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红楼来

云先觉

首页 >> 我为红楼来 >> 我为红楼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寒门状元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妖孽王妃桃花多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科举,寒门状元 神话版三国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民国谍影 
我为红楼来 云先觉 - 我为红楼来全文阅读 - 我为红楼来txt下载 - 我为红楼来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四十九章 开源节流,大裁三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荣国府,荣禧堂。

探春有些心不在焉,这下好了,和哥哥的合伙生意也做不成了,家里现在可以说是分文不剩,这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再巧的妇也难为无米的炊呐,都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山珍海味吃惯了,哪个愿意粗茶淡饭?绫罗绸缎穿久了,哪个愿意荆钗布裙?

“凤丫头,眼下的光景不比以往了,接下来家里那些不必要的开支尽量精简,城外和辽东那十三个田庄,以后的收成我们多抽两成吧。”

《天阿降临》

当年太祖皇帝给每一位追随自己打天下的从龙之臣都分了田产,根据爵位高低和功劳大小,多则如四大异姓王府的两万亩,少则如子爵府的两三千亩,当然,这些土地肥沃贫瘠、向阳背阳,以及距离河流沟渠远近都不尽相同。

太祖皇帝还规定勋贵们即便是犯了事,比如爵位被降低或者褫夺,除非是那种诛其满门的重罪,毕竟有继承权的人都死完了,还能把地留给谁,后世之君都不能收回田产,这相当于把这些土地直接给了受封者,他们可以任意处理,即便是卖了,朝廷都不能管,崽卖爷田心不痛,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有了土地,放出风声,百姓自然蜂拥而至,他们建起田庄,摇身一变,从百姓变成佃农,不过他们和主家不是主仆关系,而是雇佣关系,他们还是清白身,就像宁国府里那些在京城内招募的嬷嬷、婆子和媳妇,她们不是奴籍,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想干就留下来,不想干随时可以离开,主家不得强迫。

佃农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基本上都是穷苦百姓,有的是在老家没有生计,背井离乡,出来讨生活的、有的是各地受灾的流民、还有的是原本有地,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变卖祖产,没办法糊嘴裹腹,只得到人家做了佃农。

除了勋贵,文武百官也可以拥有田庄,除了皇帝赏赐,也可以从别人手里买,村镇的士绅们也有,不过他们的绝大多数都是祖传的,当然,也没有那么绝对,在这方面,由于朝廷监管不力,各种情况都存在,比较混乱无序。

上千个田庄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毫无美感的散落在广袤无垠的关中平原上,到处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浃背,一锄头一锄头在地里刨食的佃农。

他们种着别人的地,每年年底都要把收成上交一部分给主家,虽然朝廷也有律法明确规定,但律法历来都是被用来违背和践踏的,因此每个主家收几成都不固定,碰到心善的,收你三成,碰到凶恶的,收六成的都比比皆是。

嫌多是吧?嫌多就滚,我有地还怕没人种?离了你,我马上就能再招到人,离了我,你们一家人搞不好就要被饿死,你爱种不种,你要是种,就把租地协议给我签了,给我好好的种,种不好我再找你算账。

佃农本来就势弱,别看国朝天天喊着“士农工商”,实则他们的地位很低,哪里敢和达官显贵们争执,为了一家老小的肚子,只得屈服于各种不公。

这毕竟是个靠天吃饭的时代,遇上风调雨顺的丰年还好,除去上交给主家以及留做来年的种子,佃农们也能过一个饱年,若是遇到颗粒无收的灾年,那可就惨了,饿死的,卖儿卖女的都有。

朝廷对这些佃农始终没有真正的给予帮扶政策,达官显贵们胡吃海塞,满嘴流油,哪里去管他们的死活。

宁国府有十三处田庄,总亩数达到一万八千亩,除去神京城外的十二个,另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辽东镇。

贾瑜入主宁国府后,摒弃了打算将这些田庄变卖的想法,又听说佃农们的日子不好过,难免动了恻隐之心,没有过多犹豫,把他们原本需要上交上来四成的收成,直接给降到了两成,并且允许如果发生大灾之年,他们可以不交一颗粮食和一文钱上来,以自保为主。

