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首页 >> 国姓窃明 >> 国姓窃明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 权奸 一万年前争霸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清末之帝国崛起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特工之回到清朝 凡人歌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抗日之不世军神 
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 国姓窃明全文阅读 - 国姓窃明txt下载 - 国姓窃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面对隆武帝的垂询,朱树人回答得很实诚,一点都不搞假大空:

“中原残破,北方六省恢复,分别不过一两年,要彻底恢复元气,让百姓安心生产,至少要三年时间。

所以三年之内,大规模深入草原、白山黑水追击,是不可能的。不过,以骚扰、怀柔并用,分化瓦解一部分敌军,或是沿着辽东沿海消耗,倒是可以做到。

豪格此番撤出关外,也是给鞑子内部,留下了重大的隐患。一来他为了独断专权,最后设计杀了济尔哈朗,把他打为奸后布木布泰一党。

同时,随着布木布泰之死,黄台吉当年留下的满蒙同心同德体系,也遭到了彻底的破坏,满人后宫中的蒙古妃嫔势力已遭毁灭性打击。

豪格撤退时还出卖了很多蒙古人的利益、军力来迟滞我大明,之前内黄决战时,蒙古人也被卖了断后。

这一切的一切,都导致我大明有希望一举解决自明初北元起就遗留下的草原问题,我辈此生定然不能错过这个太祖成祖都未竟之事业。

毕竟一直到黄台吉年间、林丹汗之子额哲投降黄台吉为止,此前蒙元始终保持了“成吉思汗继承者”的名头和号召力,保持了大汗之位。

黄台吉把蒙古压为附庸,把额哲收为臣属,等于也是帮了我们大明一把,把蒙古人高傲的头颅打了下来。

既然现在的蒙古人已经习惯了臣服于人,成吉思汗以来的法统彻底断绝,满人强大时他们能臣服于满人,等咱汉人强大了,臣服于汉人也是臣服,有什么区别么?

所以未来几年,对蒙古要以打疼儆戒为辅、怀柔威慑为主。对建奴,则要以实打实沿着辽东海岸,骚扰削弱其有生力量为主。待北方重建、时机成熟,才好考虑对建奴的最后一击。”

饶是朱常淓已经被胜利的巨大喜悦冲击,此刻听到女婿新画的大饼,他也是不禁再一次热血沸腾。

原本在朱常淓看来,能收复关内故土,就已经对先帝对列祖列宗有交代了。毕竟崇祯殉国于北京的沦陷,自己都拿回来了。

至于彻底解决草原和白山黑水的威胁,朱常淓原本是想都不敢想的,那是万历、天启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威胁了,鬼知道要花多少银子多少性命多少时间才能堆下来。

但被女婿这么一说,他赫然发现,似乎如今真就是彻底解决蒙古问题的绝佳良机——蒙古已经被满鞑子打掉了尊严,习惯依附于人了,再也没有当初不能对人称臣的骄傲。

偏偏这节骨眼上,豪格为了保住满人的核心利益,多次出卖得罪蒙古人,他们又有了裂痕。

如果能彻底解决蒙古,哪怕不是物理上的完全消灭,而是让他们对大明称臣,这也绝对够超越太祖成祖了!毕竟朱元章朱棣也没能完成让北元称臣的壮举!

这么大一个果实摆在面前,晚几年再光复辽东、继而北进白山黑水,似乎也变得完全合理了。天下的人心、百战雄师的士气,都可以靠这个插进来的临时目标维持住。

朱常淓忍不住摩拳擦掌,搓了好一会儿手,这才忐忑追问:“要实施如此计划,可要在北疆继续囤积重兵?北方六省未来几年的休养生息,能攒下钱粮么?会不会被对蒙古用兵的大军消耗完?若是钱粮不济,多等几年也无妨。”

