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首页 >> 犁汉 >> 犁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长嫡 盛唐日月 狂妃很彪悍 混在洪武当咸鱼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 犁汉全文阅读 - 犁汉txt下载 - 犁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八十一章 政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张冲先看了一下表题,知道是泰山军郡太守许汜的上表。

许汜是留在鲁中南地区的官吏代表,而且自诸葛珪等人北上后,就一直主持着鲁中南地区的政务。

这一大员要弹劾沂泰地区的驻节之任,那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所以张冲将其他奏折抛开,专心看这篇上表。

张冲看得非常仔细,但等他看完后,饶是以张冲之决断也一时间怔住了。

只因为这里面涉及的事情事关着如今泰山军的根基政策,那就是土地。

因为事关重大,张冲就让谒者去将前殿之侧的几位尚书中郎喊来一议。

随着制度的肇基以及河北的平定,泰山军的军事和政治也都陆续开始制度化。虽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依旧有不小的新气象。

首要一个就是张冲仿照隋唐律令制的官僚框架有意识地革新现在的泰山军制度。

泰山军是一个新兴的势力,但依旧受到汉室的深刻影响,大体上也延用着汉家的制度。

但汉家之制虚三公,而重内朝和大将军的政治模型已经毫无疑问是一种高度内耗的政治体系,所以改革势在必行。

张冲作为历史下游者自然知道经过四百年动荡而成熟的三省六部制是要比三公九卿制度更加有效率的。

当然,张冲并不傲慢,他不会必然认为三省六部制就必然适合如今的泰山军,所以他并没有大步快走,而是在小范围进行改革。

改革的第一条就是将自己的办公场所放在了赵王宫的前殿,然后在前殿的外面廊庑外又修了一批芦舍,然后就让三高官官在这里办公。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地理距离的缩小本身就是行政效率提高的一种手段。

可能后面随着人员的增阔,三省会分立别院,但目前这种办法恰适合如今的泰山军。

也因为那排庐舍内处理的都是政事,所以张冲也将之命为政事堂。

然后按照政务处理的流程来看,一件地方上来的政务先是要送上来表章,之后就要有人专门整理这些表章,按政务类型整理好送到前殿等张冲处理,张冲能处理的会直接朱批给到制诏,然后再有人专门执行。

所以按照这个流程,政务的划分可分理政、议政、执政三个重要流程。

理政这个环节主要是机要之司,张冲也将之设立为“秘书省”,专门来处理各地郡守送上来的文书。

而在议政这个环节,是张冲和各六部长官以及老于政务的大臣们一起来商议,其实也就是整个泰山军的最高智库,而张冲就将此部设立为“门下省”,意为就在前殿门下一起议论政事的部门。

等门下省都讨论好了,那就要草诏拟制成文下发到六部。

而这个部门就相当于张冲的笔杆子,是专门拟招的,所以并不在外朝政事堂而是直接在前殿办公,所以也叫“前殿司室”。

等这些诏书无误,就会下放到具体相关的六部或者直接反给上书的地方大吏。

六部作为执行的条块部,合在一起被称为尚书省,各部长官也叫各尚书郎,次官叫尚书侍郎。

这六部是仿照周礼六官制,设吏、财、礼、兵、刑、工六部,每部各有职司。比如吏部作为大部,就有四司,分别是铨选司、考功司、育政司、封退司。

这四个司是张冲按照现代人才管理的模型而创新的。

铨选司顾名思议就是开列候选名单、考核候选能力、拣选调配候选到相应的职司,以及办理入调。

而考功司,就是专门对泰山军官吏的行政结果的考核评功,分上上、上下、下上、下中四个等级,每年一评,而能得两次上上者,可升一级。

之后是育政司。相比于过去对官员能力的放任自流,泰山军会对治下官吏进行持续培养,这个培养包括了在任职内,以保证泰山军人才的持续成长。

而最后一个就是封退司,主要就是办理退迁官吏、退休官吏的事务。

为了防止官吏颟顸因循,张冲专门引入了官吏的退迁,让下面的人能上能力,保证官吏集团的战斗力。

当然张冲也知道如今为大争之世,有政务能力的人才本就稀缺,别的势力大用还来不及,更不用说让人家下去了。

而且如果贸然让官吏离任,很容易就泄露泰山军的情报。

正是以上的现实考虑,张冲并没有采取现代某些企业常用的末尾淘汰制,而是只将连续四年政务考核为下下者,转迁到别的部门。

而除了六部的具体职司有创新,在政务处理的逻辑上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唐时六部长官为事务官,并不参政议政,所以总会和门下长官们发生抵牾。

