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叫天

首页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妖孽王妃桃花多 盛唐日月 黑铁之堡 清末之帝国崛起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特工之回到清朝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凡人歌 暴君闺女五岁半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叫天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全文阅读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txt下载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1章 我会在乎?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标听了,也是一笑。

上一次的时候,这个妹夫就提了鱼松可以作为军粮,朝廷采购,但是父皇并没有理他。

如今,借着这个机会,一凡又提出了这个说法,父皇心情不错,让他得偿所愿了!

心中这么想了一下,朱标便又对朱元璋说道:“父皇,一凡在信中还提及,说广东其他地方的水泥作坊迟迟未开,南方多雨,他们看着香山县的情况,都有点等不及。因此,他建议,干脆就不用开了。反正他们要是再开水泥作坊,成本肯定也比香山县的水泥厂要贵不少。这种民生物资,要和食盐一样,越便宜对朝廷越是有利。父皇怎么看?”

他之前从香山县回来之后,就找朱元璋问过水泥的事情,确实是很多地方没有轮到。熟练的水泥工匠太少,各地都在排队。虽然是中书省处理此事,但是朱元璋也是知道的。

此时,朱元璋听了,有点好笑地说道:“这个小子,一会一套的,还能被他强词夺理,说得好像都有道理一样。你觉得呢?”

朱标听了,明白他父皇的意思,是指在以前的时候,张一凡把香山县改进后的盐田法上报于朝廷,说是适合全国推广,让大明所有地方的食盐价格能降到最低水平,从而造福百姓,也一样能为朝廷创造最大的食盐税收,从而避免食盐方面的利润被私盐以及那些盐商瓜分。

如果从这个道理来说,那这个水泥岂不是一样?

但是,张一凡在这个来信中却没有这么做,反而做了个相反的建议,并且还振振有词。ъiqugetv.net

朱标有和张一凡当面聊过,相对朱元璋来说,确实更为了解张一凡的意图,便给朱元璋解释道:“父皇,一凡是这么想的。他觉得食盐这方面,其实没有太多的改进,粗盐和精盐两种,已经到头了。或许将来可能还有其他更好的改进,但是至少短期内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水泥就不一样了!”

“他说目前的水泥只是最初级的水泥而已,是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改进水泥,比如是否有更坚固的水泥,是否能更快凝固的水泥,将来修路铺桥造房子等等,将会有更多的情况可能需要专门的水泥种类。因此,如果这个时候,水泥和食盐这样吃大锅饭的话,就没人愿意去改进这个水泥,水泥就会一直这样。”

“如果说,由各地的水泥作坊进行竞争,谁的水泥更好,赚得会更多,那水泥作坊就会有动力主动去改进水泥。反正对朝廷来说,都是官办的作坊,回头上交利润都是一样的。”

朱元璋听到这里,便问道:“所以说,他设立了什么研究部,其实就是用来改进水泥的,对不对?”

“是的,父皇!”朱标听了,立刻便点头确认道。

虽然改组作坊成为厂,并且细分各部门的事情,是在他离开香山县之后的事情,可都过去了几个月,香山县那边的情况已经有传过来了。因此,他们都知道。

此时,朱标还补充说道:“这也和一凡提出的那个专利概念有关,能激励有关人等不断改进!”

朱元璋听了,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想了一会才说道:“香山县特事特办,倒是随便他折腾,不过如今他都想折腾香山县外面了,三年之期未到,先不用改变,不要和一凡回复什么。”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指示道:“回头你去一趟中书省,让那边派遣水泥工匠的时候,先按照行省轮流来,然后再到水泥要求多的府,一个个来。至于广东那边,先不安排。”

朱标一听,便笑了。虽然父皇说先不改变什么,但是很明显,他这是接受了妹夫的建议,先行为妹夫的建议做铺垫了。等三年之期一到,再宣布妹夫的主意,便能顺理成章,让各地开始竞争。

这么想着,他很是高兴,便对朱元璋说道:“有父皇的支持,一凡在香山县大展手脚,如今我去看就已经了不得了,不知道三年之期到了之后,会变成什么样,真得让儿臣非常期待!”

