的人,死也是大明的鬼,恩已报完,自然要反回家故国略尽绵力。”

杨荣点点头:“当初你忽然被汉王殿下收入麾下时,我们也曾暗查过你的底细,甚至怀疑过你是替额色库来做奸细的,听说汉王殿下是因为看了你写的‘平边良策’后才去见你的,老夫也找来看了,这才相信,你确实有一颗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

蒙禹凄然一笑:“晚生的‘平边良策’,原本是希望首辅大人和几位阁老、尚书们能看到的,谁知道,石沉大海后,却偏偏只有汉王殿下看到,还亲自到晚生借宿的僧庐虚心求教,士为知己者死,又适逢其主,晚生自然是全力为汉王殿下效命。”

杨荣遗憾的长叹一声:“哎,只怪这官僚机制的弊端,让老夫错失良才,若是让老夫早些看到‘平边良策’,老夫也会请旨征辟蒙先生的,奈何造化弄人,却偏偏是让汉王殿下先看到了。”

蒙禹摇摇头:“能跟随汉王殿下,晚生毫不后悔,甚至很是庆幸,能得遇如此良主,蹇尚书找来时,晚生也以为殿下会拒绝,可谁知殿下却立刻答应,甚至还怕晚生借此做文章为他谋利,特意和晚生促膝长谈,这等胸襟气度,何人能及?晚生也按殿下所说,积极配合,不但帮几位大人修补了计划,还利用晚生和额色库的私交帮助义士成事,可惜,几位老大人对汉王殿下,却有些令人齿冷啊!”

杨荣自然知道蒙禹的意思,沉声说道:“蒙先生,你愿意配合我们的计划,就是不愿意明蒙之间战端再起,百姓生灵涂炭,你也对陛下一次次的大规模北伐颇有不满,你的《平边良策》里,多半都是文治攻略,通商建市,移民通婚,内部分化,分而治之,以夷制夷等等,条条都是好谋划,可据老夫所知,汉王殿下最感兴趣的,却偏偏是其中两条有关武力平定的谋划,老夫可有说错?”

蒙禹无奈的点点头:“不错,是这样,不过晚生已经在慢慢的说服殿下,殿下也开始明白文攻谋略手段有时比武力手段更有效。”杨荣苦笑着摇摇头道:“蒙先生欺我,汉王殿下和陛下太像了,老夫也曾经想过慢慢的劝服陛下,可是没用,你也看到了,陛下身体都已经这样了,还要一次次御驾亲征,你是知道的,这样的御驾亲征的花销是何等惊人的巨大,大明再也经不起这样的长期消耗。而一旦汉王殿下即位,以他在军中的威信,就算他想接受你的建议,那些急需军功的武将也会促使他对草原继续用兵,他又正值壮年,我大明势必会陷入长期征伐的泥潭之中。”

杨荣说道这里,轻轻拍了拍蒙禹的肩:“陛下时日无多,若是汉王殿下即位,不出一年,便会倾全国之力对草原开战。内阁和朝廷百官都不希望再继续这样下去了,所以,我们都不会支持汉王殿下即位。其实你的平边良策,太子殿下已经看过,也十分欣赏,只要太子殿下登基即位,就会大力开始推行,届时,还需你这位最熟悉草原的大才亲自主持,不知蒙先生以为如何?”

听得杨荣这样说,蒙禹的心理也激荡不已,自己的《平边良策》能得以全面推行,是他此前最大的心愿,而对汉王的劝服,也的确没有什么收效。蒙禹此时的心中也甚是煎熬,那个伟岸的身影浮现在脑中,豪爽,直率,豁达,从谏,对下属关怀备至,可是,偏偏嗜战如命,每次老皇帝御驾亲征不让他去,他都会暴跳如雷,在府中疯狂练功发泄,自己也经常看着那个落寞的背影一个人对着战甲弓箭生闷气,但他却绝会不找属下出气,宁愿一个人憋闷着。

每次看到这个情景的时候,蒙禹总是很心酸,恨自己为什么没有能力帮他尽快夺回储位。可是,杨荣说的也对,偏偏是这个最懂自己的人,却不太接受自己的和平攻略,自己一直想说服他,可好像自己都快要反过来被他说服了,他的那些强国必战、先打后抚的逻辑,怎么现在自己会越来越觉得有道理?也越来越觉得似乎确实是该如此呢?

想到这里,蒙禹有些烦闷的摇摇头施礼道:“首辅大人说的,晚生明白了,只是,大人也该想想,君弱,则国弱的道理,大明起于铁血,建文弱而不守,才让陛下靖难成功,难道大人不怕以太子之弱,也再次不守么?”

杨荣眼中精光一闪:“蒙先生放心,太子殿下虽然体弱,但绝不心弱,我们这一干老臣,也绝不是齐泰、黄子澄之流,英国公张辅更不是李景隆!老夫知道蒙先生有王猛之才,可大明深陷危机之中,再经不起第二次靖难之役,蒙先生千万要劝汉王殿下打消这个念头啊!”

