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夺嫡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前方高能 将军好凶猛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朕就是亡国之君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章 树立威望的机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皇太极虽然多次被称赞其厚待功臣,但一样有无情的一面。当他感觉到阿敏对皇权存在威胁时,就毫不犹豫,提前拔掉阿敏。

在这一点上,皇太极和朱由检倒是心灵相通的。

但是相对而言,皇太极又是温情的,他留给阿敏八所庄园和二十个奴仆,让他度过晚年。

其实,其他贝勒和大臣,虽然个个对阿敏口诛笔伐,但心里全都明亮着呢。

大家都想看看,皇太极是准备怎么处置这个开国元勋的。

显然,皇太极的处置是妥当的,不展开、不杀绝,点到为止,夺去兵权,让你养老。

大金帝国的若干功臣看到这个结果,总算安心下来,既为阿敏高兴,也为自己高兴。

为什么呢?因为,兔死狐悲,谁敢说自己今后不是第二个阿敏。

如果今天皇太极顶格处理阿敏,比如说来个满门抄斩。

日后,再有功臣犯了大错,谁还肯乖乖回去盛京等待处置,不全都往南逃,叛变了。而大夏的朱由检,显然格外的冷血。

一生都在帝国呕心沥血的袁崇焕,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结局居然是凌迟三千刀。己巳年这场外敌入侵,虽然结局是将外敌驱逐出境,但并不能消去崇祯心中的怒火。

除了袁崇焕,兵部尚书王洽、蓟辽总督刘策也被朱由检处死,为袁崇焕说情的大学士钱龙锡、韩爌、李标等人相继离职。

“在廷多心知其冤,然见龙锡等相继罪谴,无敢言者。”

己巳之变后,皇太极也总结了自己的失败,认识到从蓟镇背刺京城,只能吓朱由检一跳,并不能拿下京城。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从朵颜三十六部那边绕道实在太难走了,根本无法携带重型大炮攻城。

所以,皇太极调整战略思路,改为“砍而不伐”,意思就是不攻打重兵防守的京城,而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四处掠夺小城小池,慢慢消耗大夏实力。

自袁崇焕死后,皇太极后来又派人四次绕过宁锦防线,大规模入侵,时间最长的一次长达八个月,如入无人之境。

而后来大清的四次入侵,关宁铁骑再也不像己巳年那样,入关千里勤王了。因为,辽东将士们对京城里的朱由检彻底寒心了。

辽东将士们是怎么评价当时己巳之变。

祖大寿回忆往昔,写道:“众军齐言京城门口大战堵截,人所共见,反将督师拿问。有功者不蒙升赏,阵亡者暴露无棺,带伤者呻吟冰地,立功何用?

即复遵化,皇上那得知道我们的功劳?既说辽人是奸细,今且回去,让他们厮杀。拥臣东行,此差官所目击者。”

没有挑头的部队,各地援军基本上处于观望的状态,他抢任他抢,清风拂山冈。

“援师无一矢相加”。

而沿途各地守军的表现更令人失望。在己巳之变中,良乡、滦州、香河、固安、张湾、霸州、三屯的守军弃城而跑。玉田、迁安、遵化、永平的守军直接向皇太极投降。

乐亭、抚宁两地守军还算可以,八旗军来时降,走后又反,美曰其名诈降。

鲜有据城而守者。

没有关外的关宁铁骑来救场,关内的各路守军后来的表现和己巳之变中基本一样,一如既往的稳定。

其中第三次清军入侵,统帅是阿济格。朱由检命兵部尚书张凤翼统领各路兵马驱逐清兵。

结果,张凤翼只敢尾随其后,任由阿济格掠夺大量人、蓄和物资,满载而归。

阿济格还让士兵砍下木头,写上“各官免送”的字样,插在道路上,戏虐大夏将官的懦弱。

等到阿济格出境后,身边人提醒张凤翼,我们一路尾随,一仗未打,怕是要被崇祯重罚,“度解严后必罹重谴”。

这时,兵部尚书张凤翼想起袁崇焕被凌迟的惨状,心中恐惧不已,选择了慢性自杀,“日服大黄药求死”。

张凤翼服药死后不久,朱由检的诏书就下来了,结果只是免职夺官,并不是要他的命。

张凤翼实际上是被朱由检活活吓死的。早知不会死,何必日日吃大黄。

面对外有敌侵,内有民变,大夏也不乏为国家挺身而出之人。

唐王朱聿键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当清兵直奔京城周边时,唐王朱聿键报国心切,自己花钱招募了1000余人,北上勤王。

这对风雨飘摇的大夏王朝,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因为,此时的大夏还有近百万皇族宗室。其中,不少藩王富可敌国。

如果以朱聿键主动勤王为契机,朱由检下诏,要求全国百万皇族宗室出资募兵御敌,岂不是可以缓解内忧外患的压力。

但是恰恰相反,朱由检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勃然大怒,将唐王朱聿键废为庶人,囚禁在凤阳监狱中。

