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首页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明朝那些事儿 民国之铁血少帅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特工之回到清朝 我的公公叫康熙 大魏宫廷 中华第四帝国 
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 中国道教也有趣全文阅读 - 中国道教也有趣txt下载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十四章 回归自然的茅山宗师 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人的悟性有高低之分,开蒙也有早晚之别,修道升级、进阶同样有快有慢,你要是聪明就可以任性点,不用管什么戒条,天天吃喝玩乐睡大觉就可以修成正果。前面讲过很多修道的科仪、斋醮,在传统的斋戒的基础上,“即《太玄真经》所谓三戒、五戒、九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之例是也”,就是在这些所谓的三戒、五戒、三百大戒等以外,潘师正又提出了无得戒,“无得戒者,即谓上机之人灵识惠解,业行精微,离诸有心,不婴尘染,体入空界,迹蹈真源……,故谓为真”,说这是“上机”的人才能持的戒,不用专门遵循各种戒律,一切都发乎自然,这才能与大道相合。

当然了,他也知道这种上机人太少了,所以一般人嘛,还得老老实实的按照道门阶次,经法深浅加以开导,指导学习,就像网游中的一步一步打怪升级,武侠小说里面的搞到本秘笈再一点一点修炼内功,功夫到了同样可以位登上乘,这就是“有得戒”。

这是潘师正对道教的戒目的一种新的划分,有得戒和无得戒理论和佛教的顿悟渐修思想近似,不但修正和发展了葛洪的神仙理论,同时又援佛入道,把上清炼养理论进一步完善起来。

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很多道士都吸收佛教的思想援佛入道,比如前面讲到的寇谦之、楼观道派、陆修静等人,唐代的佛道之争,也刺激、加速了道教对佛教思想的研究和吸收,所以,潘师正的思想吸收了一些佛教思想就毫不奇怪了。

限于个人的学识,特别是对佛教的思想研究几乎为零,很多时候想把一些东西讲明白很困难,比如这里讲到了潘师正的有得、无得两戒和佛教的顿悟、渐修相比较。前面讲唐武宗灭佛时,提到过一句禅宗,说那次毁佛对禅宗的影响要小一些,主要是禅宗“不立文字”和“教外别传”的特性,本就没什么可毁的,恰好躲避了典籍被毁的厄运。实际上禅宗就是主张顿悟的,而顿悟这个词看网络小说的道友肯定不陌生,顿悟是讲机缘的,因为很难所以收获往往是巨大的,主角一次顿悟就会功力大进,或者突破一个大境界,引起围观的人艳羡。渐修就好理解了,水磨石的功夫,花时间、精力,一点点积累而突破,所以禅宗的人就不太看得起渐修的宗派。

事实上呢,也有高人曾经说过,顿悟和渐修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顿由渐而顿,渐由顿而渐,渐是顿的因,顿是渐的果,最后的一念点破,最后一缘的成熟,哪能离得开每一分的证断。大家都熟知的那种看山是山的境界,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是山,这不同样是一种渐修渐悟嘛。

李治又问:“天尊名号,有何阶级?”

潘师正的解释基本上是和灵宝、度人等经书内容一致,比如他说:“道有三清三界。其三清境者,则玉清、上清、太清;三界者,则欲界、色界、无色界。”其他诸如下欲界六天,中色界十八天,上无色界四天,以及大罗天、三十六天等等,这些就不详细讲了。

李治听潘师正讲得诸天万界的神妙,神人仙人的逍遥,心甚向往,特别是对天上的老大非常感兴趣,于是又问:“天尊有几身,为弟子已不能苦道上启天尊,覆护弟子?”

