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权奸 凤囚凰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清末之帝国崛起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特工萌妃 至尊特工 大魏宫廷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章 二百多里的战略纵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没多久,王在晋就觉得山海关前的八里铺有战略意义,便计划在八里铺新筑一座新城来防守大金。实际上,王在晋的计划中不止是要修八里铺新城,到后面还要修中前所、修宁远城,一路修到努尔哈赤家门口。

但大夏朝廷对王在晋的八里铺新城计划并不感兴趣,第一次报上去后杳无音信。王在晋不甘心,第二次再提八里铺新城计划,并请求朝廷拨给他93万两。

实际上,八里铺新城计划总长三十七里,按照科臣周希令的估算是要五百万两的。王在晋也明白,五百万两对此时的大夏财政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于是,王在晋弄了一个简陋版的八里铺新城计划,只要93万两。朝廷依然是不支持,但大夏皇帝不想挫伤王在晋的积极性,还是给了王在晋二十万两,还特意叮嘱他“斟酌节省,毋致虚糜”。

孙承宗这次巡边,专门花一天时间到八里铺现场调研,又听了王在晋的防守计划,嘴上虽没说什么,但心里深不以为然。

第二天,孙承宗调研中前,看到王在晋也准备在中前修筑,心里就更失望了。因为在孙承宗看来,中前绝非能守之地。

等到调研宁远时,兵备副使袁崇焕向孙承宗提出,一定要驻军宁远,召募辽民重建宁远城。

“袁崇焕守宁远之议,气勃勃欲起”。

袁崇焕主张守远的理由是,现在辽民起义反抗大金,被围困在十三山,如果调兵驻守宁远,可以去接应逃亡的辽民,招募其中壮者为兵;将来有机会还可以收复锦州,进而打造宁锦防线。

孙承宗听了袁崇焕的建议,便召集大家商议。对于袁崇焕守宁远的建议,大多人都是反对的,理由是宁远离山海太远了,建筑材料不好运输。

“诸臣谓孤军在二百里外,不能自存,而工料不能远及。”

而宁前道张应吾说的就更直白了,“大寇来,未有能应者”。

也就是说,并不是大家认为宁远的战略意义不重要,而是宁远离大金势力太近,修城危险,怕有“大寇来”。

而八里铺紧挨山海关,前线又有蒙古骑兵守着,修建的安全系数明显高多了。

估计这一会孙承宗快被气疯了,但还是不动声色地问,“诚然,倘我不守,而贼以一兵据宁远,以一兵据觉华,是将急之乎,缓之乎?”

众人无言。从这一刻起,孙承宗大概对辽东经略王在晋、宁前道张应吾等人,可以说是失望之极。正如孙承宗在奏章中所说的,“每一开口,千难万难,今日关上备,诚未完,当以何时可完?今日宁远事,诚难做,当以何时可做?”

接着,孙承宗又和王象乾商量,袁崇焕提出派五千兵驻军宁远,接应对抗大金的十三山辽民,你怎么看?

王象乾回答,山海关守军刚败,士气低迷,老臣与蒙古诸贝勒交好,不如请他们派三千骑兵驻守宁远前线,接应逃亡辽民。

孙承宗不久前视察过山海关,也清楚那帮兵痞是什么德行,五千山海兵远不如三千蒙古骑,便黯然同意。

“臣初与督臣象乾计,欲以五千兵据宁远,令义民望之以为归。而督臣更欲发西虏之劲者三千以为护,使诸人西来。归而安插之宁远、觉华,择其强者为兵,余即屯牧。此崇焕议,而臣与督臣更议之,众亦谓然。”

身为帝国的将士,不敢去营救帝国的子民,还得依赖外族的力量,不知孙承宗、王在晋此时心中是什么滋味。

最后,在蒙古骑兵的帮忙,十三山辽民有六千多人被救回来了。这六千人和后来陆续逃亡到宁远的辽民,成为抵抗努尔哈赤最坚定的死士。

因为,这些辽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已经死过了,而宁远又给了他们重生的机会。

虽然孙承宗心里是认可袁崇焕的意见,但并不喜欢他这个人。

“臣非谓袁崇焕辈之慷慨而不疑其喜事也。盖再三驳其议,以尽其任事之心。”

