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首页 >> 明末大权臣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织明 霸天武魂 民国之铁血少帅 这个大明有妖魔 狂妃很彪悍 清末之帝国崛起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我岳父是李世民 抗日之不世军神 明朝败家子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 明末大权臣全文阅读 - 明末大权臣txt下载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17章 十分之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五百万两的征缅费用,这是一个巨大的成本。

打仗这种事情,比不得其他,往往会超乎预算,而且会超出很多,让成本变得更加高昂。

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的体面问题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最优先的是考虑值不值得付出这么大的成本。

打仗是一定要花钱的,更何况是这样的域外远征,白花花的银子必然如同大河淌水一般的花销出去。只打这一仗,且不说能不能平定缅事,大半年的财政收入立刻就等于是打了水漂。

“威加四海”“泽被苍生”这样的话语说来好听,其实却很难做到。

要想“威加四海”“扬大明国威”就得打仗,而战争本身就一个无底洞,不晓得需要多少钱粮才能填满。“泽被苍生”就是轻徭薄役与民生息的意思,但这会减少财政收入。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真正开始治理国家事务之后,长平公主才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在很多时候,不是皇帝不想威加四海,而是做不到。也不是皇帝一定要横征暴敛,而是没有别的办法。

当年的汉武帝,一句“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口高,喊的气壮山河喊的日月生辉,即便是在千年之后依旧音犹在耳。一时间将星云集,卫、霍这样的千古名将,打出了封狼居胥勒功燕然的千古武功,看似辉煌壮烈,但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文景之治两朝的积累瞬间清空,打的百业凋零人口锐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作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也留下了“穷兵黩武”的恶名。

现如今的大明朝,并没有“文景之治”的积累,而刚刚缓过一口气来,就有了开疆拓土威加四海的念头,确实太过于不切实际了。

当家难啊!

长平公主微微的摇了摇头,努力把征缅的念头从脑海中祛除出去。

“五百万?”内殿之中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两百万都用不了!”

是陈茂。

皇上不仅把陈茂视为肱股,还当做是师长和无话不说的至交好友,听他的话头儿,明显是皇帝对他说起了征缅之事。

黔国公沐天波制定的那份“参考方案”非常周密详实,方方面面条条框框说的清清楚楚,五百万两银子的费用罗列的明明白白,已经可以自己当做是作战方案使用了。

但却一下子被砍下来一多半,若人别人说出同样的言语,长平公主肯定不会当真,但这话是陈茂说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层含义了。

这个陈茂虽然比永王年长不了太多,为人却极是沉稳,素来沉默寡言从不轻易开口,开口的时候往往就是一针见血直击要害,从来都不是那种空口大言夸夸其谈之辈。

陈茂其人,视野开阔心思缜密,很是有几分少年老成的意思,不仅深得皇帝的器重,连长平公主都很在意他的某些观点和说法。

紧走几步到了内殿,还不等长平公主开口,陈茂就已经朝着她打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个陈茂,虽然为人很好,而且踏实稳重,确实是个有真本事的俊彦大才,只是在礼数上……他从来就是行军礼,即便是在宫廷之内亦是如此!

“陈教官已经看过黔国公的奏疏了……”皇帝从来都不称呼陈茂的正式官职,而是始终称他为“陈教官”,君臣之间的这种称呼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皇帝和陈茂本人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称呼,长平公主也就只能听之任之。

“听陈教官方才之所言,似乎对黔国公的奏疏有些异议……”

“回殿下,不是异议,而是否定!”陈茂这个人说话非常坦率,坦率的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三十万石军粮,至少三万披甲之士,再加不少于四万二千民夫,征一个小小的缅甸,何需动用如此之多的人力物力?分明就是耗兵弥饷!”

征缅之战,看起来确实不是很大的战场,但毕竟路途遥远,去的人少了镇不住场面,去的太多了又会增加成本。要想一战而定乾坤,必须以泰山压顶之势平推横扫过去才行。

按照长平公主理解,黔国公说的这些人力物力确确实实就是必须的,而是如陈茂说的这样是耗兵弥饷。

“三千人马,足矣,前期再加上四五千辅兵,已经够用了,哪里用得上几万大军?”

对于大明朝而言,缅甸确实不是什么大场面,但三千人马……足足把黔国公所罗列的兵力减少了十倍,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已经大到了不敢相信的地步!

真有这么大的悬殊吗?

“征缅的难处不在于战,而在于……”

陈茂的嘴皮儿动了一下,似乎想要打断长平公主,但他还是忍住了。

长平公主早已把他这幅欲言又止的神态看在眼中,面带微笑的说道:“你是不是想说些什么?”

