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地主

狼太孤

首页 >> 北宋小地主 >> 北宋小地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权奸 狂妃很彪悍 1949我来自未来 敛财人生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绝代神主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北宋小地主 狼太孤 - 北宋小地主全文阅读 - 北宋小地主txt下载 - 北宋小地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九五章 耽罗人融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谭受到打击后却没有沉沦,而更加积极地备战。抛却这小子如何奏报给童贯索求援助不说。晁家庄突然接到了几批特殊订单,非酒水,服饰等物资。而是武器装备,上万套皮甲,三千张弓。

智多星吴用,病药师萧嘉穗俩人觉得不对,一合计。便派出了鼓上蚤时迁为首的飞天营密探调查。

事情也并不复杂!

河东来的队伍房学度上了梁山得知晁家庄贩卖武器装备。上了心有心想购买,故意派人化作商队交订单。除了酒水等打掩护外,就是采购皮甲弓箭。

晁家军四大军师商议过后,一致决定可以贩卖。普通硬木弓属于淘汰装备,皮甲也是军工场自产。从北方源源不断地收购皮毛,皮甲数量可观。

兜售这些淘汰的武器装备,是军工场盈利的开始。也符合晁盖制定的战略目标,靠军火来敛财。

武器装备交割的时候!

房学度乐开了花,更加确定晁盖不过如此。为了金银钱财敢倒卖装备,跟朝廷其他官吏并无不同。浑然不觉自己采购的武器装备只是别人淘汰的。

这就是典型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远在海外的晁盖要是知道此事后,肯定会很高兴。

……

济州岛,一处茂盛的树林边缘。

李清婉,李师师,李清照她们好奇地扎堆,指着一棵棵树干粗壮,叶片很大,分叉的树木叽叽喳喳。

“哎呀,夫君,这是什么树?长得好怪。”

“夫君,好香啊!这手指状果实能吃吗?”

“我从来没见过,果子竟然结成一团!”

晁盖耳边都是女人的询问声,略微惊诧地看着大片芭蕉林普及知识:“这好像是叫香蕉!果实能吃……”

他将挖掘狗头金的事情交由韩世忠,酆泰等将负责。便陪几个夫人在岛上游玩,至此意外发现大片野生香蕉林,没错,是香蕉,一串串的果实非常小,非常密集排列,但的的确确就是香蕉无疑。

晁盖喜欢吃香蕉,知道这东西元朝时才被广泛认知。原产地一说是东南亚,一说是中国海南岛。没想到,居然外耽罗岛发现巴蕉林,面积还不小。

几位夫人从来没有见过,好奇心爆棚,拽着晁盖东问西,不少香蕉表皮泛黄散发诱人的甜香,令女人们垂涎,晁盖又开始为砍树采摘香蕉而忙碌。

毫无疑问,为什么采摘果子要砍树?

扈三娘,花姿她们不懂其意,又成为好奇宝宝追问。

接下来,晁盖履行诺言,跟几位夫人在岛上安顿下来。

济州岛规划中设立济北府,下辖四个县。

第一任太守赛萧何闻焕章,有这位能臣统筹调度,无论是组织人手开垦农田还是修建房屋和城墙,又或是与耽罗人融洽共处,一切运行的有条不絮。

唯一麻烦的就是岛上的环境处在原始风貌,植被茂盛。原住民太少,各类野生动物和猛兽非常多!

新迁过来的百姓有些多,新建立出来的定居点时常遭受到猛兽袭击,府衙天天有人来,是个威胁。

晁盖在很早之前便考虑到岛上的生态环境。为此,也训练了一支精锐,守备军系列,赛虎痴縻貹率领的山地军。从建军起就专门针对各种猛兽。

得到调令,縻貹率领本部人马再次驻扎在大山边缘,负责巡逻守卫村庄,队伍涌入森林清剿安全区域。

同时济北府守备军长官,文仲容,崔壄新官上任有动作,下令各个定居点组成民兵自卫队,忙时耕种,闲时训练。期间管一天三顿还有额外补贴。让那些不愿意参军的青壮叫好,纷纷踊跃参与。

岛上的事务有人处理!

晁盖除了决定性的大事,如与金元勇为首的高丽军官接触外,如隐形人似的,不会干涉岛上发展。

他每天不是在军营中练习武艺,教导并监督夫人训练。就是陪几位夫人在岛上游玩或者入山狩猎。

济州岛孤悬海外,岛上四季气候宜人,在后世有东方夏威夷之称。也是韩国有数的水果基地之一。

除了大片芭蕉林,接连发现了野生的苹果,这玩意中国有,在古代叫“柰”,又称沙果,个头不大,酸酸甜甜的,略带一股涩味,几位夫人非常爱吃。

瀛洲山上的蜜桔,肉嫩甘甜,汁水多,在后世颇具盛名。同样受到夫人们的追捧,成为饭后的甜点。

岛上野生动物多,晁盖每次狩猎都会满载而归,往往此时,举办篝火晚会并邀请耽罗人共同欢庆。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流逝。