说到这里,他又感慨道:“香山县明年的收入能达到两百万贯,并且一凡说还会只多不少。这其中,大部分钱都是来自他那些官办作坊,田赋与之相比,都只占了小头而已!这做买卖,还真是赚钱啊!”

根据《大明会典》记载,1578年,也就是大明开国两百年之后的一年商税收入才十五万两白银而已。更不用说,在大明开国之初,商税其实压根没几个钱。

巨大的差距对比,是个人都能震惊。因为,这只是一县之地而已!

这也和朱元璋的小农思想有关,当他征税达到他认为满意的时候,就下旨定额,就是说以后也收这么多钱,永不加赋税,坑了他子孙后代。

当然了,朱元璋自己认为,这么做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是好事来的,却没有多想其他!

不过这个位面,朱元璋已经被张一凡所影响,特别是几次对大明宝钞的论述,都让他有了发展的眼光。同时,他也明确看到,香山县就是因为县衙有钱,所以百姓的生活都有了质的飞跃。

好不好,一看便知!

因此,朱元璋在听到儿子的感慨之后,忽然想到了什么,便对朱标说道:“一凡在香山县那边也就一年多点时间了,三年之后,你觉得,谁能接替香山县县令一职?”

对于三年之后,香山县到底该怎么处理,也是时候要考虑了。

听到这话,朱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父皇,三年之后,香山县还是要归广州府管辖,亦或是维持如今这样,由朝廷直接管辖?”

听到这话,朱元璋有些犹豫,想了下,最终还是摇摇头道:“暂时还没想好!”

朱标听了,便建议道:“那要不问问一凡自己有什么想法?”

“这个可以。”朱元璋听了,点点头说道,“不过有些事情也要早做准备,接替香山县县令的人选,必须要好好考虑!”

或许是再次听他说起这个,朱标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人名,便对朱元璋说道:“父皇,这次那个方孝儒跟了儿臣一起过去,儿臣见他似乎收获良多,对香山县的一切,也都是佩服。如果别无人选的话,或许他可以?”

事实上,朱元璋之所以会让方孝儒跟去,其实原本就有这个打算的。

这个方孝儒,还有那个梅殷,都是他看好的人才。只不过就现阶段来说,梅殷还太嫩,不知道变通,还需要时间成长。相对而言,方孝儒更合适一点。

此时,他听自己儿子也提名了方孝儒,便点点头说道:“如此,那年后合适的时间就派他去香山县,不给具体安排,只是让他听从一凡安排,想必一凡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本来的话,香山县没有县丞和主薄,完全可以二选一丢个官职过去。

但是,三年之期未到,朱元璋怕别人会有别的想法,他不想改变香山县的现状,便决定还是不任命官职的这种形式。

朱标听了,也是赞同。

本来他以为,事情该是说完了,结果没想到,朱元璋忽然对他说道:“一凡在香山县又设立了一个什么香山县通俗文学起点社,招募为张士诚效忠过的人在那写书。通俗通俗,他这是在自己推进教化之事吧?”

这个事情,朱标并不知道,很显然,该是锦衣卫那边给皇帝禀告的。

此时,朱标一听他这话,顿时吃了一惊,连忙帮张一凡解释道:“父皇,一凡怕是不知道那些文人为张士诚效忠过,他或者只是因为镜静喜欢看故事,所以就招募了人手帮着写故事!”

朱元璋听了,却是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个儿子,真得是紧张张一凡。

随后,他便正色道:“张士诚而已,我会在乎?我以前只是在意有些人给张士诚效命,却不给我效命,给脸不要脸,自然就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算什么东西?”

