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

流云舞天风

首页 >> 隋唐天字七书 >> 隋唐天字七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下枭雄 铁骨 汉乡 盛唐日月 这个大明有妖魔 敛财人生 金牌帝婿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隋唐天字七书 流云舞天风 - 隋唐天字七书全文阅读 - 隋唐天字七书txt下载 - 隋唐天字七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1章 城虽得人心尽失,隋终亡覆巢无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徐文远和王世充故人重逢。

第五次战役,李密一战而溃,入关投唐之后,徐文远再次进入东都。

这时洛阳城已是王世充的天下,虽然当时洛阳一斛米已值八九万钱,一般米价到了这个数字,社会就濒临崩溃的边缘。

但对于这个老师,王世充还是尽学生之道,赐给徐文远米面粮食。

徐文远很感恩,甚至过于感恩了,他见到王世充,即使相隔很远,就俯身下拜。

众人感到非常奇怪,迷惑不解地问他说:“闻君踞见李密,而敬王公,何也?”

徐文远也不遮掩,直接了当地回答说:“李密,君子也,能受郦生之揖;王公,小人也,有杀故人之义。相时而动,岂不然欤!”

可见徐文远并非是一介腐儒,而是早已将文字读懂读通,融汇贯通,在这个乱世,可以远避利害,游刃有余地活着。

徐文远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也是个妙人。

当李世民围攻洛阳时,徐文远再一次表现出他生存的智慧。

当然,这或许经过了王世充的默许。

对于这个非核心成员的老师,王世充展示了仅有而难得的良心,与其和洛阳城玉石俱焚,活活饿死,那放自己老师一条生路,也许,也并不是一个不可以接受的结果。

徐文远故技重施,又一次出城砍柴,毫不意外,他再一次被围城的唐军捉住。

他被安全送到长安,作为当世大儒,被李渊重用,授与国子博士,

盛世写书作文,足可以流芳后世。

徐文远在唐朝撰写了《左传音》三卷,《义疏》六十卷,他无忧无虑地活到七十四岁才安详离去。

他也为后世树立了一种文化人在知世之中,安身自保的典范,可能不趋炎附势,但一定懂得趋利避害。

作为一个着名的砍柴高手,徐文远非常有意思。

但王世充现在觉得很没意思。

因为他的根基实在过于浅薄,很多隋朝的旧官僚士人都不看好他,也看不起他。

这导致了广泛的不合作行为。

陆德明也是当世大儒,但凡是个文人,都会有几分傲骨,只不过陆德明表现得更为出格。

为了招揽陆德明,也为了建立更广泛的统一战线,王世充费尽苦心。

他让自己的儿子王玄恕拜陆德明做师父,但陆德明引以为耻,为了逃避这个差事,他想出了一个损招。

他先主动服食了大量巴豆,这是泻药,于是,在王玄恕入府拜师那天,他就只能病卧在床。

王玄恕倒并没有丢王世充的脸,并没有死心,而是一直跪倒在陆德明的床前,恭敬地执弟子之礼,希望以自己的诚心感动陆德明。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陆德明不动如山,丝毫不为所动。

相反,因为巴豆吃得太多了,他当着王玄恕的面,稀里花啦,拉了一通又一通。

事情到这一步,这拜师之事,自然也告吹了。

但陆德明在东都也呆不下去,为了避祸,就称病谢罪,远避成皋,再不理人事。

陆德明事件,实际上也代表了王世充的政权,仅仅是一个军事政府,既没有执政根基,也得不到士人的拥护。

但王世充和旧的官僚体系,维持了一种表面的平衡。

如果在军事上顺风顺水,政权就能稳固,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必然离心离德,一朝崩塌。

陆德明是个真正的猛人,他还将续写自己的传奇。

入唐之后,陆德明远游长安。

当时,长安城热闹非凡,最着名的文学盛事,就是三人三书。

徐文远讲《孝经》,沙门惠乘讲《波罗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三人三书,精妙百出,一时蔚为壮观,实乃文化盛事。

但陆德明天纵其才,横空出世。

他以一对三,和另外三人互相问难,各因宗指,随端立义,让人大跌眼镜,竟然全部胜出。

这是大才,更是通才。

于是,陆德明集毕生之力,立德立言立功。

他写了一本三十卷的《经典释文》,对于儒家各部典籍的源流,演变史和传授史,无不穷其本源,成为这个类别的传世经典,足以万世流芳。

书成之日,甚至连李世民也对此赞不绝口,受益非浅,给他赐帛二百段。

李唐王朝,盛世流芳,君臣都气象万千,远迈前代。

王世充就远没有这么滋润的日子。

这种日子,可能连想一想的时间他都欠奉,他真的忙得焦头烂额,因为又有人要造他的反了。

那就是裴仁基。

裴仁基是当世素着威名的大将。

他原本为隋朝守卫虎牢要塞,投降李密之后,立即变成李密手下最着威名的猛将,第五次战役,他是少有的清醒派。

但言不见用,李密一战而溃,他无奈之下,甚至没有时间去考虑将来的出路,而只能随大流向王世充投诚。

这是当时的大势,也是李密部下最主流的一种选择。

但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让人崩溃的事实。

王世充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明主,比李密差得太远,更不可能成为全天下的真命天子。

