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我是关兴

羊三泰

首页 >> 蜀汉之我是关兴 >> 蜀汉之我是关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秦功 权奸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将军好凶猛 大清隐龙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至尊特工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蜀汉之我是关兴 羊三泰 - 蜀汉之我是关兴全文阅读 - 蜀汉之我是关兴txt下载 - 蜀汉之我是关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十一章 请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今天耽搁了,抱歉!这章别订阅。

开了自动订阅的,私信我返还。

“代汉者,当涂高。”《宋书符瑞志上》

这是汉末谶书中的一句很有名的谶语,(据说这句谶语在西汉末年就曾出现过)因为这句谶语很模湖,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以供各种人利用。当时的一位野心家袁术认为“,当途”就是大路自己的名字叫“术(”繁体术),术就是大路的意思,而自己的字是“公路”,那更是明白无疑。正好他从孙坚手里得了玉玺,于是不自量力,在淮南称了皇帝,没过多久,就被曹操派来的他最瞧不起的刘备打得一塌胡涂,心中一气,得了噎食,饿死了。至于当时势力最大的袁绍和曹操,他们的名字就没有那么幸运,很难与谶语附会得上。后来,曹操吞灭了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这时如果有人能代汉的话,连小孩子也知道只能是曹操。可是要从“理论”上论证,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这需要懂得“内学”,即谶纬之学,现在看来就是一种能拐弯抹角地附会谶语的学问。当时的内学大家是周舒,他说“:当涂高,指的是魏。”但他有细做解释,因为他不敢。如果他明白指出,魏就是曹操受封的魏公,那就等于骂曹操是准备篡位的奸臣了。但周舒把他的解释告诉了术士杜琼。杜琼后来告诉了谯周,说“:魏,就是阙(按阙又称象魏),阙立在当途大道上,而且很高,那不就是当途高么?”谯周说:“这还不太说得通。”杜琼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说“:从古以来,没有把官叫做曹的,可是到了汉代,官名尽用曹字,什么左曹、右曹、功曹、户曹等等,而且掾吏称作属曹,卒史称作待曹。又是‘属曹’,又是‘待曹’,这不是天意让朝廷归属于曹家么?”谯周便也附合说“:对。另外,魏,也有大的意思,曹,则是众多的意思。又多又大,这不是天下都要归附么?”这二位的附会其实并不大高明。汉的官名并不都叫“曹”,此其一;汉朝以曹名官是西汉初年就有的事,总不能说汉朝刚建立就埋下了曹操篡位的种子吧?此其二;就是三国之后,历代仍保留称官为曹的习惯,难道他们都在等着姓曹的篡位?至于魏有大的意思,国名为魏,就意味着国家要强大,这是春秋时就有的论调,但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让魏国“众而且大”地把中国统一起来。

