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

华山和尚

首页 >>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 >>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大秦:陛下别东巡了,公子杀疯了 大明日不落 凤囚凰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超能进化 赤色黎明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 华山和尚 -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全文阅读 -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txt下载 -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6章 天子任命,颜良来投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卢植,精通兵法和谋略,乃汉末三大名将之一,满朝文武谁不敬佩?

现在让他护着殿下出征倒也不是不可以……

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太放心卢植了。

熹平四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75年,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

朝廷认为卢植文武兼备,于是拜他为九江郡太守。卢植到任后,很快便平定叛乱。

后来,扬州庐江郡再次发生蛮族叛乱,当时卢植还在九江郡担任太守,于是朝廷再次拜其为庐江郡太守。

不久之后,卢植这个猛人直接率领旧部,挑选精壮之士入庐江郡,三下五除二将蛮族揍的逃回了山沟沟。

自此之后,在卢植担任庐江郡太守期间,蛮族鲜有再次入侵州郡县地。

可见他们是真的被卢植这个猛人给打怕了。

当时,朝野上下都因此而震动。

因为扬州屡次受南方的蛮族入侵,劫掠财物布帛和妇女等资源,对扬州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而自从卢植过去以后,扬州安定数年,直到卢植再被调入京师,才逐渐骚动起来。

卢植曾经的平叛经历,再加上他师从大儒马融,满朝文武无一不对其感到敬佩和放心的。

因此文武百官便不再多言,只是对着卢植细细叮嘱,一定要保护好殿下的安危。

即便不能平定反贼,也要保证殿下的安全。

刘宏见状,也安下心来,即刻下旨:

“拜卢植为北中郎将,统帅中央北军,北军中郎将刘辩为其副将,统帅北军五校,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

顿时间,一道金色圣旨缓缓升起,圣旨四周隐约可见一条金色真龙虚影在半空中张牙舞爪。

“老臣卢植,遵旨!”

卢植跪拜行礼,面容虔诚,神色刚毅。

他也是两朝老臣了,生食汉禄,如今大汉有难,自当以身报效国家、君王。

“儿臣遵旨!”

刘辩亦是跪拜行礼,目光坚定,眼中充斥着少年的蓬勃朝气和对未来的期望之情。

刘宏派给卢植的中央北军,是朝廷的精锐之师,人数约有一万,皆是经受过严格训练和上过战场的精锐。

加上刘辩所统帅的北军五校,总数约有一万五千人马。

看起来不少了。

可是跟冀州的黄巾军相比,那还是小巫见大巫!

如今分布在冀州的黄巾军数量可是远远大于这个数字的。

冀州是太平道的根基所在,他们在这里发展,在这里起义,信徒自然也是最多的。

根据情报来看,恐怕单单是冀州境内的黄巾军,数量就不会低于十万。

而且随着黄巾起义的声势越来越大,这个数字还会继续飙升猛涨。

毕竟天下活不下去的黎民百姓实在是太多了……造反至少还有一线生路……

想到这个问题,刘辩默默在心中记下,“日后必须要从根源解决问题,而不能浮于表面。”

即便后面平定了黄巾之乱,可若是解决不了导致东汉末年的根本问题,那日后还会有群雄逐鹿,中原混战的状况发生。

而说到导致东汉末年灭亡的根本原因,无非是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是中央政治动荡,宦官外戚之祸乱。

第二,则是地方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没有活路,只能入山当匪,或是加入黄巾军。

第三,门阀士族结成党派,导致皇权削弱,不得不依靠门阀士族的力量。

第四,边疆问题严峻,异族屡屡侵犯大汉疆土。

只有解决了这四个根本问题,大汉方才能够再次复兴,甚至重回当初汉武帝时期的荣光。

这些问题,刘辩只能暂且记在脑海之中,等到平定了黄巾之乱,再想办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吧!

正在刘辩思绪之际,龙椅上的刘宏朝着卢植和刘辩温言的说道:

“北地贼军数量众多,朕,不望你们能够即刻攻破贼营,覆灭黄巾。”

“但必须要与之周旋,至少要将贼军抵御在司隶州门户之外,莫让贼军攻入司隶州内。”

“父皇放心,儿臣与老师定能御敌于外。”

“不过父皇,儿臣希望议郎曹操能来我军中,助儿臣平定冀州乱贼!”