他这一举动,赢得两千七百余名佃农感恩戴德,感激涕零的歌颂,佃长们不仅带着很多七老八十,须发皆白的老者到宁国府里给他磕头,并且所有的佃农都在家里立起了长生牌位,镌刻他的名字,日日夜夜的为他祈福。

而且他们一旦有什么好的东西,就会第一时间进贡到宁国府来,比如前两天那两大筐新鲜甘甜的桑椹和之前一大盆酸甜可口的樱桃,贾瑜也会回礼,或是几坛好酒,或是一些铜钱。

荣国府到底是积善之家,果然名不虚传,宁国府原先收四成,他们收三成,现在宁国府收两成,他们收五成。

王熙凤怕这一举动会引来佃农们的不满,甚至是抗拒,她知道,他们本来就对同样是一家人,东府降,他们却不降而颇有微词,若是这次直接收一半,他们保不齐会在背地里怎么咒骂呢。

人性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宁国府以前收四成时,荣国府只收三成,也没见他们主动交四成上来,况且他们比其他那些收四五成大户人家的佃农不知道舒服惬意多少,真是可怜也可恨!

“老太太,五成会不会太多了?要不还是四成吧?这两年可不太平啊。”

贾母知道她在担心什么,沉声道:“这些人以往那么多年受了那么多的好处,今番家里遭了难,他们合该敬敬孝心,多收两成怎么了?你让琏二告诉他们,最多五年就改回去,若是不想种就走人,我们家不缺种地的!”

王熙凤点了点头,暗自琢磨了一下,这一年多收上来的两成也能有个大几千两,倒也能填补不少的窟窿。

“老太太,以后几年的形式说不定会更加的艰难,孙女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贾母对探春还是很满意的,四个孙女中(包括小惜春),她最招人喜欢,立身正,懂事孝顺又贴心,在办事能力上也不输王熙凤,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的确比以往好了很多,她不得不承认,那瑜哥儿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

“有什么是不能说的?说说看。”

探春看了王熙凤一眼,见她微微点头,才试探着问道:“老太太,府里的下人是不是太多了?”

荣国府里足足有近四百个下人,是宁国府的一倍,关键是前者的府邸比后者还要小一点,这让贾瑜不能理解,要这么多人伺候干嘛,他以往住在入尘院的时候就常常感慨,这府里别的不多,就是人多,来来往往,到处都是人,闭着眼随便扔块砖头出去都能砸到人。

这四百个下人,基本上都是家生子,他们的职位基本上都是“世袭罔替”的,好比马夫的儿子到府里来做事,正常情况下也只能做马夫,等他老子回家养老或者死了,就子承父业。

贾母一言不发,探春鼓起勇气,继续说道:“老太太,孙女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下人都在领空饷,比如说茶房,里面有两个嬷嬷、六个婆子、九个媳妇,还有好几个小丫鬟,其实根本用不到这么多人,明明一个人就能做完的活,却有两个人,甚至是三五个人在做...”

王熙凤见探春话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好意思再装聋作哑,但又有些担心,毕竟这些很多都是家里的老人,老太太又太重感情,前段时间赖老嬷嬷病死在城外的田庄里,听鸳鸯说,她当天夜里哭了很久,若是起了把她们全都赶出去的心思,她肯定会不高兴。

“老祖宗,三妹妹说的对啊,东府满打满算就两百个下人,她们每一个人都不闲着,都有自己专属的事,若是有问题,直接罚她就可以,不像我们,同一件事有好几个人在负责,一旦出了错就互相推诿,实在是不好管理。”

