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陛下又请辞啦

墙头上的猫1

首页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铁骨 回到明朝当王爷 清末之帝国崛起 凡人歌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南宋第一卧底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 墙头上的猫1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全文阅读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txt下载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七十六章 优秀的政治家都是最好的演员!(来了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因为下了罪己诏,所以赵祯避居偏殿,在崇政殿这里开朝会。

宋庠看到一场令他不敢相信的优秀政治剧场。

今日早朝,宋庠授意御史中丞高若讷弹劾贾昌朝。

说贾昌朝为相期间,经常与枢密副使吴育在官家面前争执,这是阴阳不和,导致上天震怒。

因此此次旱灾【责在丞相】,建议官家依照汉朝的‘天灾策免三公’之例,免去贾昌朝的相位。

这是他与高若讷商量出来给与贾昌朝最重的一击,当然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他们倒是想找贾昌朝其他的罪状,但贾昌朝此人本是一代大儒,持身颇正。

寻了半天,也找不出什么问题来,所以最终还是确定以天灾为借口弹劾贾朝昌。

当然这个弹劾的理由已经足够强大了。

至于汉朝的‘天灾策免三公’之例始于汉朝的徐防,这个其实是个蛮有意思的政治手段。

当时汉和帝驾崩,汉和帝的继任者年纪太小,于是汉和帝的皇后邓太后临朝,可不巧的是,她一临朝,便天下灾异连年,什么旱灾、洪水、失去西域、盗贼四起等等事情接踵而来。

若是按照董仲舒的理论,天灾都归因于天子的德行缺陷,邓太后才刚一临朝,便闹几次天灾,并且连续几年不间断,临朝摄政的邓太后岂不是难辞其咎?

此时只有二十四岁的邓太后是手忙脚乱,然而在惊怒之余,她想出了一个转嫁责任的方法,以天灾不断为由将朝廷三公中的两公撤职,算是把责任人给揪出来了,将天灾归咎于大臣。

(徐防:你清高!你了不起!你倒是责任撇清了,我呢?)

从这之后,皇帝便当得轻松了,以前闹天灾,就把皇帝搞得很紧张,仿佛对不起天下人似的,有做贼心虚的感觉,但之后闹天灾,皇帝就理直气壮起来了——呀,都是丞相的过错!

当然皇帝也有承认错误的时候——都怪我当时瞎了眼嫁……呸,任命他为丞相!

笑死。

现在大宋遭受旱灾,他们以【灾异免三公】这个惯例攻击贾昌朝,大约也是符合官家的期待的——大家都看看啊,错的是他不是朕啊!

所以,贾昌朝死定了!

果然,贾昌朝很是惶恐,立即从袖子里掏出辞呈,递给赵祯,赵祯看了之后,将辞呈搁置,公开说道:“贾相与吴枢密的确是在朕前争论,而且争论激烈,但各执一词,意见不同,心意却同,都是为了大宋繁荣昌盛,这没有什么可以诟病的,朕不许贾相请辞。”

宋庠一听顿时急了,正要赤膊上阵手撕贾昌朝,但贾昌朝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份辞呈递了上去。

宋庠顿时有些懵:还有这操作?

所谓三辞三让,不是这么个操作方法啊!

大多数时候丞相被弹劾,丞相会立即告病居家,然后写了辞呈递上去,皇帝会回手书拒绝。

然后丞相会第二次上书,皇帝看到之后会再次手书拒绝。

到了第三次,若是皇帝想要让丞相辞职,便手书说什么朕不忍心,朝廷也需要丞相,但丞相既然一心请辞,朕再不忍心也只能割爱云云,如此三次下来,双方面子都全了。

若是皇帝是真不想让丞相离职,那就赶紧上门吧,将人家好好请出来,然后弹劾的官员则是找个由头打发到地方去,算是给丞相出口气。

但从没有这种当着皇帝的面上辞呈,拒绝了一次,又立即掏出辞呈,一会是不是还有第三次?

