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牛奶糖糖糖

首页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混在洪武当咸鱼 我岳父是李世民 至尊特工 大魏宫廷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中华第四帝国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牛奶糖糖糖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全文阅读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txt下载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二四章 十年尘封,此方为关麟最大底气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青霉素。

这个在二战时期大方异彩的抗菌手段,救活了数以十万人的“神器药物”,关麟还是想当然了。

没有显微镜,没有玻璃器皿,没有适合的培育环境,短时间内想要培育出青霉素的难度,无异于痴人说梦。

从大量“兔子”和“狗”的实验结论就足可见一斑。

按照貂蝉的说法,将近百余兔子与狗全部牺牲,唯独剩下这一只“红色的兔子”。

这或许说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但,成功率太低了…

何况,这也才只是动物实验的阶段,真正要作用到“人”的身上,中间还有一大段距离。

也是基于此,关麟意识到,或许“青霉素”是可以继续研究的,但决不是现在就能作用于老爹关羽的身上。

那么,就只能用其它的方法了。

当然,在其它的方法之前,关麟还想到了一条,一个对“破伤风”有辅助治疗效果的方法。

已经这样了,权且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任师姐…”

关麟郑重其事的告诉她,“剩下的兔子与狗就先不要用‘青霉素’了,试试用土法提炼大蒜素的方法…”

没错,在关麟交给貂蝉提炼“青霉素”的步骤图的最后,其实还有一小片步骤图,是提取大蒜素的…

只不过,大蒜素的提取相对简单,步骤无外乎是“捣蒜”,然后用汉代已经出现的“铜制蒸馏”设备去蒸馏,其中提炼过程中所需要冷凝管也很简单,只需要在铜管上裹层布,浇上水就可以了。

最难的在于火的把控,四十度…

若是高了,冷凝管中就只剩下浑浊的水了,成功的话则是会看到黄色的油状物,这黄色的油状物就是大蒜素“本尊”了!

考虑到青霉素提取的难度,暂时只能用“大蒜素”加上另外一条“秘密武器”替代了…

说起来,大蒜素对大多数的“球菌杆菌”甚至是部分“霉菌病毒”、“人体寄生虫”等微生物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当然,效果肯定比不上青霉素…

不过,在古代,还真的很难找到比大蒜素更棒的天然抗生素。

事实上,自打张骞出使西域后,古人也早就发现了大蒜有治疗风寒和急性肠炎的功效,这源于“百合科葱属植物”特殊的抗菌机制。

洋葱、大蒜这类植物中,含有一种叫做“蒜氨酸”的化学物质,它本身无臭无味。

但如果外力打击导致大蒜破裂,那么“蒜氨酸”就会和“氨酸酶”碰面发生分解反应。

我们闻到的蒜味儿,就是大蒜素与其他硫化物产生的独特气息!

那么问题来了…

其实吃蒜,也相当于服用了大蒜素,也可以做到杀菌的效果,但每一枚蒜中的“大蒜素”含量太少了,最多不超过八毫克…

按照关麟的估算,老爹要抑制、解决病菌,那至少需要一天吃上二十公斤的大蒜…

至于能不能治病,关麟不知道,但究是身体强如老爹,这等剂量的大蒜,“胃穿孔”是板上钉钉的了!

所以…还是得提取。

果然…

在提到使用“大蒜素”时,貂蝉迟疑了一下,她问道:“如果是大蒜的话?行么?”

“我也不知道。”关麟一摆手,余光望向了这院落中那些“莫名其妙”受伤,又“莫名其妙”感染的兔兔和狗…还真是群倒霉的小动物啊!

“试试吧,内服加外敷,试试这些动物伤口处的反应…”

说到这儿,关麟又转向张仲景,“官医署这边就有劳仲景神医操持了…”

“济世救人本就是医者天职。”张仲景感慨道:“老夫对二将军的疮口无能为力,本已是内疚万分…”

关麟与张仲景、貂蝉…还有大乔拜别后,匆匆转身往下一站去了,该去看看那埋藏着许久的秘密武器了!

