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首页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权奸 狂妃很彪悍 1949我来自未来 敛财人生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绝代神主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阅读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下载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十四章 两位牛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场考试李谕几乎是连消带打,绞尽脑汁。

关键很多题目他都没有第一时间认出人名,题目原先把威廉一世翻译成了“维廉第一”,把汉尼拔翻译成了“罕尼伯勒”,就问这四个字谁看第一眼不会蒙?

反正李谕当时是很蒙圈的:这谁啊!咋就三大名将了!

后来想到肯定不是凯撒,大脑再使劲一挤,在行将宕机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拔叔的名字嘛!

要不是从小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都过关,根本想不出这种奇怪名字到底是谁。

当时的翻译工作的确任重而道远,也难怪京师大学堂要把同文馆合并过来改称译学馆。

总之史学考试算是蒙过去,而且看周围考生们的眼神,似乎也考得不咋地,这就放心了!

第二场考试是修身大义,又把李谕难为住了!

虽然他背过不少古文诗词及历代名篇佳作,但是让他讲明白经义就有点开玩笑。

唯独想到可以用上的就是当初考研时也曾经非常现实地准备过考公,毕竟多一条路嘛!也曾学习过申论,没想到这东西在晚清还真是蛮有用的。

没办法,李谕再度使出了接化发的本领,在他的认知里,“修身大义”反正只要说明白了,言之有理即可;然后不就是引经论据嘛,虽然自己背的经义远没有其他上私塾的考生多,但总归都是历史名篇。

区别就是二十一世纪能背几句古诗词就很不错,但在晚清,由于这些名篇大家都会,反而显得太俗没多少人用,不然显示不出自己博览群书。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李谕就管不了那么多,俗就俗吧!能说有错吗!?

而且不出意外,这可能就是自己得分最低的一科,听天由命吧,只能靠其他科目弥补弥补。

当天最后一场考试为教育学,对李谕来说其实就简单许多。

因为哪怕不是师范生出身,没有看过教育心理学等着作,也不用担心这一科考试,说到底李谕上了那么多年学,对教育的认知几乎可以说远远甩开所有晚清人士。

——他就是个现代教育的产物。

所以李谕可以写的太多了,刷刷刷就洋洋洒洒写了个长篇大论。很多现代人习以为常的在晚清都是超时代的新事物,包括义务制应该多少年、从几岁开始上、先上什么科目后上什么科目、难度如何递进、小学中学大学如何划定等等。

你是怎么上的学,就怎么写。在当时把这些写出来就是非常先进的。

要不是时间有限,李谕都想给他论述到如何建立研究生院。

当天的考试结束,按照学堂的要求,第二天没有考试安排,西学的几科要在后天才会开考。

李谕走出考场,努力伸了伸懒腰,这时也有空四顾环顾了一下,他发现报名的人数还是不少的,尤其是师范馆的考试区,粗粗估计一下也得有六七百人。

虽然后世北大每一级都有四千多名新生,但是一百多年前的第一次招生,考试人数算上仕学馆也仅仅不到1000人,录取人数肯定还要远比1000小得多。

也不必纵向和一百年后比,横向和旁边同时期的日本比比就可知晚清人才何其稀缺。

这一天的考试下来,李谕感觉自己还是不太适合文科考试。

自己是理工专业出身,现在才发现文科或者说人文科学难度真心也不小,绝不是随便吹吹牛就可以。

只不过以前看过不少开国学班的骗子,还以为就那么回事,现在深入去落笔写才知道真大师和国学骗子区别太大。

当然他有这种感觉也是因为二十一世纪的国学骗子们已经伪装得很好,到处以假乱真充当大师,真有不少人被忽悠进去。

李谕正准备回家时,有两人叫住了他。

“请问,阁下可是李谕先生?”

李谕回过头,看到了两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回道:“在下正是李谕,请问二位是?”

