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寂寞剑客

首页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驿路星辰 夺嫡 混在洪武当咸鱼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大魏宫廷 朕就是亡国之君 武道凌天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寂寞剑客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全文阅读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txt下载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82章 镇压吴三桂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回头再来说北直这边。

南京的大小官员在忙着搬家,商贾们在忙着筹措资金准备北上参加铁路货运商号的招股会,远在北京的崇祯也没有闲着。

在控制内城也就是满城之后,紧接着就派兵控制外城。

控制外城之后,就开始抓人,范文程、宁完我、祖大寿这些没去朝阳门的汉臣一样没能幸免,都被抓起来。

最后又抓了几十万人。

当然,只是单纯的抓人而已。

大明新军毕竟不是建奴,也不是李自成的流贼,更不是大明边军,有士子和国子生作为新军基干,绝对不会做出烧杀掳掠奸淫女子这种事。

事实就是,明军入城的当天,北京就恢复秩序。

普通百姓的生活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一切照旧。

但是等着崇祯去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建奴的残余势力还没有肃清。

抓人工作还没有结束,崇祯就又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出兵镇压吴三桂以及姜镶,一边令徐应伟率一个镇南下兖州,一边则亲率两个镇东征山海关。

阎应元则带着另一个镇北出居庸关,防止蒙古骑兵南下。

固关和紫荆关已经被伪顺军队控制,崇祯暂时无暇理会。

在八里桥决战结束三天之后,也就是崇祯22年6月21日。

就在南京的文武百官动身北上的同时,崇祯也开始了肃清建奴残余的行动,主要就是清剿盘踞在兖州的姜镶以及山海关的吴三桂。

其中又以山海关的吴三桂为主要目标。

……

两天后的中午,吴三桂正在山海关的行辕之内焦躁的踱步。

虽然此时距离八里桥大战结束已经过去整整五日,但是吴三桂却仍旧没有获得关于八里桥之战的任何信息,这是情报被彻底切断。

战场遮断这事,当然是朱慈炯带骑兵干的。

而且现在朱慈炯干这事,也是越来越专业。

吴三桂派去京畿打探消息的夜不敢已全部遭到明军猎杀。

迟迟得不到来自京畿的消息,吴三桂就变得越来越焦躁。

爱妾陈圆圆过来好心劝他回后衙休息片刻,却反而被吴三桂噼头盖脸的骂了一顿,陈圆圆只好强忍着泪水返回后衙不提。

看着陈圆圆婀娜多姿的身影消失在拱门后,方光琛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此女真人间尤物。

此等尤物却跟了吴三桂这样一介莽夫,真可谓暴殄天物。

不过表面上方光琛却对吴三桂极恭敬:“王爷可是担心明清大战胜负已分?”

“能不担心么?”吴三桂道,“若是清军获胜也就罢了,倘若最后反是明军胜了,你我手中也就没了筹码,那就麻烦了。”

吴三桂最怕的,就是明军在他归顺之前赢得决定性胜利。

“王爷多虑了,明军要想一仗就解决清军那是绝无可能。”方光琛侃侃而谈的道,“所以明清之争,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明军纵然能胜,最后只怕也是惨胜。”

“这也就意味着,明军在战胜清军之后就再也无力继续对山海关以及兖州府用兵,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崇祯多半会对王爷以及姜镶采取招抚之策,毕竟招抚了王爷以及姜镶,可以使北方百姓免受刀兵。”

稍稍一顿,又道:“崇祯不是一贯就标榜以民为本么?”

听完了这番分析,吴三桂终于稍稍放心了些,因为方光琛分析的无疑是有道理的。

就算是崇祯不待见他吴三桂还有姜镶等贰臣,但是北方数省的百姓总是跟你无仇,你不是一贯标榜自己是仁义之君?那就该以百姓为念,就该以招抚为上。

想到这,吴三桂就派了一个家丁去把他的嫡长子吴应熊叫进来。

吴应熊其实是吴三桂的嫡次子,但是因为嫡长子吴应麒过继给了吴三凤作为继子,所以吴应熊就成了长子。

吴三桂很喜欢吴应熊这个儿子。

吴应熊的武艺虽然不如吴应麒,但是长得高大俊美。

“父亲。”吴应熊先向着吴三桂拱手一揖,再转身向方光琛行礼,“学生见过老师。”

吴三桂嗯了一声又道:“交给你一项差事,去把关城外的辽民全部迁到关城内安置,谁要是敢反抗,一律杀无赦!”

这是要拿辽民做筹码要挟崇祯。

说起来,辽西走廊这片土地还是很肥沃的。

所以在满清政局稳定下来之后,原本因为剃发易服躲进燕山避难的辽民便又纷纷回到辽西走廊耕作,再托庇于吴三桂麾下。

然而吴三桂从来只拿这些辽民当他的筹码。

当年身为大明总兵的时候如此,现在身为满清蓟辽提督亦如此,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些可怜的辽民永远只是他吴三桂的筹码。

目送吴应熊离开,方光琛问道:“王爷是想拿这些辽民当筹码?”

