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

火红的鸡枞

首页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牌进化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官居一品 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至尊特工 暴君闺女五岁半 民国谍影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 火红的鸡枞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全文阅读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txt下载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一十六章 他们在演戏给殿下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允熥自从进入山东地界,所到之处炊烟袅袅,百姓安居乐业,一点也不像受灾的样子。

这让他非常奇怪,难道是山东谎报灾情?

高明见朱允熥一脸疑惑,不由开口解释道。

“殿下,这刚到山东地界,还远远不到山东腹地呢,灾害的影响自然小得多……”

“不过,百姓的日子远没咱们看到的太平,他们只是没遭灾而已,不代表他们日子好过。”

“不信你找几个百姓过来问问……”

朱允熥闻言当即命人去“请”几个百姓过来,锦衣卫的大老粗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一个个骑着快马冲进村子,蛮横地抓了里正和几个年轻人就过来了。

朱允熥严肃地批评了几个锦衣卫,然后亲自给几个吓得跟鹌鹑似的村民松绑。

老里正王春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哪怕被解开了束缚也只会砰砰磕头,嘴里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他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才是县令,还是各里正去县衙轮值的时候远远见过,啥时候见过皇太孙出巡这般大排场啊?

这一眼望去,上万人的出行队伍,乌压压的一眼都望不到头……

“贵人饶命,小的真的啥也没干呀,呜呜呜……”

“老丈不用怕,孤只是……咱只是想找你问几句话。”

这一刻朱允熥终于明白老朱为啥总是“咱咱”的了,跟乡下老农称孤道寡确实有点不伦不类。

不知是朱允熥的这句“咱”生效,还是朱允熥和善的语气感染了里正,里正终于敢抬头偷瞧一眼。

王春见问话的是个头戴王冠的美少年,悬着的心顿时放下不少。

在他想来,对方还是个孩子,能有啥坏心眼?

“您是皇太孙老爷?”

“是!”

“哇!”

“咱见到皇太孙哩,嘿嘿嘿……”

“瞅瞅人家皇帝老爷的孙子,长得就是俊,唇红齿白的,一看就天天吃白面馍馍……”

朱允熥闻言微微一笑,继续肯定地点点头。

“是!”

“而且咱吃的还是皇爷爷亲自给咱蒸的馍哩!”

周围的锦衣卫听到这般胡扯,霎时笑得前仰后合。就连高明想到老朱穿着龙袍,腰上系着围裙,围在灶膛边上蒸馒头的场景,脸上也不由莞尔,暗骂皇太孙真调皮,连皇帝陛下的闲话都敢编排!

王春见皇太孙说话这般和气,顿时感觉一阵亲切,胆子都大了不少。

“哟!”

“皇太孙小老爷说话和气,像咱们乡下人的脾气!”

“小老爷想知道啥尽管问吧,小老儿知道啥说啥,绝不跟您说瞎话哩!”

“孤……咱听说山东糟了灾,打年后就没下过雨,全境大旱,颗粒无收?”

“旱是旱哩,但还是下过几场雨哩,咋地也不至于颗粒无收。”

“但别的地方俺就不知道哩,据说北边有啃树皮的哩,前些日子还有几十个逃荒的路过俺们村……”

“这么说你们村过得还行喽?”

“行啥行,也就混个饿不死罢咧……”

“布政使老爷年年加税,种地交税天经地义,可生娃要交税,娶亲要交税,修城墙交税,给地里浇大粪都要交税……”

“搞得现在村里都不敢生娃,不敢浇地哩,交不起那个税哟!”

朱允熥听到这儿眉头顿时皱起。

“生娃交税是何意?”

“按照朝廷规制,不是不成丁不需交税吗?”

王春听到这话诧异地看向朱允熥,冷哼一声道。

“啥?”

“成丁后才交税吗?”

“那为啥俺们生下来就交人头税,不论男女老少都得交哩?”

高明听到这儿上前两步道。

“殿下,虽说陛下规定人头税需成年后才收,但地方上一直是按照黄册录入的时候收,如果录黄册的时候正好添丁,哪怕只有一个月大也要按照正常的丁口收税。”

“江南之地皆如此,更何况北地了……”

朱允熥听了高明的话,心里非常受震撼。

他之所以迟迟没废除人头税,就是觉得反正都得成丁后才收税,对老百姓影响不大。

打算再发展几年,积蓄几年的财力再推行。

现在一看,只要朝廷给开个口子,底下这帮混账就敢给你捅个窟窿!

“来人,将里正所说的税名全都记下来!”

“等问完话,再给他们每人一壶酒,一匹布压惊!”

“诺!”

