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首页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 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这个大明有妖魔 狂妃很彪悍 敛财人生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民国谍影 百炼飞升录 
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 中国道教也有趣全文阅读 - 中国道教也有趣txt下载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六章 当道教遇上满清 3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道友们都知道康熙是个汉学迷,尤其是喜欢程朱理学,对佛教和道教却不怎么感兴趣,宗教政策无非就是沿续顺治旧制罢了,相对来说对道教的管理还是更加严格一些。

想当年顺治加封张应京时明确了一品大员的工资标准。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来觐见讨封的时候,封赏显得很多,比如除了正一嗣教真人的封号外,还加赐了一个“碧城”的号,赏下了乾坤玉剑,送了一套北京二环内的四合院,还亲笔御书了“大真人府”的匾额挂在小院门口,顺便又给龙虎山上清宫写了幅“大上清宫”的匾额。看起来赏赐很丰厚,但是却少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那个一品银印,也就是说只给张继宗挂了一个虚名。

直到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在加封五十一、五十二和五十三代天师为光禄大夫的时候,顺便才给张继宗封了光禄大夫的官,总算明确了他的正一品的待遇。康熙虽然对道教管理相当严格,但是纵观整个清代的皇帝,他对龙虎山的张天师真的算是挺照顾的。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张继宗再次入朝觐见时死在了扬州琼花观,五十五代天师张锡麟承袭爵位,也被诰授光禄大夫之衔。雍正五年(1727年)张锡麟入京朝觐途中,在杭州病逝。张锡麟的儿子张遇隆接任五十六代天师,前面提到过他。由于张遇隆当时还太小,不能袭爵嗣教,所以基本上就是他叔叔署理教务,直到乾隆七年(1742年)才奉旨袭爵入觐,带着一块“教演宗传”的匾额回到了龙虎山。

在张遇隆掌教期间,发生了梅毂成弹劾张天师的天师降格事件,后面会讲到,这也导致了张天师降级,也就是从那时起,龙虎山正一道才开始真正的走向了衰落。张遇隆死后,仅被诰赠为通议大夫,此时已经从正一品降到了正三品。

康熙对于龙虎山张天师的优待并不表示他对道教尊崇,对道教的危害认识得相当清楚,在御批《资治通鉴》中康熙对于宋真宗当年动不动就玩下天书雨的游戏很不以为然,说:“天书之丑,人人得而非之”。进而说:“自古人主好释老之教者,无益有损。梁武帝酷好佛教,舍身于寺,废宗庙之血食,以面为牲,后竟饿死台城。宋徽好道,父子皆为金虏,此可鉴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谕吏部官员们说:“一切僧道,原不可过于优崇。若一时优崇,日后渐加纵肆,或别致妄为,尔等识之。”在《大清会典》中还记录了康熙的这样一段话:“释道二教,亦王化所不废,惟严其禁约,毋使滋蔓。”康熙帝甚至认为“至于僧道邪教,素悖礼法,其惑世诬民尤甚。愚人遇方术之士,闻其虚诞之言,辄以为有道,敬之如神,殊堪嗤笑,俱宜严行禁止。”已经把道教视为了邪教,非常想禁掉了,这些话无疑是表达了清王朝对于宗教的基本态度。

在《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康熙这样说:“今日之僧道,实不比昔日之横恣,有赖于儒氏辞而辟之。盖彼教已式微矣,且藉以养流民,分田授井之制,既不可行,将此数千百万无衣无食游手好闲之人,置之何处。”显然经历过几十年的稳定发展,大清朝已经逐渐改变着四处风烟,到外不安定的局面了,而道教也被打压得只适合“留资画景与诗材”,禁不禁的都没什么影响的地步了。

总体来说,顺治、康熙二帝期间清政府逐渐巩固了统治,在初期的道教的休养生息的思想还是值得推广的,“道法自然,为天地根,老氏之学,能养其根。流而成弊,刑名放荡……”这也是道教没有被一棍子打死的原因之一。

对于黄老之道的认可,这二位皇帝都对《道德经》作过批注,可见还是比较认可这部经典的。但人家心里很清楚,《道德经》是黄老之学,道教是道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黄老之道的确有用的,而道教则是流而成弊,于世无补,所以说道教还是算了吧。

时光荏苒,转眼喜欢结交道士的胤禛接班成为了雍正皇帝,道教迎来了可以说是最后一次转机,可惜只是刹那芳华。

雍正还是胤禛的时候就比较喜欢和道士、和尚们来往,甚至还流传下来不少和这些人交往的诗文。比如有一首《赠羽士》是这么写的:

身在蓬瀛东复东,道参天地隐壶中。

还丹诀秘阴阳要,济世心存物已同。

朱篆绿符灵宝录,黄牙白雪利生功。

一瓢一笠浮云外,鹤驭优游遍泰嵩。

这首诗当然是雍正还没当皇帝的时候所作,可以看出他对道教教义的肯定,对道家的外丹、内丹、符箓等等也是有所了解的,对道士的生活也有那么一点向往。

雍正还写过两首《碧霞祠题宝旛步虚词》,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琼宇璇宫日月长,奇花瑶草总飘香。

