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生存指南

荣耀与忠诚

首页 >> 春秋生存指南 >> 春秋生存指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民国之铁血少帅 盛唐日月 寒门宰相 天下枭雄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灵剑尊 暴君闺女五岁半 
春秋生存指南 荣耀与忠诚 - 春秋生存指南全文阅读 - 春秋生存指南txt下载 - 春秋生存指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0章 获利颇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智宵率领下军与新军尾随白公胜南下,一直将双方的间隔控制在五公里左右。

他们在“新郑”取得胜利,缴获了楚军丢弃的大量物资,仅仅粮秣便超过十万石,各类晋军可以使用的兵器三万余。

楚军的弓多为竹弓,箭也以竹杆居多,讲道理晋军根本不会去使用。

弓的射程看弓臂,弓臂越长射程也就越长,但是竹弓无法与木弓提供的张力相比。

竹弓再加上竹箭杆,讲实话超过五十米对没有着甲的士兵杀伤力都有限,原因是射出去的箭矢超过五十米就会有些飘忽,到五十米外动能也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

楚国当然知道竹弓和竹箭杆与其它种类相比较会显得弱势,问题在于有心更改但被腐朽制度拖累,地方贵族压根舍不得投入。

制作一张弓需要很多工序,并不是砍根木材就算完事,光是一道浸泡弓臂的程序就要耗时三个月以上。

合格线以上的箭矢,价格历来都不便宜!

以当前的物价来说,一柄戈的价格约十五枚钱币,一枚钱币可以采购五支箭。

到了汉朝的时代,一支箭的价格约三十文,一把普通的剑价格五百文;宋朝一支箭的价格干脆飙升到七十四文,一把普通的刀应该不会超过一贯(千文)。

相对于近战兵器来说,射出去的箭矢其实大多成了一次用品,即便进行回收,大部分箭矢的箭杆其实已经不可再次使用,只能重新制造箭杆再装上回收的箭镞。

通常一场交战打下来,射出去的箭矢少说也是数千、过万,多的则是数万、十万以上,简直就跟在撒币似得。

至于游牧族裔的箭矢?他们多使用骨箭镞、石箭镞,或是干脆没有箭镞,箭杆也是尽量削得笔直一些,跟诸夏的箭矢不在同一个等级。

另外,游牧族裔真不是各种影视作品里面那样人人善射,如同农耕族裔多会耕田那般,游牧族裔多数擅长的是放牧。

游牧族裔真的人人善射,不至于数十万人才出现个位数的射雕手了。

特别提到远程武器的原因,有楚军大批舍弃竹弓和竹箭,再来便是韩庚不久前正式宣布,韩氏不再把控远程专精。

这是魏氏宣布放弃甲胄市场之后,智氏表态开放纺织市场,韩氏不得不跟上。

随同一起宣布开放市场的还有赵氏。

每一个卿位家族都向对方开放市场,变成了比拼技术,会不会打价格战来抢夺市场之类,暂时不太好说。

南下的晋军没有一直尾随白公胜这支败军。

智宵要的是让楚军败兵一直承受精神压力,搞得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进行思考,算是帮白公胜一把。

晋军追击到原陈国地界,智宵划定好了各自的活动区域,大军以“旅”为单位散开,针对楚国的洗劫和掳掠开始了。

白公胜带上三万余乱军直奔楚国都城“郢”而去。

一直在关注楚国动向的智宵在进入陈地的八天后得知,楚国令尹子西统率五万余部队北上。

随后,子西所部在“方城”东北方向遭遇白公胜所部,双方在相遇的第三天开打,结果是子西所部兵败退回“方城”的后方,白公胜率军拐向原蔡国的地盘。

白公胜进入蔡地并未停留,再次进入唐地,短暂的休整之后,继续向“郢”进发。

“公子胜一路并无遭遇封君拦截,乃有封君携私军加入。”

“楚国今次内乱,看似扑朔迷离,不知当是何等走向。”

“我等洗劫陈地,子西担忧‘方城’得失,并未率军追击公子胜。”