蒙禹看着眼前忽然一身威严的大明内阁首辅,已经知道想要争取几位老大人支持汉王没有什么可能,一声长叹,真话也到此为止,也只能再为汉王求个万一的保证吧,当下再不啰嗦:“首辅大人言重了,汉王殿下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甚至还严令晚生不得有这样的想法。首辅大人交办的事,晚生已经尽力去做,大人放心,目前一切顺利,今后晚生也会照计划继续去做。当然,晚生还是会继续助殿下夺位,只是还望首辅大人能念及这一切都是汉王殿下让晚生去做的,若是最终太子殿下登基,还请千万放过汉王殿下,让殿下能回封地安度余生,晚生那时自会离开殿下。”

杨荣收起了威严,和蔼的点头道:“蒙先生多虑了,老夫保证,太子殿下宽厚仁慈,与汉王殿下又是一母所生,如何会做那手足相残之事。老夫也再次多谢汉王殿下和蒙先生,此事若成,不论最后京师储位结局如何,至少大明边关暂时无忧了。”

蒙禹也笑笑起身施礼道:“首辅大人说的是,晚生一定尽力而为,首辅大人也千万珍重,晚生告辞。”说罢便转身离开了偏厅。看着这个渐渐远去的孤傲背影,杨荣再次无奈的长叹一声。

杨荣刚刚沐浴更衣完毕,家人再次来禀报,杨寓已经在正厅中等着他。杨荣连忙走向正厅。

见杨荣进来,杨寓起身相迎,杨荣示意他坐下,也不客套寒暄,直接便问道:“幼孜怎么说?”杨寓摇摇头道:“幼孜还是不表态,毕竟他曾是汉王殿下的老师,虽然有些龃龉,但毕竟名分还在,依我看,不管谁登基他都不会反对的。相比起汉王,我们的军方力量太弱了,一旦汉王真的起兵夺位,我们并没有十足的胜算。”

杨荣看着他,淡淡一笑:“我刚才见了蒙禹。”杨寓一愣,冲口说道:“首辅大人此时与汉王的人私下见面,恐遭人诟病啊。”杨荣哈哈一笑:“嘴长在别人身上,尽管说去,只要太子殿下和你这位太子的老师都不怀疑,我还怕什么。”

杨寓笑着点头道:“也对,君子坦荡荡,我们不也有私结朋党的嫌疑?但为国为家,别人说什么又如何,只是不知蒙禹找你何事?”杨荣微微摇头道:“一则为汉王诸位之事找寻可能,二则交令,这三么,也在为汉王和他自己寻求退路。”

杨寓点头道:“蒙禹此人,的确是奇才,为了知己知彼,居然远赴塞外五年,我现在还在愧疚当初居然想要除掉此人。”

杨荣哈哈一笑:“我们也无需自责,自从有此人帮助汉王,汉王便如虎添翼,不但不再犯错,连文臣们都渐渐对他生出了好感,原本被陛下着力均衡的局面,已经渐渐打破了。还好陛下这次撑过来了,否则,以蒙禹目前的安排,我们很可能已经一败涂地。”

杨寓也微微点头道:“的确,汉王手握京师大营兵权,又有军中武将支持,若是陛下没有留下传位诏书而忽然崩逝,即便张辅率禁军护持太子,我们也很难成事。”杨荣点头道:“还好,现在还有时间,我们还能做很多事,而且,汉王和蒙禹被牵涉进了那件事,他们就已经输了我们一个先手。”

见杨寓沉默不语,杨荣长叹一声道:“我知道你的心思,我们利用的是汉王胸怀天下之心,我也有些过意不去,但为了大明江山稳固,国泰民安,我们只能对不起他了。至于蒙禹,我想等太子登基后,请旨给他一个官职,专司靖边之事,不知士奇以为如何?”

杨寓点点头道:“若能如此,自然是最好。我们朝中正缺这样的大才,只是这样的人心性极高,这样等于是背叛汉王,就不知他会不会答应?”杨荣接着说道:“这个无妨,汉王极其爱护属下,不止一次的出面为属下谋前程,如果夺位不成,他留着蒙禹也没有什么大用,只要先去和汉王说清楚,他会主动让蒙禹出来任职的,只是,汉王真的还能有这样的机会么?”

听到杨荣的质疑,作为太子的老师,杨寓无奈的笑笑道:“首辅大人怎么对太子殿下还不放心么?他若想除去对手,汉王早就已经不可能留在京城,赵王只怕也死了几回了,汉王是真性情,太子也是真仁厚,这个我可以用性命担保,若是太子登基后要滥杀手足,我定以死相谏。”

杨荣连忙起身施礼道:“士奇言重了,只是在史书中见多了自古以来为绝后患使尽手段的,加之刚才又承诺了蒙禹,心中难免略有忐忑,其实我也明白,有时候,做这些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是汉王真的起兵或是图谋不轨,那也就怪不得太子殿下了。”杨寓点点头,拱手还礼,两人才继续开始讨论其他大事。

——未完待续——

本文为篇长历史小说《大明危局》第二卷“边塞医神”章节,如果觉得还不错,敬请点击下方书名加入书架订阅更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辣妈攻略 福艳之都市后宫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武师的自我修养 逍遥人生 都市花语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霸天武魂 夫君天天酸溜溜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美女别撩,哥不玩闪婚 重生过去震八方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跃马大明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流氓帝师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大明危局 老文说 - 大明危局txt下载 - 大明危局最新章节 - 大明危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