因为袁崇焕是个不守官场规矩的人,当着孙承宗的面,公开反驳王在晋、张应吾的意见,其“气勃勃欲起”,故计当时八成是拍桌子了。

张应吾是宁前道,是袁崇焕的上司。王在晋是辽东经略,是袁崇焕的上司的上司。而且,王在晋对袁崇焕有知遇之恩。

王在晋经略时,袁崇焕是以主事(闲职)的身份,入辽当榆关监军,区区六品小官而已。后来,王在晋向朝廷推荐,破格提拔袁崇焕为兵备副使(正四品)。袁崇焕的职责也从监督改为练兵。

孙承宗不喜欢的,大概就是袁崇焕顶撞上司的这种性格。倘若没有孙承宗的支持,袁崇焕在官场上大概率会被排挤成路人。

事实上,袁崇焕顶撞上司,越职行事屡犯不改。后来,天启三年时,士兵们举报副总兵杜应魁贪赃冒饷。辽东巡抚阎鸣泰让袁崇焕去调查。袁崇焕调查发现杜应魁贪赃冒饷属实,当场越权行事,直接一刀把杜应魁脑袋砍了。

这引起孙承宗勃然大怒。不过孙承宗怜惜袁崇焕之才,还是帮他压了下来。

孙承宗之所以支持袁崇焕坚守宁远的意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蓟镇。蓟、辽两镇毗邻京师,是帝囯的咽喉。如果蓟、辽失守,敌军将长驱直入,直奔京师。

孙承宗在巡边时,发现九边中蓟镇的兵饷最低,战斗力最弱,军备最松驰。

“旧兵之有知者心当自明,惟是各边之饷蓟门最薄,宣大粮册三等,即最下者不下六钱五分,蓟门何敢望焉。”

蓟镇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在九边中的位置极其重要,但是问题是防线太长了,大小关隘一百九十处,敌军只须攻其一处,便可入侵。

虽然如此,但蓟镇近期以来并无战事。这主要是和外围的蒙古朵颜三十六部密切相关。

朵颜三十六部的位置很重要,上接邻内喀尔喀五部,下环绕着大夏的蓟镇边境。也就是说,要进攻蓟镇,就得从朵颜三十六部的地盘上穿过。

蒙古朵颜三十六部先身叫朵颜三卫,历史上和大夏渊源深厚。自蓝玉在贝尔湖击溃蒙古主力,朵颜三卫便归降大夏。到永乐期间,朵颜三朵与大夏王朝关系非常密切,后来与大夏王朝时好时坏。

而现在朵颜三十六部和大夏相处的不错,愿意出兵帮忙守辽东。大夏朝廷之所以坚持让年近八十的王象乾担任蓟辽总督,看中的就是王象乾和朵颜三十六部不少贝勒关系很好。

但此一时彼一时。今天朵颜三十六部是大夏的盟友,明天也许是大夏的敌人。孙承宗担心的就是敌人绕过八里铺新城,通过朵颜三十六部,进攻防守更薄弱的蓟镇。

这样的话,就算八里铺新城修得再固若金汤,也无济于事。因此,孙承宗主张把防线前移到宁远,让辽西南走廊多出来二百多里的战略纵深。

“道臣有宁远之说者,夫守莫先于险厄,宁远山势合抱不过数里,形如葫芦。诚得信臣精卒,荷戟守之。可以塞暗袭蓟门之路。”

然而,真正坚不可摧的防线,既不是八里铺,也不是宁远,而在于人心。

王在晋经略辽东仅四个月。在这期间,王在晋还推荐毛文龙为平辽总兵官,又加调拨福建水军给他。毛文龙也不负王在晋厚望,以朝鲜义州为据点,沿着大金、朝鲜四百里边境,通过鸭绿江上岸骚扰大金。

这让大金不得不加派兵力驻防,也减轻了辽东正面战场的压力。

根据《满文老档》的记录,天启二年六月,毛文龙对凤凰城、汤山、险山等处,进行了军事行动。“凤凰城、汤山、险山三处守堡具奏,毛文龙遣人乘夜前窥探,请遣千兵前来。汗命副将额克兴额,率兵二千,于十八日前往。”

