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黑风洞

首页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霸天武魂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妖孽王妃桃花多 盛唐日月 清末之帝国崛起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凡人歌 暴君闺女五岁半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黑风洞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全文阅读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txt下载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百三十五章 争(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场殿前议事,把季汉接下来三年的大方向给定了下来——接下来的基本国策,以休养生息为主,各地转入战略防御。

但事情,可不是就这么一点事情。

各地的发展情况如何,接下来的发展重点是什么,如何在保证民生发展的同时,兼顾各地防务,不给敌对势力渗透的机会,中央朝廷又该怎么协调跟地方之间的关系,需要给予地方怎样的支持,而地方又需要给朝廷什么样的回报.很多事情,都需要私下认真讨论后,才能决定下来。

不过这事儿,就不用当着刘禅的面讨论了,回丞相府讨论既可一方面是这样的讨价还价持续时间更长,另一方,那小胖子估计也听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回到丞相府,诸葛亮就回到了自己的主场,在丞相府长史张裔,参军马谡的帮助下,开始跟朝中大佬,各地方刺史,将军们,讨价还价。

现在已经不是那种需要站到国家层面去考虑国策的时候了,这会儿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寻求利益分配的时刻,谁还跟诸葛亮客气。

尤其是庞统。

刚刚在大殿上,诸葛亮拉着法正,张溪,赵云,力挽狂澜,决定下了休养生息的策略.那时候庞统无奈只能点头,可如今,事关门下省的财政拨款问题,那就不能跟这个死鱼头客气了。

既然大政策已经决定了,这几年需要休养生息,那么朝政的重心,肯定要放到内部发展上来。

门下省,是监督六部执行的重要部门,但每年的财政拨款却是三省中垫底的存在,手下人手不够用也就算了,工资还最低,这谁受得了?!

你看看隔壁的虞翻,掌管御史台,他手下的监察御史们出巡地方,哪个不是一路风光的坐车下去,公家提供一路吃喝不说,连车钱都不出。

到了他掌管的门下省这里,连去六部调个卷宗,都要自己花钱雇车拉像话嘛!!!

这话说的,赶来议事的御史大夫虞翻听了直翻白眼。

拜托,御史台,是监察各地官员廉洁的,是去查贪腐的,你不得给最好的待遇,好好的供着么?!

敢让这帮小子背个包袱出行,指不定就有那么几个意志不坚的小子会忍不住诱惑,贪污受贿,最后该弹劾的人不弹劾,不该弹劾的人瞎弹劾。

御史台是最不能缺钱的部门,虞翻又不是什么腐儒,他太清楚人性是怎么回事了,就是好吃好喝的供着,御史台一年都要内查罢黜一批巡查御史呢,要是不给好待遇,谁愿意来干这种得罪人的差事?!

你庞统跟谁急眼钱粮,也不该跟御史台急眼,有那个功夫,不如去找找尚书省的茬,整个朝廷最大的花钱窟窿就是尚书省,你但凡从他们手里扣下一点财政费用来,都够你门下省多发两倍工资了。

虞翻这话一出,法正立刻急眼了。

是,尚书省确实是朝廷的销金窟,但问题是,尚书省也是朝廷的聚宝盆啊你就看我每年花了多少钱,没看到我每年给朝廷提供了多少赋税么?!

再说了,尚书省下辖六部,每个部都是需要花钱的地方,那么大的摊子,那么多的人,我这钱再多也不够用啊。

真要有意见,你找中书省去,中书省那边不过是翻翻卷宗,制定一下决策而已,至于每年占用一大笔开销么?!

然后张裔也跟着急眼了。

如今诸葛亮升为丞相了,中书令一职一直没有做出安排,一方面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大汉也不需要再出现一个拥有决策权的中书令。

因此,中书令一职,一直是归属于丞相府,由丞相府长史张裔兼任的。

张裔一听说要削减中书省的开支,顿时也忍不住跳出来了。

什么叫中书省只要翻翻卷宗?!

拜托,中书省是决策部门,任何决策都需要有大量的文献和数据作为支撑的,没有这么数据支撑,制定出来的国政决策,交给你尚书省,你敢执行么?!

中书省花销多,那就是因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整理这些文献和数据,为丞相府决策做出参考.削减中书省的花销,万一导致数据或者文献不准确怎么办?!

真当中书省那么多的中书郎只会抄资料么,他们也要总结归纳,整理文献和数据,从中发现各地的施政弊端,进而讨论办法加以改进.退一步说,就算中书郎只会抄资料,那总也得有人来抄才行吧?!

这年头识字的人很多么?!识字又愿意来当中书郎的人很多么?!

不给高薪,谁愿意来干这种库吏一样的工作?!

