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引火松果

首页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官居一品 驿路星辰 民国之文豪崛起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我的公公叫康熙 晚唐浮生 朕就是亡国之君 武道凌天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引火松果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全文阅读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txt下载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01章 兴学之议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就在刘三吾等人奉命离京、京中开始准备第二次专为招募北上教谕的恩科时,此时的西安城,正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态。

夜校的开办,可谓是在西安工人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些工人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工厂里做工,竟然还有读书认字的机会。

这个时代对于读书识字的认知,毕竟还是仰视的。读书认字就等于有能耐,读书认字可以考科举做官……即便做不了官,认得字的人走到哪儿都不会饿肚子:哪怕只是给人代写些书信,甚至是卖卖字,都足以养家糊口。

因此,对这夜校,工人们亦是十分踊跃。

即便觉得自己学不会这高深学问的,也都想尽办法,把自家的半大小子给塞了进来。读书啊!这是多好的机会!

太上皇体恤我们这些人是个睁眼瞎,给咱们这些苦哈哈办学堂,这是多大的恩德!

家里有人能读书识字,说不定日后,就有人能当了官人……即便不能,仍在厂里做活,能识字的大师傅,那待遇也比大字不识的他们好的太多了!

他们的愿望其实很朴素,只是为了能过,日子能够过的好些,若是祖坟冒青烟,或许还能一步登天,成为官宦之家……就只是因为这样势利的期望。

“雄英,你要记住。因势利导,没什么不好的。”

“即便日后当真开启了民智,人人皆识文断字,人人皆有书读……真正懂得天下大义者,又有几人”

“许多人,其实仍旧是不知义,仍旧是不懂礼。很多人仍旧会贪,仍旧会小肚鸡肠,仍旧会自私自利……但只要懂得大义的人能多出来几百个,几千个,就会有更多的人为这个天下的正道站出来,这个天下自然就会越来越好。”朱肃道。

今日,却是朱雄英来寻朱肃为他解答一些心中疑惑。而今作为太子的朱雄英,手下自然也是有自己的一套人手的。

这些太子府儒生,大多也是有学之士,此次随架,大多也是用以教授太子朱雄英儒学,并随时解答太子疑惑的。这些人中,也有人心中还念着那一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道理,对于老朱和朱肃在这西安开设夜校一事,心下深为排斥。

开启民智,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他们暗中影响朱雄英,希望使朱雄英能成为排斥开启民智计划之太子。朱雄英当然不会被他们蛊惑,转头就将这件事告知了老朱。

老朱的手段可比朱标酷烈多了,这些摇唇鼓舌,试图影响老朱好大孙的儒生,如今已经全家遭遇了发配,被送到偏远的北疆由徐家接手了。

朱雄英行事果决,甚有其祖风范。但毕竟年纪尚轻,对于那些儒生提出来的“这些人心中只想富贵,朝廷花费国帑教他们读书没有意义”这个观点,还是多少听进去了些许。

除却祖父朱元璋,他素来与朱肃最为亲近,而朱肃头上又顶着一个新学创始者的大儒名头,此时便过来问。

“再说‘只想富贵’,天下读书人,又有几个心中没有想着富贵你日后是要做皇帝的人,更是切切不能被那些读书人大义凛然的模样骗倒。”

“宋朝皇帝的劝学诗里都写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若书生们不是因为这些东西而读书,那皇帝何必这般劝学”

朱雄英低头想了一阵,随后抬起头来:“五叔,若是这样,莫非天下就没有真正为国为民而读书的人吗”

朱肃沉默了一下,而后道:“有,这样的人若能始终不忘初心,往往就会成为华夏脊梁的一部分……”

“但作为管理者,不能以这样的偏来概全,我们需要的是结果。他们的出发点与我们无涉,我们需要的,只是整个华夏,能出现更多的能人,无论他们是为了钱财,还是为了大义。”