根据贾瑜制定的《宁国府所有下人工作以及生活准则》,宁国府里每一个下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工作,哪怕几个人共同负责一件事,也有非常详细的主次划分,比如说针线房里共有九个女红媳妇,晴雯娘亲张氏就是最高的领导,其他人依序排列,一旦出了事就能层层追究下去,从上到下一个都跑不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职位都按照需求安排最合适的人数,不会存在一个吃闲饭,吃空饷的,这可不是小家子气和斤斤计较,不提贾瑜没有义务白养她们,如此对管理府邸也是大有裨益。

贾母也知道这些事,可若是直接赶出去会不会太不近人情了?毕竟她们很多人都是在府里做了半辈子事的老人,但她们说的也对,眼下不同以往,前段时间刚给他们加了一成半的月钱,现在每个月光是月钱就要发差不多一千两银子,这样的确让人有些吃不消。

探春见贾母没有直接反对,便继续劝道:“老太太,不如裁点人出去吧,大不了给她们发两个月的月钱做为补偿,请二老爷去万年县县衙给她们办理放身文书,我们再把身契还给她们,一如之前东府那样,大家好聚好散。”

贾政从外面走了进来,说道:“这个主意好,东府做为长房,才有不到两百个下人,我们二房却有四百个,如此于理不合啊,特别是这畜牲屋里,大大小小三十个丫鬟,瑜儿堂堂一等伯、两元及第探花、又是皇城司都司,身份多么的尊贵,到现在身边才只有五个贴身丫鬟,就这畜牲也配使唤九个?”

果然是贾瑜的头号“舔狗”,他的光环政老爹是如数家珍,信口拈来。

贾宝玉见自己老子恶狠狠的盯着自己,连忙又往贾母的怀里钻了钻,看的探春在心里是直叹气。

贾母抱紧自己的心肝肉,拍着软榻怒道:“滚滚滚,到东府和你侄子住去,宝玉屋里一个人都不能赶,要赶也是把你身边那一群吃白饭的赶走!”

“老太太,您知道现在外面的人怎么说这畜牲吗?说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务正业,还不知羞耻,我都快替他臊死了,他变成这个样子,一多半都是他屋里那些丫鬟教的。”

贾政痛心疾首,满面羞愧,袭人等人固然有些责任,但绝大多数的责任还是出在贾母、王夫人和他自己的身上,只是他不能去指责自己的母亲,也不好去说自己夫人,更不愿意自降其罪。

其实有贾母在,不说他能不能管的好,他根本是没什么机会去管。

“哪个人传的?你不会让人把他们的臭嘴打烂吗?你就任由他们满口喷粪,你就是这么护自己儿子的?”

贾政老脸忽青忽白,憋了好一会才挤出“晋王殿下”四个字来。

大怒不已的贾母顿时偃旗息鼓,转移话题道:“三丫头,你继续说。”

“老太太,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来是每个月都能少发一些月钱,一年至少省下三千两以上,二来人少也好管理,省的这些人仗着老脸,在背地里赌钱吃酒、偷东西、以及编排主子的闲话。”

王熙凤接话道:“老太太,三丫头说得对,现在不比以往了,况且我们真的要不了那么多人来伺候。”

贾母缓缓道:“比起东府,我们西府的下人确实是多了些,不过你们也别忘了,那边就瑜哥儿一个主子,别说是两百个下人了,就算是再少一半也能伺候的过来,我们这边乌泱泱的一大家子,人太少了可不行啊。”

探春被贾瑜委以重任,便一直在努力向东府看齐,眼下见贾母松了口,连忙道:“不裁多,先把各房各处那些吃空饷的打发走,老太太,您也不要觉得这样不近人情,她们糊弄主子的时候也没想着您的仁德,不然各种破事也不会屡禁不绝,这可不是我们绝情,而是她们先对不起我们。”

“有多少人?”

王熙凤回道:“我和三妹妹之前暗地里统计过,大概有一百二十来个。”

贾政起身道:“老太太,此法可行,先把这些不知上下尊卑,不尽本职工作的下人都请走吧。”

贾母沉默了一小会儿,叹道:“给她们发两个月的月钱,好生送走吧。”

“老太太,那这畜牲...”

贾母怒道:“你能不能换个称呼!”