朱聿键一心想报国,结局却是在高墙内受尽折磨,差点疯掉。从此,百万皇族宗室对崇祯帝朱由检也寒心了。

从后来种种迹象来看,朱由检就是喜欢虐杀大臣。

在崇祯手下打工,活得过初一,活不过十五是平常事。

后来,朱由检也想过招揽天下人才,来解内忧外患的危局。他先后两次下诏,开创“奇谋异勇科”和“督师大将”两科,欲选拨天下英雄。

可是,当朝廷官员张榜告示天下,打开武举场大门之时,一连十几天,诺大的考场里却无一人报名应考。

中原王朝的开科选拨人才,第一次遇到了无人应考的情况。

冷冷清清的考场里,只有几十个官吏在里面哈欠连天。

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没人来报名应考,难道都不想当督师、大将吗?

归隐山庄后面,一座新的宽敞的校场建成了。

校场里,东西两头各有一队五十人整的骑兵集合完毕。两头的骑兵人人手持一根白蜡木杆,杆的两头用厚厚的棉布包裹成球状,上面还沾满了白色的粉。

骑兵们身披铠甲,佩戴头盔,外面套着黑色的衣服,手臂上绑着布条,上面写上数字进行编号。

唯一有区别的是东边骑兵绑的是黄布,为首的是岳家军旧将向阳。

西边骑兵绑的是绿布,为首的是岳家军旧将杜培安。

看到两方已准备完毕,校场中间一名令旗官一挥令旗,示意开战。

随着一声声呐喊,向阳和杜培安各率着本队骑兵,冲向中间场地,厮杀起来。虽然交战双方人数不多,但激烈程度不异于实战,场面惊天动地。

沈延望、方宪和程鑫站在将台上往下观看,栅栏外面还有一群士兵在围观。上一场的士兵刚从校场败下来,身上还带着伤,一脸的不甘心。

大概过了一刻钟,令旗官挥动旗子,示意停战。向阳一看自己这边的骑兵还剩23人,再看对面的骑兵只剩17人,知道己方已赢定,不禁哈哈大笑。

杜培安摸了摸鼻子,一脸苦笑。边上那些被打下马或被挑下马的骑兵变成步兵,牵着战马离场,一脸懊恼。

停战后,一群士兵上来一边清点骑兵身上的白痕,一边飞快地估算每个骑兵的得分值。

一年前,程鑫便向沈延望提议,若想争雄于天下,必须得训练一支军纪严明、今人生畏的骑兵部队。

于是,沈延望从其言,在山庄后修整了一块大型训练场,让方宪、向阳、杜培安等人开始训练、筹建骑兵部队。

每隔一段时间,沈延望便将骑兵部队随机分组,模仿实战,两两厮杀,以检验骑兵的战斗力。

过了一会,这场骑兵对阵的单人得分出来了。向阳拿了第一,杜培安拿了第三。单人得分最高的七人里面,向阳这边有五人入围,杜培安这边则只有两人入围。

向阳看着成绩单,十分满意,嘴角不自觉上扬。按照校场比武的规定,只有单人得分最高的七人才能有奖励。

校场将台上,沈延望依次给向阳等前七名发本次比武的奖励——白花花的银子。

发完校场比武奖励后,沈延望走到本场积分第二名的骑兵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这名骑兵身材并不魁梧,但双眼炯炯有神,眉毛如剑一般笔直。

他恭敬地回答:“回庄主,我叫周秋裤,祖籍河东郡解人。”

沈延望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周秋裤,说道:“我看过你几场比武。特别是这次分组。你这一方总体实力稍弱,场上两次差点溃败,都是你奋勇向前,独当一面,差一点就逆风翻盘。这般武艺和勇猛确实是出类拔萃!不知是何时入庄?”

这场比武,杜培安这边虽然处于下风。但周秋裤的表现却十分惊艳,紧随杜培安勇猛冲锋,几次挑落对方骑兵,就连向阳也挨了他一记闷击,差一点就被打落下马。

被庄主沈延望如此夸奖,周秋裤肃然回答:“我自幼好文,然天下大乱,笔墨何以平天下,便投笔从戎。半年前,恰逢庄主招募勇士,周某不才,便来从伍,但求有用武之地。”

“说得好!”

没想到眼前这个周秋裤,居然还是文武双全之才,沈延望爱才惜才之心愈发浓烈。

沈延望又看了看周秋裤身上陈旧的铠甲,当下把自己身上精致的铠甲解下来,说道:“就凭今天中流砥柱的表现,你配得上我这身铠甲。今天我就赠甲予你。”

周秋裤一听庄主要赠甲给自己,感动得泪流满面,慌忙跪下来推辞。沈延望爱才心切,不由得周秋裤推辞,直接动手把周秋裤破旧的铠甲解下来,换上自己的铠甲。

见庄主如此厚爱自己,周秋裤心窝子热得发烫,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旁边众人既感动又羡慕。又看了两场校场比武,沈延望等人便回到归隐山庄聚贤堂。

刚坐下,沈延望便对幕僚张之浩说道:“备点酒菜,我请大伙们好好聚一聚。”张之浩让厨子去抓紧准备。

沈延望转头又对方宪、向阳、杜培安三人说道:“刚才,周秋裤的勇猛实在是令我印象深刻。我有个想法,想提拔他为指挥长。三位怎么看?”