鬼在山,禾女运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年),只想当“周文王”的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袭位魏王,不久就和谋臣们筹划着取代名存实亡的汉天子,要做“周武王”了。他们逼着汉献帝“禅位”,装模作样地演一出“尧舜禅位”的戏。于是汉献帝在魏王臣僚的授意下,不得已地要让出帝位,而曹丕还要作出谦让的表示,一个要让贤,一个死不接受,而群臣便把早已准备好的“上帝的意旨”宣布。这样反复三次,于是曹丕只好顺应天命,很不情愿似地把汉朝的天下装进自己的口袋。首先是博士苏林、董巴的上言,这是在曹丕第一次谦让之后。他们先从天文历象上提供了一条规律:岁星(即木星)在天空运行,每十二年行一周天,所以天穹上的黄道就按岁星的运行划分成十二等分,这就是“十二次”。而古人又把地上的州域或王国各各对应于天上的十二次,天上十二次中的某次发生了什么变异,那么与它对应的那个地区或王国也就会出现吉凶灾祥。按照《周礼》郑注,这十二次和十二分野的对应如下:星纪吴越;玄枵一齐;诹訾一卫;降娄鲁;大梁一赵;实沉一晋;鹑首一秦;鹑火一周;鹑尾一楚;寿星一郑;大火一宋;析木一燕。这里的十二分野中没有魏,但曹操所封的魏在赵地,所以就把魏的分野定为大梁。曹操在世时,诸侯们都说他要篡位,他辩解说“:我自己只想做汉朝的丞相,如果天命归我,那么我就做周文王吧。”所以苏林就用周与魏相比。周文王开始受命为西伯,正是岁星在鹑火的那年,而周武王伐纣,也是岁在鹑火。可见岁星在某次,对应的那国就要兴旺发达、接受天命。这种说法是对古代十二分野说的大创新。试想,岁星每十二年要把十二次运行一周,如果按此说法,那十二个国就要轮番受命一次,这天下岂不大乱?但这个理论对此时的曹丕却很有用:光和七年(即中平元年,公元年),岁在大梁,曹操开始靠讨黄巾起家,十二年后,即建安元年(公元年),曹操开始迎献帝至许昌,拜大将军,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又过十二年,即建安十三年(公元年),曹操官为丞相。再过十二年,即今年,就该曹丕受命为天子了。只从表面上看,这个时间表确实很有意思,每过十二年,即每逢岁星在大梁之时,曹操的地位就上升一次,这可真是神了!但如果细细思考一下:除了岁在大梁,是不是其它年份曹操的地位就不上升或者下降了呢?其实不然,建安十八年曹操封魏公,加九锡,以冀州等十郡为魏国;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晋封为魏王,次年魏王设天子旌旗,这几次曹操的大腾达,都不是“岁在大梁”。原来这里只是玩了一个骗人的小把戏。苏林、董巴的另一个魏应受命为天子的根据是从“纬书”中摘下两句话,加以附会而成。,建安二十五年,是庚子年。《诗推度灾》中说“:庚,就是更换;子就是此。庚子就是要对眼下的政权进行更换。(”“庚者,更也。子者,兹也。圣人制法天下治。”)但这个根据实在勉强。每过六十年就是一个庚子年,难道每次都要“更兹”一次么?,《推度灾》中还说“:王者布德于子,治成于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今年老天爷要更换天子。但我们看了半天,也不能从这句话中悟出“更换天子”的含义。苏林、董巴这二位博士是一对笨蛋,连一条像样的理由也拿不出,于是曹丕便不答应接受禅让。当然,在这场精心导演的禅让喜剧中,苏、林二位不过是一对充当呆鸟的小角色,重头戏还在后面。于是太史令许芝出场了:许芝先排列了一大堆天文星象中的预兆,因为意思不大,我们不去管他。而他列举的那些也是从谶纬图书中摘下来的预言,却对民众有相当大的说服力。第一,当时有凤凰、黄龙、麒麟出现的“祥瑞”,而《易传》即《易纬》中就说过“上下流通圣贤昌,厥应帝德凤凰翔,万民喜乐无咎殃。“”圣人受命,厥应凤凰下,天子虏。“”黄龙见,天灾将至,天子绌,圣人出。(”《宋书符瑞志上》,下同。)也就是说,只要这些“祥瑞”一出现,就会“天子虏”“、天子绌”,而真命天子即“圣贤”“、贤人”“、圣人”就要出来受命。第二,《春秋玉版谶中说“:代赤者魏公子。”代替赤帝而有天下的是“魏公之子”,魏公就是曹操,他的儿子就是曹丕。第三,《春秋左助期》中说“:汉以许昌失天下。”即汉朝将要在许昌丢失天下。现在汉朝的都城就在许昌。第四,《春秋左助期》还说“:汉以蒙孙亡。汉朝到了“蒙孙”时就要亡了。汉朝传了二十四帝,现在的献帝早已被曹氏父子折腾得昏昏蒙蒙、胡里胡涂了。第五,《孝经中黄谶》中说“:日载东,纪火光。不横一,圣明聪。四百之外,易姓而王。天下归功致太平。“”日载东”,隶书中“日字上有两个“东”字,就是“曹”字“。不横一”,就是“丕”字。已经把曹丕的名字都写明白了。汉朝从汉高帝传到献帝已经四百年,就应该“易姓而王”了。六,《易运期》中说“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日居下。其为主,反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言居东,西有午”,是“许”字“;两日并光日居下”就是“昌”字,这就说明汉朝到了建都许昌就该亡了。而魏受土德,气色为黄,曹丕就是要受命的圣人。第七,《易运期》说的“鬼在山,禾女运,王天下。“”鬼在山,禾女运”,就是“魏”字,这就是说曹魏要“王天下”。谶纬就是上天意旨在人间的一种发布形式,这一回已经公开点名要魏王曹丕当天子了。于是曹丕违拗不过“天命”,只好把亲爱的妹夫汉献帝赶下台,让自己这个大舅子坐上了龙床。顺便讲一下,当时江东的孙吴也有不少会造谜语的人才。据说孙权听说曹丕受了汉帝的禅让,做了皇帝,有些丧气,对群臣说“:这小子比我岁数还小,就先做了皇帝,我是赶不及了。”于是那位在《三国演义》中能言善辩,在赤壁之下假扮渔夫把曹操骗苦了的阚泽便说了:“主公虽然比曹老大做皇帝晚,但做皇帝的时间却比他长。”孙权问“:你怎么知道的?”阚泽道:“他过不了十年,就该归天了。您就看他的谶纬就是上天意旨在人间的一种发布形式名字,丕字拆开就是‘不’‘十’二字,不这已经公开点名要魏王曹丕当天子了。十就是不到十年么。”(宋邢凯《坦斋通编》)阚泽的嘴真厉害,当时先哄了孙权高兴,而后来呢,也真巧,曹丕只做了七年皇帝就伸腿了。