稍年轻的一人立刻激动道:“真的是李谕先生!太棒了!我就说今天肯定能在考场遇见您!您要比照片上精神多了,第一眼没敢认出来!”

稍稍年长的另一人用一口标准的浙江口音笑道:“看你那大惊小怪的样子,能不能不要这么激动!”然后他转向李谕说,“实在不好意思,李谕先生,其实我见到您也有点激动。给您介绍一下,我叫冯祖荀,他叫何育杰,我们也是来参加大学堂的招生考试。”

李谕心中一惊,这两个人的名字自己都知道!

冯祖荀是后来北京大学第一任数学系主任,从踏进数学门开始,后半生的近四十年就全部奉献给了北大数学系。

37年北平沦陷,北大和清华等学校南迁昆明,与南开大学成立了西南联大。

但是各校终究还有一些固定资产无法迁走,所以都会留下少量教职员看管校产,总不能让日本人拿象牙塔当成自己的思想统治工具!

北大留校的就是周作人、冯祖荀等。当时冯祖荀已经患了严重的肺结核,也实在不适合随校南迁。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无法南迁,留在了北平。但是这些学生很多就此辍学,因为敌占期北平的北大被称为“伪北大”,他们宁可放弃学业,也不愿意带上个“伪”字。

冯祖荀作为留平教授却依然顶着个“伪”北大教授的名字去上课,他的理由很简单:“我不教书,难道叫日本人来教?我课堂上坐的是中国学生,我教的是科学,何‘伪’之有?”

学生们自然是痛恨日本人的占领,但冯祖荀却不愿意学生们真的荒废学业。

如果学生们真的不愿意在所谓的“伪北大”读书,他就帮忙联系了当时没被日本人占领的中国大学(这所大学后来合并到了人大和北师大),安排学生们去那里“借读”,并且许诺将来也会发北大毕业证书。

中国大学当时日子同样一点都不好过,虽然留在北平,但是断了政府的经费,又不愿意接受日本人的钱,各方面校务运营非常艰难。从校长何其巩到教职人员以及在校学生,几乎人人忍饥挨饿。

好在当时迫于国际舆论,尤其是来自英美的压力,日本人终究是一直没敢动这所大学,里面毕竟都是手无寸铁的学生。

作为敌占区的大学“独苗”,虽然明知很艰苦,还是有很多学生要去上学,中国大学反而得到了不少发展。

但是中国大学校址位于城外西郊,很多北大学生上了一段时间后还是不再去了。

因为每次出城、进城都得给在城门站岗的日本人鞠躬,受不了!

何育杰后来则是当了北大的物理学教授、主任,为北大物理学院的建设也是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他主编的物理学教材为中国首批自编大学用物理学教材。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为物理学设立的奖金也是“何育杰教授物理学纪念奖金”。

总之这两位都是蔡元培执掌北大时的得力干将,是北大物理与数学两系“开国元勋”级别的人物。

如果北大评个“建校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两位肯定可以上榜。

所以李谕当然知道他们,于是同二人分别握手,愉快道:“幸会幸会!”

冯祖荀却说:“该说幸会的是我们,能与先生一起应试大学堂,才是人生一大幸事!”

何育杰也说:“对啊!我们是因为李谕先生才来应考大学堂,能与您在一起学习西学,想想就让人期待!”

李谕笑道:“那也得先考上。”

冯祖荀自信道:“先生自然没有问题,我想我们也不会落榜。”

“好!那我们就相约在北……京师大学堂!”

何育杰显然现在就很迫不及待,他说:“还什么相不相约的!相逢不如偶遇,既然今天碰见李谕先生了,何不一起去畅饮三杯?”

冯祖荀听后非常赞同:“我也正有此意!不知李谕先生意下如何?”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李谕笑道,“俺也一样”

冯祖荀一听这话,道:“莫非李谕先生祖籍山东?”