琉璃作殿苍龙卫,云雾裁帷青鸟翔。

拂露霓旌珠灿烂,御风鸾驾玉铿锵。

常将天福人间锡,奖孝褒忠佑万方。

这同样是雍正未登基前所作,大概是希望道士们要好好学习,端正三观,爱国讲奉献,为大清统治添砖加瓦。

影视剧中皇子们争着上位的戏码很多,有点实力参加竞争的王府里都有不少狗头军师。据说雍正家里也有一个叫戴铎的家臣,也是一直操心主子的未来,不知道听哪个远房亲戚说的,福建有个世外高人,于是就千里迢迢跑到武夷山找到了在那隐居的贾士芳贾道长。

得知戴铎的身份后,贾道长也不敢慢待,好烟好茶招待着便问来意。戴铎也不遮掩,就是想替主子胤禛问问前程如何。大老远的来了,戴铎怎么也不顺便问问自己的前程呢?只要知道了自己所依附的这位主子的前程就足够了,自己就是大树上的藤,前程如何完全取决于胤禛能不能当皇帝。

当时贾道长是如何算的无从可考,只是非常莫测高深地写了一个“万”字,问什么意思?你猜。

现在看来,贾道长是深知天机不可轻泄、话不可说满的算命真髓。反正这个字不错,怎么猜怎么解都不会出问题。等到胤禛真的成了雍正皇帝,戴铎再回想起这个万字时,噢,当年贾神仙就知道主子未来要当万岁爷的啊,真他娘的准!

民间关于贾士芳的传说不少,在电视剧里这位也出场过,不过有点反面人物的意思。雍正八年时,雍正病了,应该属于疑难杂症,常规手段怎么也治不好的。于是雍正便在全国寻名医,同时也访高道,看来也希望有道法高深的道士能治病。结果浙江总督李卫向他推荐了贾士芳,而这位贾神仙的确是有水平,雍正的病很快就好了。按理说这是好事,皇帝病好了,贾神仙升官发财,皆大欢喜,可是没两个月雍正就把贾神仙杀了,弄得大伙都有点懵圈。特别是李卫,前几天皇帝批回来的奏折里还说“朕安,已痊愈矣。朕躬之安,皆得卿所荐贾士芳之力所致”,这怎么转眼就把人给咔嚓了呢?

经过多方分析,有人发现雍正在批阅的奏折中有这么一句话:“一月以来,朕躬虽已大愈,然起居寝食之间,伊欲令安则安,伊欲令不安则果觉不适。”什么意思?贾神仙有点不知深浅,让雍正觉得自己这病好与不好就是贾士芳的喜好,想让他好就好,想让他犯就犯,自己这一国之老大,却受一个妖道掌控生死,这怎么能忍?这件事的真假暂且不论,这种行事风格倒是挺符合对雍正评价的“雄猜阴鸷”的。

实际上雍正对儒、释、道都挺有兴趣的,也比较赞成三教合一的思路。

娄近垣在《龙虎山志》中称雍正曾经说:“域中有三教,曰儒、曰释、曰道。儒教本乎圣人,为生民立命,乃治世之大经大法。而释氏之明心见性,道家之炼气凝神,亦于吾儒存心养气之旨不悖。且其教皆主于劝人为善,戒人为恶,亦有补于治化,道家所用经录符章,能祈晴祷雨,治病驱邪,其济人利物之功验,人所共知”,虽然主要是表达雍正对道教的认同,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得出来雍正对于儒家和佛教的重视。可以说雍正是清代前期几个帝王中,对道教态度最友好的一位,至少能肯定道教的治世上还是有作用的,可以拿过来利用一番。

雍正与佛教界的来往,很大原因是因为康熙。当年和康熙关系紧密的达赖、章嘉等,出入后宫就和自己家似的,而这位二世章嘉和胤禛的关系就是最好的,在交往过程中自然会谈一些佛法之类的内容。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胤禛曾经到柏林禅寺坐禅,至于为什么去那里,熟悉佛教的道友可能有所了解。

柏林禅寺在河北赵县,就是有着名的赵州桥的那个赵县。赵县古称赵州,早在唐代就出了一个着名的高僧,从那时起赵州禅师就出名了。而柏林禅寺早在汉代就有了,金代时更名为柏林禅院,历史是相当悠久了。至今柏林禅寺西北角还保留着当年雍正的行宫,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四合院,当皇帝之前常在这里住,包括后来还安排屠灭江夏镇的年羹尧在这里面壁思过。

胤禛在柏林禅寺住的时候,经高僧迦陵性音的点化而开悟,不过胤禛感觉自己开悟得还差那么点,于是第二年又来开悟了一次。对于胤禛这种亲近佛教的态度章嘉非常欣赏,所以在康熙面前没少说胤禛的好话。

总体来说,雍正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还是比较注意与和尚、道士的交往的,各方也都比较注意,生怕有什么不好的名声影响到自己将来争取上位的大事。等到胤禛变成雍正以后,就变得没什么顾忌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凡骨 龙魂侠影 影视之多子多福 地狱公寓 魔艳武林后宫传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剑来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春满香夏 艳海风波 快穿这个反派太完美 收到未来新闻,假千金成唯一信仰 独步成仙 诡秘之主 重生之丧尸时代 男欢女爱 重生之千金媚祸 官榜 灵剑尊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我成了仁宗之子 跃马大明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1625冰封帝国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绍宋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带着农场混异界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明末之新帝国 
最近更新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 侯门第一纨绔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权香枭婿 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 明1914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大胤商枭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十七世纪富二代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带着武库回明末 大禹逍遥王爷 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 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 
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 中国道教也有趣txt下载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 - 中国道教也有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