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重八

余生所念

首页 >> 家父朱重八 >> 家父朱重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下枭雄 黑铁之堡 凤囚凰 驿路星辰 绝代神主 将军好凶猛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超能进化  大魏宫廷 
家父朱重八 余生所念 - 家父朱重八全文阅读 - 家父朱重八txt下载 - 家父朱重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二十章 购物优惠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对于女子是否入学一事,朱樉并未过多考虑,但小女儿想上学,为她办个女校就是。

这时代,男女同校未免过于惊世骇俗,朱樉如今事情一大堆,也懒得跟百官们去吵。

长安公主得知自己有学校念书,美滋滋的走了。

朱樉这边,则要接见自西北回京述职的铁铉。

“臣,都察院右都御史,安西布政使铁铉,参见陛下!”

“快快请起,爱卿这一年多,辛苦了!”

铁铉忙道:“此皆臣分内之事,多谢陛下关心!”

朱樉道:“且说说,在安西这一年多,待的如何?”

铁铉面色激动,“陛下,安西真是个好地方啊,阳光充足,物产丰富!臣奉皇命在那边屯田一年,便收获棉花四百余万斤,粮八万石,应季瓜果不计其数!”

朱樉听了,也是一喜。

因为大明此前一年的棉花产量,约在一千两百万斤左右。

如今安西行省一地,便产出四百万斤,增量直接超过百分之三十啊!

原因嘛,也简单。

铁铉组织屯田用的,是朱樉从“万里江山图”中弄出的高产良种。

而除了已开垦的棉田外,时不时还发现不少“野生”的棉花,这产量自然就上去了。

至于玉米、土豆、小麦等,因为种植面积略小,所以总产量不算高。

然棉花在这时代,是附加值颇高的经济作物,按此刻约一百二十文一斤算,安西行省仅棉花产值,便高达48万两。

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西部行省而言,已是极为耀眼的成绩了。

更重要的是,棉花多了,可以把价格往下压一压,令更多的百姓在寒冷的冬天,买的得起过冬的棉衣。

“那些棉花,可都押解进京?”

铁铉跪地道:“还请陛下恕罪,臣私自做主,留一百二十万斤棉花在安西,低价卖给当地百姓!”

“哦?”

见朱樉眼睛微微眯着,铁铉知道皇上已然怀疑他,忙解释道:“陛下,我大明刚刚收复安西,若一味从中取利,而不惠及当地百姓,必然会令安西之民与大明离心离德。臣低价卖棉,亦是帮助朝廷,巩固在安西的统治!”

朱樉自然认同铁铉的做法,就是对他先斩后奏的行为不太爽。

“那你是以多少钱一斤的价格,卖给当地百姓的?”

“四十文!”

“四……!”

朱樉差点噎着,虽知道价格会很便宜,未料低到这程度。

见皇上瞪眼,铁铉再次解释,“禀万岁,安西是棉花产地,市面价格本就低于中原,臣想让当地百姓知道朝廷恩德,所以才大幅让利的!但臣可对天盟誓,并未从中贪墨一分一毫,所有账目都带过来,可以接受朝廷查验。”

朱樉笑着道:“朕,是信任你的,不过朝廷查验,也是应有之义。反腐治贪,关键在于有效监督。”

铁铉忙道:“是,臣都知晓!”

朱樉又问:“那对于运抵京师这些棉花,你有何建议?”

铁铉道:“臣以为,安西屯田所获的棉花,对于朝廷而言,也算意外之财。莫不如都赏了军中将士,为他们换发新袄,也能令大伙感恩戴德。”

朱樉微微点头,“此议不错,然京城之民,近来未得实惠,不若拨出一批棉袄,低价卖与百姓。”

铁铉心里道:“长安城的百姓,打您开矿起便得了诸多好处,还说没得实惠。”

然这话他可不敢明说,笑着道:“天子脚下,首善之区,这里的百姓确实该沐浴皇恩,不过百姓家里都是会女红的,不若对每家每户,限定低价购棉五斤,让他们买回去自己做便是。”

朱樉道:“一家五斤可不够,便限额八斤吧!凡直隶(原长安府)百姓,皆可到衙门按五十文一斤的价格购置棉花。命巡按御史、锦衣卫各自监察,若有贪腐、不作为的,严惩不贷。”