临行前,他不忘朝士武吩咐,“告诉我大哥、二哥…让他们采买的东西中再加一样大蒜,大量的大蒜!有多少要多少!”

用“血不湿”换“大蒜”,想想是画风…丫的,就突变了!

话说回来…

通过橘子提炼的青霉素是未来…

而通过大蒜,提取出的大蒜素是现在。

至于芥菜…那特喵的是秘密武器,是老爹当真细菌感染,病毒入侵,高热之后,能否续命的关键!

倒是关麟走后,张仲景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他一丝不苟的问向貂蝉:“红昌,那青霉素、大蒜素提取的步骤图,我要看一下!”

说起来…

这等从橘子的青苔中,从大蒜中提取“救人要素”的方法,像是突然为张仲景打开了一扇医学界全新世界的大门。

这一下,格局就彻底打开了!

中医是华夏的,这点毋庸置疑。

可,西医…如果是华夏发明出来的,那不是中医的一部分嘛?

江陵城郊,沔水山庄。

秦弩中“蹶张弩”的生产正在按照统一标准的“流水线”式的作业…

关麟提出的,将秦弩制造所需的一百七十多道工序简化成一百道,然后一百人为一个组,建立一条线,然后标准化生产…

这个想法还是保守了。

因为一百七十多道工序中,其实大多数并不繁琐,真正繁琐的也就那三十多道,故而…在黄承彦与刘晔商议过后,最终将这些工序拆解再合并,最终简化成了五十道。

每五十人为一组…

每人的工作量几乎拉平。

至此,整个沔水山庄所有的工房,停止了一切其它器械的制造,全力以赴,优先制造“蹶张弩”…

可新的问题还是出现了。

那就是…哪怕按照如今按照这个全新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可一个月补齐四万支蹶张弩的难度依旧很大。

很明显,夜以继日,“两班倒”的生产…已经完全不够了。

刘晔与黄承彦正在讨论的便是,能不能适当的给“工人”增加做工的时长…

说起来,一天是十二个时辰,沔水山庄所有的工坊有规定,每天只需要做六个时辰的工,其余时间均用来休息。

六个时辰就相当于后世的十二个小时,似乎…也挺长。

可…古人是最淳朴的,他们没想那么多,只觉得…每天做工六个时辰,就能吃饱饭,就能穿暖衣,就能有地方住,还能攒下钱来,这已经是莫大的“福报”、莫大的“幸运”了!

再加上,最近沔水山庄内部开始建立私塾…

这些“工人”子女均能不花一个大钱就入学读书,这无疑…又是带给这些“工人”们一轮全新的希望。

日子真的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唉…”

倒是此刻的黄承彦长长的吁出口气,感慨道:“这些工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能吃苦…”

因为招募的多为“工匠”,所以在关麟提及过一次“工人”这个称呼后,整个沔水山庄大多数的百姓都如此自称。

至少…“工人”这样的称呼可比“苦力”好听多了。

隐隐还多出了一些口号——咱们工人有力量!

“唉…”黄承彦话说到一半儿,又轻叹口气,“这些工人能吃苦,却不是咱们加给他们更重负担的理由啊…工房中的做工,负担本就不轻,六个时辰他们多半已经足够疲惫了吧?若是再加几个时辰,他们如何能扛得住?他们又如何能心甘情愿?”

