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首页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民国之铁血少帅 驿路星辰 夺嫡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大清隐龙 暴君闺女五岁半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武道凌天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5章 内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带着这样的理论,李世民开始了他治理天下的日子。】

【在他登基的第二年,改元贞观,是为贞观之治。】

【首先要做的,是改善唐朝内部情况,尽快发展国力。】

【于是,李世民开始重整唐朝内部的行政系统,因为,经过唐朝武德年间的发展,由于政治混乱以及封赏功臣亲族的原因,唐朝的官僚人数迅速膨胀,州县的数量几乎达到了隋朝的两倍。削减机构和人数势在必行。】

【由此,唐朝重新被划分为十个 “道”,即西北的关内和陇右;北部的河东和东北的河北;华中的河南、淮南、山南和剑南;南方的江南和岭南。】

【同时,他尽可能地尝试提高地方官的地位,要求所有人重视地方官员的职能和作用,认为地方官“实理乱所系,尤须得人”。】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理所当然地点头:“地方州府当然重要,他们牧守一地、治理一方,当地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要仰赖于此,社稷的稳定同样要求他们能够做好自己的职责。”

他承认,京官确实地位要高于地方官员一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官员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一心想着调入京城、对地方事务一概不管,也并不意味着京官就能够理直气壮对地方官员高人一等。

本来他就如此认为,而在得知了大唐后来的藩镇节度之困,更是将地方的重要性又往上提了提。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笑眯眯:“地方官吏当然重要了。”特别是挨着诸王封国的那些地方官吏……

哼哼,都给朕仔细盯着,看看谁不老实!

【同时,李世民非常注重人才的作用。】

【当然,正常的皇帝们都会重视收集人才,主要是收集能够为自己所用的人才。】

【但是,李世民能够在这里脱颖而出的原因,在于他对人才的态度上——只要能够为朕效力,朕来者不拒。】

【不拘出身背景,只要确实有才华,又忠于自己,那么就很快会被李世民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何况,他对于人才并不是那种“求全责备”的上司,相反,他更重视一个人突出的那方面才能,比如大名鼎鼎的“房谋杜断”,就是因为房玄龄擅长谋略,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而李世民就时常让二人共同决策,最终形成的一种行政方式。】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看重的大臣们听着听着,便不由自主地想要悄悄看一眼皇帝,可又不敢——虽然好像没什么,但万一万岁哪天心情不好突然想起来这件事呢?

虽然皇后和太子现在还好端端地活着,发生这种无辜被牵连的事情的几率不大,但,万一呢。

想着想着,他们又有些觉得凄风苦雨,为什么现在的日子会是这样呢……

当然,这绝不是说万岁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绝对不是!

万岁对他们非常好的,从不无缘无故就要打杀人,还很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而且还会念着老臣的情分,有几个皇帝能和万岁比?

只是,只是,只是他们确实有一点点希望,万岁能够更加宽和那么一点点,就像唐太宗一样,看到每个人的长处就可以了,不要要求他们能够各方面都完美无缺,他们实在是做不到啊!

就比如,一些混账不干人事,悄摸摸捅了天大的篓子,可那都是那些混账的过错,他们根本不知道,也确实没有那等识人的本事……

【另一方面,李世民任人不避亲,同样也不避仇。】

【秦王府的文武官员,他在登基后大方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张公谨等人,均被他安置到合适的位置上。】

【而与他曾经有仇之人,只要有才华、愿意效力,同样被他大力任用。早些时候的尉迟敬德等敌方降将,到后来可以说是仇怨最大的东宫属臣,包括魏征、薛万彻、冯立、王珪等,他一样敞开胸怀,让他们发挥一身才华。】

【后来,被他任用的还有外族、包括突厥的人员,如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这些人都成了为唐朝征战四方的将领,其中一部分还和唐皇室联姻,成为了姻亲。】

汉朝初年。

“执失思力?”刘邦挑眉,“这不就是之前那个被颉利可汗授命出使长安,随后还威胁李世民的突厥人吗?”他好像还是颉利可汗的大将来着。

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这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李世民的心胸看起来确实是足够宽广,毕竟都是给出了正经的官职和权力,而不是什么做做面子、架了一个摆设上去。

“这样一来,那突厥的日子看来也没有多长时间了。”萧何道。

毕竟,别人不说,执失思力这个实打实效力于颉利可汗的人,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为唐朝征战四方的将领,这就充分说明了突厥的结局。

颉利派执失思力觐见李世民的时候,执失思力必然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那他的年龄绝非十几岁,而他日后还能够为唐朝征战,想来年岁也不能太大,如此一来,突厥大约就是几年的事情了。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对李世民还是很欣赏的,特别是对于李世民收拢人才的能力:“唐太宗麾下,异族将领颇多,大宋不能与之相较。”

当然,这不是说大宋就没有异族将领了,他赵匡胤手底下还是有些人的。只是,这些人都是久在中原的异族,不想唐太宗手下的那几个着名异族将领,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契苾何力……这些人在投身唐朝之前,可是切切实实的异族生活。

唐朝,武德八年。

看着神迹中那几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李建成身形略略有些摇晃。

这是他的属官啊!特别是冯立几人,就这么成了李世民的好大臣?