刘辩一面拱手请求道,一面又将目光放在了朝堂中后方身着苍青色官服的曹操身上。

他对曹孟德这位未来的军事天才、乱世枭雄可是渴望许久了。

如今总算是抓住一个好机会,将之调入自己身边了。

实际上,刘辩对于曹操现阶段的内心特征还不是很明了。

也不知道他现在对于汉室的忠心究竟有多少。

虽说史书中说,曹操是在讨董联盟分崩离析之后,才彻底对汉室失去了信心,独自建立势力开启了征途霸业。

在此之前,一直心存汉室,为匡扶大汉而不断努力着。

可史书终究是史书,而人却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

支言片语,很难概括。

现在自己正处于历史之中,而且还是一个有别于历史的世界。

若是真的就全部照搬、信任史书上的话,那估计自己也活不了几时了。

伟人说过:“实践出真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自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科学合理的看待这些问题。

要是真想知道曹操现在的心思如何,唯有近距离接触相处方能得知。

当然,这只是刘辩的一个目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他对曹操的宗族兄弟眼馋很久了。

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等皆是三国时期极为优秀的将领,有独当一面之才。

曹操若是来自己军中,他的这些宗亲也一定会随之而来。

到时候平定冀州黄巾时,便能有良将可用,自己也能更有把握建功立业,平定黄巾之乱。

曹操听到殿下叫到了自己的名字,连忙出列,眼神中带着几分感激,望向刘辩。

东海王刘辩亲自开口,陛下怎么着也要给他几分面子,自己建功立业指日可待啊!

也不怪曹操的心情无比激动,实在是因为往日里,他荒废了太多的时日。

现如今,总算是遇到了自己的伯乐,故而其内心激昂澎湃,恨不得立马就身着战甲,手持兵刃,上战场,杀黄巾!

上方的刘宏也将目光放在了曹操身上,微微点头道:

“曹议郎,朕时常听汝父谈及过你,说你有才略,可为大任。”

“既然今日辩儿点名要你,朕便拜你为骑都尉,随军同往。”

曹操随即拜倒在地,恭敬道:“微臣,遵旨!”

刘宏在任命完卢植和刘辩之后。

继续与文武百官共同商议,其余被攻陷的州郡之地该遣何人去平叛。

最后,经过四府(大将军、太尉、司空、司徒)的商议和认可。

刘宏分别任命前北地郡太守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

各持节,共同率领朝廷的三河精骑、部分北军五校士卒,前往颍川一带,镇压当地的黄巾军。

同时各自招募精壮青年,组成新军。

皇甫嵩和朱儁都是满朝文武所共同认可的名将,由他们担任平叛主帅,无人有异议。

此外,本次朝会上,天子刘宏还采纳了皇甫嵩和中常侍吕强的建议,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征召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担任各地的官员。

刘宏还自掏腰包,拿出了私房钱资补军费,并且将养在西园的良马宝驹赐给了将士们。

这次刘宏为了平叛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没法子,倘若等到贼军打入京城,不仅这些身外之物都会被掠夺,而且刘宏自己还会有性命之忧。

为了长久的享乐,也只好暂时损耗短期的利益。

退朝之后。

东汉帝国便开始有条不紊的运转起了战争机器。

无数粮草、兵甲从府库中取出,被运往前线战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皇甫嵩与朱儁也开始在司隶州开始招募青壮年组建新军,约有四万余众。

一面组建军队,一面训练新军,也得亏是皇甫嵩和朱儁这两位历史名将在。

不然一般的将军还真不能在如此紧急短暂的时间内让这群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训练为合格的士卒,能与凶神恶煞的黄巾军正面硬碰硬的军队。

不提皇甫嵩和朱儁这头,却说刘辩与卢植这日正在府邸之中共商平叛大计。

夜风,轻飘飘的吹拂而来,含着一丝冷意。

屋内。

烛光明亮,将卢植与刘辩的影子拉的很长。

今日朝堂之上,刘辩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担当都让卢植这个做老师的赞叹不已。

不过卢植却也因此产生了些许忧虑。

殿下的性子还是太刚直了,黄巾之乱乃是席卷全国的大型叛乱,殿下竟然还敢亲自率军迎战。

太刚,则易折。

久经官场的卢植深知这个道理,故而他不想让如此优秀的殿下犯这样的错误。

于是想着出几道难题来考量考量殿下,顺便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学识,也好让殿下收一收那副刚直的性子。

卢植捋着泛着银光的长须,开口问道:

“徒儿,此次我们虽然面对的是数量远胜于我军的黄巾军,对此你可有什么想法……”

“若是不知道的话,便由为师来告诉你……”

然而还不及卢植完整的说出整句话来,刘辩就开口抢答道:

“学生知道,黄巾军虽然声势浩大,数量庞大,但是却没有经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再加上武器参差不齐,实际上战斗力并不强。”

“额……没错……是这个理,不过除此之外,黄巾军还有一个弱点,那就是……”

卢植正要再说,刘辩继续抢答道:

“老师,学生认为黄巾军归结到底还是一群吃不饱饭的农民,造反只是为了吃一口饱饭而已,并没有长远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

“只要我朝廷大军先发制人,一举击溃他们,便能够极大震动他们的军心!若是再施加以恩惠,赐下粮草发放粥食,想必黄巾军的军心必乱无疑!”

