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首页 >> 华夏真相集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衡中那一年 百世药语 因为怕痛所以全点防御力了 摆烂五百年,剑仙身份藏不住了! 最强奴才 斗罗:宁夫人今天也在开挂宠夫 武侠:邪恶圣人系统 开局仙帝修为,我的势力遍诸天 快穿之攻略直男的正确姿势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五十五集 怀英审鬼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千年文豪,万载小人。

宋之问与阎士隐等得以参与编修文集,便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多代二张写赋入集,倾心媚附。书成之后,张易之及张昌宗大喜,又奏请迁升宋之问为司礼主簿。

由于常写歌功颂德诗文,武则天读后每自眉开眼笑,宋之问因此得以任用,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奉宸院,担任左奉宸内供奉。

奉宸院中尽为年轻美貌男子,宋之问仪貌雄伟,且辩才过人,自是合适人选。

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是为奉宸院中班首,飞扬跋扈,权倾一时,连武三思等亦都巴结,宋之问自是不甘落后,竭力奉迎张氏兄弟,极尽谄媚能事。甚至曾替张氏兄弟提过尿壶。

宋之问又渴望得到武皇宠爱,为爬上龙床,于是毛遂自荐,写艳诗献给皇帝。武则天读后赞不绝口,却对内侍道:宋郎实是难遇之才,只是口臭熏人,使朕无法忍受也。

由于口臭以使美梦化作泡影,宋之问便写长文《明河篇》,以抒发愤懑之情。

未料有人无意得之,将此献给武皇告密,说此人怀怨,当问其罪。武则天细细品读,竟越看越爱其文辞,遂起惜才之念。

见文中写道: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于是便对身侧崔融道:我非不爱宋之问才学,然其身有恶疾,朕实不能接受也。

崔融笑答道:亦不为大病,只是口臭而已。然欲亲陛下香泽,岂能得乎?

事为女皇左右得知,皆都作为笑谈。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既然在朝宠幸无比,权势熏天,由是早将当年吉顼相劝之语抛在脑后,竞以豪侈相胜,且重用亲属,任其胡为。

张昌宗尝有一日早朝,有选人姓薛,以黄金五十两并身状邀其马前赂之。张昌仪受其贿金,便至朝堂,只以身状授予天官侍郎张锡,嘱其趁便选薛某入官。

数日之后进行铨选,张锡却失其人身状,便只好再问张昌宗,前番所嘱之人姓甚名谁。

张昌宗骂道:你真乃不了事之人!我亦不记这许多,只听其自称说是姓薛。既失其状,你便将姓薛者授官与之便了。

张锡大惧而退,只好在铨册中搜索,将其中凡姓薛者六十余人悉注官职。

时有大将李楷固,初为契丹默啜可汗部下,曾得异人传授,能徒步追及奔马,并善用??索,精于骑射,能在马上舞槊如飞,舞动时只见槊影,不见其身。每当冲锋陷阵,便如鹘隼飞入乌鸦群中,所向披靡。

当初黄麞谷之战,张玄遇、麻仁节等一众武周将帅,便皆为李楷固??索套中成擒。又有其同僚名骆务整者,亦为契丹大将,屡败武周官兵。

及孙万荣死后,李楷固及骆务整皆率部众,来降武周。有司责其兵败之后而至,非是真降,奏请族灭之。武皇正欲准奏,忽听班部中有位大臣叫道:陛下切切不可!

话音未落,文官班中走出一人,登阶施礼谏道:李楷固骁勇绝伦,能尽忠于旧主默啜,亦必能尽力于我大周。若抚之以德,便皆可为我用矣。

武皇及众臣看时,见进谏者竟是内史狄仁杰。

当时朝中有半数大将皆为狄公门生弟子,闻言大惊,皆以眼色止之,并有人小声劝道:李楷固擒杀我大周数员将帅,陷我十数万大军,可谓其罪如山。其非我族类,亦非大人故交,更何必为其犯险,以个人前程力保?

狄仁杰斥道:苟利于国可矣,我岂为自身而谋!