“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乘者朱虎骑。(”《三国志魏书王凌传》注引《魏略》)据说这是魏帝曹芳时流传在东郡的一首童谣,但把它与“阿公阿公当渡河”一首相比,这两句实在不太像是民间的歌谣,文人的痕迹太重了。但这首童谣却牵扯到曹魏时期一场企图扶助曹氏对抗司马氏的政变。魏正始十年(公元年)司马懿策动政变、诛灭曹爽一党之后,全面控制了朝政大权,魏帝曹芳(即齐王)形同傀儡。隔了一年,即公元年,镇守淮南的王凌决定起兵锄灭司马氏。当时在东郡流传着谣言,说白马河出现了一匹怪马,夜间驰过官家牧场时就发出嘶鸣,结果官马都一齐呼应起来。第二天再看这马的蹄印,竟然如斗斛一般大(。“白马河出妖马,夜过官牧边鸣呼,众马皆应,明日见其迹,大如斛,行数里,还入河中。”“)马”就是“司马氏”“,官马”呼应就是朝政归于司马氏,朝官都成了司马氏的党羽。这在当时已经是现实,如果把它看成预言,那就是预示了司马氏要取代曹魏。这匹“马”能否被控制呢?这时出现了一首民谣,说是只有“朱虎”才能驾驭这匹“马”,而楚王曹彪的小名正叫“朱虎”。这曹彪是曹操的儿子,也就是当朝天子曹芳的叔祖父,年岁已经不很小了。曹丕对兄弟最为嫉恨,不给任何参政的机会,对这个小兄弟马懿策动政变、诛灭曹爽一党之后,制了朝政大权,魏帝曹芳形同傀儡。曹彪也不例外,所以曹彪名为楚王,其实只不过是个受朝廷监视的寓公而已,哪里有什么能力对付那个司马懿?但这童谣的意很明显,就是说只有曹彪当了皇帝才能遏制住司马氏的势力膨胀。据史书说,凌是因为听到了这首童谣,才决定扶立曹彪起兵的。但更为可信的是:王凌正为了扶立曹彪以做起兵的资本,才自造了这首童谣!可是王凌尚未来得及起兵,司马懿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淮南,生王凌。结果王凌自杀,楚王曹彪也牵连被害。从此曹氏宗族全部被迁至洛阳,中监视起来。“其谁乘者朱虎骑”,这是一首典型的用来为政变造舆论而又无于事的童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林岚秦小雅 拯救美强惨男二 女公务员的日记 诡秘之主 剑来 魔艳武林后宫传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穿越1942有空间 猎艳谱群芳 重生之武道复苏 退下,让朕来 陛下不可以! 重回1982小渔村 无限群芳谱 恶魔军官,放我走! 花都太子 宠妾改嫁后,清冷权臣强取豪夺 猎艳江湖 不良人之白虎星君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抗日之铁血战魂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红楼如此多骄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梦回西晋娶女帝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山贼之谋定三国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我家有个电饭锅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穿越之铁血捕快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汉吏 重生美好 无双镇北王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蜀汉之我是关兴 羊三泰 - 蜀汉之我是关兴txt下载 - 蜀汉之我是关兴最新章节 - 蜀汉之我是关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