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

流云舞天风

首页 >> 隋唐天字七书 >> 隋唐天字七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权奸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回到明朝当王爷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混在洪武当咸鱼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特工之回到清朝 皇叔,不可以 
隋唐天字七书 流云舞天风 - 隋唐天字七书全文阅读 - 隋唐天字七书txt下载 - 隋唐天字七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4章 仁义惊天足堪任,动辄得咎必争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是一个现实的世界,也是一个靠武力生存的世界,谁的拳头硬,谁就有话语权。

这些向李唐臣服的州县,将很快变脸,只能屈服于王世充的淫威之下。

在风口浪尖的夏侯端,立即感到了这种变化。

王世充是地头蛇,他的反击开始。

毫州和汴州刺史显然更清楚河南的风向,他们向王世充投诚,这是一个糟糕的消息,等于截断了夏侯端的归路。

夏侯端立即成了水中的浮萍,无根而生,他的部下的二千余人,无处筹粮,也无路可走。

人是铁,饭是钢,夏侯端陷入了绝境。

他知道事势已完全不可为,于是,夏侯端在临水之处,杀掉自己所乘之马,最后一次犒赏军士。

他痛心疾首地说:“今王师已败,诸处并没,卿等土壤,悉皆从伪,特经共事之情,未能见委。然我奉王命,不可从。卿有妻子,无宜效我。可斩吾首,持归于贼,必获富贵。”

这一路走来,大家互相扶持,夏侯端虽为特使,但并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他们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已建立起信得过,更是过命的情谊。

穷途末路之际,听闻这种生死分别之言,将士们不由悲从中来。

前路漫漫,前路茫茫。

全军上下,无不痛哭失声。

夏侯端见兵士们没人行动,赶紧又说道:“卿不忍见杀,吾当自刎。”

士兵们被他的忠义绝决所感动,赶忙制止他说:“公于唐家,非有亲属,但以忠义之故,不辞于死,诸人与公共事,经涉艰危,岂有害公而取富贵。”

于是,一行人再次向前奋进。

但现实非常残酷。

缺粮少食,后有追兵,一战之下,奔溃战死的已去大半。

他们只能尽力避开王世充的势力范围,一路向东奔逃,队伍的人数,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最后加上夏侯端,总计只剩下三十多个人,没有食物,他们就采集山中野生之豆,聊以果腹。

这真是一段凄惨的日子。

但夏侯端保持了他李唐特使的身份和尊严,他每天抱着李渊赐予的使节,一步都离身。

在最后时刻,夏侯端大义凛然地说:“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中。我受国恩,所以然耳,今卿等何乃相伴死乎!可散投贼,犹全性命。吾当抱此一节,与之俱殒。”

同行之人,都被夏侯端的忠义和慷慨赴死所感奋,他们决定和夏侯端生死与共,共赴一段佳话和传奇。

天不绝人,在他们山穷水尽之时,却似乎盼来柳暗花明的一日。

整个河南,李密之旧地,只有杞州(治所雍丘)李公逸为夏侯端的忠义所感动,愿意臣服李唐,他派兵保护并宴请了夏侯端。

他们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但好日子立即到头了,这种挑衅,招来了王世充快速而猛烈的报复。

但是,王世充并没有忘记,夏侯端的义举和传说,已成为一面旗帜,招降他的价值要远大于杀死他。

王世充颇有几分心思,他将自己亲身穿着的一袭衣服脱下,赐给夏侯端,以示恩宠。

同时,他开出了令夏侯端几乎无法拒绝的高官厚禄,封夏侯端为淮南郡公,吏部尚书。

但夏侯端完全不为所动,他对着王世充的使者大义凛然地说:“夏侯端天子大使,岂受王世充之官!自非斩我头将往见汝,何容身苟活而屈于贼乎!”

他举火烧掉王世充的书信,抽出佩刀,斩断王世充所赐衣服,以示绝决。

招降不成,就只能来硬的。

王世充的前锋,立即兵临城下。

雍丘只是个小城,并非久居之所,夏侯端准备回长安复命,这将又是一段长长的艰苦行程。

但好处是这只是一支三十几个人的小部队,并不引人注目,夏候端尽量选择从山中小路西进,以避开王世充的追击。

但雍丘城就没这么好的命运,城池逃无可逃,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李公逸选择向李渊求救。

远水不解近渴,由于中间远隔着王世充的地盘,李渊爱莫能助。

李公逸只能留下李善行守城,然后率领几个亲信也想逃往关中,他选择了南行的路线,但在襄城,依然被王世充属下张殷抓获。

王世充很好奇河南大地之上,这个唯一敢和自己做对的人,他想见见李公逸。

王世充亲自审问李公逸,大惑不解地道:“卿越境臣唐,其说安在?”