武皇太后因信其识人之能,遂听其言,命将李楷固及骆务整赦之。

狄仁杰不肯罢休,又请封官。武皇太后乃以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骆务整为右武威卫将军,使二人率兵北击契丹余党,及靺鞨首领大祚荣。

画外音:话说靺鞨部族,自古生息繁衍在中国辽东,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肃慎、挹娄。北魏时称为“勿吉”,大批迁往内地,尤以幽州、卢龙最多。隋代时称其为靺羯,常与高句丽发生战争。自夫余衰弱,靺羯族一部逐渐向东南迁徙,入居松花江流域,因水为名,号为粟末。其后高句丽不断北拓,攻占原属夫余领土,更与粟末部接壤,争夺不断。粟末部渐处不利,最终降隋内附。靺羯族另有一部,留在松花江流域与黑龙江下游两岸,发展较慢,称为黑水靺鞨。至五代时期,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是为女真族由来。

李尽忠及孙万荣营州之乱时,大氏部落首领乞乞仲象被契丹裹胁,与靺鞨酋长乞四比羽先同反武周。其后率部东逃,渡过辽水,据保太白山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

营州之乱平定,乞乞仲相与乞斯比羽上表,向武周朝廷请罪。

武则天准许其降,封乞乞仲相为震国公,乞斯比羽为许国公。

然而武懿宗等为邀军功,对本已放下武器契丹降兵大开杀戒,并皆以反叛为名,剖腹挖心,剐取其胆;又奏请将河北百姓从贼者尽诛之。

由是粟沫靺鞨首领大祚荣复引众北还东渡,在后突厥庇护之下建立渤海国。

李楷固即被狄仁杰保奏,不但免死,而且升官拜爵,不由感激涕零。由是领旨,奉命前往清剿粟末靺鞨以及契丹叛军余党。

为保此战必胜,武则天委以专征之权。李楷固果然不负圣命,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乞斯比羽部落击败,并俘杀酋长乞斯比羽,传首神都洛阳。

乞乞仲相惊惧而死,其子大祚荣率部逃遁。

久视元年秋七月,李楷固班师回朝,献俘于含枢殿。武皇太后大喜,以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国公,赐姓武氏;复召公卿合宴,为随征将士贺功。

宴席之间,武皇特举觞专赐狄仁杰道:今平灭契丹残余,并驱靺鞨出塞至海,非仅李楷固等将士之劳,更是狄公力谏之功也。

狄仁杰奏道:此乃陛下威灵,将帅尽力,臣何功之有!

武则天赞叹不已,遂以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以佐内史,并罢鸾台侍郎李峤政事。

李楷固下场结果,史书语焉不详,却在《太平广记》中找到蛛丝马迹:将军李楷固,契丹人也,善用搨索。李尽忠之败也,麻仁节、张玄遇等并被搨将。獐鹿狐兔,走马遮截,放索搨之,百无一漏。鞍马上弄弓矢矛矟,状如飞仙。天后惜其材,不杀,用以为将。稍贪财好色,出为潭州乔口镇将,愤恚而卒也。

若照此说来,李楷固是因贪财好色坐罪被贬出京,愤恚而死,似与战败无关。

武皇太后以为四夷宾服,天下太平,复欲造大佛像,使天下僧尼日出一钱,以助其功。狄仁杰上疏谏道: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存虚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

太后览奏自愧道:狄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

遂收回成命,诏罢其役。众臣见此,无不惊讶赞叹,因知以武皇性格,若是换作他人以此种口气进谏,既不被全家抄斩,亦必流放岭南,岂有虚心纳谏,并行自责之理!由是太后晚年,只信重内史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狄仁杰又好面引廷争,太后也就只好每屈圣意而听从之。有次众臣尝从太后游幸,途中遇风,吹落狄仁杰头巾,兼又马惊,不能停止。

太后急命太子李显亲自追上惊马,执其鞚缰系之。则在武皇眼中,狄公竟重于太子。

狄仁杰屡以年老多疾,乞骸骨致仕还乡,太后每次皆都不许。每当入见参驾,又常止其下拜道:每见公拜,朕亦身痛。

又免其宿直,并戒众僚:若非军国大事,勿烦狄公。

其后巡幸三阳宫时,文武百官多随驾前往,皆与众军露宿营帐之内。唯有狄仁杰获赐宅第一所,可谓恩宠冠绝当朝。

久视元年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

武皇太后闻此凶信,先是呆怔半晌,然后不由泣下道:狄国老既去,朝堂空矣!