一晃就过去了,大半个月,步入十月份。

济州岛虽然不冷,但步入冬季,风变大,更加难受。岛上的植被陆陆续续泛黄,宣告着寒冬的来临。

若是以往,耽罗人会为食物发愁,为族人饿死而哀伤。然而,这一年与众不同,土着们黑脸上洋溢着笑。人人为了储存粮食而有条不絮的忙碌着。

经过前后一个多月时间的相处接触。

济北城给予了当地民众不少帮助,解决温饱问题。除了少数的顽固分子,耽罗人对宋人不再抱有戒备。反而走出森林和山洞,凭借兴趣学习融入……

济州岛附近海域有很多新的小渔船,那是船坞建造百艘鱼船送给耽罗族。渔民们告别了独木舟,驾驶抗浪,稳定性更强的渔船在海上撒网捕鱼。

船只和渔网升级,耽罗人每天捕到的鱼虾满足族内所需。也会拿着新鲜的海鱼到济北城换粮食。

济北城经过数万军民齐心协力的修建。四周夯土墙有数米高,南面靠海的更是多了一层岩石墙体。

尽管规模无法跟晁家庄相比,却让耽罗人震撼不已。他们族群的鼎盛时期,部落防御也没有这么强。

济北城外,长期设立好几个收购点。以米,面粮食换取耽罗人吃不完的海鱼或猎物,甚至野果等等。

夕阳西下,十多个穿着粗麻衣的耽罗渔民,拎着装满活鱼或牡蛎扇贝等海鲜的木桶排队等待换粮。

队伍前方,过街老鼠张三带人接待一位五旬老者。对方皮肤黝黑,额头上有皱纹,身上散发着一股独有的鱼腥味,旁边有一个木桶,里面装着海鱼。

这片海域水产丰富,水军自己撒网足以满足所需。不过闻太守制定的政策,适当对外收购,促进交流,

三斤海鱼换一斤粮食。

在张三的指挥下,亲卫熟练的称重,又给对应的粮食:“老丈,共五十斤鱼,给您十七斤粮食。拿好。”

“哈哈,谢谢……”老渔民接过袋子掂了掂,咧嘴露出一嘴老黄牙,叽里呱啦,最终说出了谢谢两字。随即高高兴兴地走了,让其他耽罗人笑着吆喝。

不管寒冬来临后有没有鱼捕捞,只要现在勤快一点,多捞一些鱼,捡贝壳就能换到足够过冬的粮食。

这是过惯苦日子的耽罗族百姓统一的认知。

站在一段城墙上的耽罗世子,不,准确的说是济北城主薄高昌贤,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他的选择没有错,族人的生活在一天天变好。

以前那种吃不饱穿不暖,还会饿死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只要融入成为天朝上国人,再也不受压迫。

如晁盖说的那般,这位世子拜闻焕章为师,每天学习处理政务,接触汉人,本族百姓了解民情。而且颇有天赋,这段时间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为以后耽罗族建城积累许多经验!

有闻焕章手把手教导,这样还不能成才就无药可救。好在这位世子很勤奋,很努力,管理一县不难。

这是闻焕章的评价!

其实这位闻太守对赵言的评价更高,机灵圆滑却忠诚可靠,又有见识,学得快,是一个可造之才。

晁盖虽然在岛上算是度假,但军事上从来没放松。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高丽军官,为他们灌输理念。如华夏民族囊括各个种族,高丽本是商朝皇室后裔,身份尊贵,应该默默无闻地呆在半岛上。男儿身在天地之间,就应该敢打敢拼有一番作为。只要你肯干,就能吃饱饭,就能有条康庄大道……

这种蛊惑人心的话,换做是普通百姓来说绝对会被人打死。可晁盖号称大宋王爷,来说这番话,那效果就不同了,他自己都觉得热血沸腾想甩膀干。

何况是一群不被重视的基层军官。

金元勇为首的高丽勇士主动找到晁盖投靠,绝不后悔。为表诚意,亲自带领亲卫前往高丽港口汇报。济州岛情况如常,土着忙着准备过冬的物资。

谎报军情是非常严重的罪过,被查出抓住脑袋搬家,

可见这些军官豁出去!他们不愿意成为小邦子民,也不想窝窝囊囊没有出头之日,他们要成为天朝上国的公民。以后扬名立万,子孙后代以此为荣!

“每个人扮演一种角色,都不可能轻视。”

晁盖陪着夫人溜达,看着高丽三百多驻军没有人看着却斗志昂扬的开采石料,运送大量石块到工地。

相比最初见到的偷懒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高丽国山多地少又贫瘠,百姓大多情况下吃不饱饭。从建国开始就被强敌窥视,内部阶级分化严重。高丽人心态扭曲,融入骨子里面的自卑和不甘。

但凡有更好的出路,他们会,也敢义无反顾的踏上。晁盖正是抓住这一点循循善诱,纠正三观,让他们感受天朝上国的胸怀,一步步化为己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倚天神雕 女公务员的日记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黑铁之堡 乙木修仙录 逍遥人生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特种兵在都市 夫君天天酸溜溜 霸天武魂 特种兵重生七零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超维术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抗日之铁血战魂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智械战争 抗战之红色警戒 朔明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古今名人记 一统大宋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北宋小地主 狼太孤 - 北宋小地主txt下载 - 北宋小地主最新章节 - 北宋小地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