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首页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妖孽王妃桃花多 金牌帝婿 我岳父是李世民 神话版三国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中华第四帝国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99章 成功招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而这一次彻底击溃明军援军,并且俘获了大量明军将领,对于皇太极的计划也是最有力的推动。】

【十月初七,皇太极再次向祖大寿传递招降之意,他写了三封信,分别送给祖大寿、何可纲、张存仁三人。

同时,为了加强说服成功的概率,以及昭示一下后金的强大和他本人的容人之量,他还让二十三名投降的明朝官员各以己意写下招降书,然后和自己的信一同由降将姜桂亲自到大凌河城送达。】

【祖大寿并没有允许姜桂进入大凌河城,于是姜桂便跪在城外,讲述了明军援军被歼灭的事情,以及自己送招降书的目的。】

【祖大寿听罢,依旧没有打算投降,赐给了他饭食,并让他返回后金营中,让他以后不要再来了,自己绝对不会投降,即使是饿死在大凌河城中。】

【皇太极重新思考过后,认为祖大寿在这样极端不利——已经没有援军、城内无粮又兵力虚弱的情况下,还是不愿意投降,多半有一个重要原因:后金过往杀降屠城的例子。】

【于是,十月初九,他再次致信于祖大寿等人:“我用兵向来讲究一点,那就是需要杀掉的人杀掉,可以招纳的人一律招纳……至于说辽东先前杀掉汉人,这确实发生过,我不否认,但是我们所有人都非常后悔这一举措……而现如今,我对汉人一律加以恩养,你难道没有听闻吗?更不用说那些投降的汉官了,他们一个个都受到了任用……不说别的,就是我这一次使用的火器和那些士卒,就是汉官们努力出来的成果……因此,我的信誉你们是可以相信的,我绝不会杀掉大凌河城的归降之人。”】

【同时,他又解释了一番此前永平城的事情:“永平城的事情是个意外,我也没有想要杀掉当地的官民。这全都是因为当时处理此事的二贝勒阿敏,他一向不愿意听从我的指令,始终想着自立为王,更不愿意遵守军纪。况且,他的罪行岂止是杀人,他还导致了我攻下的几座城池又被明朝夺走……因此,我出发了阿敏,想来你们也有所耳闻……】

【“今大凌河孤城被困,我非不能攻取,不能久驻。”而我之所以一直在写信劝说你们,完全是因为我爱惜像你们这样的人才,大凌河城中有多少人才啊!若是能够得到你们的效力,我的大业如何不能更进一步?再者,若是杀了你们,于我又有多少好处?反正,大凌河城已经是孤城一座了,不若归降于我,大家一起共建大业。】

【最终,他又以“共建大业”来劝说祖大寿等人。】

【而除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皇太极还从行动上力图推动大凌河城的归降——他在十月初九当天,就派出军队,带着火炮前去进攻此时大凌河城周围存在的最大的台堡,子章台,由守将王景镇守。】

【十月初十,大凌河城中有一名叫做王世龙的人出城投奔后金,他还带来了大凌河城内的最新情况:粮食已经消耗殆尽了,那些平民百姓也大多都已经饿死了。剩余的这些人,也都不怎么吃马肉了,因为大家都已经开始吃人了。非要说的话,还剩下三十匹马能够骑行。】

【而到了十月十二日,被后金军队进攻的子章台的守将王景也选择了投降。】

清朝,崇德年间。

皇太极点点头,就是从这一次与大凌河城相关的几场战役中,他、以及其他贝勒们将领们充分认识到了火炮的重要性,看到了这些火炮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

大凌河城的包围不算,但是击溃歼灭第四次来援的明军,红衣大炮以及其他火炮就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而子章台,能够在当初十月初九进攻、十二日就归降,也离不开火炮的作用。

子章台到底是大凌河城附近最为坚固和庞大的台堡,修筑的颇为坚实,如果当时没有让前去进攻的士卒带上足够数量的火炮,那么恐怕这子章台还能撑上数日——那么,大凌河城中的祖大寿即使还会投降,大约也会拖延上更长时间;同时,大清当初的粮草也需要重新调配运输。

——是的,粮草问题。

大凌河城内弹尽粮绝,人相食,确实惨烈;但是大清的数万人马也是需要持续不断地粮草供给的,虽然大清能够自由行动,但是粮草的调配始终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子章台的归降,也动摇了其他剩余台堡的信心,离得近的也都纷纷归降,远的则是离开台堡遁走。大清的军队,从这些台堡中获得了足以供全部人马一月之用的粮草。

也因此,自大凌河城的战事过后,每每出战,大清都没有忘记带上火炮;更没有停下研究火炮的脚步。

他心中感叹,这一战,不仅是火炮的作用得到了证明,还让他们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明人的一些特质……

那么,等到大清成功入关据有天下的时候,该怎么推行他们大清的一些根本政策,并且保证局面的稳定呢?