李谕再次用山东话说:“对,俺就是山东哩。”

冯祖荀被他这句方言一下逗乐了,“既如此,正好东华门外开了家新的山东馆子东兴楼,听说刚开业就声称要做全北京最好的八大鲁菜饭庄之首,咱们就去他家看看到底正不正宗。”

李谕来了兴致:“好,一起去捧捧场。”

“买布八大祥、吃饭八大楼”,清末民初时北京的饭店,民间最为称道的,就是“八大楼”。

这八个着名饭庄,七个都是经营的山东菜,店家伙计也几乎都是山东人。而其中八大楼之首,便是眼前的东兴楼。

东兴楼今年刚刚营业,位置在皇宫东华门外。皇城根下,位置绝佳,年初刚开业时就造的声势极大,当时东华门大街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据说东兴楼的两位东家一个是宫里的,一个是放印子钱(也就是高利贷)的大财主,两人共同出资三万两建设了东兴楼。

但运营的领东(即总经理)则是安树塘,把东兴楼做大做强的也正是此人。

历来赶考的仕子都喜欢聚在酒楼高谈阔论,说不定万一就能结交上未来的当朝权贵。

三人刚到东兴楼门口,冯祖荀又朝着人群喊过了一声:“老吴,来这,一起一起!”

过来的是个差不多30岁的中年人,现在考大学堂的人年龄普遍偏大,何育杰只有20岁,已经属于年龄较小的。

大家对三四十岁还在考大学的现象也压根见怪不怪,毕竟范进五十多岁才中举不是。

冯祖荀对李谕道:“他叫吴景廉,祖上名气大得很,你猜是谁?”

李谕想了想:“姓吴?吴敬梓?”

冯祖荀摇了摇头。

李谕心中想起一个名字:“该不会是?”

冯祖荀笑道:“对,就是吴三桂!”

三藩事败后,吴氏一族被迁回原籍,投于下五旗,充作了站丁。经过了两百多年才慢慢又经营成了当地富户,也算是可以了,毕竟吴三桂当年干得可是诛九族的造反买卖,没有赶尽杀绝已经非常难得。

吴景廉走过来道:“冯兄弟、何兄弟!”

冯祖荀也给他介绍了李谕:“快认识认识,他就是这段时间报纸头版的常客李谕。”

吴景廉讶道:“李谕?这么看,还真和报纸上的照片有点像。实在没想到能在这见着个大名人。”

吴景廉日后在民国政坛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经四次出任国会议长。

但是由于吴家的“不光彩”过往,吴景廉现在并没有敢报考京师大学堂仕学馆,而是报考了师范馆。

吴景廉标志性的两抹胡子,和照片上也挺像。

李谕说:“我也没想到吴先生来考大学堂。”

吴景廉21岁就中了举人,几年前又进入国子监成为了一名贡生。

吴景廉道:“我那举人没用,当不了什么官。”

冯祖荀邀请道:“反正大家都是应考生,一起吃饭吧。”

“承蒙相邀。”吴景廉抱拳道。

几人在一处空桌旁落座,店小二立刻端着茶跑了过来,“几位客官吃点啥?”

冯祖荀说:“李先生,您是山东人,山东菜您熟,看着点几样吧。”

李谕看了看柜子上挂的几个牌子,“我可真就随便点了,你们有什么忌口?”

“李先生随便点!哪有什么忌口,我们在京城也不是呆了一天两天。”何育杰道。

“那好,小二,”李谕指着牌子说,“就要油焖大虾、九转肥肠、酱汁鲤鱼、酱爆鸡丁、干煎桂鱼和芙蓉干贝。”

“好来,客官,您可真是行家啊,”小二给几人倒上茶,“您几位稍等……”

李谕刚要喝一口茶,听到后面传来另一人的声音:

“呵!什么行家,几个穷破书生罢了!小二,你给我们这桌上燕尾鱼翅、云片熊掌、葱烧海参、还有锅塌鲍鱼盒。”