智宵在做简单的时政通报。

陈国灭亡的时间仅五年不到,陈人还未对楚国产生归属感,将他们掳到晋国,无非就是换个服务对象,不会让陈人产生额外的仇恨。

智宵率军进入陈地,另一个用意就是牵制楚国,不使楚国能够全力平叛。

如果楚国对他们这一支晋军采取无视态度?智宵就要越过“方城”继续洗劫,乃至于兵逼楚国都城“郢”了。

所以,先知先觉的智宵先创造出时势,再就时势的发展在狠狠地打击楚国,占到实际便宜的同时,达到了削弱楚国的这个目标。

“我闻孙武率军已达‘武城’,大有进逼再次攻打楚都之意?”魏驹问道。

吴国这一次也出兵进犯楚国,主将还是名声赫赫的孙武。

自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国连续击败楚国,楚国的半壁江山一度沦陷,至今还有很多疆域是敌占区。

孙武这一次西向,抵达了吴军占领的最西边,驻扎在了赵文子(赵武)筑造的城池。

那一座“武城”是在第一次“弭兵会盟”前由赵武督造,本来就是作为驻军的要塞,因而称为“武城”这个名字。当时是智罃作为晋军主将率军南下支援陈国,赵武时任新军将。

春秋时代,用于驻兵的城池统一称作“武城”,后面会由当地人改名字。

智宵当然听说了孙武率军驻扎“武城”的事情,只是认为孙武再次攻打楚国都城的可能性不高,起码楚国不乱到一定份上,不会采取行动。

那么现在的情况就是,晋国和吴国尽管没有沟通,互相之间却是形成了一次互动,双方从北面和东面牵制楚国,给予白公胜制造更好的作乱环境。

智宵思考事情惯于从全局出发,其实这也是他最大的优势。

现如今会从全局出发的谋略家并不多,将智宵、孙武计算在内,存世者绝不会超过五个人,能够确认的其中一个就是宋国执政子罕。

“我等何时退兵?”韩庚比较突兀地问了这个一个问题。

韩氏当前很是急不可耐地想对卫国动手,压根不想在其它方位继续耗下去。

之前,韩庚本不想南下,遭到赵毋恤的苦苦哀求才同意下来。

他们进入陈地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尽管各种所获颇丰,由于重心的不同,韩庚仍旧不想继续待下去了。

智宵先扫了赵毋恤一眼,再看向韩庚,说道:“新军将可自行率本部归国。”

韩庚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根据约定,韩氏会与魏氏一块进军卫国实施入侵,打的并不是劫掠战争,也不是为了获得进贡的“征服”战争,要进行的是灭国之战。

所以,魏驹不回去,以魏氏之前的损耗,魏氏立刻对卫国展开行动的可能性不大,只有韩氏动手算怎么回事?

魏驹见韩庚再注视自己,说道:“岂有半途而废道理?”

陈地没有抵抗者,晋军在这边的行动少有使用暴力,变成在帮陈人搬家。

魏氏和韩氏出兵攻打卫国,将卫国灭掉是双方平分土地。

现如今不止智氏缺少人口,魏氏为了各地的开发也相当缺乏劳动力。

他们将卫国灭掉,获得的四成人口要交给智氏,魏氏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人口,怎么舍得放弃呢?

另一个不想走的还有赵毋恤。

赵氏陷入非常危险的险境,迫使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建设“晋阳”地,劳动力就是极度缺乏的一项资源。

陈人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他们变成了一群绵羊,对谁都表现得异常服从。

这样的陈人管理起来的成本不大,并且显得极易融合,怎么都算是一种优质的资源,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韩庚见到没有人附和自己,尴尬地笑了笑不再说话。

他们在陈地行动一个月,抓捕到的人口约有十六七万。

陈地的其它物资?讲实话几位卿大夫并不在意。

最优质的物资早在陈国的国祚灭亡被楚国搬到“郢”都去了,陈国原来的贵族也为了生存拿出积蓄贿赂楚国高层,怎么可能剩下多少好东西?