毕竟,有些政策可以根据不同的局面选择性地推行,但是根本政策,再怎么也是不能绕过的。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做出了论断:“祖大寿大约要投降了……就是不知道这时候,大凌河城内还剩下多少人。”现如今,就已经“夫役商贾悉饥死”“马匹仆毙殆尽,只余三十”,如果还不投降,那么就真的是要死守到最后一刻——但是,前面有这么多投降的例子,又有子章台的归降……

刘启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对明朝的后续展开推测:“不管他最终投不投降,大凌河城都可以算作是明朝失败了。那么,孙承宗估计又会被罢免……然后辽东的政策和主事人……”他陷入了沉默。

总之,大凌河城的失败,必然会再度引发一次明朝朝堂中的震荡。而以明朝朝堂的现状,以及明思宗的理政风格,这一次震荡造成的结果多半也不会太好。

【十月十四日,皇太极再次确认了大凌河城内的情况:任何粮食都已经消耗一空,士卒的生存都难以保证,而为了保持士卒的生存,大凌河城内的食物来源就变成了那些被调集来修筑大凌河城的夫役,和城中的平民百姓,“析骸而炊”,随后,因为商贾平民夫役人数不够,又“执军士羸弱者,杀而食之”——“旦夕不能支”。】

【而皇太极确信,己方修筑的堑壕护墙坚固无比,明军完全没有任何逃出来的可能,而大凌河城外的所有可能支援城内守军的力量也已经被尽数击溃。所以,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其他出路了,除了投降。】

【于是,皇太极再次派出明军降将,姜新前往大凌河城,向祖大寿招降。】

【祖大寿这一次没有严词拒绝,他虽然同样没有选择归降,但是却派出了一名叫做韩栋的游击跟随姜新前往了后金军营,顺带观察一路上的后金军中情况。】

【当晚,韩栋回到大凌河城,告诉了祖大寿一个并不好的消息,也是一个他应当已经有所猜测的消息:后金的包围非常严密,大凌河城内的守军基本上不可能突围而出。】

【也算是从这时候开始,祖大寿开始有了归降的打算,但他并没有下定决心。】

【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凌河城的归降,十月二十三日,皇太极再次派人将一封信射入城中,指责明军将领为了保全名节而拒绝归降,致使部下遭受如此困苦,但是你们都是普通人,并非高官显贵,投降了又有何妨?更何况,留在城中,也不过是白白枉死而已;

并提到城内杀人相食的现象,“与鬼魅何异”,再者,今天你们杀了其他人吃了,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难道日后你就不会同样变成了食物被杀?

然后鼓励大凌河城内的人前来归降,保证投降的官员都能享受荣华富贵,世袭罔替;普通百姓的话,若是能够杀掉城中的官员,那么就可以给他官位;如果什么也没有,那也可以保证恩养。】

【十月二十五日,祖大寿选择了讨论归降。他让义子祖泽润从城上通过射箭来送信,邀请曾为同僚的后金将领石廷柱进城商议降金事宜。】

【二十六日,皇太极就派石廷柱,以及巴克什达海、宁完我、姜桂等人前往大凌河城城下,祖大寿派韩栋邀请石廷柱过壕相谈,但石廷柱等人均以没有得到皇太极的允许而拒绝。】

【随后,祖大寿便让韩栋送出养子祖可法到后金营中为质,石廷柱这才过壕与祖大寿见面,剩下的人则依旧在堑壕的另一边。】

【祖大寿就对石廷柱说出了他归降的条件:“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要死的。但为国为家为身,三者并重。”我既然在这时候决定归降后金,那么就对不住明朝、对不住朝廷,算是是了一者;我选择归降,算是为了自己,保住了性命;那么,就还剩下家这一者,我不能再对不住我的妻子了。因此,我想要见到我的妻子。

因此,我希望你们能够继续进攻锦州,我的妻子就在那里。如果能够攻破锦州的话,我就可以阖家团圆,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考虑这件事情。】

【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后金能够打下锦州,保证祖大寿他能够与妻儿子女团聚。】

【而同时,在后金营中的祖可法也被贝勒们询问,“汝等死守空城何意?”】

【祖可法只是道:因为你们屠城,因此所有人听闻之后,都会害怕你们。】

【诸贝勒就再次声明,之前辽东杀戮虽然有时局原因,但我们都非常后悔;至于永平的事情,那都是二贝勒阿敏的过错,我们都已经将他幽禁处理了,所以这不能直接怪罪到如今的后金头上……】

【而祖大寿的想法传达到皇太极耳中后,皇太极却也不能就锦州一事给他保证——毕竟,后金虽然这一次出战多是在围城,但是士卒也已经开始疲惫,绝无可能立刻接着直接前去攻打锦州的。】

