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

米酿

首页 >> 明末工程师 >> 明末工程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凤囚凰 回到明朝当王爷 长嫡 寒门宰相 1949我来自未来 国色生枭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抗日之英雄传奇 民国谍影 
明末工程师 米酿 - 明末工程师全文阅读 - 明末工程师txt下载 - 明末工程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96章 贫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明朝的整体税收数字,还是十分可观的。

万历十五年,大明的总税田是七亿零一百万亩,总田赋是二千六百六十九万石。到了崇祯十四年,因为三饷的加派,征收的税收更多。即便是按照万历十五年的田赋数字,按崇祯十四年的粮价,崇祯朝每年的总税收也至少有六千六百七十二万两银子。

这个数字看上去十分惊人,似乎足够大明朝招募兵马平贼却奴,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些征收的田赋并不全部缴入国库。

明代各地的田赋可分为两类;其一,起运;其二,存留。“省直银粮,名色虽不一,大约田赋、均徭二项,不离起解、存留两款”。所谓起运,就是运到中央政府或其他省的府、州、县或各边镇、都司、卫所等军事区域的部分。存留就是留供本地开销的部分。

地方上收取的大量税收是直接供给给卫所、都司和地方衙门的消耗,真正上缴给国库的,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一年不过几百万两。如嘉靖二十八年,国库“太仓库”岁入不过三百九十五万两。正因为如此,天子朱由检才如此缺钱,要不断加征税银。

但对于在地方上征税的李植来说,这庞大的税收基数是个好事情。他稍微增加二成田赋,就能得到很大的收益。

增加二成田赋后,李植每年可以多得折色银三十一万五千两,得本色田赋六万三千石。按现在粮食市价,六万三千石本色麦子相当于十五万七千两银子。加上折色,李植一年可以从天津新税制上赚取四十七万二千两银子。就算刨去一千多名税务人员的开支,还有四十万两净赚。

李植得知自己的征税方法可以为自己赚四十多万两银子,十分高兴。

李植心情愉快地带着谢良友和两百亲卫来到了曹姓缙绅家,收取新税制下的第一笔税银。

曹姓缙绅没有反抗李植的意思。李植在天津大开杀戒杀了那么多官员,天津的地主们哪里还敢和李植作对?虽然交纳赋税很可能让奸猾下人带着投献来的田地离开。但是银两田地毕竟是身外之物,此时还是顺从兴国伯的新税制,保住性命为上。

曹姓缙绅家里有旱田一千七百三十一亩,如今李植均平田赋,他每亩地每年要交纳七升一合的田赋,一千多亩地合计交纳一百二十三石麦子。

曹姓缙绅乖乖地从粮仓里取出一百多石麦子,交给了李植的税务官。

李植成功地收取了第一笔田赋,正要离开曹姓缙绅家里,却突然看到一个亲卫跑了过来,大声说道:“伯爷,外面聚集了几百农民,不知道做什么,一个个全跪在了道路两侧!”

李植愣了愣,看了看门外。

谢良友讪讪说道:“莫非是陆化林煽动农民的余波还在,农民听说伯爷来了,要闹事?”

李植想了想,笑道:“出去看看。”

谢良友死死拉住李植,说道:“伯爷万金之躯,切莫以身犯险!”

李植无奈地朝亲卫们一伸手,喊道:“拿盔甲来,穿上!”

