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首页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霸天武魂 驿路星辰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汉乡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特工萌妃 大魏宫廷  蛇医王妃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阅读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下载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百七十九章 神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谕返回家中时,正好儿子李闲放学回家。他现在成志学校读书,也就是清华附小,如今北京城里最好的小学。

“爸爸,那个姓钱的又欺负人!”李闲告状道。

“不是告诉你要和小伙伴友好相处嘛?”李谕说。

“我是想友好相处,但他又拉了个小弟。”

“小弟?”李谕有些纳闷。

“对,也姓钱!他们要组成一个小联盟!”

“组成小联盟干什么?”

“他们要统治成志学校的智商!”

李谕莞尔,好嘛,智商这个词自己刚带回国内,小学生都懂了,李谕说:“你又不笨,有什么好怕的?”

“他们天天和我比试,说比不过老子,就比小子!昨天比除法我赢了,今天就比背《增广贤文》还有写字,我,我输了……”李闲垂头丧气道。此时的学校科学教育还是稍微弱了点,李谕这种穿越者,而且是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能教的技巧可太多了。

“他们写字很好?”李谕柔声问。

“那个叫钱学森的写得好,但他比我大了快一岁,我根本不服气!但他那个叫做钱三强的小弟,写得竟然也比我好!”

李谕笑了笑:“人各有所长,人家钱三强同学的父亲是钱玄同,国学大师。但你们应该互相学习,做好朋友。”

“我们当然是好朋友,但我必须比过他!我不能给李家丢脸!”李闲抬起头说。

“好,就是要有这股志气!”李谕鼓励道,“改天我给你找个更好的国学师傅。”

李闲却开导起他了:“爸爸,我看三强的父亲就挺厉害的,你们两个也互补,不如就让他们钱家兄弟跟着你学,我跟着三强的父亲学?”

李谕立马听出一个孩子话里的意思,笑道:“是钱学森出的主意?”

李闲脸一红:“不是!”

李谕也不拆穿,说:“可以,我答应你。”

李闲高兴道:“我明天就告诉他!”

李谕心中暗笑,小孩子真是藏不住一点秘密。

钱三强的父亲是国学大师钱玄同,介绍过好几次;钱学森的老爹钱均夫名气小一点,但也绝对是一个文化人,如今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和鲁迅算是同事。

也是巧了,他们几个竟然都在同一所小学上学。

钱学森自小就是个神童级别的天才少年,真要是测测智商,放眼全京城可能都是数得着的,关键他还非常勤奋。李谕对于自己的儿子比不过他并不太当回事。

不过自家这手丑到家的书法竟然继承了下去,太尴尬了!

民国时期嘛,读书人要是不能写一手好字,的确让人笑话。

自己练了这么多年,本来马上有所小成,但多次被打断,要么去了其他城市,要么出了国,没有完整坚持下来,谁叫自己太忙了。

李谕一狠心,决定再去琉璃厂买点宣纸,苦练一下。

虽然不见得有多少功效……

卖宣纸的店一般叫做“南纸店”。老北京城里还有京纸店,卖的是高丽纸、旧式账本、窗户纸等民用纸张。南纸店卖宣纸、湖笔徽墨、端砚,大都来自南方,而宣纸又是大宗经营,所以叫南纸店。

李谕好久没来琉璃厂,溜达了一小段,对其中一家南纸店有了兴趣,因为这家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湖南白石,印石书画;扇面润格,特价两元!”

看起来是已经58岁的“北漂”齐白石做客的一家店。

这个润格非常低,其他的店,只要是成名画家,扇面价格一般都要四元钱。

齐白石初来北京,确实有点水土不服,北方还不太了解他,没什么人买他的画,只能一再压低价格。

李谕走进这家店,看到一面墙上挂着几幅齐白石的画,已经非常有功力。

齐白石一般用生宣纸作画,尤其爱用生宣纸中最薄的、吸水吃墨很厉害的“料半”。这种纸最容易展现笔痕,显现笔墨技法,但是没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很难驾驭,因为它渗水太快,不易掌握。下笔运笔之中,稍有迟疑、停顿,就会在墨线中出现疙瘩,无法修改。

齐白石的风格正好被这种纸所体现出来,往往只是寥寥数笔,便形神兼备。

一个穿着长袍的人看到李谕端详齐白石的话,凑过来说:“先生穿着颇为西式,也爱丹青墨宝?白石先生如今的画作已颇有八大山人之风,能欣赏的都是好眼力!”

