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首页 >> 明末大权臣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武炼巅峰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权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清末之帝国崛起 黑铁之堡 暴君闺女五岁半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 明末大权臣全文阅读 - 明末大权臣txt下载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41章 帝王心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南京紫禁城。

大本堂是专供“东宫亲王读书阅文”之地,当年的太祖洪武皇帝曾经亲自在这里知道朱允炆读书,大本堂门楣上的匾额,还有供奉在内堂的“劝学文”全都是出自大明太祖朱元璋的亲笔。

有资格在这里读书的,至不济也得是个亲王。

有资格在这里教书的,必然就是民间说的太子师,虽说不一定挂着学士的头衔,最次也得是个侍讲教授。

现在的顾炎武挂的头衔和当年的李吴山完全相同——侍讲教授,也就是副科老师。

顾炎武这个人,学识渊博自然是没得说,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宗师,最显着的特点就是“杂而不纯”,所以始终没有成为更高一级的侍讲学士。但此人治学严谨,眼界开阔,深得翁皇后的器重,同时也是唯一一个敢上手打人的老师。

老师打学生,本就是司空见惯的事儿,很多学生都被私塾的老先生们打的手心肿胀,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但这个学生若是身份太高,那就另当别论了。

自己的学生注定是要成为大明天子的,是未来统领九州万方的君主,自然也就没有人敢打了。但顾炎武却绝对是一个例外。

哪怕是当着翁皇后的面儿,他都敢举起戒尺,这绝不仅仅只是做做样子,而是真打,往往把朱长生打的“鬼哭狼嚎”……

虽然每一次儿子挨打的时候,翁皇后都很心疼,恨不得以身代之,但她却知道这是在传授自己的儿子真本事,就算是打得再狠一些也必须得忍着。

正是因为严厉的教学作风,顾炎武博得了一个“铁面教授”的“美誉”。

板着个脸的顾炎武正襟危坐,似乎没有看到在一边旁听的翁皇后,用很严肃的口吻问道:“何谓王道?”

“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所谓王道也。”

这是《孟子》中的经典之篇,说的就是君王治理国家的几个主要宗旨,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些内容,朱长生早已背的滚瓜烂熟。

众所周知,亚圣孟子最推崇就的是“仁爱”“有道”等等这些儒家理念,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传唱千年之久,早已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了。

让老百姓得到温饱,不受饥饿和寒冷的威胁,可以安安稳稳的生活一辈子,到死的时候感到知足,这就是孟子他老人家说的王道的基础。

“如何方能不饥不寒?”

面对这个问题,朱长生顿时哑口无言。

让老百姓感受到温饱就可以成为一个好皇帝,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如何才能使得老百姓不饥不寒,那就真的不知道了。

谁也没有教过他具体应该怎么做。

和那些夸夸其谈的老夫子不同,顾炎武最反对华而不实的锦绣文字,而是更加注重现实。就算是能写出花团锦簇的文章,也不如真正的办些实事。这个淳朴的治学理念,更加倾向于“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而不是空口大话。

南塘李后主就能做出流传千古的诗篇,但那有个屁用啊,其历史功绩远远无法和“粗鄙”的太祖洪武皇帝相提并论。

顾炎武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雄主,而不是一个诗人。

“农为国家之基”这句话无论什么时候都具有天然的政治正确,历朝历代都无比重视农业,但顾炎武的眼光显然要更加开阔一些。在解释了农业的重要性之后,又专门做了进一步的补充:

“无农则不稳,无工则不强,无商则不富。”

在大明朝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正式把工、商提高到了和农业平行的高度上……

就在这个时候,皇帝到了。

顾炎武起身给皇帝见礼,而朱长生的态度则更加恭敬。

皇帝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刚才的课程。

“……以农为本,工商百业并绝,方为经世济民之道……”顾炎武把最原始最粗浅的“经济学”概念带到了课堂上,但他所讲述的经技学观点,依旧带着浓重的封建主义色彩,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持君主统治,是出于社会平稳的考虑,而不是为了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

从这一点上来看,顾炎武的经济学还没有触及到根本,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已经算是比较进步的了。

和朱长生一起,听顾炎武讲述完这一堂课程之后,皇帝始终面带微笑:对于一个从吴山军校走出来的人而言,顾炎武的学说还是有点舍本逐末的意思,并没有触及到核心层面,终究差了那么点意思……

顾炎武这个人,颇有点老式文人的风骨,讲完自己的课程之后,直接起身告辞而去,并没有和当今的大明天子多说哪怕一句话。

皇帝很关心朱长生的学业,一来是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勤勉”的天子,一大半的政务都直接交给长平公主,这让他有着比较充分的“业余时间”。再者也是因为这个侄子朱长生就是自己的继任者,是大明朝未来的皇帝。

所以,他总是隔三差五的到大本堂这边来转悠一圈儿。

“最近学的怎么样了?”