朱树人回南京的路上早已做好规划,当下应声解说:“臣已经算过了,此前光复河北的五十万大军,拉回来二十万归于南方,减少北疆军粮压力。

剩余三十万人,在内陆延九边部署一半,剩余一半,专注于部署在北方沿海。我大明漕运改海如今已彻底实现。

此前几年无非是因为北方未复,才断绝了漕运。但海运的船只、运力规模绝对是早就够用了的,今年随时可以走海路把北方沿海所需军粮运过去。

臣已经让户部核算过,这样的部署,足够轻徭薄赋,而且驻军没有战事时可以就地屯田,明年起就不需要靠北方六省的田赋供给军粮了,只要今年供一年,后续都能攒下来。”

朱常淓看女婿如此胸有成竹,也就乐得再次放手,表示一切可以由朱树人自行裁处。

朱常淓算是已经彻底看透了,他这个女婿的本事,已经不限于逆转乾坤、解决先帝殉国时的烂摊子了,更能建立连太祖成祖都建立不了的卓绝武勋。

这样的威望、能力,要是再去限制,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还不如彻底放手,好好享受荣华富贵,就等着将来皇太孙接班就好。

朱常淓生性本就懦弱,这几年更是渐渐在生活上都谨慎起来,

比如他平时宠幸完后宫妃嫔(原配皇后他已经多年不宠幸了,因为已经是四十来岁的老女人,跟他年纪差不多)、在旁边服侍的宫女请他暗示是否要清理时,他都会吩咐让宫女带那个刚承恩的妃嫔去洗洗——

在古代宫廷里,皇帝想不想让妃子保留怀龙种的可能性,都是有宦官或者宫女可以协助操作的,虽然避孕率不是百分之百,但也有一定效果。

朱常淓本就有二十年不曾让妻妾孕育,按说不做措施中招率也几乎等于没有。但他看到女儿女婿那么强势,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不想多闹出麻烦,宁可把本就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概率,也再加上一道保险踩一脚。

只要他没有亲儿子,他就绝对安全!可以一辈子做富贵天子!朱常淓内心早就自己把这个道理琢磨明白了,都不用人教。

这也算是当初朱树人专门挑一个懦弱藩王拥立的隐形好处了吧。要是当初但凡选福王唐王鲁王那种稍稍有主见的,可能都没法确保一辈子驾驭住。

做傀儡的人,当然是越怂越好,越能君臣相得最后善终。只要朱常淓懦弱一辈子,朱树人肯定会真心给老丈人养老送终的。

……

把未来数年的驱除鞑虏计划,全权交托给女婿后,这场家宴自然是宾主尽欢。最后,朱常淓才有暇稍微问问家事安排——这些问题,倒不是为了国政,纯粹是为了女儿的个人幸福。

“既然卿以为继续驱除鞑虏的事儿,需要多年准备方能克尽全功,那这数年准备期内,还需要卿亲自坐镇北京么?还是先全权托付给张煌言?待再次全面开战、卿再亲自北上?”

朱树人当然知道,朱常淓并不担心他专权,因为他已经专权了,所以这一问,是为了朱毓婵。

朱树人也就成竹在胸的说:“北地初定,戎事未熄,长期由督抚执掌全局,也有些不妥。臣今年南归述职,盘桓数月倒是无妨。

明年还是希望能亲自北上,坐镇北疆全局,有重大变故军情,也便于及时随机应变。不至贻误战机。不过臣恳请能带家卷北上,请陛下恩准。”

他这番话,就是明示他要去北京,但会带着朱毓婵一起去,不会再跟此前纯战时状态、身边不能带妻子,最多只能带几个女官。

朱常淓也就不用担心女儿长期受冷落的问题了,只要他舍得几年见不到女儿,或者女儿最多只能每年回来南京探亲一次。

朱常淓想了想,点点头,说道:“那煜儿的教养,又当如何?没有生母在旁,不会不妥么?”