李谕侧眼一看,几个衣着华丽的人在旁边桌子坐下,看样子应该是参加仕学馆考试的应考生。

吴景廉是有脾气的,眉头一皱:“以后大家都是同窗,没必要这么说话吧。”

刚才讲话的仕学馆应考生叫做林炳华,他不屑道:“师范馆,呵,以后不过是要当个教书匠,也配做我林某人的同窗?真不知道大学堂为什么会有这种专业,实乃浪费资源。”

冯祖荀也听不下去:“话不能这么说,教育乃国之大计,怎么能说浪费资源。”

林炳华喝了口茶水:“要去当小学堂教习,真笑死人!当个小私塾先生还需要来大学堂读书?穷酸秀才都能当得!这不是浪费资源是什么?”

冯祖荀道:“阁下莫非对大学堂的章程也有意见?入学去留可是张大人亲自制定并呈报朝廷。”

“少拿这些唬我!章程我自然看过,但是大学堂就该有大学堂的样子。搞成这样,实在办得无聊无趣也无有用处。”林炳华讥讽道。

像林炳华一类的人很常见,李谕并不奇怪,随口问:“既如此,你又为何来应试?”

“我?”林炳华哈哈一笑,“我不过是来试试!本人已经是朝廷从六品命官,如果对仕途有利,上个大学堂也就上了。要是没什么用,也就没必要上。”

见他竟然对京师大学堂看得如此随便,冯祖荀立刻反唇相讥:“那你还是别上了。”

林炳华眉毛一竖,“你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当然没什么意思!能有什么意思?”

李谕看着火药味都要上来,忙制止道:“算了,和他们没什么好争论的。”

参加仕学馆考试的许多都是有功名并且有五品以下官衔的人,确实对于大学堂这种新事物并不太看好,好点的也是仅仅持观望态度。

其实本来也就不应该让他们参考,无非是清政府还无法完全摆脱旧习罢了。

说话间,又有一队人走了进来,当先的是范熙壬,他报考的自然也是仕学馆。不过范熙壬和李谕是老相识,看到李谕后立刻过来道:“李兄,今天考得如何?”

“还可以。”李谕说。

“你肯定可以。”

“你哪?”

范熙壬拍拍李谕肩膀笑道:“就等着以后做校友吧!”

李谕关心起范熙壬的情况,又问:“最近这段时间算学格致等科复习如何?”

范熙壬挠挠头道:“也就马马虎虎,反正我们仕学馆对于科学几科考得并不深入,倒是后天的几场可都是你的强项。”

林炳华看范熙壬与李谕交谈甚欢,嘲弄道:“科学?呵呵,学得再好能怎样?撑破天就是当个五品的钦天监监正。”

范熙壬听到这话也心中不悦,刚想发作,就被李谕拉着坐下,“算了。”

李谕是真懒得和这种讲不通道理的人争论,否则天天啥都不用干了,到处都是不明事理的,光抬杠了。

“可是李兄……”

李谕解释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真理往往在少数人一边。”

范熙壬道:“我看过,好像是西方一位叫做柏拉图的大贤所说。”

李谕道:“对,所以不用和其他人多费唇舌。”

范熙壬道:“多谢李谕指教,是我格局小了。”

李谕邀请范熙壬与他们一桌,范熙壬欣然同意,除了之前见过的朱献文,将另一位叫做欧阳牟元的也介绍给了李谕认识。

这位欧阳牟元虽然名字并不常为后人所知,不过他的妻子却有个超级出名的闺蜜:秋瑾。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倚天神雕 女公务员的日记 剑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黑铁之堡 武师的自我修养 逍遥人生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特种兵在都市 无限群芳谱 抗战之血肉丛林 特种兵重生七零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超级神医赘婿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抗日之铁血战魂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智械战争 抗战之红色警戒 朔明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梦回春秋当大王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穿越大明朱雄英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下载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