吴三桂并未否认,点点头说道:“此法对清军没有任何用处,清军根本不会在乎辽民的死活,但是对于明军或许能有点用,若是最后局势真到了最坏的地步,只要驱赶这些辽民上城墙,就能让明军的大炮有所顾忌。”

方光琛阴声说道:“除非明军能不顾城头辽民之死活,否则就只有招抚王爷,且仍旧得委任王爷为蓟辽提督兼山海关总兵。”

两人正说话之间,吴应熊忽又黑着脸回来。

“你怎么回来了?”吴三桂道,“不是让你去抓辽民?”

“父亲,辽民已被明军走了。”吴应熊气急败坏的说道,“是辽东明军干的,王夫之答应给辽民每丁百亩地,而且三年之内不用纳粮!”

“王夫之的辽东明军不是一直缩在盖州卫?”吴三桂顿时间变了脸色,“什么时候到的辽西?撒出去的夜不收为什么不报?”

“父亲,我们的夜不敢只怕是早就已经被辽东明军干掉了。”

“这不可能。”吴三桂断然说道,“明军的斥候骑兵再厉害,也不可能把我们的夜不收一个不留全部干掉。”

吴应熊说道:“那就是被策反了。”

听到吴三桂、吴应熊父子两个在那里争论,方光琛哭笑不得。

当下方光琛劝道:“王爷,既然辽东明军已经进了辽西走廊,再争论夜不收是被干掉还是策反还有什么意义?当务之急是要赶紧搞清楚明军的确切意图,还有,来的只有辽东的明军,还是北京方向的明军也一并来了?”

“北京方向的明军?”吴三桂脸色大变。

如果北京方向的明军也来了,那就只能说明一个事情。

那就是明军和清军的决战已经分出胜负,而且还是明军获得了大胜,这对吴三桂来说无疑是最坏的结果。

然而越是害怕什么,越是来什么。

吴三桂正在担心北京方向的明军,就有家丁进来报告:“王爷不好了,燕山南麓发现了大量明军,离山海关已经不足二十里!”

“你说什么?”吴三桂勃然大怒,“为何到现在才禀报?”

家丁惶然道:“因为我们往永平府方向派出去的夜不收一个都没回来,最后还是一个猎户发现明军踪影赶来禀报才得以知道。”

“该死。”吴三桂恨声道,“看来崇祯已经不想招抚本王。”

顿了顿,吴三桂又咬牙切齿的道:“既然如此,那就让崇祯知道知道,山海关乃是我吴三桂的地盘,来了山海关,是虎给我卧着,是龙也给我蟠着!”

方光琛也点头附和道:“事到如今,只能跟明军决一死战。”

……

这次征讨吴三桂的两个镇是第1镇及第2镇,其中又第2镇充为主力,这其实也是平衡之道,因为第2镇没有参加八里桥大战。

为了尽可能提高速度,第1、第2镇都没有携带野战炮旅。

因为没有野战炮的拖累,所以行军的速度极快,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已经进至燕山南麓一个叫义院口的废弃小村,距离山海关还有大约二十里路。

马蹄声响起,朱慈炯率徐乌牛等数十骑斥候骑兵回归大队。

“启奏父皇,好像跑掉了一个猎户,把消息送进了山海关,所以现在关城内的吴军已经在做守城准备了。”

“老百姓呢?没有被抓进山海关吧?”

“永平府这边并没有遇见几个百姓,吴军就想抓也抓不到,只不过辽西走廊那边应该有辽民,就不知道辽东军能不能阻止吴军。”

“问题不大,王夫之还是值得信赖。”

“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

“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不招抚吴三桂?”

“是的,我们完全可以先招抚吴三桂,然后想办法收拾他,比如说以奏对为名将他诳入京师再处死,这样岂非更省事?”

“你把吴三桂想得太蠢了,就算招抚,他也不会轻易入京。”

“还有,像吴三桂这样的大汉奸若不坚决予以镇压,反而采取招抚绥靖之策,就等同于开了一个很恶劣的先河,相当于是在鼓励像吴三桂这样的边臣,就算是拥兵自重,甚至于养寇自重也不会有什么事,今后就会有更多边臣群起效彷。”

“所以,吴三桂必须镇压,投降的机会都不能给他。”

顿了顿,崇祯又道:“因为吴三桂突破了武将的底线。”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的总裁老妈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退下,让朕来 混沌神王 陛下不可以! 重生之神级明星 霸天武魂 花都太子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超维术士 夫君天天酸溜溜 反差傲娇学姐不会主动开口说爱我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星落门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寂寞剑客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txt下载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最新章节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