见刘辩意气风发,双眸放光。

卢植本想要指点磨砺刘辩的心思也便沉了下去,只能点点头道:

“不错,你看的很透彻,也很清楚……”

“不过徒儿啊,你方才所言确实有些道理,也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但如果只是纸上谈兵的话也是不可取的,待上了战场,方才能够见真章,到时候可要多学多看啊!”

“学生谨遵老师教诲。”

刘辩拱手行礼回道。

刚才在卢植面前装了个逼,现在怎么着也得给他老人家几分面子,这才谦虚退去。

“嗯,去吧!记住了,三日以后,待粮草运往前线后,我们的大军就要开拨冀州,你可不要忘了时辰。”

“临走之前,多去看看陛下和皇后吧!为人子,孝道是排在第一位的。”

刘辩再次深深行礼,这才迈着步子离开了卢植的府邸。

卢植就这么默默注视着刘辩离开,心中却是升起无限感慨。

“倒是比某年轻的时候更加聪慧些……”

“有这么个天资聪慧的弟子倒也不错,很多事情都不用自己去教,他便能够理解领悟,甚至举一反三。”

“看来等大汉度过了眼下这道难关,未来定能在殿下的带领下走向光明。”

卢植浑浊的眼眸逐渐散发出一道惊人夺目的光彩,这是希望,是期盼……

~~~~~

回到东宫后,天色已经很晚了,夜风更显几分凉意,刘辩正欲要就寝休息。

却见窗外闪过一道黑色的暗影,随之传来的是一道特殊鸟类的叫声。

刘辩心中登时一动,连忙将掀开的被子就平摊了回去,穿上翘头履,身着一身金黄色的蟒袍,便小心翼翼的走到门口。

附耳在门上,仔细听门外是否有什么人监视着自己。

没办法,现在自己在皇宫中的力量太弱小了,势单力薄。

而宦官的势力却几乎遍布在皇宫的各个角落,耳目众多。

刘辩这番举动也是为了小心驶得万年船。

刚才在窗户外传出特殊鸟叫的,是他前不久私下设立的暗卫。

他们的消息不能让其余人所知道。

见一切安全,刘辩这才回到屋内,打开窗户。

片刻,一道黑色的影子轻飘飘的就窜了进来。

正是暗卫统领徐明,身怀武道八品的实力。

“怎么样?此次冀州之行可有什么收获?”

刘辩开口问道。

徐明面上戴着一块儿黑色面具,说出的话语也显得十分低沉,给人一股阴森之感。

徐明跪拜在地,抱拳回道:

“回禀殿下,卑职等人按照您的吩咐前往冀州搜罗人才。”

“于安平郡堂阳县搜寻找到了名单中的颜良。”

安平郡堂阳县,也就是颜良的老家,不成想竟然真被暗卫所找着了!

刘辩面露喜色,连忙扶起徐明,继续问道:

“那不知那颜良可曾答应来京师投效于本王?!”

徐明重重点头,抱拳继续说道:

“殿下,颜良如今就在洛阳城内,已经被弟兄们安置在了客栈之中,殿下若是想见他,随时都行。”

在刘辩细问之下,这才得知颜良本来在老家堂平县中苦练武艺。

其虽有一身武艺,而郁郁不得志。

只能平日里训练乡勇抵御入侵县地的山贼土匪。

在徐明等人亮出身份后,并且说出当今大汉皇嫡子刘辩想要招揽他。

颜良在感应到蟠龙玉佩的龙气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收拾好包裹跟着他一路前往京师。

……

……

新书期间跪求数据~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快穿之拆官配计划 影视之多子多福 网游之修罗传说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赵氏嫡女 都市极乐后后宫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万古神帝 福艳之都市后宫 曼陀罗妖精 神道帝尊 快穿之被觊觎的美人 一剑,一驴,一壶酒 九域凡仙 好孕小娇娘【快穿】 怪物被杀就会死 鬼吹灯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明骑 剑道乾坤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明末之力挽狂澜 戒指传奇 紫鸾记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带着农场混异界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最近更新玉符传奇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史上最强县令 浴血山河 穿越之原始之路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巨宋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 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 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 华山和尚 -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txt下载 -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最新章节 -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