天启二年八月,大夏皇帝同意孙承宗的请求,任其为督师,督理关城及蓟、辽、登莱、天津事务,成为第八任辽东分公司总经理,同时又任阎鸣泰为辽东巡抚。

但此时,不但是辽东的形势恶化,整个大夏的内部矛盾也在不断锐化,形势已危如累卵。

在孙承宗督师辽东不久后,徐鸿儒在山东巨野揭竿起义,自称中兴福烈帝。由于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当地农民争抢投奔徐鸿儒,起义军迅速发展到10万人。

接着奢崇明在四川永宁反叛,自称“大梁王”;安邦彦在贵州水西反叛,自称“罗旬大王”,周边响应者纷纷。一时间,三王并存。

三股反抗中央皇权的力量进一步削弱了大夏王朝的实力。而战火纷飞的地区更是一幕人间惨剧。

在叛乱中,贵阳被围半年,城中无粮可食。总兵张彦芳公开组织杀人,人肉四斤值银一两。

几个月后,荷兰人入侵澎湖,又爆发了澎湖之战。全国乱成一团粥,亡国之苗头已经出现,根本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大规模向辽东输血了。

山东巨野、四川永宁、贵州水西之乱是社会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澎湖之战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澎湖之战的起因是大夏的闭关锁国政策——海禁。大夏开国以来,海禁便是大夏的基本国策,只许官方朝贡,不许民间贸易,只不过有时松,有时紧。

“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海禁松时,沿海官吏和走私集团中饱私囊。海禁紧时,民间海外贸易便走上武装走私之路。

嘉靖年间,以日本武士、浪人为主力的倭寇之乱长达四十多年,直到戚家军的横空出世,才被基本肃清。

早在万历年间,荷兰商队代表就向大夏朝廷请求开市,进行通商,但被拒绝了。天启初期,荷兰商队为了达到通商的目的,还向福建巡抚献上荷兰大炮作为礼物。

“红夷目高文律藉通事洪庆宇为好言,献其大铳二门,小统五门为质,求互市。”

荷兰人请求贸易的目的在于谋求暴利。以丝绸为例,在大夏沿海收一百斤丝绸不过五十两,光转手卖到日本价格就高达五百两,倘若卖到欧洲贵族手中,那更是一本万利。

自古以来,来自东方的丝绸、瓷器、茶叶、金属制品一直深受海外富人喜欢。

曾经担任过福建巡抚商周祚言道,“其(荷兰商人)志不过贪汉财物耳”。这话不完全对,“汉财物”在长远的海运中也产生了新的价值。但由于物以稀为贵,大夏民间的商品一直深受西方贵族的喜欢。海上贸易成为利润最高的行业。

在通商请求被拒绝后,福建海商李锦向荷兰人献计,“漳南有澎湖屿,去海远,诚夺而守之,贡市不难成也”。

万历三十二年,荷兰人听从李锦之计,首次占据澎湖岛。当时的福建都司沈有容与荷兰人干涉,最终荷兰人撒出澎湖岛,扬帆而去。

但到了天启二年八月,不甘心的荷兰人卷土重来,正式在澎湖岛筑城,并以澎湖为据点,开始了武力走私之路,甚至公开掠夺财物。而福建守军根本无力阻挡荷兰商队的入侵。

天启三年,福建巡抚南居益向当时的福建大海盗李旦请求帮助(官方的说法是招安)。听闻李旦有意帮助大夏朝廷,荷兰商队首领高文律害怕起来,派出使者团有意讲和。

在李旦的撮和下,南居益和荷兰使者团在厦门谈判。结果,南居益在宴会上设伏,杀了荷兰使者团。这让高文律勃然大怒。

“居益使人招旦(李旦),说携大泥咬留吧。贼帅高文律惧,遣使求款,斩之。”

天启四年正月初二,福建巡抚南居益派王梦熊率福建水师进攻荷兰人。两方正式开打。虽然福建水师有一万人,而荷兰人仅九百余人,但收复澎湖却十分艰难。

从正月初二到六月十五,福建水师和荷兰人在海上激战三次。虽然澎湖岛并不能打下来,但荷兰人首领高文律意外被俘虏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斗罗之金鳄 保护我方族长 辣妈攻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我的总裁老妈 重生之武道复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娱乐帝国系统 猎艳谱群芳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霸天武魂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超级神医赘婿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官梯 抗战之血肉丛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抗日之铁血战魂 兵器狂潮 重生三国之中兴大汉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立渊传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无双镇北王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十三皇子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