……

年关将至,长安城内越发热闹。

一来,关中地区这两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极高。

二来,朝廷在这边开发的矿产越来越多,便需要大量的雇工,因为工价给的高,造就了不少“小康阶层”。

其三,便是各种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又吸纳了不少流民。

可以说,此刻的关中地区农业发达,矿业,手工业兴盛,娱乐、文化产业也很繁荣,再加上与西域的烟草、茶叶、丝绸、瓷器等贸易,令如今长安城,颇有盛唐时期的气象。

百姓们辛劳一年,这会都往都城、县城跑,或是游玩,或是购置年货。

正走着时,忽听一阵敲锣声。

百姓们忙凑过去,却是一帮衙役,说朝廷今年棉花大丰收,为了惠及治下百姓,凡直隶(原长安府)户籍的百姓,皆可凭证购买棉花,每户限棉花八斤,每斤只要五十文!

这话一出,瞬间引来无数百姓围观。

有胆大的乡民问:“官差老爷,你说的可当真?”

衙役轻蔑一笑:“天子脚下,首善之区,谁敢拿这事骗人,我不要脑袋了吗?”

百姓们嗤之以鼻,如今这长安城内,骗子可不少,不知有多少进城的乡民上当。

又有人问:“什么时候能买,再哪买?”

衙役道:“长安、万年两县县衙旁的空地上,想买的去那边排队!”

这话一出,百姓们蜂拥前往,然没走到那边,就发现过不去了,人实在是太多。

毕竟对百姓而言,此刻市面上一斤棉花要卖一百二十文一斤,朝廷的优惠棉却只要五十文。

一斤便是七十文的差价啊,八斤就差了五百六十文,半两银子能买不少猪肉了。

再者说,辛苦一年,好多人也想着给家人做一身新棉袄。

碰上这种好事,自然不能错过啊!

只可惜排队的实在太多,把长安、万年两县附近的道路,全都堵塞了。

一座酒楼雅间内,朱樉望着下面排队的人群,脸色阴沉。

一旁陪着的解缙、铁铉见朱樉不高兴,都有些茫然。

解缙大着胆子道:“长安、万年两县办事不力,是否要别的衙门协助一下?”

朱樉道:“那是自然,命五城兵马司疏散百姓,告诉他们,城外亦可购买!”

解缙奉命写了一封手诏,派人送到五城兵马司,很快有大批的军士出动,将部分百姓引至城外,售卖了一批棉花。

然经过三日售卖买后,锦衣卫报上来的问题颇多。

一者这时代户籍可不联网,竟有一些刁民反复排队购棉。

再者人群中扒手横行,很多人低价棉花没买到,反倒丢了银子,别提多郁闷了。

另外,长安、万年两个县的县令皆是老官僚,完完全全奉命行事,不敢有丝毫变通,以致整个售卖工作,几乎弄得一团糟。

是以仅仅三天,朝廷低价售棉的活动,便宣告暂停了。

武英殿内,朱樉面色不虞,把锦衣卫送来的调查报告,传阅给内阁学士及六部尚书和左右都御史。

“朕是天子,只会给出大政方针,而不是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做,一件好事,居然能搞成这个样子,昏聩,无能!”

殿内众人,面色都有些惭愧。

毕竟长安、万年两位县令,都是科举出身,他俩事情没做好,显得科举选出的人才不行啊!

左都御史景清道:“陛下,朝廷向京城百姓低价售棉,本是皆大欢喜的好事,然直隶下属诸县,皆办事不力,臣以为,非是官员们无能,而是他们的思想,还未转变过来!”

朱樉来了兴趣,笑道:“哦,你且详说?”

景清拱手,“我大明的府县之尊,皆是代天子牧守一方,从来做的都是保境安民、征收赋税、推行教化等事。这让利百姓,低价售卖民生之物,也都是第一次经历啊!”

这话说出了众人心声,一个个皆点头称是,齐声附和。

朱樉冷笑,“说白了就是,官老爷当习惯了,没有服务百姓的意识呗!”

众大臣听得一懵,服务百姓?咱大明的官吏,何时需要如此了?

话说这建元帝,也算是个好皇帝,就是时不时的“奇思妙想”,叫人摸不着头脑啊!

解缙道:“陛下,府县之尊,是地方百姓的父母官,自古以来,只有儿女侍奉父母,哪有父母服务儿女的道理?”

“就是,就是啊!”

“纲常不可乱啊!”

朱樉笑了,他知道古人的思维是很难转变的,可要不从思维变起,这帮封建官僚,有几个会在乎民间疾苦,在乎普通百姓啊!

