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强明

数沙人

首页 >> 万历强明 >> 万历强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混在洪武当咸鱼 民国之文豪崛起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绝代神主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武道凌天 
万历强明 数沙人 - 万历强明全文阅读 - 万历强明txt下载 - 万历强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四十章 火耗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王杲是必须要打的,是必须要消灭干净的,这事关万历的安排,不能再任由其这么嚣张下去。

辽东,要太平些,太太平平的过日子,太太平平的发展才是正事,野心家,这里不需要。

说起来,按照目前辽东的兵力来看,消灭一个王杲非常轻松,根本费不了什么功夫。

可万历有自己的打算。

辽东的王杲,没有什么太大的能耐,相较于威胁大明北方边境的草原来说,他只是一个比较肥硕的虫子。

目前,京营的那些新军训练的也差不多了,工部也制造出了足够的火铳,京营中的火铳兵也来到了一千人。

兵马训练出来,当然要让他们参加实战,必须接受战火的洗礼才能成军。

而这次的王杲正好是他们的磨刀石,将京营之中的那些士兵派遣出去,与王杲作战,势必能够获得极大的经验。

王杲的实力不算强,辽东又有李成梁坐镇,这个机会最合适不过。

“行了,你先下去吧。”万历朝着努尔哈赤挥了挥手。

努尔哈赤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等努尔哈赤出去之后,万历又让人把兵部尚书、兵部侍郎以及京营戎政尚书叫了过来。

片刻之后,这三人来到了万历面前。

“这是辽东那边的情况,你们看看。”

万历把觉昌安书信,以及李成梁的奏疏交给了身旁的田义,田义将这些奏疏拿给了他们。

这三人看过之后,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

“陛下,王杲虽然目无王法,嚣张跋扈,但对于朝廷来说,他不过癣疥之疾,算不上什么大事。辽东总兵李成梁兵强马壮,消灭他们不费功夫。

觉昌安不能落在王杲的手中,可令李成梁巡视赫图阿拉,建立联系,以备王杲。如今天寒地冻,若王杲出兵,辽东兵马只需要做出佯攻,就可让王杲心惊胆战退兵。

天寒地冻,不适合出兵。臣以为,当等开春之后,再兴兵马。灭了王杲,可令觉昌安他们内迁,让这些人生活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谭纶说道。

谭纶是一个老臣,尽管他知道李成梁与张居正有着不小的关系,但他为朝廷着想,依然觉得让李成梁消灭王杲最为合适。

户部侍郎殷正茂也是同样的想法,辽东的事当然由辽东的兵来处理。

可王崇古的心里,却有了别的想法。

手中的那些士兵训练的差不多,现在已经成军,但缺少战火的洗礼,总缺一些精气神。

如果能够抽调一部分京营士兵前往辽东作战,势必能够学到大量的经验,这对以后的京营来说,有着无穷多的好处。

想了想,王崇古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王杲算不上什么心腹大患,消灭他费不了什么功夫。如今,京营士兵已经成军,但真正的战斗力尚未经过实战检验,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算不上好士兵,所以臣以为应该抽掉一部分京营士兵前往辽东,配合辽东兵马作战。有辽东兵马坐镇,不至于局势出现问题。”

王崇古这话刚好说到了万历的心中,他正有此意。

“此言极为有理,京营士兵大多都是一些新兵,别看他们平时训练很多,不上战场总看不出他们的成色,让他们去辽东那边,倒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万历说道。

万历这话刚刚出口,殷正茂却有些为难的说道:“陛下,让京营士兵过去,调度该如何安排?是另派遣一员大将统领这些京营士兵,还是将这些京营士兵交由辽东总兵管理?