张士诚,他的手下败将而已,如今他更是一统天下了,怎么可能还会斤斤计较,因为那些人为张士诚效忠过就不满?

真要这样的话,他手下开国大将中,就有好些个以前都是和他做对的。

此时,他给他儿子说道:“我提及此事的目的,是一凡既然有心在搞这方面的事情,那估计是还有什么点子的?我打算年后,在《洪武正韵》定下之后,就派一些学识渊博的过去,一则让他们见证下香山县的成就,为三年之后,有些事情可以在全天下铺开造势,二则也算是文人汇聚,让他们搞搞那什么拼音和汉字简化,拿出一个让我能满意的结果出来!”

前段时间的时候,朱元璋已经下旨,让宋濂、乐韶凤牵头,再次修订《洪武正韵》。他对现阶段的版本,一如历史上,并不满意。

朱标听到他爹这些话,原来不是对张一凡有意见,便放心了。

对于香山县武备堂的旨意,也在年前下发。

永嘉侯朱亮祖前往陕西,筹备设立陕西那边的武备堂;五十名香山县武备堂军士中,朱亮祖带走了十人,燕王朱棣那边要走了十人,另有二十人,随同五门轰夷大炮,被派往魏国公徐达麾下效命,剩下的十人授予小旗,返回香山县武备堂,并着令广东抽调军中精锐,进入香山县武备堂进修。

香山县武备堂设祭酒,由驸马都尉张一凡担任。

京师的武备堂,暂时没有动静。

洪武十年,基本上就这么过去了。

在这过去的洪武十年中,张一凡扇动起来的蝴蝶翅膀,对历史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了。

特别是他在香山县所做的一切,更是原本历史上所没有的,引发了太子朱标的出巡。

一代名将邓愈,也没有在这一年陨落,并且还担任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中宰相一职。

原本历史上正在意气风发的胡惟庸,不再大权独揽,不但被分权,且连一些事情的决断权都被剥夺。大明朝内阁模式的雏形,已经开始出现。

对大明兵事影响至关重要的军校制度,也就是武备堂模式,也开始在大明朝进一步展现出了影响力。

这洪武十年,对于张一凡本人来说,他最大的收获,其实不是别的,而是认识了历史名人罗贯中,并且关了他小黑屋让他写文。

这倒也不是说,罗贯中在这个时代的名气最大。

实在是,对于大明开国之初的名人,特别是开国的那些文武名人,张一凡早已见得麻木了。

但是,文学史上,特别是通俗小说,还是那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开山鼻祖罗贯中,却是就这么一个。

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这书,更是塑造了一个个经典角色,成为华夏家喻户晓的人物传奇。就凭这一点,其影响力就胜过了不知道多少帝王将相。

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所以张一凡就很宝贝!

至于什么香山县的改革之类,说实话,这些并不是张一凡的收获,而是付出。

大年三十的时候,因为罗贯中也只是一个人而已,张一凡便邀请了他一起过年,抛开政事,就谈些奇趣妙谈,海阔天空地聊,倒也是畅快。就连朱镜静,都是喜欢这种聊天,顺带着,还能聊聊怎么写书。

过了年之后,便是洪武十一年。

先是武备堂的将士回到香山县,带来了有关武备堂的消息。

这回香山县的武备堂将士,都有赏赐和升职,其他被挑走的,更是前途似锦,让香山县的青壮,一下就爆发了从军热情。哪怕县衙这边没有贴出征兵告示,都已经有很多人在打听了。

只是很可惜的是,香山县千户所这边,就算征兵,也只是征召香山县户籍的,并且还不能是贱籍。

这么一来,顺带着外乡人都更为羡慕香山县户籍了。张一凡便趁这个机会,放出了有关户籍的最新消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剑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逍遥人生 超凡大航海 退下,让朕来 特种兵在都市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无限群芳谱 抗战之血肉丛林 灼灼桃花烬如霜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绍宋 国公凶猛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明朝皇帝往事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叫天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txt下载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