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

迦太基的失落

首页 >> 始皇帝 >> 始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夺嫡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从山贼开始 敛财人生 天下枭雄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朕就是亡国之君 
始皇帝 迦太基的失落 - 始皇帝全文阅读 - 始皇帝txt下载 - 始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2章 卫缭入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73章 卫缭入秦(求订阅)

贵族为何为贵族?

难道是因为,贵族有着礼仪,风度,有着高贵的血脉吗?

根本不是!

只因为贵族有书籍,可以读书,成为有德行之人。

可等到庶民也能读书,也能成为知识渊博的人,也会成为贵族。

读书与不读书,这是贵族与平民最大的区别。

在孔子开设私学,有教无类,教育下移的时刻,就是成为贵族阶层的掘墓人。孔子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恢复周礼,恢复周公的那个贵族时代,可实际地上却是南辕北辙,恰好相反而去。

卫缭看着薄薄的册子,立刻看到其中的意义所在。

大量的印刷,制作这样的册子,读书的成本要降低很多。

读书人数量增加,贵族还能保持优雅吗?

不能了!

在平民书生的冲击下,贵族的地位会摇摇欲坠,贵族会走向没落。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有!

只要多读书。

看着这个小册子,他似乎看到一个时代在没落。

信陵君说道:“不只是如此,根据在秦国的侯谍,秦王打算在秦国实现义务教育。何为义务教育,对于民众而言,教育将与徭役、赋税等成为民众必须要做的事情,成为一生的义务。”

“只要在六岁到十二岁,皆是必须要到学校上学……”

开口说着,把义务教育的事情,说了出来。

卫缭问道:“老师从何处来?”

信陵君说道:“打算建立学校,名为师范学校,专门用来培养老师。那位秦王倒是有趣,学校自古是用来培养贵族的,培养官吏的,他竟然只是为了培养老师。我计算了一下,咸阳大约有三十万户,大约有十万孩童;关中大约有百万户,大约有三十万孩童;秦国有二百万户,大约是有六十万孩童。教师以乡村教师为主,大约需要六万多教师……这对秦国而言,极为困难。”

“可在三年内,将义务教育普及到咸阳,十年内普及到关中地区。可能只是惠及一半的平民孩童,甚至是三分之一的孩童,对于秦国也是剧变的。”

很多数据,其实不精确,存在误差。

可只是从粗略的数据当中,信陵君却是看到秦国的大变。

十年后,秦国的关中地区会成为文教强盛的地方,会有大量的读书人。

尽管这样的义务教育很是缩水,所谓的读书人之只是会书写一千多字,只是会周公数字,会栗米方田,会算盘计算,只是能读懂秦国的法令等等,文化水平处在极为低劣的层次,可对秦国的改变也是巨大的。

在过去的时刻,秦军当中只有百将,乃至是五百长,才可能读过书;可在义务教育普及后,可能只是屯长,什长级别,就能读书。

在治理地方的时刻,过去的时刻,可能到乡级别的秦吏,才读过书;可义务教育普及后,可能亭长,甚至更为下层的官员,也是在读过书。

义务教育后,秦国的统治在加强,军队战斗力在加强。

秦国打算修养十年,在这十年内修建郑国渠,扩大栗米产量;这十年内普及义务教育,至少要在关中地区普及。

可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卫缭听着,又是问道:“笔墨如何计算。一张秦大纸需要十文钱,可因为产量不足,到了地方上的时刻,价格会上升道三十文,五十文。而且即便十文,每年买十张,也需要一百文。买砚台,墨盒等也需要钱。仅仅是笔墨纸砚,至少需要五百钱。拜师要上交束修,也要花费钱财。”

“可一石米价格为三十钱,一亩地收入两石五,假如农夫有耕地百亩,有着六口人,一年收入七千五百钱,地租为七百五十钱,口赋为四十钱,算赋为四百八十钱。再加上自己食用粟米为四千钱,每年只能结余两千多钱。”

“若是徭役,更役等,更是要损耗钱财众多。在大秦,只有公士爵位,勉强有资格读书。事实上,只有到了不更爵位有四百亩耕地,才有宽裕的钱财,用来读书。”

信陵君笑道:“子缭呀,你能想到的困难,秦王也是想到了。秦国的法令,教师可免除口赋、算赋、更役,又是每年十石栗米作为补助,此为束修,不得向民众收取束修。至于笔墨纸砚有这个……”

召唤侍从,很快侍从拿来一个黑色的石板,有一尺长半尺宽,四周镶着木框。还有白色石笔,如筷子般粗细三寸长。(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很多农村小学,还在用石板,石笔。)

信陵君拿着白石笔,在黑石板上写字算数。

卫缭接过来书写着,心中惊叹道:“价格几何?”