诏命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

自是朝廷每有大事,众臣争论而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画外音:狄仁杰自天授元年入阁拜相,中经来俊臣陷害贬官,立于武周朝堂十年,力保李旦及李显二位太子,并多荐异能之士入朝。且以宰相之职挂帅统军,使突厥及契丹军皆都望风而逃,此生于国于民,功莫大焉。

据野史记载,狄仁杰向来不信鬼神。

初至宁州刺史任时,有属下官吏直言官舍久凶,之前刺史死于此宅者已有十余辈,此后无敢居者;且榛荒棘毁,已不可居,请改居他处。

狄仁杰说道:刺史不住本宅,何必别舍?

遂命修葺整治,居之不疑。入住当日夜间,宅中灵异事件频出,不可胜纪。

狄仁杰干脆不睡,乃望空中怒斥道:我是本州刺史,此处即是我宅。你孤魂野鬼入我家宅,为何不识分理,反以邪忤正?公若为神,速听明教;若是鬼魅,何敢相干!我不惧汝,何需千变万化;既要相见,何不以礼现身?

话犹未了,果有一人具衣冠上堂诉道:某是前朝官员,葬在大堂台阶西树之下,因体魄被其树根所穿,痛苦不堪。

狄仁杰道:且住!既是前朝官员,因何到此时不得转世,今反来扰我?

鬼魂答道:在明公之前,也曾遇到许多公家来此,某来陈述此事,未料多官皆不经吓,俱被我唬死。我因此更增罪孽,不能脱于地狱,难以轮回投胎,以至于今。

狄仁杰:公来见我,意欲何为?

鬼魂道:使君若可怜悯在下,能予以改葬别处,或将其树掘根移植,免我穿身之苦,下官当铭感五内,又怎敢在此处阳世间徘徊!

申诉已毕,便即消失不见。

狄仁杰虽然不惧,但亦始信世间果有鬼神幽冥,不敢轻忽。来日清早,令家仆发之,果如其鬼魂之言,见树下有具尸骸,怕不有二三百年之久,为其树根盘绕压迫。

于是以礼祭奠,乃为改葬,从此灵异事件不再出现。

狄仁杰入朝为相之后,向来轻视二张及诸武佞臣权贵。

有日武则天将南海进献集翠裘赐给张昌宗,命其当面穿上,共为双陆之戏。狄仁杰进来奏事,武则天便命其与张昌宗对弈。

狄仁杰欣然应道:三局两胜,臣以身上紫袍为注,赌张昌宗这件皮袍。

武则天笑道:你倒会算计,他这件皮袍价逾千金,公此紫袍差矣。

狄仁杰正色道:非也。我这紫袍是宰辅朝见天子时所穿,高贵无价;而彼皮袍,不过是因陛下宠幸所赏。两件相对,我吃亏多矣!

武则天说不过他,只好应允。张昌宗羞赧沮丧,气势不振,终将集翠裘输给狄仁杰。

狄仁杰大获全胜出宫,命家奴将集翠裘当众穿上,策马而去。

狄仁杰尝为魏州刺史,因有惠政,离职后百姓便为之竖立生祠。后其子狄景晖又为魏州司功参军,因施政贪暴,便为州民所患。

由此迁怒其父,因而捣毁狄仁杰生祠,并拆其塑像。

狄仁杰闻说此事大怒,断然罢黜其子官职。不少门人弟子一再为狄景晖说情,狄仁杰坚持贬子官职,并道:贤者当举,贪者当罚。此乃用人之道,兴邦之法,不可废也。

狄仁杰之事到此告一段落,按下不提。

字幕:久视元年,冬十月,以魏元忠为萧关道大总管,以备突厥。

是年恢复唐历,以正月为十一月,一月为正月,诏命大赦天下。罢纳言韦巨源相权,以文昌右丞韦安石为鸾台侍郎、同平章事。

韦安石乃是名臣韦津之孙,亦是耿介之士,不肯阿谀奉承。

便有一日,韦安石尝侍宴于禁中。张易之招引蜀中巨商宋霸子等数人在座,与天一同博戏。韦安石跪奏:商贾贱类,不应得预此会。

奏罢起身,命左右将宋霸子等人全部逐出。

座中皆都失色,太后以其言直,反劳勉之,同僚皆都叹服。

十二月甲寅,突厥可汗莫啜再次出兵南侵,掳掠陇右诸监战马万余匹而去。当时因武皇太后佞佛,禁止天下屠宰杀生多处,百姓无论贫富,皆以为苦。

凤阁舍人崔融为此上疏:割烹牺牲,弋猎禽兽,圣人着之典礼,不可废阙。又江南食鱼,河西食肉,一日不可无;富者未革,贫者难堪,况贫贱之人,仰屠为生,日戮一人,终不能绝,但资恐喝,徒长奸欺。为政者苟顺月令,合礼经,自然物遂其生,人得其性矣。