“确实想要开口,只是想到打断殿下太过于失礼,所以才……”

“你是万岁最信任的人,我也很信赖于你,我知道在你的心目当中我说的这些都是废话,所以你完全不必理会那些所谓的虚礼,想说什么尽管开口就是了。”

“好,那我就直说了吧。”陈茂说道:“征缅之事,不终于战,而重于守……”

针对缅甸那个方向的战争,打仗本身从来就不是什么问题,问题上就算是打了胜仗也守不住。若是守住就得长期驻军,而这无疑会产生很大的成本问题。

缅人叛军从来都不会硬碰硬的死战,而是打了就跑。

因为客场作战的缘故,再加上独特的地形和物候,根本就追不上,也没有办法去追,一番孤军深入到复杂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还有可能中了敌人的埋伏,往往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既然重不在于战,又何必派遣几万大军?这不是画蛇添足了么?”

既然重点不在于战争本身,为什么还要弄出几万大军来?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问题是兵力少了打不过呀!

毕竟域外远征的客场作战,方方面面都要维系起来才行,稍微有一点兵力不足之处就很有可能导致更大的失败。只有以绝对优势数量的兵力碾压过去,才是稳妥之道。

“不,我想殿下一定是误会了!”陈茂说道:“兵力越多,则对后勤补给的压力越大,若我是缅人,则一定会极力避战,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一步一步拉长对手的补给线。只要补给线足够的漫长,就一定会出现破绽。抓住机会在薄弱处全力一击,整个局面全都活泛起来,对于我军而言,在意味着前功尽弃。”

事实确实就是这个样子,在大明朝历史上,对缅甸、对安南的战争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黯然收场的。

“就算是我军取得了每一场战斗的胜利,最终会输掉整场战争,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对手可以失败十次二十次,甚至一百次,但我军却经不起一败。只要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就算是一丁点的弱点都没有,也经手不住庞大的财政压力……”

虽然是在诉说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事物,但陈茂却站到了战争的高度上,而不是如黔国公沐天波那样仔细针对认真分析每一场战斗。

战斗和战争,这两者的格局本身就由着天壤之别,得出的观点当然也会存在非常大的悬殊差异。

陈茂不在意一场甚至几场战斗的胜负,而是以从揽全局的方式看待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兵力越少越好,但却一定需要精锐!”陈茂很有把握的说道:“以我之精锐,出其不意破敌之外围,敌要么远遁退却,要么召唤援兵,如此一来就好说了……”

精锐兵力的道理,长平公主不是不明白,真正让她搞不明白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就算是使用少量精锐,虽然可以极大的减轻后勤压力,终究也是需要后勤的。按照对手的秉性,一定会退入到莽莽密林深处,到时候追还是不追?”

“当然追击。”

“若是长途追击,岂不是又让后勤补给变得更加艰难了么?”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但陈茂却笑了:“只要我部追击出去,就不存在后勤的问题,或者说后勤压力会越来越小……”

追击敌人,必然会拉长补给线,会对后勤形成更大压力,怎么能说没有了后勤问题呢?

长平公主真的不明白了。

“以战养战而已。”

以战养战?

这是一个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新鲜词汇,但却从字面上大致的理解这四个字的意思。

所谓的以战养战,必然就是掠夺地方,对占领区施行残酷的掠夺政策,用来支撑和发展战争。

这确实一个很有效也很现实的做法,但却不能那么做。

因为这不是侵略战争,而是为了平叛。

堂堂的大明王师,怎能如同山贼土匪一般的去抢掠属国?怎么能如流寇一般的压榨藩民?

仗要是真的这么打下去,大明王朝的体面何在?又于贼寇有什么分别?

“战争就是战争,没有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东西,一切都是为了胜利。”说起这话的时候,陈茂的脸色异常平静,就好像是在说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没有任何的心理障碍:“战争总是要付出成本的,不是由我方付出,就是由敌方付出……”

“缅人终究是我大明的藩属,又怎能……”

“若殿下不希望缅人为战争付出代价,那就只能由我大明子民付出了,殿下以为哪个更合适一点?”

直到这个时候,长平公主才真正意识到一个问题:战争的本质。

毫无疑问,战争的本质就是最暴力的手段,而这个手段是必须支付成本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成本由谁来支付。

是大明子民还是缅人?

虽然战争还没有开始,战争的残酷现实已经摆在了长平公主的面前。

这种残酷,不是战阵之上的你死我活血肉横飞,而是对于参战双方方方面面的摧毁。不论是不是披坚执锐的士兵,也不远是不是在前线作战,事实上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无论是军队还是百姓,都已在不知不觉之间参与到了战争之中,都受到了战火的波及。

所谓的以战养战,就是把战争成本转嫁到敌方的民众身上。

这话说出来简单,其中却蕴含着无法想象的冷酷和无情。

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战争才残酷属性,那就不要说起战争二字,更不要发动战争。

因为战争从来都不是想象中的那个样子,而是往往会超出想象。

在长平公主的心目当中,战争仅仅只是局限于两军阵前的浴血厮杀而已,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以几千精锐摧破敌之主力,然后纠结起服从的缅人去打不服从的缅人,如此一来,既不需要庞大的兵力,更不需要繁多的银钱……”

陈茂说的头头是道,不紧不慢的诉说着自己的战略构想。

不,不仅仅只是大方向的战略构想,还有很多战术细节,甚至具体到执行方面……

“陈……这应该不是你的临时想法吧?”