这两支兵马互不统属,如果只会稍稍有一点问题,那么就会造成不和现象,势必会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

殷正茂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明军的老毛病就是如此,两支兵马互不统属,容易出现问题。

殷正茂说道:“还有,如果把京营的士兵调动过去,花费就要比之前多上一些,如今朝廷并不宽裕,虽说今年秋税比往年多一些,但也不能这样挥霍,能省一些钱就省一些钱。”

不能说殷正茂说的不对,两支互不统属的士兵如果强行拧在一起,是一件很糟心的事。

王崇古皱了皱眉头,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

虽然要花费一些钱财,但在军国大事上,这一些花费,根本不成问题。

“陛下,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京营的兵马迟迟不能在战场上征战,这支兵马,消耗再多的钱粮都是无意义的。不能征战的兵马,又能算的上什么呢?”王崇古说道。

殷正茂还想说什么,可被万历打断:“爱卿所言极是,朕深以为然。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派遣两千兵马前往辽东助阵。为了防止出现指挥混乱的情况,朕以为,这两千兵马由李成梁暂领,再遣一监军。不过,刚才谭爱卿所言极为有理,这样吧,此事就交由兵部商讨,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出来。”

“臣以为此举绝佳。”王崇古率先说道。

见万历下定了主意,谭纶和殷正茂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领下这个命令。

王崇古回到了京营,开始着手安排此事。

殷正茂在离开书房之后,去了内阁,找张居正。

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他必须要告诉张居正。

内阁之中,殷正茂看着面前的张居正,说道:“元辅,刚才陛下提议,让京营士兵前往辽东助阵,攻略王杲。”

张居正放下手中的笔墨,说道:“大概要派遣多少京营士兵过去?”

“两千人。”殷正茂说道。

“两千人就两千人吧,对大局没什么影响。”张居正毫不在意。

“可是元辅,京营的士兵与辽东的士兵互不统属,现在王杲的实力还没有那么大,辽东的兵马就能将其平定,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再说了,这些兵马前往辽东,人吃马嚼的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殷正茂说道。

张居正道:“江陵那边的新政已有已有成效,前几天户部那边已经做出了简单的统计,根据当地上报的税额来看,只江陵一地,所上交的税就比往年多出了一倍不止。估计明年,还会多上一些。过年之后,那边的税就能够解押到京城。那个时候也到了春天,辽东那边估摸着也应该动手了,不差这些钱。”

现在的张居正非常自信,清丈田亩与摊丁入亩这两个政策推行下去之后,江陵那边的税收比往年多了一倍不止,这在之前是无法想象的。

有了钱,张居正就可以做很多事,两千兵马的支出,他还是可以供应的。

由此来看,新政没有任何问题,既然如此,那就可以扩大规模了。

从江陵开始,扩大到荆州府,乃至整个湖广,还有南直隶浙江等地。

以后,朝廷手中的钱只会越来越多,京营出兵两千,没有任何问题。

“元辅所言极是,但这钱,下官却有些其他看法。”殷正茂回道。

张居正道:“你还有什么看法?尽管说出来吧。”

“元辅,从江陵解押过来的税收,按照元辅所定下的一条鞭法,势必为白银,然而之前陛下有令,说朝廷结算,都得用银币,那这么一来,这些白银是直接进入户部银库,还是先进入外帑将其铸造成银币,之后再进入户部银库?!”殷正茂接着说道:

“如果是进入外帑铸造成银币之后,再进入户部银库,那白银铸造成银币的火耗该如何计算?又算成谁的?!地方上收上来的白银,品相不行,且形状各异,也需要铸造成银锭。这里面也有火耗,而这火耗,又该如何?!”