老里正王春一听问几句话还有赏赐,登时笑得见眉不见眼,其他几个乡下汉子见状也乐呵呵地在一旁补充,生怕惹了贵人不高兴,到时候不给他们发赏赐。

朱允熥安置好几个村民,就跟高明登上了宽大的马车。

“高师傅,孤若废除人头税,你觉得可行性有多大,会有哪些阻力?”

高明闻言皱眉思索了片刻道。

“殿下,废除人头税的阻力有两重,一重是朝廷上的,一重是地方上的。”

“如果您能从别的地方补足朝廷每年的人头税,那么朝廷方面的阻力可以忽略。”

“只是地方上会比较麻烦,因为少了一个税种,地方各级官吏就少了一个名目向老百姓要钱,他们一定会阻挠,甚至阳奉阴违……”

“补足吗?”

事实上,朱允熥一开始就是这么打算的,想等自己的工业革命搞完,再用作坊那边赚取的钱来贴补农业税收,从而实现平稳过渡。

但他发现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美好了,如果什么东西都等他准备齐当了,老百姓指不定得受多少罪呢。

“补足好办,只是地方上……”

“皇爷爷杀了二十几年,也没遏制住贪官污吏啊!”

高明闻言也是一阵惆怅,对此他也没啥好办法。

他甚至能想到地方官吏会如何应付,以及编出哪些新名目继续收钱,但却不知该如何遏制这帮人。

最后高明无奈地叹了口气道。

“看来,也只能采用皇帝陛下的严刑峻法了……”

这是高明之前最不认同,甚至最为讨厌的做法,他兄长就是死在严刑峻法之下。

但当他当了官,站到了帝国的最高层行列,见识了帝国的运转艰难等情况,心态悄然发生变化。

不是皇帝想杀人,是有些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震慑宵小!

“若是孤取消一切杂税,将所有税赋统一成一种,并且编入土地之中。”

“地多者多交,地少者少交,无地者不交,高师傅以为如何?”

高明闻言眼睛一亮,由衷地赞叹道。

“此法甚为简便,于国于民皆有大利呀!”

朱允熥所言者实际上就是他跟老朱商量过的摊丁入亩,只是他一直听从老朱的告诫,从来没跟外人提起过。

“只是地有贫瘠、膏腴之分,南北庄稼不同,收成也不同,这个税率又该如何厘定呢?”

“比如说同样大小的一块地,种桑养蚕者,岁入肯定比之种粮百姓多,那么这种又该如何区分呢?”

“是收入多者多交,收入少者少交,还是交同样的税?”

“如果收入多者多交,那么遇到灾害年头,或者蚕丝价格大降的年份又该如何折算?”

高明提出的这个新问题,给了朱允熥当头一棒。

他只知道“摊丁入亩”四个字,却从没想过实行起来会有这么多麻烦。

好在他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他可以集中大明最有智慧的一群人商定对策。

“这就有劳高师傅和其他几位师傅替孤琢磨了,孤只提出一个方向,具体如何实施就看你们如何谋划了。”

“殿下还真是个好甩手掌柜……”

高明说完这句话,跟朱允熥相视一笑,就倚在车壁上开始琢磨起来。

这事说起来简单,只有短短四个字,可若想形成一个制度,里边牵扯到的细节多如牛毛,都能编成一本书了。

朱允熥也知道这里边的复杂程度,也没指望高明三两天就能想好细节,只是给他指了个方向,让他顺着这个方向去延伸和拓展。

朱允熥在给高明出了个难题后,高明就不来他的马车上蹭吃蹭喝了,开始躲在自己的马车里闭关。

朱允熥也乐得清闲自在,每天不是观察一路的风土人情,就是询问沿途百姓生计。

当一行人的车队进入济南府后,朱允熥终于看到了大灾后的场面。

岁饥,人相食!

一路上卖儿卖女者不计其数,更有不少衣衫褴褛的百姓对着车队磕头叩拜。

朱允熥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只能强令二虎散发一部分粮食,缓解下燃眉之急。

此举引起二虎的极大不满,他是随军打过仗的,知道军粮的重要性。

一旦军中粮食不够,会引发军心动荡,军士哗变。

因此,一般情况下,哪怕看着百姓饿死,军粮都是不能动的。

但皇太孙眼下被灾民的惨状给震撼到了,他也只能从随军的粮车里挤出几车,在灾民聚集的地方支上几口大铁锅给百姓施粥。

朱允熥只给百姓施了一天粥,就看到山东承宣布政使赵子良,提刑按察使曲能,以及都指挥使陈治三人带着山东大大小小的官僚跑出几十里地迎接。

为了表示对自己的尊重,他们还去曲阜拉来一堆老孔家的遗老遗少充门面。

朱允熥看着眼前这群不忙着赈灾,却忙着迎接自己的官僚,从心底升起一阵恶心。

大明有这样的官僚,真是大明百姓的悲哀!