黄承彦与刘晔争执的焦点在于,刘晔提出把每个工人每日做工的时间从六个时辰加到八个时辰。

说起来,这个数字也不是瞎掰出来的,刘晔是经过复杂的计算,算出…只有如此,才能按时交付给关麟足量的“蹶张弩”,否则…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太紧了。

但…黄承彦不同意,坚持不允许增加这些“工人”的负担。

一时间,两人争执了起来。

“黄老,也就一个月,过去后…咱们可以补偿这些工人哪!也可以在这个月多给他们发放一些钱粮…这些都不是问题。”

刘晔依旧坚持自己的主见。

可黄承彦仿佛是铁了心,他转过身,语气沉重与坚定。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说到这儿,黄承彦扬起手,摆了摆…迅速的往此间工坊的门外行去。

倒是刘晔意味深长的望着黄承彦那拉长的背影。

此时,天已渐昏,本该是交接班的时间,白日里做工了六个时辰的工人该去吃饭,然后休息…今夜要上工六个时辰的工人也是先吃过饭,然后进入工坊,开始了新一轮流水线的作业!

这个时间,几千人都会蜂拥回居住的区域,等待后勤部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他们手里。

故而…

这个时辰也该是工坊一天中最为冷清的时候。

可…莫名的,当黄承彦走出这里时,已经有几十工人就守在门前,像是专程在等着他。

“你们?”

不等黄承彦开口…

已经有工人张口问道:“黄老,自愿加两个时辰做工,是在这里报名吧?”

啊…黄承彦一怔。

又一名工人道:“闲着也是闲着,听说云旗公子急着要这批弩,咱们觉得…能多干会儿就多干会儿…嘿嘿,其实也不费多少力气。”

这时,一个年轻的工人笑着道:“是啊…多干多得嘛!多攒下些钱,俺还盼着能娶一房婆娘呢!到时候,晚上就有人给俺暖被窝了。”

他的声音落下,登时,一干工人均“哈哈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而听着这些工人的话,黄承彦沉吟了一下,不由得问道:“谁告诉你们,自愿加两个时辰做工的?谁告诉你们来这里报名的?”

“咱们工人中都传开了呀…”

“怎么…怎么就传开了呢?”黄承彦不可思议的听着这些话,他甚至显得有些生气,觉得…这等让工人加工时的做法,简直丧尽天良。

哪曾想…

就在这时,一名年龄稍大,像是读过书的工人连忙回答:“黄老也莫要生气,说句实在的,做这些工坊的活,也辛苦,咱们谁不想着…早点去休息,早点钻进去那被窝!”

“可咱们也都是有良心的呀,黄老与云旗公子对咱们可不薄,不仅不吝财物,给咱们建房舍,使咱们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每日给咱们吃的,不是黄米,也非稀粥,而是香喷喷的米饭…隔三差五还能宰上两头猪…逢祭祀的时候,还能杀鸡宰羊,让咱们吃到这些肉糜…还有…还有咱们自己酿的酒水,也时不时的能送来。不瞒黄老,我们这辈子命苦啊,遭逢乱世…颠沛流离,被赶过来赶过去,风餐露宿的…只有在这里,才算是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说到这儿,又一名质朴的老人道:“黄老啊,我还有儿子,也在这里做工,原本我俩都是附近的农户,饥一顿饱一顿的,可现在…在这里不仅能吃饱,还有钱哪,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羡慕咱家啊,附近各村有女儿的人家,哪个不想把女儿嫁到这沔水山庄来…不瞒黄老,前些时日,我这儿子还成亲了呢…这些,都是因为黄老与云旗公子啊…”

说到这儿,这质朴的老人感慨道:“有恩就要报啊!云旗公子与黄老那就是咱们的恩人哪,恩人让咱们加个工,那有啥?那是咱们本就该做的…恩人体恤咱们,每天只让咱们干六个时辰,这不比以前给人做佃农,一宿一宿的干活强啊…何况,加工的时辰还额外给咱们钱粮,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说到这儿,这老人眼睛都发亮了起来,一张满是沟壑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神色。

简直就像是——渴望干活!

——对干活,对加班望眼欲穿。

俨然…

这些话让黄承彦也动容了,他被成功的说服了,他指着这工房:“进去吧,刘掌事在呢,去向他报名吧…报名吧…”

说着话,黄承彦感慨万千的往外走…可方才走出这院落的大门,他惊住了,因为眼前这条并不宽敞的小道上,无数工人正三五成群的往这边赶来。

“刚下工,赶快来报名…可别人满了,报不上了…”

“话说回来,是这里报名吧?”

