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首页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想当皇帝的领主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狂妃很彪悍 混在洪武当咸鱼 民国之文豪崛起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绝代神主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唐人的餐桌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阅读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下载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六十三章 真的是加油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谕为了打消张之洞疑虑,又说:“化肥可以让村民购买,这就可以养活化肥工业。村民见有效,就会再购买,如此便形成了商业上的良性循环。”

这种商业逻辑其他官员根本不屑一顾,因为观念里还瞧不起商业。但张之洞搞了这么久铁路、炼铁厂、制造局,对于西学多少有点认识,并不排斥这种观点。

而且前期推广化肥不会容易,百姓太穷了,需要像后世企业一样先砸点钱打市场。最好地方政府配合支持,只是晚清地方官实在靠不住,比较麻烦。唯一能想到的,也就张之洞了。

张之洞想了想说:“若果真如此,倒是造福黎民之利事。对于你说的那个胆肥,我要考察一二。”

李谕纠正了一下:“是氮肥,一种化学元素。”

“原来也是化学,”张之洞现在对化学很上心,“如此我的确要多了解了解。”

李谕道:“大人英明。”

张之洞叹道:“今天见了你,才知道原来欠缺的还这么多。本来以为有了钢铁就万事齐备,现在看来,仅仅是开了一个头罢了。”

李谕说:“万事开头难,有个好的开头就很好了。”

张之洞说:“有道理,汉阳兵工厂以及钢药厂有实验室,先生到时可以与华大人一同指导一二。”

李谕笑道:“可惜我对火药实在一窍不通。”

张之洞说:“没关系,现在我们的汉阳造并不差,火药这件事就先放放吧。仲虎(徐建寅的字)当初在钢药厂设置的实验室,设备倒是齐全,先生如果会用,可以让它们发挥发挥作用。”

李谕对化学其实了解没有数理那么深,但现在主要讲究的是应用,不会用到过于高深的化学理论。

而且到了几十年后,其实化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接近物理了。

毕竟后来量子力学大力发展后,大家终于明白了,化学反应原来就是元素最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

张之洞作为总督,事情还是很多的,一同看完汉阳铁厂就要回去继续办公,最后吩咐道:“若溪,你陪着李谕先生参观一下我们的学堂,然后找人给先生搭把手。”

华世芳也希望多向李谕请教请教,欣然答应:“大人放心。”

目前武汉的学校基本集中在武昌,三人共同再坐轮渡回到武昌后,暂行告别,张之洞回去处理公务。

华世芳终于有时间向李谕请教请教数理问题。

华世芳说:“实不相瞒,除了咱们早年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我所看的主要是兄长若汀(华蘅芳字)所翻译的书籍,诸如《几何原本》,以及兄长写的《抛物线说》《循环小数考》等书。与目前西洋最新的数学进展似乎脱开了联系,所以我在报纸上看到咱们国人写了一本数学书后,才想尽办法买了过来。先生的数学水平实在令我不胜佩服!”

李谕坦诚道:“其实我的数学水平也没有那么强,这方面咱们差了不少,西洋还有不少比我厉害得多的数学家。”

华世芳说:“可我看你写的《分形与混沌》,道理深刻,演绎严谨,运用的数学知识如此高深,又能拿下瑞典国王大奖,完全是顶级的。”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李谕笑道:“真是谬赞了。”

如果说到李谕的老本行物理,的确有点信心站在全世界最顶尖梯队,不过数学他是真不敢吹这个牛。

他数学好那是完全被物理逼的。

当年李谕高中时期也是参加过物理竞赛的,如果有这方面经验的小伙伴一定有所感触:物理难度的天花板是数学!

