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古堆

老兵阿三

首页 >> 李三古堆 >> 李三古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玄武裂天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回到明朝当王爷 盛唐日月 清末之帝国崛起 大清隐龙 绝代神主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朕就是亡国之君 
李三古堆 老兵阿三 - 李三古堆全文阅读 - 李三古堆txt下载 - 李三古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章 西正阳的老宅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三这个时候本来是在拉风箱。他也不用刻意去观察火候。他只要用眼瞄一下火苗子,就知道粗坯炼成的程度。

现在徒弟在拉风箱,他觉得徒弟拉得很好。

只不过……

关键的时候到了,李三还是让徒弟歇一会儿,他自已来拉。

显然,徒弟拉他不放心。或者说,他还不习惯在别人拉风箱的情说下判断火候。

不过这个程序徒弟显然没做过一一或者换句话说师傅是不可能拉风箱的。但是李三让徒弟走开,徒弟不敢不走开。

这个时候拉风箱,纯粹靠经验,李三拉的是三长一短。两个徒弟都看出来了。

一会儿,炉膛里的火苗子一蹿一蹿,像欢快的马驹儿。火苗子的头上呈金蓝色。

李三极迅速地用铁钳子夹起粗坯,粗坯初夹起时像一个红缨球一一耀眼,美丽!

他夹着粗坯在铁砧上一顿,用小锤往红缨球上一点,举大锤的徒弟便狠狠地砸下去,一锤、一锤……

砸了一通之后,李三用小锤往砧边一磕。

这是铁匠行里规定的动作,说明工作告一段落。

徒弟见状停了大锤。但不离开,而是边擦汗边仍用眼睛看着。

身后的那个徒弟也一样。

只见李三在砧上将小锤“叮叮叮”又磕了三下。这三下不知是什么意思,两个徒弟没有看懂,因为他的师父甘牯子似乎没有这样的动作。

李三磕了三下之后,将手中的小锤不停地砸那块粗坯,一边砸一边翻面,一边翻面一边砸,这边砸砸,那边砸砸。

奇怪的是,这样砸了之后,那块粗坯在不断地起变化,不几,一张秀丽的镢头就打好了。

接下来是回火。

回火是根据镢头锻打的程度,做一些修正、补充,使成品渐臻完美。

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

这道工序和回火一样是关键中的关键。比如镢头,打得美观是一方面,但坚固、耐用,是另一方面。

有的铁器外观美丽,但不经久耐用,挖土的时候,稍一碰到硬物,便现缺口。

这种情况。有经验者知道,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原材料问题,二便是淬火的问题。

有时候,有好的原材料,淬火没过关,也会出现上述的情况。

但是,打铁时这种淬火和回火技术,其实全凭实践经验,一般人很难从别人的实践中看出来,而要靠自己亲身体验。

准确些说,打铁者要根据铁器的大小、形状来定;各种铁器,虽然外型制作十分精美,但是如果师傅的淬火或回火的技术不过关,制作的铁器也是很不耐用或者根本就不能用。

民间俗语说的好:铁匠技术高不高,淬火回火第一道,淬火回火掌握好,手中铁器可变宝。

李三将铁器淬火后,就放到一边晾着去了。

……

这一天,李三一共打了三样铁器,分别是镢头,菜刀,还有一把火钳。

巧的是,有一个顾客恰好选中了这三样铁器:镢头、菜刀和火钳。

甘牯子的两徒中,有一个是个有心人,他将李三打的三样铁器做上记号;他亲眼看到那个顾客一次性买走了这三样铁器。

同时买走同一位师傅打的铁器,似乎有一点神奇:在众多的铁器中,他为什么偏偏选上这三样?

傍晚的时候,舅舅爷从西正阳回来了。

他红光满面。

也许喝了不少的酒,特别地兴奋;也许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一他完成了外甥甘牯子交给的任务。

第二天,甘牯子特意歇了一天的业一一仅留甘史氏在家看铺子(有顾客来买铁器)。

其余的由舅舅爷带着,甘牯子的两个徒弟一人挑一个担子,李三夫妇、甘牯子都跟着,往河埠头走去。

一行人过了河,舅舅爷径直往刘双江家中带。

刘双江的房屋在村子的东头,隔河埠头很近。

都是说好了的,刘双江在房前迎着。

“贤侄呀,这位就是李三,这是他的婆娘,这位是我的外甥,这两位后生呢,是我外甥的徒弟。”舅舅爷对着刘双江一一介绍。

“欢迎!欢迎!”刘双江四十几岁年纪,国字脸,高欢骨,眉宇上有一颗黑痣。

“麻烦你了!”李三很有礼貌地说。

“不麻烦!不麻烦!”刘双江瞥了一眼倪玉霞,豪爽地说,“我们都是自家人,不是自家人不进自家门。客道话不要说。”

这个刘双江还是很能说的哈!

进了刘家门,发现这是一座很大很古老的徽派建筑1。

徽派建筑源在皖南,像皖中出现这种建筑并不奇怪。毕竟从地理渊源来说,它们隔得并不远。但这座刘氏建筑明显是衰落了。

原先可能是一座完整的建筑,但现在只剩下两进。

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色。

它在造型,功能,装饰,结构诸多方面自成一格。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州缙绅和商业集团势力的崛起,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跨出徽州本土,在江南江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如江苏的扬州,金陵,浙江的杭州,金华,江西的JdZ等地,全部都是徽式建筑相对密集的城镇。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古建流派,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作为设计和实施者,江南民间的“徽州帮”匠师集团对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徽派建筑”风格最为鲜明的是中国传统民居,它集中地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式宅居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小型者以三合院式为多),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徽州宅居的“三雕”之美令人叹为观止,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精美如诗,堪称徽式宅居的一大特色。

这座刘氏古宅,虽然仅存两进,但还能看出昔日整个建筑的深邃广大来。

现在住在这座古宅里的除了刘双江,还有三户,俱为刘姓。

不过据刘双江讲,这四户人家虽然均姓刘,但却不是同一族。或许很有可能,几百年前他们是同一族。

因为族谱流失,又没续修新谱,故他们也就以年纪论资排辈,互相称呼。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1徽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其源于东阳建筑,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

徽派建筑并非特指Ah建筑,主要流行于徽州六县与严州大部以及周边徽语区(如Ah旌德、石台,江西浮梁、德兴等)。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

徽派建筑与其地区传统民居都有共同的特点,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传统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辣妈攻略 福艳之都市后宫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黑铁之堡 逍遥人生 汴京春深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特种兵在都市 抗战之血肉丛林 斗破:从迎娶美杜莎开始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特种兵重生七零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大明日不落 大明世祖 南明谍影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明末之新帝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穿越大明朱雄英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明朝皇帝往事 
李三古堆 老兵阿三 - 李三古堆txt下载 - 李三古堆最新章节 - 李三古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