而现在张冲则将六部的长官全部赋予议政的权限,也就是说平时是在曹司坐衙,但有涉及到他的事了,就要来前殿议政。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个是这些六部长官更了解条块的情况,他们参与决策能保证决策的合理性。

另外一个重要理由是,这些人的参政议政能最大程度消解计划与执行之间的鸿沟。

毕竟有那么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嘛:

“因为参与,所以认同。”

当各部长官拿着他议政出来的诏书,他自己就会去推动下去,而不是相互推诿。

以上的政务改革也是施行不久,一切都未成定数,但即便从目前来看,张冲的改革依旧是非常独创的,并不是说直接就将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搬来就用。

这套小试牛刀的改革到底能不能适应时局,一切都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

很快,隶属在前殿司室的谒者就将门下省的六位阁老,以及涉及土地事务的财部尚书一起喊来了。

这些谒者也是蛮辛苦的,又是拟招抄录,又是前后传召。这也是张冲的用人风格了,竭尽全力。

门下省就在前殿外,来的最快,而财部等六部在宫外的南殿,所以是最慢来的。

在等财部尚书的过程中,张冲已经让谒者将许汜的弹劾表抄录了六份。

这既是方便六位门下长官览阅,又是为了隐匿掉许汜的笔记,不让在场的人认出。

如今在场的六位门下,都是张冲精挑细选的,里面既有泰山军的老阀阅,又有精通政务的高级人才,总之为了这份名单,张冲花了不少时间。

此时前殿内的格局是这样的。

张冲坐北朝南,面于门而坐。

而在他的左手边摆了六面席子,这是给六位门下坐的。而在他的右手边也摆了六面席子,这是给六部尚书坐的,虽然这些人不是每次议政都会参与,但还是要留着席位以示尊崇。

不过虽然门下和尚书都是并列而坐,但此世是以左为尊的,所以还是在体现着诸门下的清贵。

此时在左列第一位的就是度满、在他之下的是何夔、陶黯、蔡邕、诸葛珪、田丰。

这个席位排序本身就说明了诸门下的高低。

度满作为张冲的发小和一起创业的元勋自然是首席。而何夔是张冲整个转战过程中最大的谋主,功勋卓着,为次席。

而陶黯有远谋,数次策划了泰山军战略性决策。然后蔡邕清贵,又是汉室的高层,还是张冲的老丈人,自然也有他一席。而诸葛珪则是政务娴熟,掌于庶务的能臣,所以也有一席。

但奇怪的是,田丰何德何能他不过一介降人,即便真有能力,即便是一个末席,也轮不到此人啊。

确实,本身这个人选也是有董昭作为备选的,毕竟此人在能力、功勋、阀阅皆强于田丰。但最后考虑了一下,张冲还是选了田丰。

没其他原因,就因为田丰是北人。

单看上面五位门下,皆是有功有能,谁都服气。但这放在一起看,这五个人都是什么人不是青州人就是兖州人,这让现在的河北人怎么想

每一个门下都是能参政议政的,从这里发出去的每一个诏书都涉及到一大群人的利益,如果河北人没人在门下省,那他们就会想,自己的利益是不是就没人在乎。

而现在泰山军的主体都在河北,那就要考虑这一层,所以单就河北人这个身份,田丰是最合适的。

一个是这人确实能力不错,又因为投降的早和泰山军没血仇。

当然后一个条件最重要,不然另外一个降人沮授也是河北人,为何张冲不选他

还不是因为此人守襄国的时候负隅顽抗给关羽的左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要是选沮授做门下,那左军元帅府的军将们就要伤心了。