智宵跟几位卿大夫的商议结果是,所获人口智氏得四成,剩下的六成由魏氏、韩氏和赵氏去平分。

这一战的主将是智宵。

晋军的主将本来就掌有对战利品的分配权,公道的去分是道理,不讲道理全吞了也有相关权柄支撑。

他们能够南下洗劫的机会也是智宵创造出来,哪怕魏驹、韩庚或赵毋恤对智氏所占四成心里有意见,肯定不会选择去当那个出头鸟反对。

再一个月后,陈地被晋军洗劫得几乎抢无可抢,智宵考虑要不要进军蔡地的时候,楚国的使节团到了。

担任正使的人是战场上逃脱的沈诸梁,他来的第一时间先通知楚国先令尹子西自杀的消息。

子西自杀?这件事情发生在沈诸梁出使的十天之前,自杀地点就在“方城”后面的“申”这座城池里。

子西之所以自杀是给白公胜一个交代,自杀前写信给白公胜,承认违背诺言,希望用自己的死来换取白公胜回头,不要再继续伤害楚国。

看起来,子西是怕白公胜进逼“郢”都,将要制造楚国更大的混乱。

实际上,子西的死跟晋国和吴国有关,怕的就是楚国继续内乱下去,遭到晋军从北部和吴军从东部的双重夹击,再次让楚国给亡国了。

面临再次亡国的危机,子西用死来浇灭白公胜的怒火,同时也感动了很多楚国贵族。

原本选择追随白公胜的多数贵族,他们在得知子西自杀后,选择带着私军离弃白公胜了。

世人对子西的死有相同的看法,认为子西这一次属于玩砸,过错则是在白公胜身上。

因此,子西一死,白公胜失去了大多数支持者。

失去了多数支持者的白公胜无力再威胁“郢”都,甚至不赶紧逃跑的话,在接下来有被剿灭的危险。

“晋卿如何方肯退兵?”沈诸梁先说子西自杀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告诉智宵,楚国的内乱很快就会结束,楚国进入到‘哀兵’状态,晋军不撤就要不死不休了。

智宵问道:“可有使节前往吴军处?”

沈诸梁用奇怪的眼神注视着智宵,大概就是:你在逗我?

楚国与晋国在很多时候会尝试用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

很久之前,楚国就知道吴国不是一个能够讲道理的国家,愿意相信吴国的时候总是遭到欺骗,后来干脆再难都不谈了。

智宵还是继续注视着沈诸梁在看,表情也是:你在逗我?

谁都知道楚国不会用谈的方式跟吴国解除争端,不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让智宵提出那个问题吗?

说白了,楚国不可能跟吴国谈,孙武不率军撤离,楚国仍旧受到晋军与吴军的双重威胁。

所以,楚国想劝晋军撤离,应不应该展现足够的诚意呢?

沈诸梁看到智宵满是揶揄的表情,可算是给反应了过来。

面对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沈诸梁在乎的是智宵有意撤军,只是楚国要付出足够的代价,便再次问道:“如何方肯撤军?”

那智宵可就提要求了。

首先,楚国从不缺粮,恰好智氏、魏氏、韩氏、赵氏处在缺粮状态,少不得敲诈一大批粮食。

然后,智宵决定为晋国争取另一个大福利,要求楚国释放屡次战争中俘虏的晋人。

提到这个的时候,子罕对智宵说道:“请晋卿吝惜于我(宋国)。”

楚国跟宋国比邻,双方大小摩擦不断,确实是俘获了双方不少人。

沈诸梁满脸不悦地看着子罕,说道:“我与晋卿相谈,与尔何干。”

智宵给出一个提议,说道:“楚宋互换,如何?”

沈诸梁想了想,点头答应下来。

那么,智宵继续提要求。

楚国是一个出产丰富的国家,有一个叫玳瑁的特产是中原列国都需要的。

与此同时,智宵还提出索要皮革的要求。

沈诸梁并没有全部答应下来。

粮食方面好说,楚国可以拿出足够的稻米,并且认为晋人根本就吃不惯,大概率是进行转卖。

俘虏方面?沈诸梁要的是三名晋人换一名楚人。

玳瑁好说。

皮革则是一张都没有。

双方的讨价还价进行了很久,期间魏驹多次担当白脸恐吓沈诸梁。

一直商谈了三天之久,可算是给谈妥了。

谈妥不代表智宵会马上率军撤离,要求楚国将一应谈妥的人或物资先送过来五成,拿到手才会离开。

这一点又让沈诸梁很气,觉得智宵很欠风度。

可是,楚国是一个陷入困境就会吼嗓子“我蛮夷也”的国家啊!

虽说楚国面临困境,毁诺的可能性不大,耐不住智宵认为该防一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林岚秦小雅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赵氏嫡女 保护我方族长 镇妖博物馆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斗罗之金鳄 御女天下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军工科技 猎艳谱群芳 逍遥人生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重生之神级明星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大明正统 红楼志 我的公公叫康熙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最近更新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明朝皇帝往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大明抄家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重生大明1635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白话三侠五义 
春秋生存指南 荣耀与忠诚 - 春秋生存指南txt下载 - 春秋生存指南最新章节 - 春秋生存指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