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叫天

首页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官居一品 铁骨 清末之帝国崛起 凡人歌 我的公公叫康熙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叫天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全文阅读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txt下载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1章 突如其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棣听了一愣,很显然,他没想到张一凡会这么说。

回过神来之后,朱棣顿时大喜,连忙伸手抓向张一凡肩膀,同时欣喜地问道:“快说,还有什么改进之法?”

只要张一凡说有更好的,事实证明,那是真得好!

张一凡对他早有提防,一见他伸爪子,就立刻后退两步,严正警告道:“站住,再抓我就不说了!”

“嘿嘿!”朱棣嘿嘿一笑,站住了脚,并没有追过去,只是说道,“好,你说,我不抓你!”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其实,我和你亲近才会这样,知道么?别人我还不抓呢!”

张一凡听了,没好气地说道:“免了!”

他心里和明镜似的,这个朱棣,多少对他不愿意待在军中有点不满,故意拿力量来显摆的。

说完之后,张一凡便正色说道:“你看,你要是事先把火药,还有那些碎石用纸之类的按照一定份量包好,是不是装填起来会更快?到时候火药可以撕开直接倒入,而碎石这些,甚至都不用撕开都可以?”

一听这话,朱棣还没回过神来,那个指挥使却是大为兴奋,情不自禁地说道:“驸马之法甚好,甚好啊!”

很显然,在这些细节方面,经历过实战的指挥使要比朱棣更敏感,一下就认识到定量装填的好处了。

朱棣听到,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这么高兴,便知道这个改进比自己想象中要好,便转回头,同样说道:“不错,还有么?”

张一凡听了,指着那门虎蹲炮的某个部位说道:“还有,你这个引火发炮,不用这样撒着火药粉,能不能弄成一根线一样,里面包着火药,这样点火是不是更方便?”

他说得,其实就是导火索,这玩意很晚才发明,大概要到十九世纪了。当然,这个时候,要求也别那么高,只要比撒火药引燃有进步就可以了。

也是这种落后的点火方式,导致这时候的火门枪,一般是需要两个人操作,太麻烦了。

听到这话,朱棣想也不想,立刻大声说道:“不错,是个好办法!”

说完之后,稍微犹豫了下,然后他看了那个指挥使一眼,见他也是高兴的样子,才回过神来,又加一句道:“真不错,还有么?”

“哪有那么多,我想到两个改进的地方就不错了!”张一凡没好气地看着他,提醒他道,“那个导火索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你先做出来再说!”

直接用纸包了火药的,火药会漏,洒,中空等等,也还是要花点心思才能做好的。

“殿下,末将这就去找匠人试试这个导火……索?”那指挥使又一次主动插话,向朱棣请示道。

他作为军中宿将,一下就知道,驸马提出的这个导火索,很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改进了火门枪,以后火门枪说不定不需要两个人操作,对于军队战力,又会是非常大的提高。

朱棣见他这么积极,便知道张一凡的改进措施,比他预估的还要好,心中高兴,自然不会不答应。

看着那指挥使大步离去之后,朱棣伸了下手,发现张一凡一脸戒备的样子,便收回手搓了搓,当即笑着说道:“已是用餐时候,我请你吃好吃的,如何?”

“这还差不多!”张一凡听了,有点期待地点点头。

于是,他便跟着朱棣走了。

已经是吃饭的点,他也是饿了的。

结果,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朱棣同学,竟然给他端来一大碗米饭,上面压着几块大肥肉。

“就这?”张一凡看着朱棣塞到他手里的碗,顿时无语了。

朱棣见了,脸上明显有一丝得色,对张一凡说道:“怎么,还不够么?看你今天表现不错,我可以再给你加一块!你要知道,军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这大米饭配大肥肉了!”

“……”张一凡听了,无语中,他知道,朱棣又在挤兑他了。

行吧,吃就吃了,咱又不挑食,不就是和将士们同吃同住嘛!

张一凡心中想着,便大口吃了起来。虽然有点腻,但是不得不说,很下饭。

朱棣一见,不由得愣了下,明显是有点意外。

等回过神来,他也是同样的一碗,陪着张一凡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不远处,那些已经吃完的军汉,看到驸马竟然也和他们吃一样的,一个个看向张一凡的目光中,又多了一分尊重。