战略大方向上的问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说出来,但是具体到战术安排,和具体的执行层面,则是用无数个细节堆砌起来的。

这么多细节,绝不可能是“灵机一动”式的想法,显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确实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有了这个想法……”陈茂含含糊糊的说了一句之后,旁边的皇帝却笑了。

“皇姊只怕还不知道吧,早在两年之前,陈教官就有了这个想法……当然,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而是汇集了很多人的意见和建议……好吧,我承认,早在两年之前吴山军校就制定了征缅的作战计划。当时陈教官曾经参与过作战计划的审阅……哦,对了,陈教官,那个作战计划的代号叫做什么来着?”

“雨林二号。”

既然早就有了针对缅甸、暹罗、安南作战的雨林二号方案,也就是说,肯定还有一号方案。

这样的作战计划,全部出自于军校的参谋部之手,充满了详细到了每一个细节的推演和计算,当然不是黔国公沐天波那样的奏疏可以比拟的。

“两年多以前,你们军校里就已经有了征缅计划,而且至少是两套计划……”说到这里,长平公主的语气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停顿,片刻之后才继续说道:“忠勇公此人,处处料敌先机,果然深不可测呀!”

长平公主做梦都想不到,此类的作战方案绝不仅仅只是“雨林二号”这么一套,还有“铁桨计划”“后羿计划”等等诸多的作战方案已经基本制定完成,只差最后的完善和具体执行了……

“雨林二号方案具体是什么样子我……朕也不知道,我没有那个权限,但陈教官知道。我……朕也是刚才听他说起才知道的。”

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皇帝本人的态度完全就是轻描淡写,但长平公主的心情却愈发的沉重起来,甚至有一种无法掩饰的担忧:“忠勇公早就有了征缅的意思,但是……他在北方啊……”

李吴山在北,朝廷在南,而缅甸则更加靠南,谁能想到在两年前想到今日的局面?如果李吴山早就有了征讨缅甸的战略构想,是不是一定会越过朝廷?

如果不是因为恰好朝廷也有了征缅的想法,李吴山会不会单独去执行这个“雨林二号”作战方案呢?

到时候,大旗军则一定会从江南路过,朝廷到底让不让他通过呢?会不会因此产生摩擦?

不管怎么做,那都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儿!

毕竟的嫡亲的姐弟,只需看一看长平公主满是忧虑的脸色,皇帝就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皇姊真的不必在意那些,连我这个当皇帝的都不在乎,你以为忠勇公会在乎吗?”

虽然皇帝本人确实不在乎这个皇位,但这种话也就是在私下里谈论一下而已,这还是第一次当着陈茂这个外人说起。

其实,皇帝的这句话意思就是:我相信李吴山不会把皇帝的宝座看在眼里,他想要的东西比皇位要重要的多。

“你们两个都是从军校出来的,你们的想法应该大致相同,但我……我却不是那么想的,毕竟这是祖宗的基业,是太祖皇帝传下来的江山,无论如何都要维持下去……算了,算了,不说这个了。”长平公主努力做出一个轻松的笑容,对着皇帝兄弟说道:“万岁,以后哇,这样的话语切切不可再提了……”

“什么话?哦,我知道了,知道了。”

长平公主嫣然一笑:“瞧瞧你,哪里有做皇帝样子?好在陈茂不是外人,否则的话,天家的威严何在?”

“在陈教官面前,我就不必装模作样了吧。”

“那好,既然忠勇公那边已经有了现成的章程,回头索要一份过来,我也看看那雨林二号作战方案到底是怎么回事,领教领教忠勇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采。”

“我……朕这就下旨,让忠勇公把雨林二号作战方案传到江南,顺便问问他北方的战事到底如何了,朕还牵挂着罗刹鬼呢。早就军校中的时候,我……朕就知道那罗刹鬼是我大明的劲敌,真的不能小瞧了那帮蛮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凡骨 人族镇守使 龙魂侠影 剑卒过河 魔艳武林后宫传 在生存游戏做锦鲤 剑来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春满香夏 艳海风波 收到未来新闻,假千金成唯一信仰 独步成仙 诡秘之主 重生之丧尸时代 男欢女爱 曼陀罗妖精 重生之千金媚祸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肥水不流外人田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篡清 逍遥小书生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回到明末当帝王 1625冰封帝国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我是王富贵 霸天武魂 绍宋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紫鸾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最近更新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 侯门第一纨绔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权香枭婿 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 明1914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大胤商枭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十七世纪富二代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带着武库回明末 大禹逍遥王爷 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 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 明末大权臣txt下载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 明末大权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