朱允熥直接拒绝了欢迎仪式,只是命人将赵子良、曲能、陈治三人叫来。

这三人可谓是山东三巨头,一个管民政,一个管司法,一个管军事。

只要把这三人控制住,整个山东就尽在掌握!

三人恭敬地在帐篷里给朱允熥行了叩拜大礼,没等朱允熥开口,赵子良就不迭地汇报工作。

“启禀皇太孙殿下,卑职已经严令济南府乡绅,全力施粥救济百姓!”

“并且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开仓放粮,缓解灾情……”

朱允熥听到赵子良这番话,阴郁的心情这才好点。

“赐坐吧!”

“谢皇太孙殿下!”

不多时,当三人坐在小凳上,三人的心才算稍微放松下来。

陈治和曲能佩服地看向赵子良,若不是老赵在临行前强力布置,他们三人哪能捞到小凳坐?

赵子良心里也隐隐有些得意,他在皇太孙一行人刚进入山东地界就暗中派人打听,打听皇太孙的行事风格。

在得知皇太孙在济南府境内施粥,他当机立断地在济南府增设上百个粥棚。

现在一看,此举果然奏效,正好拍对了皇太孙的马屁。

朱允熥跟他们详细了解了山东受灾经过,以及眼下的灾情有多严重。

在得知受灾百姓预计有三百万众,朱允熥的心里总算有了底。

“三百万啊,孤努力一下还是能赈济过来的……”

“对了,你们都做了哪些措施?”

“回皇太孙,微臣等已经命令各级府县,让他们全力救济百姓,号召当地富户乡绅捐钱捐物,并且允许百姓自由出境,去外地就食……”

所谓去外地就食,说白了就是逃荒去外地要饭的文雅说法。

朱允熥闻言点点头,暗道赵子良也算是能臣,这几条处置措施也算到位。

只是为何路上会有这样多的灾民呢?

难道赵子良只是混弄我?

但他现在被众人簇拥着,再想找人打听细节已经不容易了,也只能听之信之。

“孤知道了!”

“你们辛苦了,下去吃点饭,明日随孤一起进城吧!”

“诺!”

第二天,朱允熥来到济南城外,看到城门口开设了几十个粥棚,上万灾民井井有条地排队领粥、吃粥,心情再次好了几分。

不管他们是做样子给自己看,还是处于什么目的,只要让来百姓吃饱就行了。

朱允熥进入济南府,住进布政使衙门后,秘密将一部分锦衣卫撒了出去,让他们替自己查探济南府各级官吏的风评和名声,并且打听各地的受灾情况。

至于他本人,则每天被济南府的官员簇拥着视察各地的粥棚,以及发布各种赈灾的命令。

只是有一点不爽,那就是他所看到的都太和谐了。

百姓和谐,施粥的官兵和谐,官员也对灾民和颜悦色。

自己每到一地,山呼殿下千岁的声音更是整齐划一,一看就是特意排练好了等自己来似的。

但他又不能挑这些毛病,总不能嫌人家口号喊得太整齐,太好了吧?

“赵大人真是治下有方啊,老百姓山呼千岁的声音,比京城百姓还整齐!”

朱允熥不阴不阳地说了这么一句,引得赵子良尴尬一笑。

皇太孙果然精明!

赵子良早就接到京城同僚的来信,得知眼前这位皇太孙可不好糊弄,因此特别精心准备了好久,这才打造了这番井井有条的赈灾名场面。

然而,还是被皇太孙看出了破绽,这破绽竟然是准备得太好了……

“皇太孙谬赞了!”

“可能是山东乃礼仪之乡,百姓从小耳濡目染的多了些吧?”

朱允熥闻言,只给了赵子良一个“呵呵”。

心道让你再笑一天,等孤的锦衣卫密探回来,看孤怎么整治你们!

当天深夜,徐六子带着十几个锦衣卫进入布政使衙门。

“殿下,打探清楚了,济南府是从大前日开始施粥的,是布政使赵子良从衙门里掏钱,从粮商手里买的粮食给百姓施的粥……”

“另外,城外的百姓有问题,有不少是济南府卫所里的士兵,还有衙门里的小吏,以及他们的家属、亲戚……”

“他们在演戏给殿下看!”

/130//.html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赵氏嫡女 辣妈攻略 保护我方族长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逍遥四公子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猎妖高校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山村情事 超维术士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恶魔军官,放我走!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无限群芳谱 踏星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鬼吹灯之南海归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跃马大明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大明英宗朱祁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时空乱叙 汉吏 重生美好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家父吕奉先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正德皇帝朱厚照 秦末苍穹之变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 穿越白虎之洪荒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 火红的鸡枞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txt下载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最新章节 - 龙族:从战锤归来的路明非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