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名剑山庄

首页 >> 明天子 >> 明天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铁骨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1949我来自未来 金牌帝婿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我岳父是李世民 凡人歌 中华第四帝国 
明天子 名剑山庄 - 明天子全文阅读 - 明天子txt下载 - 明天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24章 于公遗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祁镇下令不在河西走廊多做停留。

无他,大队人马过境,无论如何也会给地方带来一定的负担。对于有些地方府县,比如东北的吉林府,肇州府等,这些府县虽然是新开拓的,同样是底子比较薄,但是他们的负担也不是太多的。

不要承担很多义务,再加上东北平原的确肥沃。

即便是一年一季也足够养民了。

所以朱祁镇多留一些事情根本没有问题,而伊州也是如此,虽然轮台是大明在西域南北两疆的政治中心,但是而今南北两疆的经济中心,却在伊州府,这是因为伊州府底子厚,在之前的很长时间,被叫做哈密的时候,就已经是西域的经济中心了。

而今也不过顺承而已。

这些富裕的地方,朱祁镇还多待一段时间。

但是河西走廊这些府县,实在残破的好像拼不起来的拼图,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都该最快的过境。也免给地方带来更大的负担。

于是,朱祁镇下令免除此地三年赋税之后,就在驰道上没有下车,即便停留也不入城。只是穿城而过。

不过,这也并不妨碍,朱祁镇看当地一些情况。

原因无他。

河西走廊上的这些府县,都是“一”字排列。而驰道更是从这些地方穿过,朱祁镇在驰道之上,几乎可以看见完整的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情况。至于城池不进也罢,原因这里的城池都是卫所遗留下来的城池。倒不是能说都是一模一样的。但也毫无特色可言。

再加上而今的大明除却少数城市已经转变为工业城市,成为生产中心之外,其余各地的生产中心都是在农村。

看明白河西走廊的农村农田,就看清楚了河西走廊大部分情况。

而驰道本身的交通作用,他所过之处,引得很多人在驰道附近定居,可以说是这一带的繁华地带了。

即便如此。

朱祁镇这几日在详细观看之下,也觉得触目惊心。

首先是庄稼。

总体来说,算粮食一季的产量,是水稻大于小麦大于谷子大于高粱。南方水稻能够种植两季乃至于三季,这就是南方经济能够胜过北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玉米红薯等庄稼还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北方多数都是种植小麦。

但是西北的情况之中,朱祁镇看到更多是谷子与高粱。小麦不是没有,但是比较少。

朱祁镇虽然没有细细数,但也能看出小麦的种植数量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谷子产出的是小米。

说起来产量比小麦少,但是还可以。如果好好种植,估计一亩地一季可能有超过一石。但仅仅是可能,很多地方不过几斗而已,而高粱更是差劲。放到现在,小米还有人吃,有多少人吃过高粱?

一般都是用来酿酒的。

高粱的产量比小米来更是惨不忍睹。

而这两样作物唯一的好处就是抗旱。

小麦的产出全靠水,特别是在结穗那一段时间,多浇水,与少浇水,两者之间产量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而甘肃这里,根本种不起。

朱祁镇心中暗道:“环球航海计划要提上日程了。”

朱祁镇有这个想法,并不是为了什么殖民地开发,也不是为了验证地球是圆的,仅仅是为了美洲的新作物,土豆,红薯,还有玉米。

这些新作物,对于西北百姓恐怕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只是朱祁镇也知道,远水救不了近渴。

很多人都觉得明代没有推广新作物,是一个极大的失策。其实这固然是有一点的,但很多人都没有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植物适应不同地方的气候也是需要时间的。玉米,土豆,红薯,并不是到了中国,就是后世成熟的样子。

这需要时间适应。

当然如果有人工的训化,是可以缩短时间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也要好几十年才行。

毕竟农业上很多时间,都只有依靠时间。

这也是朱祁镇并没有将这一件事情的优先性提的太高,毕竟朱祁镇即便提前弄过来,他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在大明推广开来,再加上这还有很多前置性的条件,比如航海技术的发展等等。

朱祁镇之前也就放下来了。

不过而今,很多条件都成熟了。

做一些这一辈子看不见成果的事情了。

毕竟,到了朱祁镇这个岁数,很多事情见不到成果才是正常的。

朱祁镇心思依旧放在对甘肃农田的观察上,很快他就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甘肃本地虽然说很干旱,但是水利工程并不是很少,甚至更多一些,几乎每一条河都有水渠。朱祁镇这几十年,在水利上下了大功夫。