李谕笑道:“我……只是觉得挺好看。”

“觉得好看便是艺术欣赏的第一步,继而才能——咦,您是李谕先生?”

对方认出了自己。李谕问道:“先生是?”

“本人陈师曾,几年前随同张謇先生在上海拜见过先生,可能您忘记了。”陈师曾说。

“实在不好意思。”李谕连忙道歉,这种情况不是头一回。

陈师曾说:“当时我在人群中,确实不显眼。”

陈师曾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孙子,在民国初年的画坛很有影响力,与李叔同、齐白石交情不浅。尤其齐白石,要是没有陈师曾帮助,齐白石还要默默无闻上好多年。

“我来买点纸,”李谕又指着那些齐白石的画,“这些也卖?”

“当然!”陈师曾高兴地说,“终于觅得慧眼识珠之人!”

另一个顾客突然说:“慧眼识珠?呵呵!一个木匠,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画得俗不可耐,有什么好的?”

陈师曾面色不悦,对那个顾客说:“孙举人,说话太刻薄了吧?”

被称作孙举人的不依不饶:“一个老头子,没有半点名声,只能画这种东西,连范进都不如!”

李谕问道:“这位举人先生,我倒是好奇了,俗与不俗,有什么标准?你是怎么一眼看出来的?”

孙举人冷冷一笑:“街头摆摊上换几个铜板的小品,怎能同有墨味的真品相比较?”

“你是说,白石先生的画作是摆摊上的小品?”陈师曾也听不下去了。

孙举人眼神中饱含鄙夷地审视了一下齐白石的画,然后说:“我看差不多!一个木匠,诗、赋、骚、词读过多少?有王维、吴道子、顾恺之的功力?”

李谕不紧不慢地说:“孙举人的看法我无法认同。历代多少名家都是出自寒门,甚至可以说自古寒门多名士。而一些纨绔子弟嘛,就像京城里那些游荡的觉罗,倒是只知道妓馆酒楼,功名两空。”

孙举人怒道:“谁是纨绔子弟!?”

李谕悠悠道:“名落孙山,不是进士而是举人,这名字,啧啧啧。”

孙举人脸上涨红:“油嘴滑舌!看你穿得洋里洋气,我还没有说你,来什么南纸店!装什么文化人!”

“孙举人,你竟然没看出来吗,这位是名震天下的科学巨子李谕先生。您说他没文化,可就说明自己太没文化了。”齐白石此时正好来到了店中。

“李,李大学士?帝师?”孙举人听后嘴巴都不利索了。

齐白石好整以暇道:“你连数字符号都不认识几个,就别在这里丢人了,回去好好学学怎么算账吧,省得吃了上顿顾不上下顿。”

“算,算账,那是下人干的事!”孙举人嘴上说着,但已毫无底气,脚步不住往门口移,一溜烟走了。

齐白石拱手道:“多谢院士先生维护本人声誉!”

李谕轻松道:“正好我也想买先生的画作,他骂你,不就也是骂我的品位了,当然要还嘴。”

齐白石道:“我在京城数月,没有卖出几幅画,承蒙院士先生喜欢。”

李谕说:“这几幅画还有那个扇面,我一并买下。对了,怎么没有看到有虾的画作?”

齐白石说:“虾?我确实有画虾的打算,不过还要潜心研究几年。”

原来他到了这个年岁才刚开始画虾,李谕说:“非常期待!此外,要是先生有时间,可不可以再为犬子刻个印?”

齐白石爽快答应:“最近我没有什么别的事,刻多少都好说。”

李谕笑道:“润格就按白石先生的规矩来。”

白石老人的特点就是有点“抠”,更何况现在他非常缺钱。

李谕没忘再买点宣纸。

陈师曾对于能认识李谕非常高兴,接着提议道:“我刚好买到几张文明茶馆的戏票,今天有一出新戏,由大红大紫的梅兰芳还有杨小楼共同演出,名字叫做《霸王别姬》,不如一同去欣赏欣赏?”

