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首页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这个大明有妖魔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我岳父是李世民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大魏宫廷 百炼飞升录 抗日之不世军神 中华第四帝国 
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 中国道教也有趣全文阅读 - 中国道教也有趣txt下载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章 崇佛尊道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宋太宗赵光义是大宋朝的第二任老大,976-997年在位,对了,他原名是赵匡义,哥哥赵匡胤当了皇帝后讳匡字就改成了赵光义,据说这还是哥哥赐的名字。等赵光义当了老大以后,又改名叫赵炅,因为宋为木德,据说这样可以让自己的火力更旺,至于是不是嫌弃哥哥给的名字用着不舒服就不知道了,不过他有样学样,顺便给弟弟赵光美改了个名字叫赵廷美。

按照传统赵匡胤死后应该是由他的儿子接班的,所以赵光义这个皇帝当得本来是不合规矩的,更何况还有个斧声烛影的传说,赵光义就更需要有人来帮自己正名了。所以啊,赵光义继位以后,急需巩固自己的位子,加强自己继位的合法性造势,消除那些不利于自己的负面的影响,所以各路道门高人就成了他的座上宾,首先出场的是张守真。

张守真仔细分析了当前的情况,自编自导了一个剧本,剧情很简单,大概就是:前几天天上的玉帝曾经派了一位叫黑杀将军的天神下凡找赵匡胤谈话,谈话的中心思想就是表达了“晋王有仁心”,应该“兄终弟继”,也就是说按天意赵匡胤应该把皇位传给弟弟而非儿子,这就是着名的“金匮之盟”。

经过这一通宣传造势,不但赵光义的继位完全符合了规矩,而且还洗刷了他谋位杀兄的嫌疑,难怪赵光义事后下诏加封这位黑杀将军为“翎圣将军”,还在终南山大搞土建,修了一座宏伟的上清太平宫专门供奉这位有功的神灵了。对于功劳大大滴的张守真,赵光义那是相当满意,赐紫衣,封“崇玄大师”,还把这座新修的宫观封给了他当老大。

屁股底下稳固以后,赵光义开始加强了和道教的接触,在众多的道门高人中,陈抟无疑是最有名的一位。984年赵光义在京城第一次接见了陈抟,据事后赵光义和大臣们闲聊时透露,他和陈抟二人相谈甚欢。期间陈抟还多次和宰相宋琪等人会晤,这帮子大臣们岂会放弃如此好的机会,多和老神仙接触接触没准就有意外惊喜,于是纷纷向他求教炼养之术。对于这类请教老道士很委婉地拒绝了,大体意思是说,我要是传给你们道法,你们一个一个都把时间放到打坐修炼去了,万一哪天白日飞升,都当神仙逍遥快乐去了,谁来帮着皇帝治理天下啊?你们啊,要好好研究清静无为的治国方法,这才是你们这些人应该做的。

经过赵匡胤推行清静无为的政策,国家渐渐恢复了活力,所以赵光义和手下的官员们对于道教的清静无为的政治还是非常认可的,所以黄老思想在北宋建国初期,对于稳定政治、恢复经济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陈抟正是看到了华夏最终重新统一并逐渐繁荣起来而非常认可赵家兄弟两人的成绩,说现在的太平盛世,是你们协心同德,勤于政事的结果。赵光义被夸得非常高兴,称他“独善其身,不干势力”,赐了个“希夷先生”的称号给老道士,赏了件紫衣,还派人去把他的云台观装修了一番。

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赵光义本来想立长子赵元佐的,那位道友可能会问,继承人选定上赵光义怎么不再坚持“兄终弟继”了,不是有“金匮之盟”吗?这您可是冤枉他了,因为弟弟赵廷美早就被他弄了个由头远远赶跑了,最后是郁闷死的还是怎么死的谁知道呢,所以不用考虑弟弟继位这件事了。

因为叔叔的死,赵元佐却受了点刺激,加上二儿子又病死了,所以赵光义就打算立老三寿王当太子。为了让儿子们都服气,据说他派人请陈抟来,让这个精于相术的老神仙看看哪个王爷最合适当接班皇帝。老道士早就看透世事,知道赵光义想立寿王赵元侃,连表演都懒得做,别的地方根本就没去,直接冲着寿王府去了,而且连大门都没进,也没有看到寿王就转身去找赵光义报告说:“老道我早就窥得天机,寿王将来就是皇帝,这是天意”。顺水人情多简单啊,接着又说:“因为我还没进寿王府的大门,就看到门口的那两个把门的家伙不简单,将来都是出将入相的人才,所以才断定寿王将来必能接任皇位”。还好老道士没进寿王的大门,这要是进去了,看到的寿王府里的人还不全是国家栋梁?赵光义也非常高兴,这下子心满意足了,说:“你们看到了吧,这是天意,可不是我偏心啊,以后寿王就是太子了。”

这位寿王就是北宋第三任皇帝真宋赵恒,当然名字也是后改的。

总体上来说,在礼敬、招揽道士上赵光义比哥哥力度是更大的,除了陈抟以外,《宋史》中记载的还有丁少微、冯文智、张契真、柴通玄、王怀隐、陈利用、郭恕先、种放、赵自然等等,这些道士们有的被赐了件紫衣,有的赏了个封号,通过这些道士,北宋皇室不但加强了和天上神仙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使社会和民心更加稳固了,谁敢和有神仙背景的势力过不去啊!