对他们来说,不管你在外面怎么样,要想得到他们真正的认可,就只有赢得他们的心。

朱棣做到了,如今,张一凡做了几件事情之后,也算是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

随着比试时间的到来,京师上下,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都开始关注这场比试了。

有御史上奏,说这次比试乃是难得一见的盛事,是大明新旧交替之战,可令文武百官一起观战,以示皇帝之重视和公正。

胡惟庸等人,随后附和,还说有经验的老将看着,也能多指点,不管对燕王和驸马,还是对蓝玉,都能更上一层楼。

事实上,他就是怕蓝玉会让,又或者朱元璋会偏袒。

朱元璋虽然心知肚明,却假装不知道,当即便同意了。

于是,比试这一天,就热闹了。

文官武将,都不先去衙门办公,而是赶去京营校场看戏吃瓜。

武将骑马,文官坐轿,慢慢地汇聚成人流,到达京营。

一路上,遇到熟悉的,便各自交谈,轻松惬意。

但是,对于当事人之一的张一凡,却是苦逼了。

平日里,他睡觉绝对是睡到自然醒的。但是这一天,却是不行,天才蒙蒙亮,就被朱镜静叫醒了。

给他换上武士服,吃早膳,天还黑着时就赶去和朱棣汇合了。

相对张一凡这边,朱棣却是精神抖擞,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看到张一凡赶到,还有心情取笑他道:“我还以为你今天会迟到呢!”

“还真别说,要不是镜静催,我真想迟到。”张一凡说着,看看天色说道,“你看,这天都还黑着呢!”

“不是,今天应该是个阴天。”朱棣听了,却是摇头道,“换以前,早就天亮了!”

“哦,好像是哦!”张一凡了,打了个哈欠,想起来了。

朱棣看他这样子,不由得幸灾乐祸道:“我听说,父皇准备等到比试之后就给你派活,到时候你天天要早起了!”

张一凡一听,顿时心情不好了。

这个朱元璋同学,自己精力旺盛,然后就让他的臣子一大早陪着他,真得是没有一点人权!

“对了,你后面提及的那两种改进,已经试验过了,确实很不错!”朱棣想起什么,给张一凡说道,“父皇也已经知道,很高兴。”看书喇

“那能放我假么?我跟你说,我只有睡饱了,精神好了,才能想出好点子来的!”

朱棣听了,鄙视了他一眼道:“你自己去给父皇说吧。我记得以前二哥偷懒,被父皇亲自打过屁股,而且是用军棍!”

“……”张一凡一听,顿时心凉了。

他回过神来,正想再问问情况时,朱棣却严肃了起来,看了下时辰,传令出发。

张一凡听了,不敢不正经了,立刻随他军令行动。

蓝玉这边,也是起了个大早。当然,他起早了是习惯,并不是刻意的。领着他的手下,先一步到达校场。

站在五百军士的前面,都不用回头去整队,身后的手下,一个个表情严肃,全都站得非常整齐,宛如一个人一般,散发出一股萧杀之气。

任何人见了,都能知道这是久经战场厮杀的精锐。

已经到了的文官武将,自然第一时间点评,没一个人敢说出轻视这支军队的话。

甚至有不少人,在私底下开始窃窃私语,介绍蓝玉的战绩。

“你们怕是不知道,我曾听陛下曾经有说过,军中将领,论勇猛,第一当属开平王,第二便是颍川侯,第三便是他了。”

“真有这么厉害?”

“那可不,就我所知道的几个事情,我说给你听……”

“……”

如果说,蓝玉以前在名将的掩盖之下,还不是特别有名的话,那么在此时此刻,他是真有名了。

包括常遇春对他的评价,朱元璋对他的评价,以及他的大小战事,都被翻出来说了。

最后,很多人都是诧异地盯着蓝玉,显然是知道了原来蓝玉比他们之前想得还要厉害。

正在这个时候,朱棣领着手下出现在校场上,同样到了点将台前集结。

这支队伍一亮相,顿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不错,这也是一支精锐,队伍行进整齐有度,也有气势!”

“你这不是白说了么,这可是天子近卫中挑选出来的五百人,能不是精锐?”

“你们说这个没意思,我就想问下,那是什么兵刃,怎么没见过?”

“我也没见过,好奇怪的兵器!”

“……”

听着文武官员传来的议论声,蓝玉本来是想无视的,最终还是转头看去,就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兵器,让前面的那些武将都很稀奇了。

结果,这一看之下,蓝玉便皱眉了。

他可不只是因为看到那奇怪的兵器,而是看到燕王手下,竟然是多兵种混合。

他作为军中宿将,自然知道兵种配合,发挥各自长处的话,绝对会对单一兵种有更大的优势。

但问题是,谁都知道多兵种配合作战是最好的,可是,多兵种配合作战的难度也是非常高的。

各兵种的长处和短处,什么兵种和什么兵种,在什么情况下配合会好,什么情况下配合反而会弄巧成拙,如此种种,都是一门学问。不是精通兵法理论,熟悉兵种优劣是想不出来的。

就算是蓝玉自己,对于简单的多兵种配合,算是有点心得。但是,对于复杂的多兵种配合,特别是不同兵种越多,他就感到越吃力而没有去尝试。

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这个才十六岁的燕王,就能想出最佳兵种组合并且训练出师?

他以前的时候,可只是在中都讲武练兵而已,根本不可能具备自创阵法的能力,特别还是最难的多兵种配合阵法!