【于是,他向祖大寿等人传话道:“只要你们投降,想怎么处理锦州的事情都可以,全看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来。但是如果你们依旧不投降,那么就只能困守在大凌河城中了,什么都得不到。”】

唐朝,贞观年间。

虽然想过祖大寿等人是否会坚守到最后,但是如今大凌河城开始考虑归降一事,也并不出乎众人意料。

毕竟,大凌河城内如今确实是已经了无希望,外无援兵,朝廷放弃;内无粮草而人相食,“析骸而炊”……即使要坚持下去,很多时候,人也都需要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但是,大凌河城内的这些人,坚持下去的理由好像没有那么充足;而皇太极,也确实是一个揣摩人心、攻破军心的好手。在他数次招降书、以及对城内普通军民的劝说的信件下,原本或许就不那么坚定的信念,只会越发动摇。

——更何况,杀人吃肉啊,这样的事情,确实不是所有人都能毫无负担地接受的。

——以及,皇太极有句话又确实是直指核心,“尔既杀人以食,他人独不食尔肉乎”。

李世民作为一个招降过许多人的皇帝,在这方面有着充分的经验,他看着祖大寿亲自出城与后金将领商讨归降条件,表达自己的意愿,不由道:“虽然祖大寿这个理由非常合情合理,但是朕怎么总觉得好像有些不对……?”

为国为家为身,没能忠于国,而选择了身,那么就要对得起家,因此祖大寿要求后金攻下锦州,让他能够与家人团聚……这个逻辑非常通顺,没有问题;而从情理上讲,也没有任何问题,他在意自己的家人,这有什么问题?

但是,李世民就是觉得仿佛有什么地方有那么一点不太对劲。

他觉得,不能说祖大寿的投降不够诚心诚意,但是仿佛也确实有那么点不够诚心诚意。

房玄龄等人按照李世民的怀疑开始思考,发现好像确实有那么点——最起码,祖大寿这样的要求提出来,他总应该清楚皇太极不太可能直接攻取锦州。

但是他还是提出来了这个要求……加上皇太极的回应,“尔等降后,锦州或以力攻,或以计取,任尔等为之”——他不会想着自己带兵逃向锦州,然后以此来作为攻下锦州的计策吧?

但是这个计策,一旦祖大寿真的存了其他想法,那么就完全变成了逃回明朝的方法。

【第二天,十月二十七日,祖大寿再次来信,信中先是再次表明了一番投降的决意,“只要我投降,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应当盟誓天地”;

接着,祖大寿就提出了他心中的攻取锦州的计划,可以由他派一人潜入锦州,与弟弟锦州守将祖大乐联系,但潜入之人有被抓获受审的风险;或者,由祖大寿本人亲自率军诈作逃走的样子,进入锦州并伺机夺取。】

【至于采用哪个方法,就交由皇太极决定。】

【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寿带着城中诸人正式投降。其中,副将何可纲依旧不愿意投降,最终由祖大寿杀死。接着,众人与皇太极、诸贝勒对天盟誓,进入后金军营,然后便是商议攻取锦州的计策。】

【至此,大凌河城之战算是到达了结局。】

【而经过一番商议,十月二十九日,贝勒阿巴泰、德格类、多尔衮、岳讬几人带着四千士卒,均着汉人装束,与祖大寿以及他麾下的三百五十人准备前往锦州,但是当天夜间,大凌河城内枪炮声不绝,但因为大雾,未能抓获相关人员。】

【而锦州城的明军则因为这枪炮声,以为是祖大寿等人突围成功。】

【十一月初一,皇太极召集诸贝勒议事,他虽然也担心祖大寿可能复叛,但还是决定派祖大寿前往锦州。毕竟,此事一本万利,冒些风险也无妨。

如果祖大寿信守诺言,令锦州归降,那么,明朝就再也不能以锦州或宁远威胁后金;而若是祖大寿没有信守诺言,那么后金也已经有了祖大寿的子侄,这些人可都是有所能为的人,完全可以厚加恩养,日后再发挥其他作用。】

【于是,当天,祖大寿带着二十六名部将奔往锦州。】

————

————

不管祖大寿这件事情究竟如何,但是大凌河城这一战,大凌河城城内非常非常惨烈是真的。

何可纲(何可刚)不愿投降,最终被带到城门外被杀,这是常态;而何可纲本人神色不变,不出一言,含笑而死,也足够英勇;但是——但是,他死后,“城内饥人争取其肉”。

而这时祖大寿与皇太极宣誓的当天,在何可纲死后双方就正式交接。

已经足以看出来当时大凌河城内是个什么情况了。

至于皇太极,确实是个搞政治搞人心的人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武师的自我修养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陛下不可以! 猎妖高校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夫君天天酸溜溜 重生过去震八方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昭昭大明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穿越大明朱雄英 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