以上就是为政之难,张冲宁愿再打一次中人亭之战,也不想汲汲营营在这个利益分配上。

但这就是政治,你不去做,人家就做了,到时候权柄也就是人家的了。

所以,再不愿,张冲还是每天理政不倦。

以咱们这位泰山超人的非人体质,天生就是案牍上的一把好材料。

……

果然,随着六位门下览阅着表书,那真是心思各异。

甚至在财部尚书严庄入殿的时候,都没人抬起头看一眼。

这份表书虽然匿去了姓名,但在场的六名门下哪个不是智慧卓绝者,只从内容和弹劾对象来看,就知道弹劾者必然是奉高地区的吏长,就是不知道是许汜还是胡母班,当然其他人也有可能。

表书的内容不长,弹劾者主要弹劾了左军元帅关羽一条罪名,那就是侵扰地方。

弹劾者的口吻并不严厉,甚至还有点委屈,他表示自己数次劝谏关羽,但皆不为其所纳,不顾奉高地方吏士们的反对,一意孤行。

那关羽到底做了什么事,侵扰地方了呢

原来咱们这位左军元帅竟然在莱芜地区又一次分田了。

而这就是在场门下们重视的,也是张冲觉得棘手的所在。

在权限上,关羽作为持节大帅,统鲁中南一切军政之务,而分田作为泰山军发展地方,清理地方的重要手段,自然是关羽的权限所在。

但这一次关羽分的不是豪强的田,而是将五年前分得田土的黔首们的土地再一次分了。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场之人中,其他人都是思绪万千,只有首席的度满却眼神闪烁。

因为他是最了解这件事的,或者说是这个问题的。

他之前在老泰山地区就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黔首地头化,土豪化。

他当时也想在泰山地区重新组织分田,但度满比较谨慎,只是小规模试点了,打算先取得张冲的同意,再推广。

但当他北上邺城报告此事的时候,却遭到了张冲的断然反对。

当时王上给的理由是,在此关键时刻,不能让老人心散了,要让他们安心生产。

从后面的结果来看,王上的确是对的。

之后的两次北伐,泰山军之所以粮给无忧,就是后方这些分田户们努力耕作,奋勇支前的结果。

但现在度满疑惑的是为何现在王上还要将同类的事拿出来说。

按照一年前的定论,如今关羽在莱芜地区做的肯定是不合适的。既然这样,直接拟招申饬奉高的左军元帅部就可以了。

但现在大费周章,将六门下和财部尚书都喊来议事,这说明什么

说明王上对这件事有新的看法啊。

于是,度满决定看看王上是怎么说的。

在度满思考的时候,端坐在第五席的诸葛珪却颇为忐忑。

实际上,这件事他知道,他还知道这封弹劾书必然出自如今的泰山太守许汜之手。

为何诸葛珪如此笃定

因为许汜之前在给他的私信中提到过这事,还想让诸葛珪代为传达。

许汜是诸葛珪当年在泰山的副手,也是他举荐许汜在自己离开泰山后执掌奉高的。

按照汉室的传统,他诸葛珪就是许汜的举主,许汜就是他的门生,两人在政治上是要同气连枝的。

但诸葛珪对这一套深恶痛绝,他甚至将这种门生旧俗当成汉室朋党之祸的根源。

所以诸葛珪并没有对许汜做出什么承偌,只是让人去了解了奉高的情况。

而这一了解,诸葛珪就知道这事自己是万万不能表态的。

诸葛珪到底了解到了什么能让这么一个有道德理想的官员都保持沉默。

标题没写错哈,接下来会围绕土地这一根基进行一系列内部的整合。请大家多订阅,多月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武师的自我修养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盲人按摩师 苏倩 重生之神级明星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特种兵在都市 无限群芳谱 抗战之血肉丛林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踏星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明末之力挽狂澜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秦始皇荡平六国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我不叫谢石头 星落门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 犁汉txt下载 - 犁汉最新章节 - 犁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