当皇帝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还不等朱长生回答,翁皇后就赶紧拿出儿子做的一篇文字来:“这一篇《兴业文论》是前日里写就的,连顾侍讲都说好呢。我还想着给万岁指点指点,可不万岁这就来了么?”

最近这几年当中,翁皇后与皇帝、长平公主的关系非常融洽,其中还带着一丝越来越明显的“逢迎之意”。朱长生已经十二岁了,再有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可以继承大统正式登基了——前提是眼下的永王还愿意遵守诺言,愿意准时退位。

在这样的节骨眼上,翁皇后绝对不会因为任何事情和皇帝闹生份,哪怕是自己委屈一些,也要哄皇帝的欢心。所图者,无非就是希望皇帝能够遵守诺言,顺顺利利的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

在大明朝的历史上,只有叔叔抢夺侄子皇位的事情,还没有叔叔让位给侄子的先例呢。

她最担心的就是,随着时间的临近,皇帝会随随便便找个借口反悔。

现如今这大明朝的局面,完全掌握了皇帝和长平公主这一对姐弟的手中,到时候他们若是不肯让出皇位,翁皇后就真的欲哭无泪了……

唯一让翁皇后稍微感到宽心的是,皇帝似乎没有违背诺言的意思。

朱长生做的这篇《兴业文论》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而已,但文字却非常老练,通篇没有任何废话,全都一针见血的中肯之言。

朱长生才十二岁,无论有多少名师指导,以他的见识肯定写不出如此老辣精准的文字,皇帝当即就笑了:“这篇文字应该是顾侍讲斧正过的吧?”

朱长生是个老实孩子,直接就承认了:“顾侍讲改过两回,我又重新誊抄了一遍……”

虽说这篇文字确确实实是出自朱长生之手,但他最多只能算是抄写,充其量也就是复述了一下顾炎武的观点而已。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就算说成是他写的,也不算是瞎说,至少不完全是。

“顾侍讲只是小做修正,主要……主要还是……”翁皇后正要解释一番,借以证明自己的儿子勤勉好学而且博学多才之时,皇帝却笑了。

“长生啊,顾侍讲说的这些道理固然是没有错的,但却不尽其然。”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虽然顾炎武说的那些东西在理论上确实是对的,但却不全面,只是讲出了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我……朕再给你讲讲这经世济民的学问……”

虽然朱长生确实就是一个老实好学的好孩子,但他终究是个十二岁的孩子,还保存着太多的孩童本性——贪玩。

刚刚听顾炎武说东道西的上了将近一个时辰的课,早就想跑出去玩耍一番了,哪里还愿意听皇帝叔叔再给他上一堂课呢?

小眼珠儿乱转,完全就是一副心不在焉的神态,登时就惹恼了旁边的翁皇后。

皇帝亲自给你上课,你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好好听讲,若是露出了贪玩的样子,皇帝一句“顽劣不学”,这皇位还能不能落到你的头上那就真的说不准了呢。

“万岁亲自于你授业,还不赶紧谢恩?等着讨打不成?”

虽然还是有些不情愿,朱长生却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坐下来,摆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来。

“……重农工而兴百业,这固然是对的,但却忽视了分配二字……”

这才是真正的学问,真正治理天下的学问。

生产之外,最要紧的就是分配二字。

如何把社会财富进行重新分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帝王之术,是为此江山长治久安的根本。

如果再象以前那样重生产而轻分配,土地兼并、贫富悬殊的状况就一定会再次出现,这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没有李自成,也肯定会张自成、王自成、赵自成出现,依旧是一副烽烟四起天下纷争的局面。

这是永王在吴山军校学到的精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林岚秦小雅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拯救美强惨男二 天官赐福 赵氏嫡女 御女天下 女公务员的日记 斗罗之金鳄 我在地下城讨生活 保护我方族长 诡秘之主 武师的自我修养 剑来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猎艳谱群芳 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我有一剑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覆汉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我在隋唐收集词条,无敌天下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抗日之铁血战魂 明末之伟大舵手 武炼巅峰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我成了仁宗之子 大明世祖 大明正统 我的公公叫康熙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立渊传 沉默的战神 三国之现代魂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学名张好古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 明末大权臣txt下载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 明末大权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