信陵君说道:“石板价格为五钱,石笔只需要两根,价格只是一钱。”

卫缭看着无语,说道:“秦王政,这是什么想出来的。这东西太廉价了!”

信陵君说道:“曾有人言之,秦王政是墨家学徒,现在看来还真的有可能。普通的工匠制造物品,都是追求技艺精巧,技艺高超别致;可秦王政制造的物品,却是力求简单廉价,亲近普通民众!”

“制造出罐头,可让普通的士卒食用。制造出白砂糖,用来紧急时刻当食物;制造出石板石笔等,用来满足普通民众读书所用。有这样的君王,六国有危难了。”

“昔日,荀子曾经与赵王论兵,说兼并灭国容易,可想要消化坚凝却是困难至极。齐国能灭宋国,而不能消化,最后被魏国夺走;燕国能灭齐国,而不能消化,最后被田单夺走;韩国的上党,不能被赵国消化,于是被秦国夺走。秦灭六国不难,可若是不能消化,又是会被夺走?”

信陵君发出了灵魂质问。

卫缭思索道:“秦灭六国不难,可若是不能消化,又是会被夺走……应当是被吕不韦夺走。”

信陵君说道:“是呀,仲父之名太大,田氏代齐,三家分晋,距离而今还不算太远!可现在秦王政,雄才大略,普及义务教育,不仅是为了兼融六国,更是为了对抗吕不韦。吕不韦,还能吕氏代秦吗?”

卫缭沉默了。

权力的本质,在于平衡。

即便吕不韦忠心耿耿,可一旦权力太大,失去制约,还是会威胁秦王政。

很多时刻,明知道某人忠心耿耿,也要相应的制约。

而在义务教育上,吕不韦并未插手,反而其门客王绾在插手负责这件事情。

王绾,也只是印书司司长,只是一个六百石的小官,可谓不足为道,可依着眼前的局势发展下去,却是会成为巨头一般的存在,会成为秦国重要大臣。

到了那时,王绾将分割吕不韦的权力,将站在吕不韦的对立面,从而制约吕不韦。

即便,吕不韦知道王绾权力会壮大,会分割自身权力,未来甚至可能取代自己,成为右丞相,可还是默认着。

这是权力的潜规则。

信陵君说道:“子缭,你虽然是商人,可才学渊博,你打算继续当商人吗?商人赚钱再多,也不如王侯,不如入秦国吗?吕不韦是商人,成为秦国丞相,伱为何不可!”

卫缭立刻上前道:“我岂能舍弃君上而去!”

信陵君说道:“我已经老了,老而无用,无法庇护你什么。你还是入秦国吧,秦国是最强大的国家,不到秦国为官,难道去其他几个国家为官。难道要等到秦灭六国,成为俘虏不成?”

卫缭上前拜见,叩谢信陵君后,直接离去。

信陵君叹息道,心中颇为感伤。

卫缭早有入秦之心,如今正好成全他。

……

离开信陵君的府邸,卫缭松了一口气。

很久的时刻,他经商为生,又是一边读书,才学越发的渊博,同时在观察着秦国。

危邦不入。

秦国,就是危险的国度。

那是虎狼之国,随时可能出现意外。

只是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很多时刻,明知道危险也要前往。

信陵君的身体不好,坚持不了多久了。

况且吕不韦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思索着这些,卫缭卖掉一半的店铺,换成爱金,一部分交给弟弟照料,带着几个仆从,前往秦国而去。

要道秦国谋取富贵。

在洛阳城得到游士文牒之后,船只逆流而上,到了函谷关,检验完毕后,再次前进。

几天后,到了咸阳城。

若是普通的士人,想要在秦国当官,首先要投靠某个权贵,在这个过程当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可能被这个权贵看重,成为顶级门客,从而当官;或者是权贵直接推荐给秦王,见到秦王。

在秦王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展现自己的治国才略,最后得到秦王认可。

商君,张仪、范雎等人,就是走着这条路子。

缺点是周期长,还存在各种意外。

可卫缭不是普通的士人,而是顶级商人,手中有钱财。

直接进献一千爱金,面见阳泉君。

大殿中,阳泉召见卫缭,开口问道:“子缭远道而来,所谓何事?”