朱毓婵只是公主,嫁夫随夫去北京无妨,但她儿子法理上已经过继掉了,正式册封皇太孙,没道理跟着生母北上,只能一直住在南京紫禁城春和宫里,挪一点都不行。

朱树人便用商量的口吻说:“皇太孙虚岁已有四岁,也到了该识字的年纪了。臣打算今年让他逐步适应起来,若是嫌年纪太小,不宜正式进学,也可以择养母,与其原本的庶弟一同教养。花上半年时间习惯,就可以正式进学了。”

朱常淓看女婿全都想到了,也就不再多嘴。

一旁的朱毓婵看夫君这般操作,也大致明白夫君的想法了,只要能跟着去北京,儿子暂时不亲自带,朱毓婵也是能接受的。

……

赐宴结束,回到自家府邸后,朱树人就把鄂王侧妃方子翎找来了,把他来年北上常驻之后、未来数年子女教养的活儿,都托付给他。

皇太孙的教育,当然也是重中之重,涉及大明未来国本的安稳交接、长治久安。

朱树人也不会跟自己的妾侍客气,直接握着方子翎的双手,一副聊正事的姿态:

“子翎,未来几年,可能你又得吃点苦了。反正你带一个儿子也是带,带两个也是带。孤给你讨了一道旨意,未来可以无宣召自行出入春和宫。

你就连煜儿一起带吧,煜儿四岁了,也可以识点字,明年再正式找翰林给他进学。那些翰林肯定讲的都是文墨之学,你可以帮衬着教点技巧之学。”

方子翎自己亲生的儿子,如今才两岁,还远远不能读书,只是学会了说话,每天让侍女帮衬带着玩耍。不过未来跟同父异母的兄长当个玩伴,一起养还是没问题的。

方子翎给朱树人生的孩子,是姓回沉的,未来拟定是要继承沉家自己的家业。

如果将来朱毓婵不能再生出嫡次子,而方子翎还能生,那么也有可能把方子翎的长子改回姓朱,继承鄂王府的王爵。

而如果朱毓婵还能生,就不需要把方子翎的儿子改姓朱了,朱毓婵的次子可以直接继承鄂王爵位。

算下来,朱树人至少需要三个儿子,一个继承皇位,一个继承鄂王府的爵位,一个继承沉家的家业,同时也要继承沉廷扬的侯爵——

沉廷扬当了多年内阁次辅、户部尚书,在统一进程中也是捞了不少后勤治国层面的功劳的,谁让他命好呢,封侯还是肯定有得封的,爵位待遇比内阁首辅史可法还好,偏偏满朝上下也没人会跟他计较。

未来如果彻底收复蒙古臣服、灭掉满清,那说不定朝中重臣爵位也还有得升——当年朱元章开国时,李善长这样的文官也是能封公爵的(韩国公),不是只有亲自带兵打仗的武将有公爵。

从这个角度来说,朱树人自己不做皇帝,在子女待遇方面,还是很克制的。因为他要是本人做了皇帝了,那他生多少儿子都是王爷。

但他本人不做皇帝,嫡长子过继出去为皇太孙、继承皇位,那朱树人其他儿子,法理上就没法直接拥有王爵。仅有的一个王爵,还是朱树人自己靠功劳挣来的。

不过凡事有得必有失,朱树人这样做了,也好做一个优良的示范——以朱树人这样的泼天大功,他的后人也最多只有一个皇帝一个王爷一个公爵。那将来的后世大明皇帝,你好意思封一大堆王爷、把所有儿子都封为世袭罔替的亲王?

