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1626

青虫月二

首页 >> 天启1626 >> 天启1626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妖孽王妃桃花多 清末之帝国崛起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国色生枭 我岳父是李世民 大魏宫廷 中华第四帝国 
天启1626 青虫月二 - 天启1626全文阅读 - 天启1626txt下载 - 天启1626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九十三章 治世之道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百9十3章治世之道

王穿此时在王尚书府上酒已过3巡,晚席已散,此时陪着他的依然还是礼部王尚书。

已入6月,天气更加炎热,再加之饮酒之后,更是浑身燥热无比。

现在王穿坐在尚书府内1个高高的小亭之中,正与王尚书品茶闲聊。

“尚书大人,看你府上的格局到像是江南1带园林的风格,虽然府邸占地不大,但却亭台楼阁,竹菊梅兰松都应有尽有,却又少了1些奢华的布置,府内有如1副山水画,人居于其中,亦如在画中1样,心情愉悦,闲趣自得。

此时趁着这夜色在此品铭更是独居于闲适之处,却又可以看见京城大部分繁荣的夜景,看着那些繁忙的身影,十分有趣。”

王穿没事找事,却先是夸赞了王尚书的与众不同。

到也说出了大隐隐于市的乐趣所在。

王尚书也只是微微1笑道:“统领大人此说到也让老夫欣慰,老夫确实是江南苏州人,而且早年1直在江南地方任职,对于江南水乡十分了解。

可老夫却与东林党那些学子仕人们并不1样,老夫家道中落,深有感怀,与东林党也政见不合,而他们自然也不屑于与我这种迂腐之人同流了,统领大人尽可放心。

至于说身居闲处,坐看风云变幻,老夫到还未到统领大人的境界,不敢以此自居了。”

王尚书1听王穿的话,其实就明白王穿的意思,但事实上东林党也非是完全代表着江南1代的学子,当然在江南还有苏党,与东林党并不相容,只是后世1直会认为,东林党其实就是江南仕子**,其实不然。

而东林党起源东林书院,听王尚书的语气,自然是无法入得东林书院之人,自然不会与东林党1体了。

从整个府中布局来看,王尚书也是1个孤高自傲之人,所以院中才会有松竹梅岁寒3友,而菊花更是自古读书人最爱,从这1点其实已经可以表达其身份与志向,只是王穿还没有这么敏锐的心思,才会多此1问。

“对对对,是在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王穿到也是1个直爽之人,更难得的是善于自我否定,并不会把自己看得很高。

毕竟凭着现代所说,虽然在1些物理化学常识上比古人知道得更多,但那现代知识其实也有局限性,时代性,来到古代其实并没有任何优势,因为科技的发展是均衡的,有深深的局限性。

相反,在古代科技虽然不发达,但所学却十分渊博,几乎囊括了前人所有的智慧,所以王穿在这些人面前显得更肤浅。

而且若是现代人与古人相比,更会少了许多情调,多了许多铜臭之味。

“统领大人到是真诚,若以此时统领大人的身份地位,许多人都会忘乎所以,少有自醒其身的,统领大人虚怀若谷,正是我大明学子,包括那些东林学子所不俱备的。”

王尚书说完也是十分感叹,看起来王尚书也是深懂古人智慧,并没有拘于1格。

“尚书大人通古知今,不知对于东林党人与及现在把持朝政的魏忠贤**如何看,将来若信王爷能继位,那么尚书大人必然是信王爷的重臣,对信王爷治理天下有何好的建议。”

王穿还是试探着依着自己所知的历史,想问1问王尚书的想法,这也决定着他是否需要为信王爷打下清除魏党的基础,也关乎王穿此时选秀的决策。

“统领大人此话当另作他讲,信王爷此人虽然年少,可性格略显孤僻,也是因为自小的原因,孤僻之人必多疑,此是信王爷最大的毛病,若说信王爷所信任之人,怕是除了他身边的太监王朝恩之外不会再有他人了。

老夫虽然有心,若信王爷它日能荣登大宝,就算老夫还能事君,那老夫也会告老还乡,不会再奉任何天子了。”

王尚书的话还是让王穿十分意外,毕竟此时的王尚书可以算得上是信王爷所信任的大臣,要不然不会把周若水之事交与他来办,从这1点看,信王爷对王尚书的信任甚至比王穿更甚。

当然这里边也有其信王朱由检的谋略,与礼部尚书交好,其实也是为将来继位着想。

因为宫中司礼监及礼部是举行大典的主要部门,有王尚书支持,相当于有了继承正统的礼法依据。

“尚书大人何出此言,良禽择木而?,择明君而侍,难道尚书大人只是因为信王爷多疑之心而觉得他不会是明君,还是另有其它隐情。”

“统领大人多虑了,明君与否其实并非天下太平的关键,自大周取商而代之后,周公旦深知天下太平之理非在于治,而在于顺其规,依其礼,在于1个稳定安居的局面。

所以周公旦制礼以规百姓,制礼非只是为了上层权贵,同样非是为了百姓,而是协调整个社稷运行,就好比天之道1样,有道运行其中,那么天地自然。

制礼就是学习天道之行。

春秋时,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却是乱世,历经各朝各代,不论谁当天子,实则以稳为重。