“那不是黄老么?黄老…那每日加干两个时辰,是在这里报名么?话说回来,咱力气足,每日只睡三个时辰就够了,其它的时候,咱都能来干活啊!”

摩肩擦踵、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黄承彦只能一个劲儿的挥着手,口中喃喃:“是里面,去吧…都快去吧…刘掌事在,刘掌事在里头。”

而随着他的一道道声音,随着这些工人一副副急切的表情,他动容了…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人世繁华,其实,已经很难在因为什么让这位黄老动容。

可莫名的,当看到这一个个工人不辞劳苦的要来这里时,他的泪水在眼眶中就止不住的往外涌。

也是这一刻,他突然就感觉到,关麟那臭小子教唆他做的这些,建立的沔水山庄,收留的流民百姓,突然…突然就充满了意义!

“唉…”

看着人潮蜂拥涌入这工房,黄承彦无奈的摇了摇头,心头无限感慨。

——『或许,这就是云旗那臭小子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江陵城郊,鲍家庄。

这个关索总是偷溜着跑过来,密会某位神秘女子,然后整宿整宿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准确的说,不能拔出来的庄园…

很罕见,这次是关麟来的,他只带了张星彩与士武两人,关索还在江夏养伤,自然没有出现在这里。

鲍三姑娘听说关家公子来了,还以为是关索,连忙把外套脱掉,故意露出更多的白皙,就去迎接,可看到关麟,一下子只露出的地方有点冷…

“怎么是四哥?维之他人呢?”鲍三姑娘左右环顾,发现关索真的不在,一双美眸刹那间就凝了起来,本就英气十足的面颊上,登时闪烁出几缕幽怨,“不会是维之那负心汉又与王桃、王悦那俩狐狸精…厮混在一起…惹出事了吧?”

鲍三姑娘是鲍家庄的大小姐,鲍老爷的掌上明珠,在《四川通志》中记载:

——“鲍氏者,关索之妻也。居鲍家庄,勇力绝伦,有廉康贼求取,不许。与战,破之。关索往征,不胜遂以城降,同扶汉室焉!”

标准的英雄救美的故事。

王桃、王悦则是卢塘寨盗贼王令公的两个女儿,以武艺与美貌而闻名,被众多男性求婚却皆不予理睬…

至于她们怎么跟关索勾搭上的,关麟就不知道了。

关麟唯独知道的是,四川多有关索带着王桃、王悦,夫妻三人一起守护葭萌关的记载。

关麟更知道,这位五弟素来玩的花…女人缘极佳。

按照后世的说法,王桃、王悦、鲍三姑娘都得是关索鱼塘里的鱼!

而他的桃花远不止这些…

还有个重磅的女子,尚未出现呢!

当然,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关麟此趟来鲍家庄…是为了一物,一个埋藏在鲍家庄地下的一物。

“弟妹,你莫要心急,维之在江夏替我守城…江夏干系重大,故而没有归来…”

“那王桃、王悦…也跟着维之那负心汉去了么?”鲍三姑娘连忙问:“四哥…你可不许替那负心汉瞒着!”

关索叫关麟四哥,故而鲍三姑娘随关索,往往也称呼关麟为“四哥”!

“怎么会呢?”关麟拍拍胸脯,“咱们关家人,领兵作战怎么能被儿女情长裹挟呢?五弟是一人在江夏…”

他甚至没有敢把关索负伤…甚至伤情还挺重的消息告诉鲍三姑娘。

若是告诉了,保不齐这小娘子直接就要上演一出“千里寻夫”了。

对此,关麟是佩服五弟的…

所谓“家中鲍三姑娘不倒,外面桃、悦彩旗飘飘…”

就俩字——牛逼!

“那四哥此番前来,是为何事?”

