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首页 >> 明末大权臣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权奸 一万年前争霸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寒门宰相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混在洪武当咸鱼 特工萌妃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 明末大权臣全文阅读 - 明末大权臣txt下载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4章 寡妇再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李吴山李大帅成亲的当天,征倭大军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已经基本结束。

虽然攻占了下关,其实这一战打的相当辛苦,尤其是在一开始的外围作战当中,因为地形的缘故后续的登陆部队很难直接靠近上来,而倭人架设在高处的火炮造成了很大威胁。

倭人的防线就好像是一个鸡蛋壳,几乎把所有的精锐力量都部署在外围,一旦外围防线被突破,几乎没有任何纵深可言,这显然是一个战略方向上的重大失误。

大军攻克城防顺利进城之后,下关之战其实已经算是基本结束,就算是还有些零星的巷战,其实已经微不足道了。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让韦无病非常吃惊。

巷战的惨烈程度超乎想象,无论是规模还是力度,都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巷战,似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决战。

在韦无病的心目当中,所谓的决战,要么就是惨烈的攻防战,要么就是硬碰硬的野战,把巷战作为最终的决战方式,绝对是生平所仅见。

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要经过极力的争斗。虽然征倭大军先遣部的人数并不算很多,只有区区的四千多人,却占据了绝对的火力优势,但倭人的悍勇程度却超乎想象。

倭人已经拥有了火炮和少量的火铳,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还是使用冷兵器作战。在这个冷热兵器交替的时候,这原本就是最常见的状况。但倭的战术……就勉为其难的称之为战术吧,实在让韦无病大开眼界:往往是少数几个所谓的武士,率领一大群拿着长矛或者是竹枪等简陋武器的士兵直接发起冲锋,既没有协同也没有配合,就那么疯狂的呐喊着直接冲了上来,听着一阵阵排枪硬往上冲。

这不就是送死嘛。

倭人的装备简陋的惨不忍睹,是整齐有序的排枪面前被成片成片的放倒,但是倭国特有的地形和建筑风格,给最后的清缴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倭国的民间建筑非常零散,所谓的街道完全就是顺着自然的地形开拓出来的,所谓的围墙其实根本就是互不相连,很难顺着地形把大部队展开,却可以让熟悉地形的倭人轻而易举的隐匿或者是流蹿,这使得他们的攻击更加便捷也更加突然,让韦无病的火力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甚至出现了不小的伤亡。

“这是在浪费时间。”作为征倭计划的统帅和“后羿计划”的执行者,刚刚率领主力赶赴过来的张三娃对这样的巷战显得非常不耐烦:“推过去。”

不再做无谓的纠缠,直接调集上白门火炮过来摆开一个宽阔的正面进行平推。

以猛烈的炮火开路,不论前面是什么,一律猛轰过去,所有有可能藏匿的地方全都点起大火,所有没有投降的倭人全部视为敌对力量……

不再区分军人和平民,不投降者全部格杀!

八日过后,下关城已在火海中化为灰烬,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肉类烧焦的那种恶臭。

这就是臭名昭着的“下关之战”。

韦无病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军人,这种不分军民的作战方式其实就是屠杀,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望着还在冒青烟的下关城,他的心里很不舒服……

而亲自下达了屠杀命令的张三娃却没有任何不适,反而用一种轻描淡写的态度给自己的副手传授经验:“倭人畏威而不怀德,既然他们想要玉碎,那就让他们看看我的厉害。”

抵抗者死投降者生,事实证明,这一手非常有效。

自从下关之战以后,倭人的抵抗就不那么激烈了。而张三娃也和适时的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击败幕府,奉还大政。

倭国国内的情形,虽然已经经过了封建化改革,但这种改革极不彻底,从来就没有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政府,所谓的倭皇根本就是一个傀儡,事实上却是由德川家族为首的幕府掌权,这幅情形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而以德川家族为首的幕府则是一个又一个霸主和诸侯国。

倭国虽小,但国内的情形却非常复杂,乱七八糟的将军和五花八门的大名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最有意思的是,打出“奉还大政”这个旗号的根本就不是倭国的皇族,而是张三娃这个侵略者……

“张三娃做的很对。”拿着下关之战的战斗报告,李吴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应该这么做。”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是在说臭名昭着的“下关之战”很对,还是在说张三娃打出的战争名义很对?或者是前者,或者是后者,亦或者是全部。

虽然征倭计划进行的很顺利,但真正的决战还没有开始,德川幕府正在集结兵力,看样子是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决战。虽然初战告捷,但是仅凭张三娃手头上的那一部分兵力显然是不够的,不足以征服整个倭国,必须增兵。

“后羿计划”的第二阶段旋即展开,由楚天生、邓继贤率领两千名军校九期生,又从刘良佐部抽调两千六百步卒,再加上一个骨干的丙字营,组成联合军,马上渡海东征,进一步增援张三娃。