大秦之时虽只有两世,但却统1了规矩,清除了许多异端学说,为后世打下大1统的基础。

到大汉之时,董先生独尊儒术,其实也只是为求天下稳定而已,

自此之后,无论中原大地如何纷乱,最终都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只要1合自然还是回归正统之治。

大唐之时若无武则天,为争皇权必然大乱,自无其后的开元盛世。

读小说

而到了唐明皇之时,大唐兴盛已至极点,可1次安史之乱就让大唐失了根基,由此可见动乱之源非在于集权,而在于权势不均。

就如同万历先皇之时,内阁首辅张大人统领内阁几十年,而皇上深居后宫,多年不上朝,几乎所有大小事宜皆由张大人把持,若论及其权势,比之现如今的魏忠贤还要强不多知少倍。

可万历帝纵然不上朝,天下自然依规而治,有如天地之间万物依道而自然而生自然而灭1样。

只是张大人权势1失,权势就像散落的金银1样,引得众人争执,由此大明也1直动荡不安,失了稳定,民生艰苦,先皇仁善,却也无力回天,成为朝臣争斗的牺牲。

而皇上继位之后面对东林党与魏党之争也只能择1而选,当然这也是皇上英明之举,若任东林党与魏党在朝堂之上争斗不休,那么国自失其基,又如何抵抗外敌。

所以老夫对于东林党也好魏党也罢,其实都没有成见,此时魏党势大,自然也是有利有弊,利于稳定,却又不利于开明纳谏。

但如何来评判此事,当以百姓是否安居为准,而非是谁当权为准。

东林党当权之时,也有许多异议朝臣死于非命,与魏党其实并无区别,朝权之争历来如此,无辜牺牲总是难免的。

至于老夫为何会选择退隐,统领大人应该知道其中原由了吧。”

王穿1听也是陷入沉思,他所认识的历史其实未必是真正的历史,此时的王尚书所言到是看得通透,以史为鉴,也符合整个中华文化的传承,权力的统1与稳定才是最为重要的,而非是以智治国,以智治国国之贼也,智必致乱,这是因为人的私欲决定。

读者身

若依着王穿所认识的历史,崇祯朱由检之所以如此辛劳却无法延续大明江山,其实非在于只是后人1些人所言杀了魏忠贤。

而是过早的杀了魏忠贤,当魏忠贤所掌集权1旦扩散开来之后,没有1个人能代替集中权力,反而让权力分散以引发更多争执,以致于朝堂纷乱。

若朱由检不是如此急切的杀了魏忠贤,而是慢慢培养另外1个贤能之人以代替魏忠贤,那么或许不内乱的大明可以延续下去,甚至于让后金没有任何机会,就算后来朝代更替怕也没有后金满人什么事了。

(这也是个人想法,非是为魏忠贤洗脱,朱由检在继位1年之后就杀了魏忠贤,这让魏忠贤1直集中的权势又成为众人相争的对象,整个大明朝堂才会不稳,也正因为如此袁大督师才会被杀,这也正是朝堂权力相争的结果,也才给了后金机会。

而传朱由检死时已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其实也是因为那时的朝臣都忙于争权夺利所致,如果大权集中在1个人手中,或许大明还不会如此短命了。

不过天要灭1个王朝,最后自然是天灾不断,人祸不断了,而这也正是天道循环。任你有通天本事,其实都无济于事,这就是历史的大势所驱。纵是朱由检比他的历代祖宗都既勤又俭,可却也无法挽回。)

“原来如此,尚书大人看得透,也不恋于权势,这是许多人,许多读书人看不透的事,能得能舍,能进能退知时顺势方为君子呀。”

王穿此时也是十分感叹,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之所以人们不认为历史会重演是因为人们还站得不够高而已,被1些虚幻之相所迷惑而已,就好像秦始皇想不秦2世而灭,李世民也想不到只有3百年,这些开创盛世之人1旦迷于盛世之惑,就会自己也觉得自己了不起,可当1两百年之后,当大家都忘记了建大业之时的艰苦历史之时,那也是到了改朝换代之时了。

“老爷,承恩寺那边好像出事了。”

此时1个家奴也是匆匆赶来向尚书大人汇报着。

p@>^>

王穿与王尚书1听,都同时看向承恩寺方向。

只见此时天空之中佛光闪耀着,虽然看不清人,但却十分耀眼。

“尚书大人,看来是有妖邪去承恩寺挑恤,如此好戏,在下不可不云,在下也先行1步了,告辞。”

王尚书虽然疑惑,但却并不发问,也是起身行礼。

“统领大人慢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诡秘之主 剑来 辣妈攻略 背剑之人 我的总裁老妈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猎艳谱群芳 都市极乐后后宫 山村情事 肥水不流外人田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特种兵在都市 重生之神级明星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超级神医赘婿 护花野蛮人 踏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昭昭大明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明末小平民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流氓帝师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星落门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水浒英雄传说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明朝皇帝往事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天启1626 青虫月二 - 天启1626txt下载 - 天启1626最新章节 - 天启1626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