果不其然。

赵祯立即严词拒绝贾昌朝自请镇西北,又说了一通大道理。

然后贾昌朝又掏出一份辞呈,这一次赵祯从座位上下来,搀扶着贾昌朝的双手,述说起来,贾昌朝为政以来的贡献,最后下了个结论——贾昌朝乃是国之重器,留之可镇国运!

啧。

要不要脸啊!

宋庠看得目瞪口呆。

其实不仅仅是宋庠如此,御史中丞高若讷也是一脸的铁青。

妈个比的,他贾昌朝不死,死的就是他高若讷了。

高若讷与宋庠使劲打眼色——你特么倒是说句话啊,这还是你出的主意呢!

但宋庠却是呆若木鸡站在原地,半句话也不肯说。

高若讷一时间心如死灰:妈的,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上一次高若讷走河边,是因为景右党争。

景右三年,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赵祯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劝说赵祯制定制度、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

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因言辞激烈,遂被罢黜,改知饶州。

侍御史韩渎曲意迎合,列写范仲淹同党的姓名,奏请赵祯在朝廷张榜公示。

范吕之争,牵连甚广。

秘书丞余靖上书请求修改诏命;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讼和范仲淹是师友关系,愿一起降官贬黜。

当时御史知杂杨偕荐高若讷为监察御史里行,迁尚书主客员外郎、殿中侍御史里行,其后又改左司谏、同管勾国子监,迁起居舍人、知谏院。

欧阳修责备高若讷身为谏官,对范仲淹被贬之事一言不发,欧阳修写信骂高若讷,说【仲淹刚正,通古今,班行中无比。以非辜逐,君为谏官不能辨,犹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廷,是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耶!今而后,决知足下非君子。】

然后高若讷将这封信交给赵祯,欧阳修也被贬了,而他则是升官了,加直史馆,以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他原本想着这一次将贾昌朝给参下去,也算给自己加一大功劳,说不定政事堂腾出来位置,自己还能够上参知政事呢,现在看赵祯的态度,这事是没影了。

关键是,此次贾昌朝留朝,他这个御史中丞大约也当到头了,回家收拾收拾,准备去地方吧。

就是心里憋了一口气:这曹他马的宋庠,鼓动自己弹劾贾昌朝,现在却是一言不发,就是一个反骨仔啊!

他却是没有想过,当年景右党争的时候,他作为言官,不也一样一言不发么?

赵祯与贾昌朝上演一出君相和,然后贾昌朝当朝宣言,将会全力以赴赈灾。

朝会之后,贾昌朝回到了政事堂的公廨里,后脚曾公亮就来了。

贾昌朝笑呵呵地请曾公亮坐下,泡了一杯茶,曾公亮笑呵呵地抿了一口,然后看了看茶叶道:“这是清溪茶?”

贾昌朝一笑,看着心情极好:“可不就是,咱们那弟子给送的呗,你没有么?”

曾公亮嘿嘿一笑:“不仅我有,吴春卿也有。”

听到吴育的名字,贾昌朝脸色变得不是很好起来。

他与吴育之间的争端,实际上不仅有公仇还有私怨。

庆历新政时候,吴育属于庆历新政中支持范仲淹的新党,而贾昌朝则属于反对变法的一派。

说起来庆历新政这一次的党祸,与小人君子之争是不同的,新党固然是心忧家国,因此积极求变,而反对派也是心忧家国,认为需要改变,但不能如此改变。

最后双方相互攻讦,陷入意气之争中,随之而来的便是喜同恶异、党同伐异。

而正是这样的攻伐之中,吴育与贾昌朝也是相互厌恶。

后来庆历新政失败,这种恩怨依然是延续了下来。

庆历六年六月丙子,监察御史唐询忽然发难,直指贤良、茂才等科之设,存在弊端,唐询梳理两汉制举开科历史,总结出汉代诏开制举主要是因灾异求直言的结论。

基于该结论,他提出“请自今不与进士同时设科,若因灾异非时举擢,宜如汉故事,亲策当世要务,罢秘阁之试。”