【而与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并行的,是李世民“从谏如流”。】

【比如,在和魏征谈论的时候,魏征性情耿直,从不屈服,又认为自己得遇明主,时常会将所有的想法都说出来;

而对于魏征的种种意见,李世民往往能够欣然接受,并认为“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如果不是一心为国,如何能够列出二百多件需要改进的事情?】

【而魏征在劝谏方面从来不怕困难,“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这同样是他当面对李世民所说的话。】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太子刘启摇摇脑袋:“这个唐太宗确实宽和。”宽和,但是不是温和。

虽然刘启年岁还不大,但已经经历过数场政治风波的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有了自己的心得。

李世民确实宽和,能够用人不避仇,还能够面对这样的直谏从善如流,不是宽和还能是什么?当然这有着种种政治目的,但性格是难以改变的,一个气量狭窄的人,若是效仿这种做法,怕是没多久就无法坚持下去。

但李世民绝不是那种温温和和,一个战场厮杀出来的皇帝,又怎么会是那种温和呢?

一旁,刘恒温温和和地笑了:“是啊,宽和。”

刘启就扭头看向他父皇:“父皇,您也很宽和。”

“是吗?朕也这么觉得,宽和一些不是坏事儿。”

【在各项制度上,李世民沿用了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

【府兵制度,就是西魏以来的军事制度,唐朝经过改良后继续使用。在中央和地方设置军府,统领天下兵马。】

【而唐朝的军府分布并不均匀,长安所在的关内道拥有的军府数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完美执行了“居重驭轻,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理念。】

【而府兵制的“兵”,自普通百姓中挑选,同样也融于普通百姓中,平日耕种,占时才召集到一起,在农闲时间进行训练,既节省了国家的军费开支,还保障了经济农业建设。】

【而均田制则是府兵制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唐朝将无主田地分为永业田和口分田,永业田归属私人,而口分田到期要归还朝廷。】

【在此基础上,唐朝的十八岁以上的男性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

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三十亩,尼姑、女冠给田二十亩。】

明朝,永乐年。

朱棣承认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政策,但是唐朝并没有能够长期把均田制维持下去:“这样确实很好,但是田地是有限的,迟早会无田可分。”就像他听到过的有关他们朱家早年的事情,以及他看到过的百姓失去田地的情况。

没有田!

……但是田地哪里去了?仅仅凭借百姓人口增长速度,真的那么快就把田地都占满了吗?

“等等!”朱棣“腾”地坐直了身子,满脸凝重。他没管朱高炽和朱瞻基疑惑担心的眼神,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之前神迹提到过,他们大明被农民起义攻进京城,而农民起义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没有田地,神迹又说他自己没能处理好爹的政策问题……

藩王兼并土地?现在,就有不少土地已经在他兄弟子侄名下。

【同样建立在均田制上的,就是租庸调制,根据男丁人数定额征收赋税。】

【在这些稳健的制度下,唐朝逐渐从隋朝末年满目疮痍的乱象中恢复,加上对外征讨的成功以及丝绸之路的建设,唐朝的经济逐渐繁荣,最直观的人口数据,从贞观初年的二百万户,到下一任皇帝唐高宗初年,已经达到了三百八十多万户。】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眼睛亮晶晶:“三百八十万户!”快要比如今翻上一倍的人口!

结果,他就见他的大臣们敷衍地点点头,心思明显没有放在这上面,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世民莫名其妙,这么好的事情,你们怎么不为此高兴?都在想什么?

其实,虽然这件事情确实值得高兴,长孙无忌等人本来也是为此高兴的,但他们一思考,就被更重要的一件事情牵扯住了注意力。

“下一任皇帝”……从二百万增长到三百八十多万,将近翻倍,到底是多长时间的结果?换句话来说,就是,陛下到底有多久的寿数?

毕竟,按照他们如今的估算,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的时间并不短,但也并不要太长,起码是不需要三五十年的。这样倒着往回算,陛下……

但是太上皇如今看起来还颇为健朗啊!

莫不是早年征战伤了身体?

【是的,对外征讨的成功,和丝绸之路的建设。】

【或许,当时的人们并未想到过,唐朝,仅仅在贞观年间,就能够迈向辉煌。】

【毕竟,上一个完整的大一统王朝的汉朝,自高皇帝建国之后,足足等到第七代皇帝汉武帝刘彻,才洗净了耻辱,奠定了强汉的称号。】

【但李世民做到了,带着他一贯的自信,带着他闪耀的贞观群臣。】

【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担任正使,带着三十人出使天竺,结果就碰倒了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亡,国中大乱,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

篡位的阿罗那顺并不想要唐朝介入其中,于是动用军队阻击王玄策,跟随王玄策的三十名骑兵与之交战,失败被擒,阿罗那顺还趁机劫掠他们携带的诸国贡献的财物。】

【王玄策没有被抓住,于是趁机逃离到了吐蕃。在这里,他发檄文征召军队,得到一千二百吐蕃兵、七千泥婆罗(尼泊尔)骑兵,共八千多人。】

【随后,王玄策率领这两支军队进攻中天竺的茶镈和罗城,用了三天时间,攻破茶镈和罗城,斩首三千余级;

阿罗那顺逃走,可他不仅没有想着投降,反而收拢散兵再次交战,结果被副使蒋师仁擒获。

随后,王玄策又俘获了阿罗那顺的妃嫔、王子,又俘虏男女一万两千人,各种牲畜三万,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在长安献俘,李世民封赏他为朝散大夫,为从五品下,文官第十三阶。】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御女天下 剑来 倚天神雕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猎艳谱群芳 退下,让朕来 陛下不可以!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官梯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特种兵重生七零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抗战之血肉丛林 花都太子 宠妾改嫁后,清冷权臣强取豪夺 凡人的骄傲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正统 蝉动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梦回西晋娶女帝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山贼之谋定三国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我家有个电饭锅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穿越之铁血捕快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汉吏 无双镇北王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