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首页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霸天武魂 民国之铁血少帅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抗日之英雄传奇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我的公公叫康熙 大魏宫廷 中华第四帝国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 中国道教也有趣全文阅读 - 中国道教也有趣txt下载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十一章 药王 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通过前面的内容,道友们是否注意到了,道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华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可以说只要稍一留意就能发现道教的影子。本章就讲一讲唐代道教在医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唐代,着名的精通医、药的道士很多,除了最有名的药王孙思邈以外,还有曹元、孟诜、王冰、沈应善、蔺道人等,这里主要先讲一下孙思邈,其他人稍后简单总结一下,就不再开单章了。

姓名:孙思邈

出生时间:541或581年?或者是其他时间,总之就是还不确定

去世时间:682年

职业:道士

主要成就:药物专精,获药王称号

主要着作:《备急千金要方》(即《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论》《太清丹经要诀》《摄养枕中方》(即《枕中方》)

孙思邈的大名应该没人不知道吧,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几大名医之一,有药王之称,当然他的身份是位道士,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人,就在今天的陕西耀县,至今那里还保留着药王庙呢。有机会去西安玩的话,建议可以去一下耀县,那里还是令狐德棻、柳公权、范宽等名人故里,颇值得去凭吊一番,另外这个县还盛产中药材,药王的故乡嘛,不产药材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孙思邈的生年不详,有人说他生在北周时期,有人说生于541年,也有人说是生于581年,这都是从一些史料中推断出来的,暂时还没有考证出准确的时间。但是他出生在北周时期还是基本能确定的,即便是按照北周最后一年,就是581年出生算的话,卒于682年,他也是一位超过百岁的老神仙了。

传说中孙思邈从小就是位奇才,七岁时上千字的文章一天就可以背下来。那位也许说了,背个上千字的文章不难啊,我上小学的时候背书也挺厉害的,那您找本隋唐前的书背一下试试。

背书都这么厉害了,看书的速度更不在话下了,所以十几岁以后,孙思邈就“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也就是说他不但精通百家之学,各种经典张口就来,尤其精通老庄,还注解过老庄,原因很简单,当然是更喜欢道教了。另外他还兼修佛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养生理论。

十八岁时,书看得差不多了,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了,那就是立志学医。

前面讲南北朝道教的时候,关于北方的政权变更讲的很少,578年,北周第四位皇帝宇文赟在位时,这位以暴虐荒淫着称的皇帝,只当一年权,就把国家弄得乱成了粥。等静帝宇文衍继位后,这位也只当了两年皇帝,581年就被迫禅让,杨坚当了皇帝。据说宇文衍在位时,也就是说在北周末年的时候,曾召孙思邈当国子博士,但是他却推辞不去,隐居到太白山去了,对了,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由此可以判断,这位老神仙在581年怎么也得二十岁以上。想来孙思邈当时的声名应该不小了所以才会被皇帝特召吧,所以更合理一点的年龄则是三四十岁左右吧。这么一算的话,孙思邈大约在550年,或者干脆就是541年出生的,那么他的寿命可能就是一百三、四十岁左右了,对此,除了服就只剩下羡慕了!这里向道友们推荐了篇文章,陕西中医药大学宋珍民研究员的《孙思邈生平问题十二讲之一—孙思邈的生年和卒年(上)》,按他的考证,孙思邈生于560年左右,算是取中了,是否赞同道友们可以看过再说。对了,千万不要以为孙思邈活得很久啊,下一篇讲到南宗五祖时,你会更羡慕,忍不住的话你可以先查查去。

隋朝初年,孙思邈又去了峨眉山游历,杨坚知道有这么一位大国手的存在自然想约他来当官,身边有名医,有病才不慌嘛。可是孙思邈还是表示No,当然不会那么撅皇帝的面子,而是找个借口说我有病去不了。这个老道士这谎撒的一点诚意也没有,您老人家可是药王,您要说自己总病歪歪的,谁信啊!后来他家里人不小心爆料漏了实话,原来孙思邈早就说:“再过五十年,就会有圣人出世,那时候天下将会迎来真正太平,才是我出山济世救人的时候,此前嘛,嘿嘿……”貌似药王对于预测、易学还很精通啊,实际上这一点也不奇怪,而且据说袁天罡还曾拜在他的门下学习过易学呢。