他的态度非常诚恳,李谕根本无法拒绝,随同来到了茶馆。

毕竟《霸王别姬》确实名声响亮,听听挺好的。

这出戏是梅兰芳和杨小楼刚刚排出来的,最初的本子由大剧作家齐如山根据明代沈采的《千金记》传奇改编,在原作的基础上又参考了《楚汉争》的剧本,对《霸王别姬》作了重新修订。

最初的版本写出来后,场子非常多,需分两天才能唱完。然后很多梨园大咖觉得分成两天唱显得不完整,于是进行了缩减,最终变成现在一天唱完的本子。

今天李谕他们去听的,分成十五场。其中的打戏很多,非常受观众喜欢,就是杨小楼会比较累。

1936年左右,《霸王别姬》又改成十二场;解放后,继续减为八场。

反复删减修改,让这出戏剩下的全是精华了。

当然了,改成这么少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杨小楼过世后,梅兰芳没有找到更好的搭档。

即便没有听过原版,每个人也知道梅兰芳的这出戏。

记得有人曾讥讽说“梅兰芳不也只会八出戏吗”。

但这句话恰恰暴露了他们的无知。梅兰芳一生演过三百多出戏,会演的戏更多,所谓“梅八出”不是指梅兰芳只会唱八出戏,而是指梅兰芳晚年常演出的代表剧目有八出戏。《霸王别姬》就是“梅八出”的一出。

戏台上精彩纷呈,现在李谕多少懂点,到了最精彩的第十二出,即“项羽败阵醉卧帐中”时,梅兰芳饰演的虞姬舞出漂亮的剑花,口中唱着“自古常言不欺我,富贵穷通一刹那”。

台下的观众纷纷高声叫好。

齐白石也懂戏,对李谕和陈师曾说:“新戏能有这样的效果,着实不简单!我想用不了多久,全国的戏院都要抢着让他们二位去演出。”

齐白石猜得蛮准确,甚至现场在座的戏迷中,就有从上海过来的。

杨小楼和梅兰芳与李谕是老相识,唱完后,请李谕来到了后台。

一个上海的戏院老板正和齐如山聊着去上海演出的事。

杨小楼刚卸完妆,累得不轻,站起来和李谕打招呼:“院士兄弟!好久不见!”

李谕说:“当真好久不见。你们这出戏精彩得很!”

杨小楼说:“本来梅兰芳和齐如山先生还想在虞姬自刎后继续加一段,因为后面还有打戏,但我实在没有那么多力气,这一天能把人生生累死。”

杨小楼说得非常大度了。

因为按道理,这段打戏是杨小楼的绝活。试演时,也的确还有一段打戏。

但现在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提高,对梅兰芳饰演的虞姬更喜爱。

所以观众看到虞姬自刎后,便纷纷“起堂”(退场),不愿意再往下看杨小楼的开打了。

这种冷遇让已有“国剧宗师”美誉的杨小楼颇为尴尬,情绪大受影响,无法淋漓尽致地完成最后一场打戏。

匆匆敷衍过后,下台便以颇为复杂的口吻说:“这哪儿像是霸王别姬,倒有点像姬别霸王了。”

梅兰芳虽然知道杨小楼心有不甘,但观众才是上帝,于是果断决定只演到虞姬自刎为止。杨小楼也没再说什么。

上海的戏院老板说:“齐老板,这么好的戏一定要在上海演几场,出场费好说!”

齐如山得征求梅兰芳和杨小楼的主意,于是问他们:“你们怎么看?”

梅兰芳以前去过上海,说:“上海兼容并包,把我们的新戏给那的观众看看,大家喜欢最好,要是不喜欢,挑出毛病更好。”

齐如山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答应了上海戏院老板的请求。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全球高武 御女天下 人族镇守使 影视之多子多福 我为炉鼎 精灵之黑暗崛起 汉乡 福艳之都市后宫 九重紫 艳海风波 斗罗之金鳄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天下枭雄 末日乐园 功夫皇帝艳福星 重生之丧尸时代 重生华娱2000年,一专封神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回到明末当帝王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绍宋 带着系统来大宋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苏联1941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 天命逍遥王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我的外卖通万朝 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大航海之重生主宰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天命储君扫天下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隋唐:项羽传承 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 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 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下载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