潘师正把天尊划分了法身、本身、道身、真身、迹身、应身、分身、化身。法身就是三气周环八极,可能是元始,也可以是老君,还可能是太上、帝师、玄宗,无所不能,哪都来去自如,真道相体,自然而无形无名,就是很高大上的感觉。

本身呢是说的道性,“本寂应动,真假有殊”,能生化万物,所以潘师正认为本身就是万物的本始。道身是寂体虚无的,生身诞孕形躯,离一切相,正慧成满,与道为一,不灭不生,无来无去,唯道是身。潘师正的这些理论还是比较有创意的,其他几身的解释就不再多讲了,有兴趣的道友可以找资料看看。

潘师正在炼养方面主要是重存思,这也符合上清一脉的教义。主要是存思本身的神,达到混合真假,物我两遗,空有一贯的境界。当然了,这是上清一派自认的上乘功法,即洞真,其他的太清中乘、盟威下乘,是给那些初级的,中下之资的人学习的,也就是渐渐增进功力,最后自与道合。

潘师正弟子众多,其中着名的有司马承祯、韦法昭、郭崇真等,下面马上会讲到一脉相承的司马承祯,他的主静、坐忘思想,很多是来自潘师正的思想,更多的内容,限于水平,理解有限就不再多讲了。

一代宗师、热爱自然的老道士于永淳元年(682年)正月羽化,享年98岁,“高宗及天后追思不已”,李治赐下了太中大夫,谥体玄先生,对了,孙思邈恰好同年羽化,想必飞升路上不寂寞吧。

关于潘师正的卒年,《旧唐书》《玄品录》《三洞群仙录》《云笈七签》《茅山志》等文献相同,都是永淳元年。但是在699年二月,由雍州司功参军王适撰文,弟子司马承祯书丹,刻了座石碑,名为“唐默仙中岳体玄先生太中大夫潘尊师碣”,里面则记载了他是在嗣圣元年(684年)羽化,个人感觉还是碑上的记载更准确一些,虽然相差两年,于我们研究他也没什么影响,就不费劲去考证了。

普及一个小常识,刻碑,也包括摩崖、造像等都要经过三个步骤,即撰文、书丹和勒石,撰文的意思应该都明白是干什么,书丹就是先用朱砂在石头上写好碑文,所以叫书丹,然后再刻字,这叫勒石。

这座石碑本来是立在逍遥谷崇唐观前面的,可惜不知道在哪个朝代断成两截后,也没有人保护,天天接受自然的洗礼,路过的游人也都喜欢盘上一会,以至于上面的二千二百多个字能依稀辨认出来的已经极少了。

有的道友也许好奇,这位王适是谁啊,怎么由他给潘师正的碑来撰文?可惜他的资料不多,但可以知道的是文采非常好,曾经是武则天选拔的人才。而继他之后不久,还有一个叫王适的人,此人却因为韩愈给他的墓志铭撰文而出名,道友们不要弄混了。

好了,书归正题。这座石碑虽然残破了,不过鸡卵洞保存的不错,洞高约2米、4米宽,3米多宽,阴暗潮湿,不知道当年这位老道士怎么能受得了。现在这个小石洞是嵩山的一处着名的景点了,称为老母洞,也叫老君洞,反正洞外一上一下两个名字都挂在那里了。这是一座三进的建筑,久远些的有康熙年间的钟鼓楼,明代的小房子等等,整个小院不大,却胜在玲珑有致。此处海拔约700米左右,向上可以直达海拔1491.73米的峻极峰。至于当年的崇唐观如今只保留下来一间清代修的老君殿,岭上的精思观也只有一地瓦砾,仙游门、寻真门甚至连痕迹都没有了。没关系,我们还有诗和远方,孟浩然《游精思观回望白云在后》诗云:

山谷未停午,至家日已曛。

回瞻山下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剑卒过河 诸天:寻道大千之从倚天开始修仙 魔艳武林后宫传 盲人按摩师 苏倩 穿越1942有空间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无限群芳谱 御兽从零分开始 陆门 七年顾初如北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男欢女爱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官榜 纨绔才子 肥水不流外人田 精神科医师手记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逍遥小书生 明骑 大明世祖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这个大明太凶猛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权香枭婿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 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医冠权宦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那年那景那些人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 一品狂士 
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 中国道教也有趣txt下载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 - 中国道教也有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