“朕早说过,这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仇。百姓与朝廷,亦同此理。朝廷若无爱惜百姓之心,百姓也不会拥护朝廷!”

一众大臣见朱樉似乎真有些生气,不敢再与朱樉争辩,都躬身施礼道:“臣等受教!”

朱樉冷哼一声,瞥了眼户部尚书傅友文,“傅大人,若命你来处理此事,可能办妥?”

傅友文忙说:“其禀陛下,臣定办的妥妥当当!”

“哦,若换你主持,如何操作?”

傅友文笑道:“臣以为,可由银币提举司,造一批棉花优惠券,命百姓携凭证到衙门领取,然后可凭券,在指定的商家兑换购买。事后,再由朝廷与商家进行结算便可!为了避免贪污,朝廷可派厂、卫及都察院的人,全程监督。”

朱樉闻言大笑:“不错,益质(傅友文的字)所言,与孤不谋而合,便用此法吧!”

傅友文听了大喜,笑着道:“其实臣一开始,也是全无主意,还是听了陛下所言,要多为百姓着想,才想到这些。算起来,都是皇上洪恩浩荡的缘故啊!”

一旁的朝廷重臣,见傅友文说的谄媚,都微微皱眉,却又不得不佩服傅友文的急智。

别的不说,这老小子执掌户部这么多年,身上可不怎么干净。

想必皇上也是略有耳闻的,却不动他,自然是对他颇为满意。

一方面是因为傅友文确实有些能力,其次便是因为他能放得下朝廷重臣的身段,敢毫无顾忌的说些非常谄媚的话吧!

至少朱樉听得颇为高兴,手捻长髯道:“益质有心了,以后,咱大明的官员,就要多向他学习,什么事,多从百姓的角度考虑,不要总是高高在上,摆父母官的架子!”

一众官员瞠目结舌,向傅友文学习?话说皇上您是真不知这老小子的生活有多奢侈吗?

若都像他那般,目前的民脂民膏,可有些不够分啊!

然无必胜的把握,谁也不愿贸然与傅友文结仇,都讪讪道:“臣等遵旨!”

“行了,去吧!”

小朝会散去后,官员们三三两两往外走,相互低声议论,越发觉得朱樉的观念奇怪了。

明明是天家贵胃,亲王出身,更曾虐杀百姓无数,怎么就忽然变成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了?

不仅如此,还嫌弃咱们官僚?

话说皇上不是冲着什么了吧!

傅友文那边,则非常有效率,先去银币提举司印了十三万张购棉优惠卷。

因为整个直隶(长安府)也就十万多户,这当中还会有些大户人家,懒得去领。

随即,傅友文按各县的户数,将优惠券发到各县衙,在令百姓们去县衙领券。

因为少了耗时、繁琐的购棉环节,各县虽略有拥堵,却很快就将优惠券发完了。

百姓们拿着券,去户部指定的棉花商家兑换购买,很快便以低价买到棉花,一个个皆喜笑颜开,口称朝廷恩德。

而外地的百姓见此情景,便有些不是滋味了。

“朝廷待关中之民,何其厚也,怕百姓买不起棉衣,竟以如此低价让利!”

“嗨,这世道,钱啊,都是流向不缺钱的人,好东西也是流向不缺它的人。就说这关中百姓,这些年得了多少实惠?便是普通的耕读之家,仓内亦有百十石粮食。一个卖苦力的矿工,一年能赚多少银子?他们差这点优惠吗?还要给补贴,真是不公平啊!”

两个外地的行商,见此情形忍不住吐槽,上点年纪的说:“都是命啊,比不了!”

年轻的愤愤不平,“朝廷不公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卒过河 网游之修罗传说 王座攻略笔记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空间大佬穿越七零之利剑出鞘 御女天下 帮主角受逃离疯子后我被盯上了[穿书] 龙族:从觉醒言灵皇帝开始 超凡大航海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续弦小夫人 艳海风波 挑肥拣瘦 绑定神豪系统,我被养成顶级女神 天命之子的我却绑定了反派系统? 逃难被丢下,我带娘和弟弟奔小康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男欢女爱 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袭 宿敌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九龙夺嫡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明末小平民 唐砖 崇祯十五年 带着农场混异界 流氓帝师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寒门状元路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铜镜约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辽国公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水浒之往事随风 
家父朱重八 余生所念 - 家父朱重八txt下载 - 家父朱重八最新章节 - 家父朱重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