“李太白诗曰,‘天生我材必有用’。你若是当了皇帝,莫非都要用完人圣人治国不成天下几百几千年才出一个圣人。做为上位者,甭管底下是不是完人,物尽其用,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

朱雄英又想了一阵,终是眼神清澈的点了点头。朱肃笑道:“当然,我们这一次开启民智,也是要把德放在才前。德才兼备,德在才先,这样的人才会更好的为这家国天下尽力。”

“趁着开启民智,我们正巧能给儒家继续引入新鲜的血液,扫除儒家发展至今的一些苛疾。比如……别看儒家一直讲究纲常,似乎把君父放在了最紧要的位置,可实际上,儒士更在乎师徒传承,更讲究知恩图报。结果就是形成了一堆朋党,彼此门户之见,新旧之别,斗得不亦乐乎,什么家国天下,都是内斗的工具罢了。”

“这一次,按照父皇他老人家的主意,派了不少武人过来,我看就是个好机会……我们可以把历史部分,抽离出来,编写成教材,然后由这些武人专门负责,对这些来自于百姓之中的学员们宣讲……”

“学史,正人心,开智慧,明是非,辨对错,我们要把德行培养的这一块,收归朝廷。在教育当中,要多提倡忠,忠于君父,忠于大明,忠于百姓,要严厉批评门户之见,要防止师生门徒抱团,要真正让这次的开启民智之策,面向天下,为华夏培养才俊!”

“哈哈,说的好!”外间,却是老朱转了进来,也不知蹲在墙角偷听了多久。

朱雄英和朱肃见他进来,忙站起身来,向他行礼问候。老朱摆了摆手,道:“都是一家人,不用多礼。”说着转向朱雄英,道:“你心中有疑惑,知道去问你五叔,这很好,咱很欣慰。”

“孙儿所思过于稚嫩,幸有皇祖父和五叔时时提点。”朱雄英十分谦卑。

老朱点了点头,对这个好大孙更加满意。随后转头对朱肃道:“应天那边,对北方士子的恩科已经开始了。”

“这一次主考的是茹瑺……这个老狐狸是个聪明的,必然能好生安抚住那些士子。”

“嗯。”朱肃点了点头,和朱雄英一起左右伴着老朱,坐了下来。

“士子们的怨忿已是无碍,但……还有其他棘手的事。”老朱道。

“这一次推动开民智之事,是咱借着南北士子之间的矛盾,加上你大哥他的手段,四两拨千斤,拔除了朝中对于南北之别,欲袖手旁观甚至是有地域歧视之人。”

“但这事,日后定然还有余波。朝中的官员你大哥筛了一遍,但反对这事的儒生,定然还有千千万万。”

“就像大孙身边的那几个混账……他们甚至还算是有官身的。其他没有官身的混账,必定更多,咱只怕也管不来。”

“日后,这些人挑动了自己的弟子,和出自这些学堂学院的弟子们对立,咱大明,只怕又要陷入新一轮的党争中去……你准备怎么做”老朱看着朱肃。

党争……可以说是而今老朱对于大明未来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后世把持大明、挑动党争的东林党,就是出自于民间的东林书院。

一家书院尚且如此,若是大明儒生当真分成了民间和官学两派,彼此之间互相仇视,日后,大明的党争,恐怕也无法避免。

“父皇不必担忧。谁说这些学堂,和他们儒生有关系了”朱肃道。

“我们设立学堂,本就是为了兴盛华夏学风。但这兴盛学风,与兴盛儒学之风,却是有很大的差异。”

“学问不止有儒门一家,我们的学院,也不是要将所有人都培养成皓首穷经的儒家门人。”

“我们设置的这一批学院,分为两个学部。我暂时将其称之为小学和大学。”

“小学设置的广泛些,可以尝试在每个学府之中皆设一个,暂时只为百姓开蒙、只教读书识字,常识算术。这样,我大明需要投入的教学资源,自会大大降低。”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的设置,将各种希望百姓们知晓的基础的道理、眼界,全都融会贯通到教材中去。”