刘良佐的军队虽然早就被纳入了大旗军体系之内,但他从来就不是嫡系,作为以前的新附军,刘良佐部始终尽可能的保持低调,夹起尾巴做人。这次他们抽调人马参与东征,本不是作战计划之内。完全就是因为大帅新婚之时,代表刘良佐前来恭贺的刘良臣极力促成此事。

至于说“丙字营”参战,则完全在计划之内。

“丙字营”是张大娃的基本盘,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大旗军老底子,张三娃在倭国打的如火如荼,身为兄长的张大娃肯定会极力支持,这倒不是说他张大娃有多么高的觉悟,之所以舍得拿出自己的嫡系就是因为李吴山曾经说过一句话:

“加封倭督,世镇倭国”。

只要张三娃讨平了倭国,就可以世世代代的镇守在那里,成为倭国事实上的主宰,按照张大娃的理解,自己兄弟虽然只是一个总督,其实就是倭国的太上皇。

这绝对比自己那个所谓的“山东王”更有含金量,因为这不是“封王”,而是直接封国了!

只要三娃子在那边打了胜利,讨平了整个倭国,倭国以后就姓张了!他当然要鼎力支持!!

就在大旗军上下为征倭战争的旗开得胜而欢欣鼓舞之时,作为大旗军的一员老将,久经沙场的大红狼却正式请辞,他要急流勇退了。

“大帅呀,这天下已经太平了,我也想过几天安稳日子……”

这已不是大红狼第一次表达“退休”的想法了,以前李吴山总是温言挽留,但是这一次大红狼是真的去意已决:“我是跟着闯王出来的,大半辈子都是打仗,如今外敌尽去天下成平,这以后哇就是年轻人的天下了,我这样的老梆子也该回家享享清福了……”

李吴山笑道:“只怕这是嫂夫人的意思吧?”

大红狼能征善战是一员勇将,却有个惧内的老毛病,“大红狼怕老婆”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而且一直被人当做是笑料,但大红狼本人却毫不在意:“确实是我家婆娘的意思,我也是这么想的……”

既然大红狼铁了心的要“退休”,李吴山也就不再挽留,而是非常直接的说道:“郎将军征战经年戎马半生,就这么退下去实在是有些可惜了。也罢,回头郎将军自行给朝廷上个折子,朝廷一定会有所表示……”

大红狼是第一个尊奉复隆皇帝为正统的闯军队伍,不仅是个标杆同时还是一面旗帜,政治意义举足轻重,他要是退休的话,朝廷那边怎么也的意思意思,至少也的安排个清闲的官职什么的……

“算了,算了,我知道自己吃几两干饭。”大红狼笑道:“我这两下子,好勇斗狠阵前厮杀或许还能派上些用场,如今天下太平了,要我去治理地方,实在没有那个本事。若是一个弄不好还会苦了百姓,到时候落下个无能的骂名……我这一辈子的英名就全都断送干净了。我知道自己不是当官的那块料,不想那个,真的不想!”

退休就是退休,索性退个干净,根本就不奢求用自己的战功换取功名利禄,这才是英雄好汉的胸襟和气度。

“临走之前,还有个事情要拜托大帅……”

这都已经要退下去了,还有未了的心愿,李吴山肯定要想方设法的满足他:“郎将军还有什么心愿?直管明言就好。”

“我这人歪好也就这样了,不想其他,只是我家太平郎……我是真的放心不下啊。”大红狼就只有郎太平这么一个儿子,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他。但是,大红狼的牵挂不是担心他在战争有什么意外,在大红狼看来,既然上了战争那就应该承担起一切后果,就算是真的陨命沙场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为家国而死那叫马革裹尸,是好男儿应该有的担当,厮杀了大半辈子的大红狼懂得这个道理,他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儿。

郎太平的婚事。

郎太平本就是大红狼的独子,他最希望的事情就是“退休”之后回到家里抱着孙子,所以对郎太平的婚事格外上心。

事实上,大红狼早就为郎太平物色了一门好亲事,并且已经谈的七七八八了:他准备让儿子迎娶刘体纯的侄女。

刘体纯本就是闯军大将,是后李自成时代闯军的重要领导人,和大红狼的出身是一样一样的。

既然大家都是闯军兄弟,后世子孙缔结婚姻也算是门当户对亲上加亲了,但郎太平本人却极力反对此事。

原来郎太平已经有了意中人。

大红狼不是那种冥顽不灵的人,还没有迂腐到一定要拆散儿子的美好姻缘的地步,更不会做棒打鸳鸯的事儿。既然儿子已经有了意中人,索性顺水推舟直接上门提亲,好赶紧把儿媳妇迎娶进门尽快的抱上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这一辈子也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打听了郎太平那个意中人的家世之后,大红狼和郎夫人顿时就恼了脸面,夫妻二人极力反对:因为郎太平的意中人是一个寡妇。

虽说大红狼是大旗军将领,但他却出身卑微,从来就没有名门世家的门第观念,更不奢求未来的儿媳妇一定就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只要温良贤惠就行,最重的就是品德。至于说样貌和家世,真心不是很看重,哪怕是丑一点穷一点也无所谓。