武则天览表准奏,遂复开屠禁,祠祭亦复用牲牢如故。

春正月,因成州上言见到佛迹足印,改元大足。

大足元年春二月,以鸾台侍郎李怀远晋升同平章事,就此入阁拜相。其后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锡因漏泄禁中秘语、赃贿满数万之巨,论罪当斩,临刑释之,减罪流放循州。

适逢宰相苏味道亦坐事获罪,与张锡俱下司刑狱,但于监外执行。

张锡不改为宰相时作派,兀自骑乘高头大马,气色自若,就舍于三品院,帷屏食饮,无异于平时在相府居住。

苏味道则步行至系狱之所,舍其床榻席地而卧,一日三餐蔬食思过,不肯食肉。

武皇太后闻说此事,命将张锡流放岭南,却复苏味道相位。张锡至此后悔不及。

是月大雪,苏味道以为祥瑞,帅百官入贺。殿中侍御史王求礼劝止道:苏相休矣,万不可如此。当今三月,已至暮春,其雪非当其时,只为妖异,岂可作祥瑞!若三月之雪是谓瑞雪,则腊月打雷,是为瑞雷乎?

苏味道不从,仍引群臣入贺。

既入内宫,众官皆随苏味道拜贺献辞,王求礼独不称贺,并进言道:今阳和布气,草木发荣,而寒雪为灾,岂得诬以为瑞!今日贺者,皆谄谀之士也。

太后闻奏,为之罢朝。

苏味道大有文才,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又与李峤并称苏李,但其诗多为应制之作,《全唐诗》录入十六首。

雪灾之后,江南又有献三足牛入京者,苏味道及诸宰相复又祝贺。

王求又道:凡物反常,皆为妖孽。此牛鼎足而生,是谓朝廷用非其人,政教不行也。

太后闻说,愀然不乐。

是年夏,提拔天官侍郎盐官顾琮为同平章事。夏官尚书李迥秀兼管选举事务,选拔文武官吏,号为称职,并为同平章事,就此拜相。

李迥秀字茂之,陇西狄道人。少时聪明颖悟,好结交宾客。喜好饮酒,多而不醉,时人赞其风流潇洒。今因而曲意逢迎谄媚张易之兄弟,得以拜相,士人评价顿时降低。

不久又因贪赃获罪,贬官庐州刺史。

当年秋八月,突厥默啜可汗复发兵寇边,北部大扰。武皇则天诏命相王李旦为天兵道元帅,又封安北大都护,统领都护管下诸路军马击之。

李旦遂挂三军帅印,气势昂昂,就此调兵遣将,预备祭旗出师。然而大军未行,突厥闻说是故李唐天子挂帅亲往,便即望风而退,回归汗庭。武则天闻此,即喜且忧。

便当此时,忽有武邑人苏安恒投匦上疏。其文略曰:

陛下钦先圣之顾托,受嗣子之推让,敬天顺人,二十年矣。岂不闻帝舜褰裳,周公复辟!舜之于禹,事只族亲;旦与成王,不离叔父。族亲何如子之爱,叔父何如母之恩?今太子孝敬是崇,春秋既壮,若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之身!陛下年德既尊,宝位将倦,机务繁重,浩荡心神,何不禅位东宫,自怡圣体!自昔理天下者,不见二姓而俱王也,当今梁、定、河内、建昌诸王,承陛下之廕覆,并得封王。臣谓千秋万岁之后,于事非便。臣请黜为公侯,任以闲简。臣又闻陛下有二十余孙,今无尺寸之封,此非长久之计也。臣请分土而王之,择立师傅,教其孝敬之道,以夹辅周室,屏籓皇家,斯为美矣,岂不大哉。

武则天览奏,见句句都为自己着想,字字都说在心里痛处。

于是特地于内宫召见,并赐食酒宴,再三慰谕而遣之。

此时太后已是七十七岁高龄,朝中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郡主女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皆以为不可。

张易之闻说此事大怒,因哭诉于太后:李唐宗室及陛下侄孙,皆恨臣入骨,不必说也。今已如此,若至陛下千秋之后,则臣兄弟必被锉骨扬灰矣!

