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首页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铁骨 一万年前争霸 明朝那些事儿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狂妃很彪悍 抗战之烽火 特工之回到清朝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 中国道教也有趣全文阅读 - 中国道教也有趣txt下载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十九章 都是老子惹的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佛教在汉朝刚刚传入中国时,为了能快点站稳脚跟,迅速发展起来,无论是外来和尚也好,本土和尚也好,都在朝九晚五,嗯,工作量有点不够,差不多朝五晚九吧,总之就是非常努力地翻译经书,积极宣扬佛法。佛经这东西,现在随处可见,道友们没看过的话可以找一部看看,比如心经、坛经、金刚经之类的,还是挺难的。当时的古佛经比这些经书要更深奥,推广起来也不是很容易,于是,大和尚们也有样学样,学着道士们经常深入基层,凭借医术治病救人,这是一条能迅速得到人们的认可的捷径。

初期的传教对象不太可能是贵族、士人,他们精神、物质上都丰富着呢,不好忽悠,那是以后的发展对象。那么百姓呢,大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大老粗,对宗教的态度其实特别单纯,他们关心的不是你的教义是否高深,再高深他们也不懂,他们看的是你的法力高不高,能不能解决我的实际困难,精神上的也好,病体上的也好,要不然让你所崇奉的神灵有什么的弄点神迹出来大家看看也行!想当年的张角的太平道如此,三张的五斗米道也如此,光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没有符水治病的手段,十寸长的舌头也不管用,没实惠谁跟着你去造反?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魏晋时期有一种“六部七宗”的说法,大体就是说随着诸位高僧的夜以继日地译经传法,各种佛经数量逐渐增加,仅般若部就出现了七个分支,其中就包括下面要提到的道安,他是本无宗的代表,其他就不细讲了。当时佛教的经义的壮大,实际上也表示了佛教的势力在壮大,显露出来的是佛教要在华夏大地落地生根抢生意的意愿。但是佛教毕竟是一种泊来的思想,要想立刻突破华夏传统思想文化的阵地,最有效地应该是利用一个媒介,自然地融入到汉族文化中,而不是杀出一条血路来。有着哲学、宗教学性质的黄老学说和道教的方术玄学就成了佛教从大师们的是最佳的选择。

当然,上层社会是绝对要交好的,没有他们的认可是绝对不行了。所以,为了得到广大士族、贵族的认可,般若学就成了名僧们与名流们相互交流的主要武器,大和尚们在和士人们聚会闲聊时,人家聊起了黄老和玄学,他们在很亲切、自然地嗯、啊的应和的同时,也会借机把般若大法隆重推荐出来,为了能更愉快地聊下去,士人们也会主动了解和尚们的思想,于是,佛教就成功地借助玄学破冰,渐渐吸引了很多士人和儒家,算是立住了脚跟。虽然这棵小草还很柔弱,只能依附儒家和道教,但最终还是迈出了第一步。

魏晋时期,以老庄为中心的玄学盛行,前面也提到过,魏晋风流、清谈误国嘛,这客观上促使了道教的快速发展,佛教也跟着水涨船高,同样兴盛起来,并且已经发展出很大的势力。比如前面讲到卢循割据广州时,就与佛教相互保持互不侵犯的和平外交政策,刘裕南下追着卢循往广州打的时候,同样也不敢侵犯沿路的佛寺的利益。古今中外,过去未来,只有强者之间才有真正的平等,落后就要挨打,这都可以说是真理了,如果佛教是个软杮子,早被人晒成杮饼子了。

此时,佛、道之间的关系早就不再那么单纯了,两者之间虽然依旧在很多地方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但是为了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和支持,为了得到更高的地位,也为了争夺信众和利益,两教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思想斗争,从开始的谁是正宗,谁是老大的争斗,向着正统、蛮夷,甚至正邪之争的趋势发展着。

想当年老子他老人家肯定没有想到,他的一次简单的西行,衍生出楼观道的两部重要的经书,一部《西升经》,一部《化胡经》,于是,佛、道两教就开始了是老子教化了释迦牟尼还是释迦牟尼教化了老子的问题上的展开了激烈地辩论……你说您老人家好好在图书馆里喝喝茶,看看报多好,没事非要出去溜达这么一趟,弄得后辈们吵了好几百年。

道友们都知道老子化胡和尹喜之类的应该是传说,那么《西升经》自然也就不太可能是尹喜写的了。葛洪在《神仙传》中就提到过这部经书,所以推断此经成书大约在魏晋时期,有学者推测是梁谌所作,也有人说是葛洪所作,但一直没有直接证据。