按照当时盛行的“门当户对”的社会风气,大红狼夫妇已经算是相当开明的家长了。但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儿子郎太平的意中人竟然是个寡妇,而且这个寡妇还带着个孩子。

这是万万无法接受的。

别说大红狼本人不同意,就算他那个素来宠爱儿子的婆娘都不同意。

为了这个事情,父子二人几乎翻脸,父子关系弄的非常紧张。

“我知道我家太平最是信服大帅了,我就是想大帅帮我好好的说道说道,娶个寡妇进门……这算怎么回子事情嘛……”现在的大红狼已不再操心军国大事,而是为儿子操碎了心。

李吴山是郎太平心目当中的偶像,李吴山的话比他这个当爹的都要管用,所以他希望李吴山能够说服郎太平,让他断了这个念想,别真的和一个寡妇结成夫妻。

“这事儿吧……其实我是知道的!”李吴山肯定知道这个事情,因为军校生的个人婚姻问题必须上报:“郎太平对那个寡妇情有独钟,确有此事,但老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李吴山开始详细说起郎太平和那个寡妇的故事。

那个寡妇的男人原本就是军校的二期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不治而亡。临终之际,拜托郎太平照看家中即将临盆的妻子。战友的生前嘱托,郎太平肯定责无旁贷,把战友的遗孀照顾的非常好。

没过多久,那个遗孀临盆生产,诞下一个遗腹子。就算是有抚恤金,孤儿寡母的肯定也颇为不易,郎太平将那个遗腹子视若己出,有事没事就往寡妇家里跑,一来二去的也就有了情感……

对于这种事情,大红狼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在战争年代这样的事情一点都不新鲜。既然战友把身后事嘱托给了自己,这就是托妻献子的交情,肯定要把战友的妻子照顾的妥妥帖帖。但所谓的照顾最多也就是帮着照看一下家门,多给他们一些钱粮让他们不饥不寒也就是了,哪有把人家的妻子照顾成自己老婆的道理?

这不就是典型的挖墙角么?说的难听一点,这就叫不要脸!

“老将军,我不这认为。”李吴山说道:“那寡妇本就是忠勇之士的遗孀,若是忠勇之士在天有灵,必然也不愿意让她一辈子守寡,还不如托付于相知相熟的可靠之人。一来全了兄弟情义,再者也免受孤寡之苦……”

直到这个时候,大红狼才知道李吴山竟然赞同这个事情。

大红狼吃惊的看着李吴山:“丈夫身为忠义,战死沙场之后,家中的婆娘就应该守节,怎好再嫁?那成什么了?礼数还要不要了?”

守节?

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说出这两个字,但那寡妇怎么办?就活该一辈子守活寡了?就应该葬送一生的幸福?

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至少,在李吴山的心目当中,这根本就是不是一道理,而是典型的封建礼教。

“要照老将军这么说,天下无数忠义之士的遗孀就全都不能再嫁了?就全都得老老实实的守寡不成?”

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不知有多少人战死沙场身丧异乡,无数家庭破碎,出现了数不清的孤儿寡母,这对于社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情形。所以,李吴山非常鼓励孤寡男女重新组建家庭,这不仅仅只是为了继续发展生产力,同时还是出于最现实的考虑。

死了老婆可以再娶,寡妇凭什么就不能再嫁一次?

“大帅,你懂的道理多,我说不过你,但是我家太平郎这个事情,我万万不会同意。他若是娶了那个寡妇,就别认我这个爹,要爹娘还是要寡妇,让他自己选吧。”大红狼的态度极其强硬,连一丁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这小子,可以娶个丑女,就算是如大帅一般……”

大红狼原本是想说“就算郎太平如同李吴山这样娶个婢女”他都不在乎,但却不能娶个寡妇进门,而且还是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但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对于这个事情,李吴山一点都不在意,反而面带微笑的说道:“这婚姻之事,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又何必理会旁人的冷眼?当年郎夫人也是大家闺秀了吧?并没有嫌弃老将军是个一文不名的叫花子,反而与老将军私奔出逃,不也缔结了美好姻缘的么?”

“这不是一回事。”

“怎就不是一回事了呢?”李吴山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将军就不必太在意了吧?”

“我知道自己说不过你,但这事没得商量,除非我死了,否则他就别想带着那个寡妇进到我的家门……”

李吴山根本无法说服大红狼,在战功赫赫的大红狼退休之际,却因为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弄了个不欢而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御女天下 诡秘之主 剑来 军工科技 黑铁之堡 汴京春深 退下,让朕来 官梯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桃花沟 混沌神王 重回1982小渔村 恶魔军官,放我走!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小娇狐超好孕,绝嗣大佬宠疯了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抗日之铁血战魂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秦朝历险记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大明抄家王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大夏镇远侯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 明末大权臣txt下载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 明末大权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