好嘛,诸葛亮还没发话呢,三省加上御史台,这四个部门就已经开始吵起来了,更别说后面还有各地刺史,将军,就地方财政和军费要跟诸葛亮扯皮呢。

这个事儿吧,一扯起来,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根本扯不完。

张溪本以为,诸葛亮即使再是全能天才,他也得先摆平了中央朝廷内部的财政划拨和军费问题,接下来才会跟地方刺史商讨地方政务。

这没个七八天的,根本讨论不完。

因此吧,张溪都做好了在成都等上个七八天,再等诸葛亮召见的准备了.这七八天,好歹的可以放松一下,拜访一下往日亲朋好友,维护一下人脉关系。

比如说张飞,赵云那边,又比如说王平,马谡那边张溪是真的好奇,怎么马谡回到成都后,会从礼部侍郎的位置走回了老路,重新成为了丞相府参军?!

这小子还没息了领兵作战的心么?!

可惜,张溪没有时间去问。

一个,是马谡如今很忙,忙着帮诸葛亮出谋划策,应对朝中大佬们的各种要钱借口。

另一个,是张溪也没闲着,他被诸葛亮和法正一起拉着,参与了整个中央朝廷的财政分配计划。

别看你张溪现在是雍州刺史,但你身上还挂着一个兵部尚书衔呢,你也是六部一员。

诸葛亮那意思,你一个兵部尚书,不参与国政,不参与制定军费标准,想跑去偷懒?!

门都没有。

而法正那意思吧,兵部好歹是六部之一,归尚书省管,妥妥的尚书省干将,不想着帮尚书省多争取一些经费,就想着置身事外?!

然后张溪就被这俩没良心的货给拖住了,参与到制定朝廷的财政分配当中来。

但其实.张溪是真的有点太小瞧诸葛亮和法正的用意了。

两人拖着张溪参加,还真不是为了讨价还价的时候多个帮手。

这点事儿,他们争归争,实际能达到什么样的最终目的,双方其实心里都有数,无非是寻求一个平衡点而已。

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张溪尽可能的参与进朝政事务中来,增加在中央朝廷处理政务的能力。

说白了,就是培养执政朝廷的能力。

诸葛亮今年已经四十五了,法正年纪更大,已经快五十了,而张溪,还不到四十岁有些事情,是需要提前考虑起来的。

既然先帝有意让张溪在必要的时刻成为“博陆侯”,那么张溪就得有这个能力,能撑起朝政运转.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先帝要让张溪镇守雍州,成为第一个实权刺史的原因吧。

将军出于军伍,丞相出于地方嘛。

这两年,张溪在雍州那地方干的还行,防务,安民的措施做的都不错,唯一欠缺的,大概就是经济方面的头脑.先从这次财政分配开始学起,如果能在这么复杂的利益分配中学会怎么协调处置,那么将来至少不会再让世家们哄的团团转。

这就是诸葛亮和法正的良苦用心。

可张溪.张溪如今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

他听谁说的理由都觉得对,但手头就这么点钱,到底该怎么分配,他依然没有什么头绪,也提不出什么两全其美的建议。

自己想不清楚,只能是看看诸葛亮怎么去讨价还价,怎么去想办法解决财政分配的问题.学归学,但进展真的不大。

简单来说,张溪的脑子,真的不适合搞经济,他对一国经济的理解太过于肤浅了,只能看到表面,对内部真正的核心利益掌控,始终欠缺一些洞察力。

这方面是急不来的,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是诸葛亮这样的天才而且话又说回来,诸葛亮也不是一上来就掌控一国经济事务的,他也是从一开始的荆南三郡练手,到后来主掌一州经济,到现在掌控全国经济,一步一步锻炼出来的。

只能说,诸葛亮在这一路走来,犯错的概率太低了,低到让人有种错觉,那就是诸葛亮一出山,他就啥都会。

张溪虽然比诸葛亮多了一千多年的积累,但经济这个东西吧.现代人有几个敢说自己真的懂的?!

大部分的现代人,估计还不如熟读《管子》的古代人呢。

好在,诸葛亮和法正也不着急,还有足够的时间,一点点的,慢慢来就是了。

就这样,张溪被诸葛亮和法正“绑着”,全程参与了这次的财政分配行动。

等到中央财政分配计划结束后,就该轮到地方刺史和中央之间,就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关系进行讨价还价了。

而此时的张溪,已经头晕眼花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剑来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福艳之都市后宫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武师的自我修养 逍遥人生 超凡大航海 挑肥拣瘦 特种兵在都市 霸天武魂 夫君天天酸溜溜 美女别撩,哥不玩闪婚 特种兵重生七零 超级神医赘婿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穿越大明朱雄英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黑风洞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txt下载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