《化胡经》全称是《明威化胡经》,虽没有准确的证据,但由佛教、道教等各方面的一鳞半爪的史料来分析,作者可能是西晋的王浮。王浮和梁谌差不多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这在一些史料中可以推断出来,在此不过多论说了。道友们有兴趣的话可以读读近现代学者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每个人说的都好像很有道理,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又都拿不出准确的证据,当然,如果哪位朋友有准确的史料,证实两经作者及准确的成书时间等,期望不吝赐更。

《西升经》虽然主要是对《道德经》进行阐述,但有明显的化胡贬低佛教的内容,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两经的共同之处就是不同程度的通过讲老子西升化胡这件事,来贬低和排斥佛教,借老子来对抗释迦牟尼的。道教认为佛教是老子西行后教化胡人后发展而来的,所以佛教自然就是小弟,道教是大哥了。只不过当时佛教势微,反而对这种负面的宣传有些喜欢,因为这样反而起到宣传自己的目的了。

总之,这两部楼观道派的重要经书,都在极力宣扬老子的道和老子西升化胡的同时,也促使着楼观道派的教义从宣扬炼形转为发展义理,最终归纳出了“神生形”和“形神合同,固能长久”的理论。

那么为什么会有老子化胡这种说法,总得有个原因吧?简单说,佛教传入中国之时,老子化胡的说法就有了,对于国外来的这个宗教,我大华夏人民很自然地认为这是老子去了西方时,在印度教化了那些夷族之地的胡人,最后建立了佛教,那么佛教的佛,自然就是老子的学生了。比较早的记载,可以从《后汉书》的襄楷、楚王英等列传中查到,可见在汉末时就有了化胡的说法。《三国志》中也明确说老子西行是去了天竺,教化了包括浮屠在内的二十九个弟子,说明当时国内儒家也好,道教也好,都普遍认可了老子化胡的说法了。

为了打压佛教,道教就在谁才是正宗上做起了文章。信仰之争,肯定不能如泼妇骂街一样,更不能赤膊上阵,自己也掉架儿,信徒还不吓跑了?大家都是文明人,所以,还是要在地位高低上争一争,首先要先把对方压在下面,这样才能达到打击对手,抬高自己的目的。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佛道两教就《西升经》和《化胡经》展开了辩论,佛道之争由此展开。而由于楼观道派认为老子是他们的老祖师爷,并把《道德经》视为本派至高宝典,一直坚定不移得认为老子化胡说,尊《老子西升经》《老子化胡经》《老子开天经》为教派宝经,所以才深深地卷入了佛道之争的漩涡。

更深层次的学术问题,我们就不探讨了,还是那句话,那是专业学者的问题,我们只要知道大概为什么就可以了。

此时的佛教,早已不是柔弱的小草,已经长大了,是可以和道教争夺阳光的巨树了,也有了足够的底气和道教掰掰手腕了,你再这样贬斥我当然就不行了,忍你很久了知道吗?

于是,鸠摩罗什引入的大乘般若学四论,以涅盘佛性和顿悟成佛说,主动出击,从而成为了摆脱佛教一直是附属地位的转折点。

面对佛教这种迅猛地发展势头,刚刚发展起来的道教顿感压力山大,刺激着道教自身发展的同时,道士们看到和尚也不会有好脸色,你们这些化外蛮夷,敢来抢地盘、抢信徒,太岁头上动土,容我好好想想,再闭关修炼几年,到时再出来收拾你们。

这一阶段的佛道之争,实际上多数还是限制在谁是老大上的你来我往,对于义理方面的内容,双方都很默契地极少涉及,为什么?说白了很简单,宗教根本或本质上都差不多,就是神的存在性,神是能灭还是不能灭之类的这一套,这方面相互攻击那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昏招,辩倒了别人也相当于辩倒了自己,大家都是在封建王权下混饭吃的,相互克制的争争闹闹总体还可控。

虽然说这是一种地位上的相争,争来争去总会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有时候矛盾也会激化,大家相互问候问候对方的家族女性也不是不可能的,渐渐地,这种相争就会升级。

不知道众位道友是否意识到了,这种貌似没什么意义的老大地位之争背后的事实,就是佛教已经站稳了,甚至地位并不弱于道教了,否则那就不会有争论,而是直接驱逐出境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全球转生:从无限复活开始成神 剑卒过河 赵氏嫡女 诸天:寻道大千之从倚天开始修仙 魔艳武林后宫传 穿越1942有空间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春满香夏 重生之神级明星 御兽从零分开始 陆门 七年顾初如北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重生之千金媚祸 男欢女爱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纨绔才子 精神科医师手记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明骑 大明世祖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紫鸾记 这个大明太凶猛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明末之新帝国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权香枭婿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 大舜西游记 医冠权宦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哈哈哈,大明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那年那景那些人 梗王饶命 爱情江山朕都要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一品狂士 
中国道教也有趣 才差八斗 - 中国道教也有趣txt下载 - 中国道教也有趣最新章节 - 中国道教也有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