隋亡以后,孙思邈就来到了终南山隐居,这不是明摆着嘛,离着长安近啊,这是随时准备出山了。对了,这段时间,他认识了佛教的律宗初祖,嗯,就是创始人道宣和尚,前面不是说过嘛,他曾经学过佛学,所以和道宣还是有些共同语言的。

直到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也就是他所说的圣人出世了,才应召出山来见见这位皇帝。当时的孙思邈医术已相当高深,声望也极高了,而且他还精通阴阳、推步、医药。唐太宗一看这老道士,满面红光啊,看起来像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不免也心生向往,非要给孙思邈封个官爵留在长安,但他依旧推辞不受。

史书在这里的记载显然是前后矛盾,等了五十年,到了出山的时候了,却仍然没有出仕。虽然后面说他是为了炼一种叫太一神精丹的金丹,才离开长安去了峨眉山隐居的,看来终身不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是他最终的坚持。

孙思邈是位道士,也是位仁医,多年来一直坚持亲自采药制药,治病救人,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和唐以前的医学理论,所以成就才极高,而在那些专业技术人的眼中,搞研究远比处理人际关系更有兴趣。官场虽然能收获名利,但也是需要付出精力的,没有一个醉心于专业研究的人会喜欢那些营营苟苟的事。

前面也提到过,李世民晚年也没有能看透权力和生死,求佛信道,开始服食金丹,一生戎马、操劳政务,精气神过度透支,身体早就不好了,所以多次召见孙思邈,也希望这位药王能出手让自己多活个万八千年。民间传说孙思邈表示无能为力,实际上这也不是空穴来风,首先李世民很固执,这是一个长期站在权力顶峰的、多年征伐、意志坚毅的大人物特有的性格,来自一种极度的自信。当你的建议,比如要注意养生、注意休息、少近女色、保持平常心等等,他会接受吗?第二点就是对长生的极度渴望,如果你劝他别吃金丹了,那么他会认为你是有什么想法,想阻挡我长生不老之路,这就危险了。所以孙思邈也治不了该死的人,就算他是几千年才出一个的神医也不行。

当然了,李世民只有一个,也不是人人都是皇帝,所以其他人还是可以救的。但凡名医,古今中外都是极受各阶层人士重视尊敬的,所以当时不乏名士高官主动交好他。有一次,卢照邻得了重病,请了好多名医也没治好,正好遇上孙思邈,就问他“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旧唐书》记载了孙思邈的回答,洋洋洒洒三百多字,就不再摘录了,里面涉及了医学的基本理论,好多咱们这些外行人也听不懂,但是他的回答里面却反映出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当然了,天人合一的问题,在西汉时就已经成熟了,董仲舒还重新解读了一番,孙思邈把这种思想应用到了自己的医学领域,把人体视为天地自然中的一部分,还把儒学的中庸思想也应用到养生、用药里面。可能卢照邻也被药王的风采迷倒了,所以传说也成了他的弟子。

另外,对于形神的关系,孙思邈在道家的形神理论上加上了自己的见解,而且是从医学养生的角度来解释二者的关系,比如他认为“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谢焉。”他认为是先有气而后有神,形神是一体的,当然他有这些理论也能说明他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道士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凡骨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剑卒过河 盲人按摩师 苏倩 穿越1942有空间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无限群芳谱 御兽从零分开始 陆门 七年顾初如北 渣夫抢婚白月光,我嫁小叔他疯了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官榜 纨绔才子 肥水不流外人田 精神科医师手记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我在大唐做战神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逍遥小书生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明末之力挽狂澜 国公凶猛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覆汉 
最近更新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大谋谋天下 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 大舜西游记 医冠权宦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大漠群英传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哈哈哈,大明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那年那景那些人 梗王饶命 爱情江山朕都要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一品狂士 
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 中国道教也有趣txt下载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 - 中国道教也有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