在修造宫观上,赵光义同样远超哥哥,除了上清太平宫外,他还在苏州修了太一宫、栖真观、洞真宫,在亳州修了太清宫、寿宁宫,天下各地修的修、造的造,反正是很不少,道教整体上得到了不小的发展。

赵光义对道教发展还有一项贡献,就是他在位期间命令徐铉和王禹偁(偁是称的古字,音意相同)等人收集整理了大量道书,并且加以刊正,最后一共整理出来三千七百三十卷,这为真宗时期编纂《道藏》打了个不错的基础。

当然了,赵光义的崇道并不意味着他不尊佛。翰林宋白在赵光义死后评价他说:“释老之教,崇奉为先,名山大川,灵迹胜境,仁祠仙宇,经之营之”,这就是对他尊佛崇道政策的一个小总结。

对于佛教,赵光义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浮屠氏之教有裨政治”,这是在国家政治层面上对佛教的肯定,本质上也是在说佛教对我统治国家是有帮助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利用它呢。宰相赵普在一次上疏中曾这样写道:“陛下本是天人暂来人世……内里看经,盘中戒肉……”,这说明了赵光义对佛教信仰并非是在做表面文章,不过这马屁拍得也是一点也不含蓄啊。

随着国内的统一,战乱的平息,经过战乱洗礼过的大宋江山进入了休生养息,恢复生产建设的和平稳定时期。于是,在980年,天竺僧人比如法天等陆续来到开封,他们来大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继续传播天竺的佛经,把佛教事业做得更大更强。赵光义非常高兴,立即下旨成立了一座译经院,从此恢复了唐代时就中断了的官办佛经翻译工作,还模仿着李世民写了篇《新译三藏圣教序》。

接下来赵光义又大兴土木,在开封开宝寺里修了一座地标建筑,高360尺的十三层木质舍利塔。这可是一个大工程,花了多少金银就不说了,光耗时就超过了七年。360尺高是个什么概念呢,宋元以后的一尺基本上接近现在的一尺了,约三十二厘米,也就是说这座舍利塔高一百多米,相当于三十多层的楼房了。可惜五十多年后高塔被雷火毁掉了,后来宋真宗又用砖和琉璃重修了一座,这样就不用怕天雷地火了,一直流传至今。

赵光义在位期间还剃度了17万左右的僧尼,至于在各地大修佛寺,铸造佛像等方面,对了,他曾经下诏铸过一尊62吨重的普贤菩萨铜像,总之,赵光义对佛教的扶持力度是远超道教的。

当然了,无论是赵匡胤也好,赵光义也好,他们兄弟二人的崇佛尊道在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的统治服务,为了宣扬自己的“皇威”,为了自己的江山永固罢了。

北宋初期,宋太祖和宋太宗的执政思路还是连贯的,想当年赵光义是一直跟随哥哥辅佐柴荣打天下的,所以兄弟二人的三观基本上还是一致的,对于宗教的态度,赵光义也没有什么不同。在立国之初,兄弟二人对道教的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也是适度的,礼敬、招揽道士为统治所用,修造宫观提升道教在民间的影响力和地位,最终使政治、经济和民心得已迅速恢复。

说二人的道教政策的正确,是指他们并不是没有节制地发展道教,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措施的,比如加强了道士的资格审查。由于宋初的道士大多是结婚有家的,有的甚至是住在家里的,这样既不利于官方的管理,也不利于道教的发展,所以在972年赵匡胤就要求“冲妙之门”要以“清净为本”,你们这样哪像敬神的正统宗教的样子,拖家带口住进道观的要“速遣出外”,以后再有人想入道籍也要有正规的手续。不过初期步子有点大,一下子管得太严了,所以赵光义时代政策又稍有放松。到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即1009年二月再次明确了道士不能带家属住进道观。

同时,赵匡胤还严令道士们不能再私自炼丹炼药,这可能是从柴荣当年限佛时学来的,因为这些道士炼出来的金、银对金融市场多少也是有冲击的,特别是国家建立之初,金融秩序还太脆弱的时候,哪禁得起这些假金银流入市场,所以只要有人举报,查证后“赏钱十万”。这道禁令下了不到一个月,仅开封就抓了王玄义等十二人,都给流放改造去了。

其他的限制政策还有禁止官民在丧事上大操大办,主要是禁止请和尚、道士做法事,还有禁止僧道参加科举,禁止学习天文和地理,不得私自修造寺庙、宫观等等,这些政策都很有效得加强了宗教的管理,限制了宗教对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凡骨 剑卒过河 地狱公寓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魔艳武林后宫传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春满香夏 艳海风波 快穿这个反派太完美 独步成仙 诡秘之主 重生之丧尸时代 男欢女爱 曼陀罗妖精 重生之千金媚祸 灵剑尊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明骑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1625冰封帝国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智械战争 绍宋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紫鸾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 侯门第一纨绔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权香枭婿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乱世:整活小砖家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太子无敌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 
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 中国道教也有趣txt下载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 - 中国道教也有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