####

孔老大是一个三十二岁的农民。

他三代单传,是孔家唯一的男丁。他家在赵家村有二十亩旱地,是祖上传下来的薄田。按理说,家里有二十亩田地也不差了,但孔老大和媳妇却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孔老大的苦日子,全在于他势单力薄,被衙役们欺负了。

孔老大亲戚少,不认识什么关系。加上他性格闷,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在赵家村形单影只,其他赵姓的村民都不太搭理他。

孔老大二十五岁时候,娶了隔壁村一个脑袋不灵光的女人做媳妇。

平日里,孔老大和傻媳妇两人可以说是赵家村里的孤家寡人,倍受城里衙役的欺辱。那些衙役们把一层一层的田赋全加到孔老大的田上,什么“折余”,什么“寄米”,什么“膏股银”,总之有各种说得出说不出的明目,硬是把孔老大的田赋加到二斗五升每亩。再加上每两折色银子二钱的“火耗”,最后孔老大竟要为每亩田交纳三斗田赋。

孔老大也想过反抗,可每次孔老大拖欠田赋,那些衙役就派差人带枷锁来抓孔老大。孔老大没有亲戚,明着被欺负了也不敢闹事,最后只能一次次被衙役们欺负,二十亩薄地每年交纳六石的田赋。

而这二十亩旱地本来就地薄,又没有灌溉水源,全靠到一里外的小河里挑水灌溉,一年也就能产出十五石的粮食。刨去每亩一斗三升的种子,刨去每亩三斗的田赋,孔老大每亩地只能收获三斗麦子,一年只有少得可怜的六石收益。

六石麦子磨成米面,要养活两个人。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孔老大和媳妇都要饿肚子。孔老大三十二岁了,傻媳妇也二十九了,如今膝下没有孩子。

他们生过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全因为饿肚子得病,生生病死了。

孔老大不是没想过带着田地去投献,但是那些缙绅老爷一听说孔老大交这么高的田赋,就知道孔老大是衙役们的欺压对象。收纳孔老大为仆人是会让衙役们没人可以盘剥的,是要得罪那些衙役的。

最后没有一家士绅老爷愿意接受孔老大的投献。

孔老大和媳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过着这没有希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生活。也许哪年一闹灾荒,孔老大和媳妇就要饿死了。每次孔老大听村里的读书人说闯王闯将的事,孔老大心里就偷偷希望闯王能来天津。

跟着流贼闹一场,也比过着这毫无希望的日子好。

然而就在孔老大****过着这麻木的生活的时候,却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读书人都在传,说兴国伯要对天津的田地加税。不但原先不纳税的士绅们要增税,就连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孔老大也要增加税赋。

孔老大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感觉是天要塌下来了。如果自己家这样的情况还要加税,自己和媳妇吃什么?兴国伯要把自己这样的人逼死?

但回家冷静想了想,这一次,孔老大不相信读书人的话。

兴国伯的事情,孔老大听说过无数次了。兴国伯在各县修建水利设施开发新田,招募佃农耕作。兴国伯给每个佃农分二十亩好田,分牛,还只征收三成的地租,让佃农们富得流油。不仅如此,兴国伯还招募佃农去开发小琉球,据说那里的佃农更加富裕。

天津的农民们,都削尖脑袋想投入兴国伯门下,哪怕是抛弃家族祖业也毫不顾惜。

孔老大不相信,这样造福百姓的兴国伯,会对穷得吃不饱饭的贫农们加税!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兴国伯的税务官下乡来了,说兴国伯要给贫民们减税,每亩地只收七升一合的田赋。那些读书人散布的谣言不攻自破。

这税率,只有孔老大现在承担田赋的四分之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偏要你独属我 长生风华录 收徒就变强?这个师尊她当定了 影视之多子多福 穿书赶海:七零军婚有空间 我家床底通大明 魔艳武林后宫传 穿书后,我成了极品好婆婆 魏晋干饭人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大奉打更人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穿越明朝当暴君 高武:我在校花梦中刷级 快穿之被觊觎的美人 三体 大道剑圣 无限群芳谱 四合院:开局入战场归来是科长 全宗门皆卷王,小师妹纯苟王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逍遥小书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剑道乾坤 帝国大闲人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大明风流 抗战之红色警戒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戒指传奇 紫鸾记 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 苏联1941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冰临谷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寒门状元路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史上最强县令 浴血山河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巨宋 
明末工程师 米酿 - 明末工程师txt下载 - 明末工程师最新章节 - 明末工程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