就算皇帝要封所有儿子为亲王,朱树人也可以多下一道禁制,作为未来的祖宗之训,模彷清朝“世减一等”的法子,亲王过一代,其嫡长子降为郡王,郡王嫡长子降为公爵。

除了极个别特殊时期又有亲贵又有大功的“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以后其他只有亲贵没有功劳的,过五六代人就变回最低级的侯、伯,再往下就没有皇室头衔了。

如此一来,对大明长期存续的最大威胁、宗室藩王数量指数级膨胀这个问题,就可以很好解决。不管历史上清朝的制度有多少不好,但在控制皇室数量、开支方面,有一说一清确实做得比明好,或者说是吸取了明的教训。

对于这种好的地方,朱树人当然也要巧妙设法、借鉴吸收。

方子翎也理解朱树人的苦心,她本就是清心寡欲的女子,跟朱树人在一起,更多是为了一起切磋见识,倒不是为枕席之欢。所以她很快接受了这个任务,明年开始,就以事实上的庶母身份,帮着正式带皇太孙,今年可以先熟悉起来。

她如今还兼着一些科学院的女官的差事,每天也没什么规定的任务,只是每天看看天文台、气象台、博物院送回来的科学观察数据,就让她陶醉其中,有一种总结归纳自然规律的快感。

以后要教育儿子,也可以给孩子多一点自然哲学层面的素养,这都是传统翰林教不了的。

朱毓婵看子翎姐帮她接过了教养儿子的任务,而且未来两年还要跟夫君分开、一个住南京一个住北京,朱毓婵心中也是颇为感激的,

所以今年剩下这半年,大家都在南京,朱毓婵也就不跟她争宠,很大度地让夫君趁着还在南京的日子,多陪陪子翎姐,补偿她一下。明年北上之后,就起码两三年见不着了。

朱树人的其他妾侍也很乖觉,她们没有教养孩子的任务,未来都能跟着朱树人去北京,在南京的日子也就不跟侧妃抢了。

……

朱树人为了北伐,此前离开南京足有九个月了,这次回来,自然有很多后方的事情处理,隆武六年下半年的北方零星战事,也就全靠前线将领和督抚随机应变了。

一些转瞬即逝的战机,也不需要请示南京,张煌言这个北京留守就直接拍板。

张煌言一开始因为北方刚刚收复、状况比较残破,春荒粮食短缺,倒也没有大动作,连山海关都没急于收复。

不过,随着时间来到隆武六年的七八月份,距离关内其他地区光复,已经过去了四五个月。

眼看着北方今年的夏粮已经入库、秋粮也即将收获,张煌言有了积蓄,加上注意到清军也有点动向,似乎是想试探着重操旧业、玩一些“入关后抢一把就跑”的把戏。

清军放弃了中原,只是放弃了那种“被明军攻其之所必救”的统治模式,变回了灵活的流窜劫掠生活方式。抢劫这种事情还是必须年年做的,而且就要等汉人生产好了快收获的季节做,如果不抢,满人根本维持不了其自身统治的成本。

张煌言便当机立断,决定先发制人,趁着秋收前的工夫,主动进攻山海关,堵住这个清军入关抢劫的最优解口子,并且争取在山海关消耗掉清军抢劫部队的有生力量,彻底把清军打醒,让他们知道“鞑子不但没法站稳中原,连偶尔来抢一把也做不到了”。

海路和朝鲜方向的军事配合,张煌言提前秘奏请示朱树人、调度拨给资源,至于河北境内的陆军作战,张煌言自己就拍板了。

朱树人是六月底时接到张煌言的奏请的,他也毫不含湖,立刻让海路的张名振、郑成功,以及朝鲜的李愉,按照张煌言要求的配合,先偷偷准备起来。

鞑子还想入关,哪怕只是想重新磨合抢一把,给屡败的豪格重建统治威望,朱树人也要让这些人有来无回。

双方都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秣马厉兵,到了这年七月底,扣关作战终于重燃起了明清之间的新一轮战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保护我方族长 武师的自我修养 辣妈攻略 娱乐帝国系统 猎艳谱群芳 霸天武魂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生之神级明星 超级神医赘婿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重回1982小渔村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不灭剑神 官梯 抗战之血肉丛林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覆汉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白话三侠五义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穿越之铁血捕快 三国之现代魂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汉吏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靠读懂人心立足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 国姓窃明txt下载 - 国姓窃明最新章节 - 国姓窃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