卫缭直接开口道:“昔日吕不韦拜见君上,直接向君上献出一千金,求见华阳太后,立先王为嗣子。等到先王成为秦王的时刻,华阳太后,君上,吕不韦等,皆是因此而富贵。”

“我从远方而来,拜见君上,欲为吕不韦第二!”

阳泉君笑道:“子缭,有何等才华,可比肩文信侯第二!”

卫缭没有回答,反而问道:“君上才华,比之文信侯如何?”

阳泉君说道:“不如!”

卫缭又是问道:“君上治国,比之文信侯如何?”

阳泉君说道:“大大不如!”

卫缭问道:“君上才华,比之文信侯大大不如,可为何君上却是贵为左丞相,与其并列。只因为当初的时刻,君上站在大王这一边,坚定的支持大王。想要富贵,才略是第二位,站队正确这是第一位。”

“文信侯权势巨大,又是为仲父之尊,颇受秦王看重。可吕不韦已经四十七岁了,还能在丞相的位置多久。我曾学过鬼谷术,又是精通兵法,愿为秦王之犬马。求君王代为引荐。”

阳泉君问道:“那我要考核一下你,看看你是夸夸其他之辈,还是有正才实干?”

直接进入考核环节。

取出纸张,考验其才学。

卫缭笑着,取过笔墨,刷刷点点,在上面书写起来。

字体优雅,文章优美。

又是考验其算术。

直接递过一个账本,让其计算。

卫缭取出算盘,用着周公数字计算,很快给出答案。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又快又是准确。

阳泉君又是考核其兵法,卫缭说的头头是道。

接着,双方摆开沙盘,用着算筹,彼此对决起来。

在排兵布阵上,在兵力分配上极为合理。

接着,又是考核其射箭。

百步之外,设立着射靶。

卫缭连续射出十箭,每一箭皆是射中靶心。

外貌、口才、文章、算术、兵法、射箭等,皆是优上。

阳泉君说道:“先生大才,稍后我会将你引荐给大王!”

说完后,阳泉君离去了。

卫缭也是告辞而去,在旅舍等待着。

直到十天后,阳泉君传来消息。

在侍卫的带领下,进入咸阳宫当中,不断转动之下,最后进入宫殿当中。

在宫殿当中,站立一个少年。

身躯高大,大约是八尺有余,鼻子高,嘴巴大,额头宽大,乃是一个绝代美男子。

少年站起身来,说道:“先生这边坐!”

卫缭上前道:“多谢大王。”

直接跪坐在这里。

赵政也是跪坐在那里。

虽然有了纸张,可竹简还是在使用。虽然有了椅子床榻,可还是有跪坐之礼。

在接待贵客的时刻,还是用跪坐之礼。

赵政问道:“寡人最近在读一本书,名为《尉缭子》,可是先生写的。”

说着,将一本纸张书籍递过去。

卫缭接在手中,仔细翻看之后,说道:“在魏惠王时代,曾经有一位贤士名为尉缭,总结魏国军阵之法,写下《尉缭子》,讲述兵争之道。此之尉缭,非我之卫缭!”

……

pS:历史上,有两个尉缭,一个是秦始皇时代的尉缭,一个是梁惠王时代的尉缭。到底是谁写的的《尉缭子》这本书,我选择梁惠王时代的尉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斗罗之金鳄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武师的自我修养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春满香夏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天下枭雄 军工科技 猎艳谱群芳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黑铁之堡 逍遥四公子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挑肥拣瘦 特种兵在都市 大宋女刑司 无敌天命 田野花香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大夏镇远侯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沉默的战神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大明英宗朱祁镇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重生美好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红颜劫:乱世情殇 
始皇帝 迦太基的失落 - 始皇帝txt下载 - 始皇帝最新章节 - 始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