想要研究物理,必然首先数学要好。

对于一个喜欢并且想要深入学习物理的人来说,往往打败他的不是物理,而是数学。

当然这指的是理论物理研究,不过后世的实验物理玩的也是数学,精度要求简直就是变态。

至少目前最早的一批纯理论物理学家,比如爱因斯坦小老弟,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数学的“恶意”。

华世芳心中却认定李谕是个超级大咖,说道:“能写出如此优秀的数学书,造诣决然是顶尖,先生真是谦虚。”

李谕笑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而且单靠我也不够,如果有更多人可以从小学习西学,才是最重要的。”

华世芳说:“先生说得对!早年我便一直在自强学堂教授数学。”

华世芳的数学水平虽然在国际上算不得什么,不过至少他是懂高等数学的,放在国内的这些数学教习里,绝对是高出好几个段位。

“有先生在,想必自强学堂的学生学业水平不会低。”李谕说。

华世芳苦笑道:“只可惜学生的西学水平还是低了一些,能学到代数中方程学的都不多。我与兄长多年来想找几位优秀的学生作为嫡传弟子,一直难以如愿。”

李谕说:“如今之势,只能是慢慢培养,基础的确较弱。”

华世芳说:“而且自强学堂目前已经没有算学,令人惋惜。”

“学生难道只有学习外文的了?”李谕问。

华世芳说:“自强学堂每年招收120余学生,基本都是学习外文,仅有部分学生研习化学,以为汉阳工厂而用。”

单论人数,这个规模倒是还好,京师大学堂第一届招生也是仅有100多人而已。

李谕只好说:“情况早晚都会有改观。”

李谕心中知道,确实应该加强政法科以及理工科的培养,但也不能说自强学堂有错,毕竟外文对于官员来说的确现实意义更重。

李谕问道:“自强学堂中,学习外文的学员是否也学习西学各科?”

华世芳说:“当然要学,主科为外文一门,其他诸如算术、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博物、理财、公法、交涉、绘图、体操、兵操均要学习。”

“那我明白了。”

这么看的话,真的就像是后世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的内容全,但都是比较基础的,难以涉及高深的知识。

同京师大学堂一样,学生都是在恶补中小学的内容,要成长起来至少还要十几年。

华世芳说:“好在香帅一直重视教育,除了几所高等学堂,各地中小学堂也兴建有不少。”

张之洞重视教育也是继承自他老爹。

张之洞父亲张瑛是个举人,按照清朝的制度,举人大部分最高只能做到学政或者县令。

张瑛运气好一点,做了好多年县令后,当到了知州。对于他这种普通出身的,几乎是举人的极限。

毕竟能中举也蛮不容易了。

进入统治阶层的分界线是举人,秀才离这条线还差得非常远。

简单算笔账:

明朝每次乡试举人名额全国仅1100—1200人,整个大明总共录取了11万名举人、

清朝每次乡试举人名额全国1500人,整个大清大约总共录取了15万名举人。

清时有1500多个州县,每年活着的举人大概一万人,摊到每个县平均七人左右,这七个人加上县太爷,就是本县的最高统治阶级。

举人就已经有了好多权利,反正只要是一中举,大把本地人过来跟你攀亲戚认亲友,求着将自己的财产、田地、户口放在举人名下,以躲避缴税和服徭役。

要不范进中举就能疯。

如果是中进士,那上限就更高了。

只不过这都是旧学,再有两年,科举制度就要告别历史舞台。

说到张瑛,他在贵州当知府时,经常在夜里派两个差役在全城巡逻。他们一个提着灯笼,一个挑着桐油篓,游走在大街小巷。遇到有读书人挑灯夜读,便为他将灯盏加满油。

这就是“加油”这个词的由来,蛮有趣的,还真是货真价实的加油。

李谕道:“教育的确要从娃娃抓起,越小的孩子越早接触西学教育越好。”

华世芳赞同道:“先生说得实在是太有道理了,概括到了关键。”

李谕说:“这几所高等学堂要不先不看了,咱们先瞧瞧小学堂如何?”

华世芳觉得没什么不妥,反正都是新式学堂,于是说:“没有问题,正好附近有一所,一起去看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镇妖博物馆 赵氏嫡女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黑铁之堡 乙木修仙录 逍遥人生 重生之武道复苏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陛下不可以! 重生之神级明星 夫君天天酸溜溜 霸天武魂 特种兵重生七零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都市皇宫 超维术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篡清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扶明 覆汉 父可敌国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史记白话文版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下载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