李公逸非常硬气,他义薄去天地回答道:“我于天下,唯知有唐,不知有郑(王世充)。”

王世充大怒。

于是,李公逸死,李善行也一样死于城破之日。

河南全部沦为王世充的地盘。

夏侯端一行,艰难前进。

他们昼夜兼行,虽然甩掉了追兵,但大自然的威胁依然令他们吃尽苦头,中间或附崖溺水,或被猛兽袭击,又损失了一半人手。

但他们终于走出了大山,重新见到了李唐的太阳。

当他们鬓发脱落,形貌枯瘠地出现在李渊面前之时,李渊心中无限感慨。

大唐创业之艰难,真是难以与人言说,此去虽然无功,但有足够的苦劳,也让天下见识了李唐的骨气和坚韧。

夏侯端官复原职。

这个坚毅之人,后来又做过一地的刺史,清正廉明,所得俸禄,全部散施孤寡。

夏侯端善终于李世民贞观一朝。

其实夏侯端并不是李渊派往山东地区的最佳招抚大使,他的资历,籍贯和声望都还不足以让山东的精英人士刮目相看,倾心投诚。

李神通才是。

但先给李神通开路的,还有一个招抚大使,他是魏征。

魏征随李密入关,亲眼看到李密被投闲置散,他精于纵横之道,知道山已尽,水已穷。

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另寻出路,另立山头。

他知道自己最大的本钱,不在关中,而是在山东,在李密的旧部,在徐世绩身上,于是,他也向李渊请求安抚山东。

魏征是李密原山东一系的大佬之一,熟悉山东风土人情,肯定比夏侯端要更有说服力,也更能短时间达到招降的目的。

这是一场比速度的游戏,谁更快谁就更强。

李渊几乎是立即同意了魏征的请求,他封魏征为秘书监,前往黎阳招抚徐世绩。

徐世绩当时处于一种中立的态度。

他拥兵自重,号称等待李密归来,因而,他既不归顺李唐,也没有投降王世充,更没向河北的窦建德靠拢。

但是,徐世绩似乎更喜欢和适合做二把手,他无法单独支撑这个局面。

他只是一支较小的势力,无法永远游离于各大势力之外。

他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也想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确实等到了一个好时间,也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但他却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地域而言,他处于王世充的势力范围,大不可以敌小,弱不可以敌强,臣服王世充,是正常的选择,但王世充此人,似乎并不是真命天子。

以情感和名义而言,他应该跟随李密投降李唐,但中间隔着强大的王世充。

正如王世充所言“越境臣唐,其说安在”,似乎也并不是最佳选择。

如果投降河北窦建德,双方前此并无交往。

魏征看出了徐世绩的犹豫,他也知道徐世绩没有很多时间做选择了。

他替徐世绩做好了选择。

臣服李唐,可能不是最佳,却是必需。

魏征选择了一种稳妥的方式,给徐世绩写了一封信。

魏征在信中言辞恳切地说:“(李密)翻以百战之威,败于奔亡之虏。固知神器之重,自有所归,不可以力争。……今公处必争之地,乘宜速之机,更事迟疑,坐观成败,恐凶狡之辈,先人生心,则公之事去矣。”

这切中了徐世绩的要害,他必须立即做出选择,否则迟则生变,说不定他的部下先一步投降,到时木已成舟,内部分裂之下,自己就只能徒唤奈何了。

事不宜迟,徐世绩做出了一个正确而明智的选择,他向李唐王朝投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人族镇守使 女公务员的日记 三体 福艳之都市后宫 镇妖博物馆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渔港春夜 猎艳谱群芳 黑铁之堡 全球高武 花都太子 重生过去震八方 夫君天天酸溜溜 鸿蒙霸体诀 一品道门 半岛小行星 田野花香 官榜 精灵之黑暗崛起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抗日之铁血战魂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锦衣黑明 从山贼开始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九龙夺嫡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抗战之红色警戒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雷武 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 唐砖 苏联1941 锦衣为王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最近更新大明:会写出师表?那北伐你上! 五次元世界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九曜书 三国:开局系统加霸王传承 封州王 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 大唐极品傻王 我在贞观朝当神豪 明末争雄 清末:大洋铁舰 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 重生明朝,我居然是国姓爷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女穿男美貌帝王爱养鱼 乱世情谋 季凤文牧师二 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 生死轮回两千年 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 
隋唐天字七书 流云舞天风 - 隋唐天字七书txt下载 - 隋唐天字七书最新章节 - 隋唐天字七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