“我是来向鲍家庄借一物…”关麟的眼芒望向了鲍家庄的后院,“我记得一年前,维之被狼抓伤,伤口撕裂,高热不退,我四处寻医,无人可治,还是鲍三姑娘从庄园的地下取出一个密封的缸…说是家中有道士留下的土方子,身患重伤,伤口感染,高热不退时…服用这缸中之物!果然,维之服用过后,药到病除!那些缸,还埋着么?”

关麟向鲍三姑娘述说的是一段往昔的故事。

一段关麟穿越过来几个后经历的一件事儿。

关索一如既往的深夜前往鲍家庄,要与鲍三姑娘在床榻之间论剑天下…哪曾想,那一夜被狼群盯上了,最终虽是逃到鲍家庄得脱,可身上还是被狼爪抓伤,好大一片伤口。

关索不敢声张就派人去寻来关麟,关麟四处问医,本以为医治一番也就好了。

哪曾想第二日伤口撕裂,关索开始高热不下,吐血、吐脓…

关麟这才发现是伤口感染了。

这下再寻医者,已是无济于事,而那时…鲍三姑娘将关麟带到庄子的后院,命下人挖开土,从深深的土中,挖出了一个密缸…打开后,是绿油油的一滩水,用鼻子去闻,满满的一股“芥菜”的味道。

关麟那时候就惊喜,难道…是传说“老中医”的那个神秘的——“千古抗菌方”?

鲍三姑娘则细细的讲述出它的来历。

说是一个道士留下的,再往上追溯,是春秋三杰之一的介子推传授给那道士的先祖这个土方,然后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说是将芥菜日晒夜露,使芥菜霉变,长出绿色的霉毛后,然后用盐腌制芥菜,将缸密封,迈入泥土中,等多年之后开缸应用,可解一切高热病症。

当然,鲍三姑娘又补充一句,说他爹信道…也就这么做了,埋上了二十坛…

可若家中有人真的犯了高热的症状,还是首当其冲去寻大夫,从未有启封这密缸的心思。

故而,这些密封的、发了霉的芥菜…到底有没有作用,鲍三姑娘也不知道。

关麟听到这儿,只觉得惊了…

这不就是“陈芥菜卤”了,这是我大华夏领先世界几百年…发明出的“青霉素”啊?

关麟那时候只是惊讶,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发明“陈芥菜卤”的,是明代常州天宁寺的僧人,无论怎么算…也不该是在这汉末三国时代出现哪!

当然…

也不排除一种可能。

毕竟,“芥菜”就是因为“介子推”而得名…

介子推又曾割自己肉喂给过晋文公,考虑到晋文公的胃口,肯定割的不是一小块儿肉…可介子推被晋文公放火烧山给烧死后,身体比以前还壮…这是割肉过的样子么?

那么,割肉的过程中,会不会也出现过细菌感染,高热的症状!

会不会,他就是因为这个…发明出了这“陈芥菜卤”,只是还没来得及流传于世。

不管怎样…那时的关麟就意识到,眼前这一缸,乃至于地下还埋着的十几缸尘封了十年之久的“陈芥菜卤”…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果不其然…

在关麟的要求下,关索服用过后这绿色的菜汁,第二日即药到病除,高热退去。

甚至,第三日活蹦乱跳的关索都不知道,他服用的什么,只以为是自然而然的痊愈。

也正是因此,唯独关麟与鲍三姑娘知道…

这“陈芥菜卤”的神奇!

这也是关麟听闻老爹关羽中箭后,哭归哭,泪归泪,但始终怀有底气,觉得天塌不下来的原因。

抛开一切的青霉素、大蒜素的提炼!

——这十年尘封的“陈芥菜卤”,它才是关麟最大的底气!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猎艳谱群芳 逍遥人生 退下,让朕来 混沌神王 陛下不可以! 重生之神级明星 花都太子 特种兵重生七零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超维术士 夫君天天酸溜溜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最近更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史记白话文版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大明抄家王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娇小玲珑的芈瑶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牛奶糖糖糖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txt下载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最新章节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