殷正茂这番话让张居正眉头又了皱起来。

“火耗”这个词语,终于再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火耗这个词并不罕见,原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

在元朝之时就有,可它大行其道之时,却在万历年间,在张居正实施一条鞭法之后,火耗正式兴起。

一条鞭法规定,赋税一律征银上交国库,把百姓交的碎银熔化重铸为上交的银锭,因为百姓所上交的白银品相不一。

然而这样一来,就有了火耗。这个损耗当然不能由当地官员来背,自然落在了百姓头上,所以在征税时就会加征损耗。

这本是为了弥补损耗,可却给了当地官员贪腐的机会。

官员们加征的“火耗”大于实际“火耗”,最多者占到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多,而多出来的差额就归官员了。

张居正在制定一条鞭法时,也考虑到了这些东西,但并没有更深层次的考虑,毕竟那个时候,万历还没搞出银币。

现在有了银币,加上殷正茂这么一提醒,张居正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元辅,一两普通白银究竟能铸造多少银币,咱们并不清楚,而这些东西任由外帑一手把控,可不太行啊。

如果,一两三钱白银能铸造一两银币,而外帑非要说,一两五钱银币才能铸造一两银币,多出来的那些便是火耗,这一来一去,户部可要亏不少银子?

一年两年倒也罢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亏损的那些银子,无法斗量啊。况且,现在那些银币样子精美,品相不错,如果以后,银币的品相无法保证,那该如何是好?财帛动人心,这些事情都很难说。”殷正茂又皱起了眉头。

听了殷正茂的这些,张居正敏锐的从里面捕捉到了有用的信息。不止户部与外帑,户部与地方上,也是如此。

按照皇帝的性格,外帑是不可能承担这笔损耗的,那这损耗就会落到户部身上。同样的,户部也不会承担这笔损耗,那这笔损耗就会落到地方上。地方也不会承担这笔损耗,那这损耗就会落到普通百姓身上。

这么一层一层的加下去,加在百姓身上的担子,恐怕会越来越重。

这是什么?这是用银币来收割整个天下的财富。最终,所有的压力都会来到百姓身上。

百姓不稳,那天下就要动荡。

张居正的脸色忽然难看起来,他没有想到,万历的终极目的竟然在这里。

终究还是被时代的局限性遮住了视野,银币,可是解决火耗的好东西。

把银币定位流通货币,任何结算都由银币进行,就能解决火耗。

百姓上缴赋税五个银币,那就交五个银币,不需要额外缴纳多出来的熔铸火耗。

这样一来,自然就没有了火耗。

但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让百姓把手中的白银兑换成银币。

而这里面,又有很大的文章。

银币只能由外帑铸造,可以让外帑在全国各地设置银币兑换点,让百姓兑换,由皇家控制兑换比例,把火耗直接捏死在皇家的手中,从而避免出现历史上的火耗害民现象。

从万历命令铸造银币开始,就有了这方面的打算。

等时机成熟之后,各地的这些兑换点可以变成钱庄,最后变成银行。

“如此一看,确实多了不少火耗。不过这白银终究还是要铸造成银币,那就禁止地方私自熔炼,百姓交上来的是什么样子,那就原封不动的送到户部。”张居正若有所思的想着。

可是,他想了想,又觉得这个办法不妥当。

户部为了保证所收上来的赋税银锭品相足够,必须要让当地的官员对市银进行重铸,如果不要求白银品相,恐怕当地的那些官员,会往收上来的那些白银当中充填杂质。

这样一来,百姓所交的赋税没有减少,朝廷收到的赋税没有增多,而中间的那些官员们,一个个的却中饱私囊。

“不妥不妥,此法不妥。”张居正连连摇头。

张居正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难看,他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银币之中竟然蕴含着如此大的能量。

“不行,此事,我得进宫一趟。”张居正说着,走出了内阁,朝着乾清宫急匆匆的而去。

多一道手续就多一份损耗,多出来的这些损耗一层一层叠加下来,最终还是会落在百姓的身上。

这本来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最后却成了压垮百姓的稻草,这可不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赵氏嫡女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黑铁之堡 乙木修仙录 逍遥人生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陛下不可以!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夫君天天酸溜溜 霸天武魂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特种兵重生七零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超维术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史记白话文版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万历强明 数沙人 - 万历强明txt下载 - 万历强明最新章节 - 万历强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