想着这些,蓝玉不由得转头看向点将台上还空着的那个位置。

那是皇帝的座位!

没错,在蓝玉的想法中,也只有朱元璋有这个能力这么帮他儿子。不管是让哪位名将编出一套多兵种配合的阵法,又或者干脆是朱元璋本人编出来的阵法,都是很有可能的。

可是,才三个月的时间,那燕王能把复杂的多兵种配合阵法练好了?

说真的,蓝玉还是有些怀疑的。

至于目前来看,那燕王的手下也是一幅精锐的模样,队伍整齐,行进中丝毫不乱。可是,对于这些,蓝玉更多的是把这个归功于这些军士原本就是从天子近卫中挑选出来的原因。

等一会,回头开始比试的时候,是骡子是马,就能清楚了。

蓝玉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有动静传来,转头一看,却是皇帝领着一班文武重臣到了。更让他震惊的是,有些原本在外面领军的开国名将,竟然也来了。

这不,在朱元璋的身后,文官方面,并没有出人意料,跟着韩国公李善长,宰相胡惟庸,原左御史大夫,刚在前两天升为右宰相的汪广洋等等。

但是,在武将这边,却见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这几位大明国公竟然也到了。当然,其实还有一个国公,就是郑国公常茂,不过被蓝玉这个舅舅无视了。

蓝玉震惊的是,这几位国公,该是都在镇守边疆,防备残元余孽侵犯边疆的,怎么就来了呢?

他们来了,那边疆那边怎么办?

事实上,不止蓝玉震惊,但这几位国公一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事先压根不知道,一个个都和蓝玉一样震惊。

甚至有眼尖的人,还看出魏国公等人,似乎有些疲惫,指不定是快马赶回的。

一时之间,文武百官纷纷好奇,心中想着:到底是什么事情,竟然让几位国公如此匆忙刚回来?

他们压根没想到,这几位国公,有可能是专门被朱元璋叫回来看这个比试的。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燕王和驸马的组合,压根不可能是蓝玉的对手。

也就是宰相胡惟庸,有些狐疑,想到了这方面。

因为他是大明宰相,军国大事,全都是要经过他的手,然后呈送给皇帝的。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以至于要让镇守边疆的国公重臣赶回来商议,他是最清楚不过的。

很显然,没有,至少胡惟庸不认为有什么事情能让这些国公离开镇守的北疆赶回京师。

要知道,这个时候,从大明的西南、西部、西部、北部、东北等地,全还是前元控制着,并且兵力雄厚,万一在这些国公名将不在的时候打进来怎么办?

胡惟庸也是今天一早去紫禁城等皇帝一起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这几位国公到京师的。

这不,此时,他随朱元璋登上了点将台,站在文官一侧时,那眼睛就一直瞧着对面的几个国公名将,然后还转头看看燕王,心中很是嘀咕。

看这架势,好像燕王肯定能赢一样!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以胡惟庸对朱元璋的了解,那还真有可能让这位开国皇帝,冒着边疆被前元军队攻打的风险召回这些国公名将来看这场比试。

原因很简单,一如胡惟庸想要更大的相权一般,这位开国皇帝对权力的渴望,他也是非常清楚的。召回这些国公名将,让他们看看,皇帝的儿子,带兵打仗的能力有多厉害,才十六岁就能打败军中宿将!

这是一种示威,无声无息,却能让皇权声势大振,压着这些国公名将不敢有任何异心!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胡惟庸心中有点苦涩,敢情事前自己想着法子要让文武百官都来看这场比试,岂不是落了皇帝的下怀?

想到这里,胡惟庸不由得又看向蓝玉。他还是难以想象,以蓝玉之能,会输给那个才十六岁,并且没有真正带兵打仗过的燕王?

除非蓝玉故意输掉!

可是,这些国公名将在看着,蓝玉有什么本事能让他们看不出来他故意输掉的情况?

如果能看出来,那么朱元璋这么做,就是弄巧成拙,反而有损皇权威信!如此大动干戈地急召边疆主帅回京师,更是让人难以想象了!

想着这些,胡惟庸的脑子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位开国皇帝的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其实,不止是他了。就连这几位快马刚回来的国公,这时候也是一头雾水的。比如说徐达,他镇守山西和北平一线,所要面对的敌人,多达二十多万,盘踞关外和辽东一带。

虽然说,他按照皇帝的意思,出了奇招,应该能让鞑虏乱上一阵。可毕竟敌人很强大,让他急忙赶回来,却又没什么事情,只是看一场女婿的比试?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辣妈攻略 福艳之都市后宫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武师的自我修养 逍遥人生 都市花语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霸天武魂 夫君天天酸溜溜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美女别撩,哥不玩闪婚 重生过去震八方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跃马大明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流氓帝师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古今名人记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叫天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txt下载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