当时局稳定而明晰之后,这一股势力,被迫再一次做出选择。

在裴仁基做出最激烈的选择之前,已经有不少李密的旧部,重新做了一次选择,他们也仿效李密,投降李唐。

二个最典型的代表,一个叫程知节(咬金),另一个是秦叔宝。

他们二人都是瓦岗军的旧部,程知节私下对秦叔宝说:“王公(王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此乃老巫妪耳,岂拨乱之主乎!”

秦叔宝完全同意,说干就干,他们决定临阵倒戈。

在王世充和唐军在九曲战斗时,他们二个人率领几十个亲信,策马奔出本军的战列一百多步之后。

回身下马拜向王世充,恭谨却坚决地说:“仆荷公殊礼,深思报效;公性猜忌,喜信谗言,非仆托身之所,今不能仰视,请从此辞。”

这些当世一流的猛将谋士,全部汇聚到李世民帐下,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甚至连李渊自己也没有料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反过来被这些力量制约。

裴仁基现在就不想受王世充的制约。

因为他本来就是隋朝大将,而杨隋一朝,皇泰主杨侗虽然被废,却并未身死,洛阳本来是杨隋的洛阳,王世充不过是一个刀笔小吏,因缘际会,才得以掌控洛阳城。

无德无能者,哪里配据有天下之重器。

王世充也心知肚明,如果自己连瓦岗军的一些优秀人才都无法留住,更不要说那些声名在外,早着威名的夙将了。

裴仁基早就勇冠军中,他的儿子裴行俨更是万人敌,树大招风,功高震主,裴仁基父子已成为王世充眼中之钉。

裴仁基非常清楚这一点,他只有二个选择。

要么等死,要么自己先下手为强,联合东都隋朝原有力量,如尚书左丞宇文儒童等,重新尊奉皇泰主。

他决定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但他一样不是败于战斗,他和元文都一样,败于内部的泄密。

于是,参与计划的人,全部被诛杀三族。

凭着这一个案件,王世充将东都之内,杨隋一朝最后的反抗力量消灭殆尽。

但还有最后一个祸源,他需要处理。

那就是皇泰主杨侗,这个货真价实的杨隋王朝最后的皇帝,只要他存在一天,就象一颗火种,总会让心有不轨的人产生希望。

现在时局严峻,王世充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否则自己随时躺在火堆之上,分分钟可能身毁人亡。

所有人都看到这一点。

他的兄弟王世恽非常明确地对他说:“儒童等谋反,正为皇泰主尚在故也,不如早除之。”

政治充满鲜血而冷酷。

王世充派人去鸩杀皇泰主,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的时间到了。

但人生在世,青春年少,谁不想多活几天?

皇泰主想起了王世充当日对自己的承诺,他想再见一见王世充,或许也还有万一的希望呢?

他对使者哀求说:“更为请太尉(王世充),以往者之言,不应至此。”

王世充有一个家奴叫百年,心中不忍,想为皇泰主通报,但王世恽更知道现实的冰冷,也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他坚决不允许。

皇泰主在生命最后的时分,想和自己的母亲见上一面,想好好做一个告别,也被无情拒绝。

万物皆虚,一切皆幻。

人生实苦,又哪里值得留恋。

生机已逝,皇泰主在绝境之中,保留了自己是杨隋最后一任皇帝的尊严。

他以布为席,点燃檀香,跪下虔诚礼佛,在轻烟袅袅之中,愿这一世繁华,也愿这一世罪孽,都随风而去。

他在心中,发下心愿:“愿自今已往,不复生帝王之家。”

檀香袅袅,寂无人声,皇泰主饮下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杯毒酒,但这酒的毒性却似乎并不强,皇泰主死得并不快,他也没有死绝。

王世恽早就等得不耐烦,他命令手下,赐给皇泰主五尺白绫。

皇泰主被绞杀于含东都洛阳含凉殿。

一个时代彻底结束了。

新的时代,就要开始。

但在黎明来临之前,还有一段深深的,沉沉的黑暗。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凡骨 背剑之人 御女天下 我为炉鼎 渔港春夜 都市极乐后后宫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重生之神级明星 妖神记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陆门 七年顾初如北 快穿这个反派太完美 纨绔才子 权财 曼陀罗妖精 特种兵在都市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抗日之铁血战魂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回到明末当帝王 1625冰封帝国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朔明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紫鸾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大梁辽王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红楼之皇权枯骨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乱世:整活小砖家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 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 大乾贵公子 风雪战火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隋唐天字七书 流云舞天风 - 隋唐天字七书txt下载 - 隋唐天字七书最新章节 - 隋唐天字七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