贾政提议道:“宝玉屋里人太多了,借此机会也打发一些出去吧。”

贾宝玉本欲和贾母撒娇哭求,但见自己老子直直的盯着自己,唬的瑟瑟发抖,连忙低下头去,他虽然一言不发,但眼神里却全都是话,大概的意思是“畜牲,你敢开个口试试!”

“那贴身丫鬟留六个、婆子留两个、二等丫鬟和小丫鬟都留四个、粗使丫头再留四个,还有,贴身丫鬟中你们赶哪个我都没有意见,但袭人要给我留下来,她还不错。”

为什么留下来,为什么不错,贾母没有说,但众人都明白她的言外之意。

贾政非常不喜欢这个丫鬟,心机太重了,皱眉道:“老太太,留下来可以,其他的就不合适吧?”

“这件事我自己有主意,你不要管”,贾母说了一句,又问道:“她哥子怎么样了?”

鸳鸯轻声道:“已经没了,她娘上午来哭求您赏他一副棺材,婢子见您忙,便没有让她进来。”

袭人是被她娘卖到荣国府的,签的是死契,这一举动非常的不合理而且无理,纯粹是看贾母好说话才来哭求的。

“那就给她们家十两银子吧,凤哥儿,给袭人找几身好点的衣服,再让人用轿子送她回去服丧,可怜见的。”

宁国府,宁安堂。

贾瑜对抹骨牌这种游戏没有什么兴趣,但在林黛玉的要求下,他只得坐到了她的对面,和她成为了两对牵。

雪雁和玉钏儿是两对牵,晴雯、紫鹃、媚人、金钏儿和龄官在旁边观战,她们或站或坐,有的怀里抱着小猫,有的手里剥着风干栗子,外面的风雨飘摇丝毫不影响堂内的温馨、惬意和闲适。

“哈哈哈,我赢啦!”

贾瑜笑着抓起一把银锞子递给她,雪雁一双大眼睛都弯成了好看的月牙儿,高兴道:“谢谢二爷。”

林黛玉端起茉莉花茶喝了一小口,嗔怪道:“你就惯着她吧。”

“那当然,她可是我的小狗头军...”

雪雁连忙用小手捂住贾瑜的嘴巴,急道:“您答应过我不会乱说的。”

林黛玉很是好奇,问道:“她什么时候成你的小狗头军师了?”

贾瑜哈哈一笑,正欲找个理由掩饰过去,毕竟这是他们两个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小秘密,却看见小吉祥撑着一把小花伞走了进来,她福了一礼,恭声道:“老爷,您的亲兵回来了,就在门外面。”

放下骨牌,贾瑜接过媚人递来的油纸伞,笑道:“你们先玩,我马上就回来,让金钏儿代我一会。”

内仪门外,马校尉和文校尉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腰挎佩刀,一动不动的站在大雨中,见贾瑜撑伞而来,二人单膝跪地,齐声道:“属下参见伯爷!”

贾瑜一一扶起他们,马校尉从包裹里掏出一个木盒,文校尉则双手奉上当地县衙和牢城营开的文书,然后把打探到的消息和事情经过仔细说了一遍。

“辛苦了,到账房每人领二十两银子,我再给你们放五天的假,去吧。”

待他们离开后,贾瑜打开木盒,看着里面几块腐朽的骸骨,长叹了口气。

(秦可卿真的不能收吗,有的朋友说主角收她就会和贾赦以及贾珍之流无异,搞得我都有点进退维谷了,可是除了那种一开始就截胡的,名正言顺外,其他绝大多数同人文都收了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诡秘之主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魔艳武林后宫传 福艳之都市后宫 武师的自我修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汴京春深 超凡大航海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特种兵重生七零 夫君天天酸溜溜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逍遥四公子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明骑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超级修真弃少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最近更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穿越大明做女皇 戏说嬴政 宋终:一拳镇关西 一统大宋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重生大明1635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我为红楼来 云先觉 - 我为红楼来txt下载 - 我为红楼来最新章节 - 我为红楼来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