这一建议在赵祯刊落上疏人姓名,仅将具体文本转发中书详议的时候,遭到了时任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吴育言辞激烈的反驳。

因为唐询的说法其实是有针对吴育的意思,因为吴育的发迹正是从制科开始的。

而恰好唐询就是贾昌朝的亲戚,吴育认为这是贾昌朝在背后指使,因此在后面谈论政事的时候,双方丝毫不退让便可以理解了。

曾公亮叹了一口气道:“你们啊,怎么就那么较劲呢,这个不看僧面看佛面,咱们三个都是居正的座师,这关系这么近,又何必闹这些别扭,有什么事情好好商量不就是了?”

贾昌朝苦笑一声道:“不是我计较,而是吴春卿在找事儿啊,唐询是我的亲戚不假,但他自做他的官,他想献策难道我还能够阻止么,说实话,他献策我根本就不知道!”

曾公亮也是苦笑:“你也不跟春卿说一下?”

贾昌朝脖子一梗:“谁耐烦去解释,事情又不是我干的!”

曾公亮赶紧道:“是是,没必要没必要。”

话虽如此,但曾公亮已经打算替贾昌朝与吴育解释一番,最好是促成两人和解。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不过今日不是来说这事儿的,曾公亮赶紧将话题给圆了回来:“子明兄,今日早朝,你与官家一番操作,可是将我给看呆了啊!

【灾异罢三公】,这是惯例,官家如果按照这个惯例将你移出知州也是合理,怎么今日却是宁可自己担下,也要保住你,这不太合理啊!”

其实曾公亮有一句话没有明说,便是官家明哲保身的性子,怎么今日却为你豁出去了呢?

贾昌朝自然听得懂,闻言笑了起来:“想不明白?”

曾公亮苦笑点头:“这不是请教你来了么?”

贾昌朝哈哈笑了起来,拿出一本手写的册子递给曾公亮:“你看看这个。”

曾公亮一看封面便十分讶异:“这是居正的字啊……荒政一十二条?”

曾公亮有些诧异,“……这是救灾的建策?”

贾昌朝点点头道:“咱们这个弟子啊,天纵奇才!你知道这荒政一十二条都有什么吗?”

曾公亮赶紧想要翻书,贾昌朝已经说了出来:“……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赋;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工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贾昌朝缓缓道来,曾公亮眼睛越来越亮。

贾昌朝讲完一十二条,然后问曾公亮道:“……如何?”

曾公亮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了起来,听到贾昌朝问他,曾公亮激动道:“有此一十二条,大宋救荒之策全矣!”

说起赈灾,大宋沿袭唐朝的经验,设置有常平仓这样的储备粮机构,也有减税赋的举动,但并没有这么系统的。

而且,就算是大宋朝有唐朝的经验,也并不是每个官员都具备有这样的能力。

就说范仲淹吧,这算得上一个能臣了吧,你看看他赈灾的方法是什么,可以看看梦溪笔谈中记载: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

是时范文正领浙西……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所以,他的赈灾方式是什么?

嗯……

一是组织百姓竞渡,提供饮食;

二是鼓励佛寺大兴土木。

【???】

范仲淹这样的能臣,赈灾手段看起来也是十分贵乏,虽说这些举措当然一定程度上是有些效果的,但能够惠及的人太少了!

听了曾公亮的话,贾昌朝笑道:“陛下也是这么说的。”

曾公亮一听便明白了,有些嫉妒道:“这小子,这好东西也不先给我看看!哼!”

贾昌朝呵呵一笑:“估计他一开始也没有想到,只是因时而变罢了,因为此次危机是因为旱灾,那他便拿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让老夫逃过这一劫。”

曾公亮当然懂得这个道理,在嫉妒的同时,也是十分的自豪,口中像是埋怨,又像是自豪:“这小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辣妈攻略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逍遥人生 混沌神王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无限群芳谱 抗战之血肉丛林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超级神医赘婿 离婚后我成了豪门千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扶明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情牵盛世恋歌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 墙头上的猫1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txt下载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最新章节 - 相公,陛下又请辞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