杜培安当下便不假思索地说道:“庄主之言极是,我赞成。”

方宪却犹豫了一会,说道:“周秋裤确实是可造之材。不过他还才刚入伍,单凭在校场的几场表现,就跳过都头直接晋升为指挥长,我就怕其他庄丁们不服气。”

沈延望站了起来,走来走去,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也是有这个担心。你们当知,军伍之中最忌奖罚不公。”

三人深以为然,齐声说道:“庄主之言极是!”

但军中良将难求,沈延望爱才心切,实在不甘心让周秋裤只当一名普通都头。正当沈延望烦恼之时,程鑫微微一笑。

沈延望见状,知道程鑫鬼点子多,必是有了主意,便问道:“程先生有什么高见?”

程鑫笑道:“沈庄主何必烦恼?周秋裤如此骁勇,今后上了战场立了战功,到时再提升他为指挥长,旁人自然是无话可说。”

一旁的向阳忍不住插嘴,说道:“可是我们如今只是闭门练兵,一直没有上过战场,连我的手都痒了。他周秋裤又如何立得了功?”

程鑫说道:“向将军莫要心急。沈庄主,我们已练兵多日,但一直没有实战的经验。不过,近日刚好有一个绝佳的机会。不知道沈庄主愿不愿意,找一块试金石,检验下我们训练的结果?”

沈延望一听,眼睛不禁一亮,问道:“什么机会?”

程鑫说道:“近来,睦州和澧州边界处,有一个叫陆风的人,自称自己为太上老君转世,创立太上教,蛊惑民众起兵造反。起事的当天,陆风便把郢王朱常训一家给灭了。当今皇帝雷霆大怒,责令睦州巡抚施建良剿匪。

结果,施大人组织官兵与太上教主陆风交锋了三次,互有胜负。最后一次,官兵被陆风起义军击败。睦州巡抚施建良一时竟奈何不了这股起义军。倘若我们介入,必定可以打破双方僵持的局面。”

方宪一听,不禁问道:“程先生的意思是帮官兵,还是要帮起义军。” 方宪心中,好像对起兵造反一直念念不忘。这是也是他的老本行。

程鑫说道:“如今虽然天下大乱,但在江南地区,依然是朝廷的势力,当然是帮施大人平定叛乱。”

方宪不解,再次问道:“可是,程先生,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好处。”

程鑫肃然回答:“威望!乱世当中要崭露头角必须要有威望。我觉得,是该向世人展示我们沈家军实力的时候到了。不知沈庄主意下如何?”

沈延望站起身来,望向远处,说道:“程先生说得没错。唯有威望,才能吸引天下英雄归附于我们。而威望不是凭空而来的,只有靠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所以,依先生之议,就让太上教主成为我们沈家军的第一块试金石吧。程先生,你素来与施大人有交情,就麻烦你走一躺,把我们的想法和施大人协商一番。”

程鑫一抱拳,说道:“程某遵庄主之令。”

沈延望敲定此事后,精神为之一爽,见酒菜已经端了上来,便招呼大家:“来来,大家动筷子吧。之浩,你也别愣着了,一起上桌吃饭。”

当天,程鑫奉沈延望之命,带了几个随从,骑马前往睦州署衙,拜访施大人。

睦州巡抚施建良一听,沈延望居然愿意帮自己剿匪,大喜过望,握住程鑫的手,说道:“没想到沈庄主深明大义,愿意为朝廷出力,本抚深表感激。只不过,沈庄主对剿匪之事可有什么要求。”

程鑫说道:“沈庄主只有一个请求。”

“哦,请讲。”

“事成之后,请巡抚大人上奏朝廷,给沈庄主一个封号。”

程鑫这一说,施建良瞬间就明白了,这沈延望是希望大夏朝廷承认他这支私人武装力量的合法性。

当下,施建良立即说道:“请沈庄主放心,若能平定叛乱,本抚必向朝廷申请,封给沈庄主一个将军封号。”两人密谈了一会,定下七天之后,也就是五月廿三这一天,合兵一处,平定太上教主陆风。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御女天下 诡秘之主 剑来 倚天神雕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穿越1942有空间 猎艳谱群芳 重生之武道复苏 退下,让朕来 山村情事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抗战之血肉丛林 大宋女刑司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不良人之白虎星君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梦回西晋娶女帝 三国凭实力截胡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山贼之谋定三国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动荡的大元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我家有个电饭锅 如何拯救德意志 穿越之铁血捕快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极品五世子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无双镇北王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