从河北水利开始,到将一省三司变成了一省四司,增加了都水司。

朝廷主持大工程,就不用说了。

河北水利,黄河大坝,乃至于而今依然在进行的淮河水利工程。这都是国家层面的工程。

朱祁镇如此鼓励之下。地方官自然要大力推广水利工程。可以说,每一个省或者每一个府,这些年都有一二个水利工程上马,但是地方的水利工程一般都不会太多。无他,这是钱的问题。

所以,朱祁镇并不觉得,大明水利工程已经密集到了这种地步。

很多人都不知道,整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种种水利工程,在这个时代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

朱祁镇刚刚开始还不觉得,但是看得多了,如此密集的水利工程,才让朱祁镇感觉不对劲。他问道:“韩卿,这些河渠都是谁修的。”

韩文说道:“这都是于公渠,乃是于公在西北的时候,大力修建的,被当地百姓统称为于公渠。”

朱祁镇一下子陷入沉思之中,想起当年的于谦。忽然说道:“整个陕西,都是这样吗?”

韩文一副高山仰止的语气,说道:“臣在西北,不论那个府县,都有于公修的河渠。西北百姓望之如父母。不过,最密集还是在兰州附近。”

朱祁镇忽然想起了似乎,太子第一次出京,就是在兰州修建水利,心中忽然一动,暗道:“到了兰州,去看看吧。”

到了兰州很快的。

朱祁镇不在河西走廊停留,很快就到了兰州。

韩文所言果然不虚,而今的兰州俨然为西北之大府。

明之陕西布政司,辖区虽然大,但是可以简单分为几个地方。关中,陕北,汉中。河湟,河西走廊,宁夏等地。

河湟多土司,朝廷在这里施政,事倍而功半。河西走廊就不用说了,根本没有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的余地。关中水利工程从来不少,更多需要的是修缮,将汉唐故渠修缮好,而不是新建新渠。

汉中气候比整个陕西都更好一点。这里并非当务之急。

宁夏当时是边地。

想了想去也就是以兰州为中心的沿着黄河这一片地方,可以修建水利工程。再加上兰州是西北总督的驻地。此地的黄河可不是下游的黄河,下游黄河对于两岸百姓来说,从来不奢求用黄河水灌溉,只要黄河能安安分分的入海,就再好不过了。

但是对于黄河上游的兰州来说,利用黄河与黄河附近的支流灌溉,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朱祁镇一到兰州,就看到了大名鼎鼎的兰州大水车,就好像一个个巨人一般,站立在黄河两岸。

沿着黄河两岸一共有数百架,一架兰州大水车因为地利不同,可以灌溉数百到千亩左右的土地,如此一来,黄河两岸都变成了水浇地。

别的不说,这些地方都不用种植什么谷子与高粱,都能种植小麦,仅仅是这一点,就足够增加不知道多少粮食产量。

而且兰州附近,也不仅仅有一条黄河。

好几条河流就在兰州附近流入黄河,这里的黄河不是下游的地上悬河,一条支流都没有。还有不少河流的。黄河谷地与这些河流的谷地加在一起,也有不少平地可供开垦。这也是兰州天然的地利。

只是,朱祁镇也发现,而今是兰州大水车的鼎盛期,今后就再也看不见如此辉煌的场景了。

原因无他。

蒸汽机时代来临了。

对于大明来说,蒸汽机最大功能,就是灌溉。对于这一点上,各地方官员都是十分支持的。甚至为了家乡争夺蒸汽机份额而大大出手。只是即便如此蒸汽机的普及,还是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

可以说最好的蒸汽机都在铁路上,分给各地灌溉的都是次一等的。老旧型号。

西北之前蒸汽机不多,是因为道路不通。

蒸汽机从来不轻,可以说一个大铁疙瘩,而蒸汽机的产地也只有北京,想从北京运到兰州,乃至西北其他地方,是非常之难的。

而今铁路修建虽然步步艰难,而今已经快要到了。朱祁镇只需再顺着驰道向东南一两百里,就换乘火车了。如此一来蒸汽机到兰州,就清除一个巨大的阻碍,兰州大水车不是不好,但是他的好是属于上一个时代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剑来 福艳之都市后宫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武师的自我修养 黑铁之堡 逍遥人生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肥水不流外人田 挑肥拣瘦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夫君天天酸溜溜 美女别撩,哥不玩闪婚 特种兵重生七零 超级神医赘婿 都市皇宫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史记白话文版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天子 名剑山庄 - 明天子txt下载 - 明天子最新章节 - 明天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