“这些教材宋师已经在带人编写了……从这些小学里毕业出来的学子,识文断字,同时又知晓些粗浅的道理,有着较高的眼界,不至于是个睁眼瞎……但却也不是儒家人。”

“小学学完之后,这些人有了识字的基础,已经足以推动我大明许多方面的进展。之后再设置中学,而中学之中,教学则更加细分:除儒学外,格物、经济、海事、医疗、天文、用兵、甚至是耕地之类的事,都能入内学习。”

“我新学早年间便曾提出过,‘专人专用’,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杜绝外行指导内行……然而现在我大明的问题是,外行太多了,内行往往只有零星的那么一两个,所有事情,几乎都是让学儒的文官们去做。”

“一个读了论语的官员,朝廷让他去治水……他能治吗治不了。没那个能力好吧!”

“偶尔有几个治水的官员,总结出了一些治水的经验的,往往又在卸任之后,或者殡天之后,就把这经验给丢了。不重视啊!即便偶尔有重视的写成书册流传下来,后世往往也没有太多人去看去学。”

“所以,朝廷不止要培养当官的儒生,也要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我华夏千年,流传下来的各种学识经验,非止儒学,我们都要用这个学堂制度,将他给保护、传承下去。”

“若是各行各业都有学识被传承下来,我大明日后,才能在面对各种状况之时,始终有得力之人可用。而这样的学堂,那些腐儒反对作甚”

“他们只会觉得,农学,医学,工学,商业……这些小道堂而皇之登堂入室,并且赫然成为学堂主要内容。斯文扫地!”

“不会承认他们是儒学门人,自也不会对他们起对抗之心。即便对抗那也无妨,在专人专用的场景下,学儒的自然有学儒的去对抗。”

“而他们的弟子……他们难道,还能和专门学治水的比治水么不是一条赛道了,自也不用理会他们。”

老朱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他的眼睛微微有些亮光,朱肃所说的,其实只是一个极为粗糙的框架,但即便只是框架,但却也足够让人耳目一新。

“专人专用……大明是该走上这样一条路子。似前宋那般,一股脑的将事情全交给读书人做,最后搞砸了天下,咱大明可不能重蹈覆辙。”老朱道。

“咱和标儿准备革新翰林之制,使各行各业翘楚在朝中皆能做翰林,打的也就是这个主意。”他解释给朱雄英听。

这改革后的“翰林”,该是和后世“专家”差不多的定位了。朱雄英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老朱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过,世上仍旧是以学儒做官为主流风气,要想引导百姓们注目于其他学识和行业,还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

当下,还是主要先开设用于启蒙的小学……大明能用来推进专科教学的人力资源,其实不多,没有余力去好高骛远。

至于士林之中的反对之声,暂时还能借助宋濂等大儒的名声进行打压。反正朝堂之上的反对者,已经被一次性打包处置完毕了。其他在野的陈腐儒士,短时间内仍只是跳梁小丑。

老朱和朱肃又商讨了一些兴学的细则,随后,便说起了在西安的诸事。朱肃突然想起一事,问老朱道:“父皇在西安已逗留考察数月,莫非是已瞩意,要迁都于此了么”

老朱北巡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大明寻找一处适合迁都的场所……在西安忙了许久开启民智的事,险些要将这事忘了。

“西安……工厂林立,百姓也算安居。”老朱坐在椅子上,捋了捋已经花白的胡子。“但咱却觉得,还不算特别适宜迁都。”

“且再看看……过几日,咱们便出发顺天,怎么样”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女公务员的日记 辣妈攻略 天下枭雄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黑铁之堡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无限群芳谱 美女别撩,哥不玩闪婚 重生过去震八方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特种兵重生七零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大明世祖 跃马大明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古今名人记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引火松果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txt下载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最新章节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