直诉说时情真意切,哀哭时却又似梨花带雨。

武皇则天被张易之一席谄言所惑,当时便下诏命,将李重润、永泰郡主及武延基三人,皆都逼令自杀。

画外音:武延基非但是郡主女婿,更是武承嗣之子,能令武后杀己侄孙,可见张易之厉害,此时已是朝廷无对,天下无敌。但亦正因此事,反而促成李唐及诸武联盟,使其同心协力,非欲除灭二张不可,此亦可谓自寻死路,无药可医。

冬十月,女皇诏以相王李旦为大将军,权知左、右羽林卫军事;命其引兵扈从,自神都西入函谷关,还至西京。

因阔别多年复返,故此感慨系之,遂命大赦天下,改元长安。

十一月戊寅,又改含元宫为大明宫。因长安近于陇西,为加强西部边防,乃以主客郎中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

郭元振辞帝出京赴任,来至凉州,先问边事。

僚属禀道:凉州全境东西虽长,南北不过四百余里,甚为窄狭。故此突厥、吐蕃频岁出兵来侵,呼啸而来,如风而去,动辄大军奄至城下,百姓深以为苦。

郭元振道:凉州若是受扰,关陇不宁,京师长安皆受震动。往昔天子常居神都,甘凉之乱尚为小可;今我等职责甚重,非加强守御不可。

于是亲自骑马按察四境,命于南边硖口置和戎城,北边碛中置白亭军,控其冲要。南北二城建成之后,则共拓州境一千五百余里,自此胡虏再也不能复至城下。

又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并尽水陆之利。此前凉州粟麦之积只有数千斛,及李汉通屯田,一缣可籴粟数十斛,所积军粮便可支数十年。

郭元振善于抚御,在凉州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遗。

长安二年壬寅,是为公元七零二年。

春正月乙酉,为选拔将士以御吐蕃、突厥,大周朝初设武举。考试常有射箭、马枪、翘关、负重等项,复检阅身材、言语,各分“上、次上、次”三等。

此时突厥默啜可汗拥有北边近万里广阔之地,开始全面骚扰武周边境,有时进入内地。武周守边兵将不足,只可御而不击。

当年正月,突厥寇略盐州、夏州;三月破石岭关,入寇并州;七月寇代州,九月寇忻州。时或深入,掳掠人畜财物。

武周于是分兵东西两路以御,东部先以雍州长史薛季昶为首将,充山东防御军大使,节制河北沧、瀛、幽、易、恒、定诸州军;另以幽州刺史张仁愿专知幽、平、妫、檀防御,与薛季昶相互为应,以共拒突厥。

然而突厥闻知河北有备,竟不入境。

武皇旋即以相王李旦为并州牧,充安北道行军元帅,以魏元忠为副,也是相互为应以防御西路。及相王与魏元忠整备有绪,突厥军马已退,李旦亦不成行。

五月壬申,苏安恒复又上疏,奏请太后还政太子。

太后览奏,虽不能采纳,却亦不加怪罪。然而此表因先经宰相之手转呈天子,故此满朝皆知,且能背诵,由此苏安恒名气大噪。

武皇既不纳苏安恒忠言,由是司仆卿张昌宗兄弟愈加贵盛,势倾朝野。

八月戊午,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联名上表,奏请封张昌宗为王,武皇不许;四日后上表又请,乃赐爵张昌宗为邺国公。

九月乙丑朔,日有食之。长安见其蚀不尽如钩,神都洛阳见其全蚀似环。

当时吐蕃军万余入寇茂州,都督陈大慈引兵出击,与之四战皆胜,斩首千余级。九月十五日,吐蕃赞普遣大臣论弥萨前来长安求和。

武皇则天设宴于长安大明宫之麟德殿,命奏百戏于殿庭,以厚待吐蕃来使。

论弥萨奏道:臣生于边荒,不识中国音乐,乞放臣走近观之,未知可否?

武则天许之。吐蕃使团近前观赏百戏之后,论弥萨与众使相视喜笑,登阶拜谢,奏道:臣等自来至圣朝,前后倍蒙优待,又得亲观奇乐,使不虚度一生。自顾卑贱,不知如何报答天恩,唯愿太后万岁无疆。

武则天闻言大喜。吐蕃既来求和,于是专心对付突厥。

冬初十月,武皇以武三思为大谷道大总管,洛州长史敬晖为副。数日后又改以相王李旦为并州道元帅,武三思与武攸宜、魏元忠为副;姚元崇为长史,司礼少卿郑杲为司马。

然而突厥闻风而撤,其事竟又不行。

十一月,辛未,监察御史魏靖上疏:陛下既知来俊臣之奸,并处以极法;乞详覆俊臣等所推十狱,伸其枉滥。

太后准奏,乃命监察御史苏颋按覆来俊臣等人所罗织旧狱,由是得以昭雪者甚众。

十二月甲午,以魏元忠为安东道安抚大使,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检校幽州都督,右羽林卫将军薛讷、左武卫将军骆务整为副。数日之后,命置北庭都护府,治所位于庭州。

越明年,诏命自崖州赦还阿史那弥射之孙阿史那献,使承袭其父阿史那元庆兴昔亡可汗名号,兼任北庭都护,并充安抚招慰十姓大使。

又以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巡略河东之地。

张循宪至河东并州,有疑事不能决,侍吏推荐猗氏张嘉贞甚有异才。张循宪召见请教,张嘉贞随意解释,游刃有余。

并替张循宪书写奏疏,其所建议大都出乎张循宪意料之外,从所未经思及者。

张循宪与其交谈,大慰平生,于是还奏皇帝,具言张嘉贞之能,并请以己之官位授之。武皇太后笑道:朕手中宁无一官,自进贤士,非卿以己职相让邪!

因召张嘉贞进京,入见于内殿,并赐酒食。席间与语大悦,当即拜为监察御史。复擢升张循宪为司勋郎中,以赏其荐才之功。

长安二年,徐有功及王方庆先后病卒。

长安三年夏四月,吐蕃遣使献马千匹、黄金二千两前往长安,向武周皇室求婚。武皇调整内阁,以朱敬则同平章事,唐休璟同凤阁鸾台三品,相王李旦为雍州牧。

突骑施部酋长乌质勒,悉并旧主阿史那斛瑟罗之地,与西突厥诸部相攻,安西道绝。

太后命唐休璟与诸宰相计议其事,顷之奏上,即依其议施行。十余日之后,安西诸州请兵接应,行程日期皆如唐休璟在奏疏中所谋划,竟丝毫不差。

武皇太后赞道:朕恨用卿太晚!休璟练习边事,诸宰卿曹十不当一。(本集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龙魂侠影 乡村大炕 御神天宗 从矿奴开始修仙 穿越1942有空间 超凡大航海 精灵之黑暗崛起 逍遥人生 少年王 全球高武 四合院之禽兽自有天收 绑定神豪系统,我被养成顶级女神 投喂星际网民,军舰上交国家暴富 天命之子的我却绑定了反派系统? 女公务员的日记 穿越明朝当暴君 全民猎人?我全职猎人! 怪物被杀就会死 我在风花雪月里等你 
经典收藏海岛超凡大领主 魅惑能力满级,仙女姐姐都是我的 修行,从照顾师娘开始 浮云列车 开局仙帝修为,打造无敌宗门 无限投胎,开局被坤针对! 神墓 奥术神座 洪荒,我在洪荒立武道 锦衣卫:靠着吃拿卡要我无敌了 开局天牢狱卒,签到神象镇狱! 绝世邪君 神话纪元,我进化成了恒星级巨兽 NPC只想带系统搞钱 无限脑洞:我的系统量产金手指! 灵气复苏:这头熊居然吊打神明! 战神杨戬异界游 玄灵神尊 恶魔游戏:我有一枚命运之骰 洪荒:圣人之上 
最近更新人间帝尊 乱世悍卒:从娶娇妻开始 瞎子背剑,举世无双 灵无限 我摆烂后,仙子追夫火葬场 鼎炼乾坤 废柴都成仙帝?这个师尊强的离谱 天上白玉京 始于深渊 飞向归墟 偏天 修仙:从炼器开始锤锻长生 月夜的传说之寻觅 误踩狗屎后,我成了团宠兼救世主 开挂哪吒去取经 道友请留步,入我万魂幡一叙 洪荒:轮回未立,万魂幡杀疯了 默剑长生 诸天聊天群:灵根太废我武道斩仙 赘婿逆天录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