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首页 >> 明末大权臣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炼巅峰 王牌进化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一万年前争霸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敛财人生 特工萌妃 灵剑尊 暴君闺女五岁半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 明末大权臣全文阅读 - 明末大权臣txt下载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79章 立太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臣黄得功,叩请万岁金安。”

“靖南公起来吧,看座。”

黄得功这个人,生的人高马大手长脚长,豹头环眼络腮胡子,那副尊荣很是有几分“张飞张翼德”的样子。

大马金刀的踞坐于下,没有多余的弯弯绕绕,一张口就开门见山的说明了来意:“臣忽闻万岁龙体有恙,极是惶恐,这才急急慌慌的赶过来……”

黄得功这人看似粗鲁无谋,其实却是粗中有细,他知道无旨进京是违规之举,甚至可以算是一种罪行,所以并没有贸然进城,而是老老实实的在城外等候召见的旨意。

他私自离开驻地,这本身就已经违规了,但终究特事特办而且有皇后的“懿旨”,在没有真正进城的情况下,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若是皇帝拒绝召见他,那就说明局势已经非常严重了,黄得功一定会马上调集人马做好应对一切变故的举措。

好在皇帝召见了他,而且皇帝的气色看起来并没有皇后说的那么严重。

“靖南公的拳拳之心朕是知道的,能够在这个时候赶过来,朕亦明了。”复隆皇帝故意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道:“说来也是朕命中注定当有此劫数,被那鹿子一撞竟然落水,以至于不省人事。好在救治及时,已无大碍了。”

皇帝说的云淡风轻,把一场险些要了性命的意外轻描淡写的说出来,其实就是为了证明“我真的没事儿”,你们完全不必大惊小怪。

“万岁百灵护体,自然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奈何万岁终究身系天下,连臣都惶恐成了这个样子,下面的文武群臣并天下黎庶若是知道了,肯定吓的半死。”

“朕并无意公布此事,免得无事滋扰横生枝节。”

横生枝节这四个字,其实就是在暗指黄得功:朕本没有什么大事,你急急慌慌的跑过来做什么?

“万岁无碍,臣也就放心了,那些个伺候不周的宫人需狠狠的办他们,弄出这样的事端,不砍下几个脑袋他们就不会长记性。在这个事情上,万岁切莫仁慈……”黄得功说道:“得亏是万岁有金玉之全,若是有什么不忍言之事,这天下还怎得安稳?”

出了这种事,就算是那些个宫女太监没有过错,肯定也要狠狠的惩罚一番。幸亏皇帝并无大碍,真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这天下可就要乱了呀。

明明是在说宫女太监们的过错,其实就在暗示皇帝的身体状况干系重大,绝不能掉以轻心。

顺着这个话头说了几句之后,黄得功很自然的转过了话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这次意外事故:“若是天下臣民知道了这个事情,还不晓得会担心成什么样子呢?要是早立太子,或许会好些,至少能安天下之心……”

皇帝出了意外,就想到了立太子,这话说的有些诛心。若是皇帝心情不好,直接就可以怼回去:在这个时候你提起立太子的话题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盼着朕吹灯拔蜡一命呜呼啊?

但黄得功的身份摆在这里,尤其是他的实力,更主要的是立太子这个话题早就有了,并不是因为皇帝出了意外才专门提起的。

所以,皇帝找不到发作的理由。

当初,皇后刚刚生产的时候,就有些好事之人,也就是所谓的“热心人”提出了立太子的说法:这位皇子是复隆皇帝的长子,又是嫡出,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成为太子的概率无限大。人们明明知道不大可能立一个婴儿为太子,明明知道立太子是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才会考虑的事情,但却早就有了“拥立”之心。

明明知道立太子的说法会被皇帝驳回,却还是主动提出来,这可不是无用功,而是为了以后巴结太子。

巴结上了太子,就等于是给自己的将来做好铺垫,如此惠而不费的好事当然会有无数人趋之若鹜。

现在的黄得功又一次说起这个话题,只不过借着这个机会老调重弹而已。

作为外戚,而且是最大的外戚,黄得功肯定无限倾向于翁皇后之子,这是所有外戚的本能。

太子为国之储君,是天下的根本,是大明朝的未来,既是皇帝的家事,也是万众瞩目的国家大事。而以黄得功的身份,既是皇亲又是臣子,这个话题并非绝对不能提起。

这里边还有一层不大方便明说的意思:皇帝短命。

先皇崇祯虽然是死于贼手,寿数只有三十多岁。悊皇帝天启只有二十几岁,光宗贞皇帝泰昌,也就是崇祯的亲爹复隆皇帝的祖父,三十多岁就没了。

复隆皇帝这一支,似乎根本就没有长寿基因。虽然整天“万岁”“万岁”喊着,其实寿数很短。

早早的立下太子,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万一皇帝没了,太子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继位,这倒并不是说盼着复隆皇帝早早的挂掉,而是老成谋国的心思,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

只要确立了太子,到时候顺势继位也就可以了,可以避免出现很多不要用的纷争。

“子嗣尚幼啊……”

皇帝的意思就是:我儿子的年纪实在太小了,怎能立一个吃奶的娃娃?先让他好好成长,多读些书,慢慢的培养,立太子的事还不必着急呢。

黄得功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看了看复隆皇帝。

复隆皇帝稍微一呆,马上就明白了黄得功的心意,这是在说他自己呢。

复隆皇帝是崇祯二年二月生人,崇祯三年正月就被册立为太子了,当时的年龄虽然说起来是已经两岁了,其实还不满周岁呢。

你自己还在吃奶的时候,就已经是太子了,凭什么你的儿子就不能在做太子呢?你儿子好歹已经一周岁多了,按照虚龄计算的话,可以对外说是三岁。

你两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你儿子三岁了却说年纪太小不能立,这个理由好像说不过去吧?

先皇崇祯帝,之所以册立当时还在吃奶的你为太子,并不是因为你人品好,也不是因为你天赋高,一个周岁的婴儿肯定不可能看得出是不是会成为有道明君。当时之所以立你为太子,完全就是因为你的身份:嫡长子。

复隆皇帝是先皇崇祯的长子,而且还是出自大行节烈皇后,是周中宫亲生的嫡子。

“中宫开嗣嫡之先”这是崇祯皇帝的原话,也是当时立太子的根本原因。

就因为你是嫡长子,所以才立为太子,崇祯皇帝之后你就成了复隆皇帝,继承大统,拥有天然的大义。

“孩子太小”这个理由已经不能再成为一个理由了,若是再这么说的话,不仅是在打崇祯皇帝的脸,还是在打自己的脸。

“朕尚在春秋之年……”复隆皇帝的意思就是在说:我还很年轻,不必那么着急,立太子的事情可以慢慢来,可以从长计议。但是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说不下去了。

当年立你为太子的时候,崇祯皇帝才不过十九岁,周岁十八,现如今你已经二十四岁了。先皇十九岁立你为太子,你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年轻”?难道你比当年立你为太子之时的先皇还年轻吗?

就算是复隆皇帝有一百种理由暂时不立太子,但是说到先皇,他就无话可说了。

应该怎么做,那是有先例的,你只需要按照先皇的路子去走,肯定没有错,难不成先皇当年做错了?还是说立你这个太子立的太早了?

只要把先皇崇祯搬出来,就能把复隆皇帝堵的死死的,让人彻彻底底的无话可说。

别人或许不会用这种态度来和复隆皇帝顶牛,但立太子这个事儿对黄得功太重大了,他肯定会揪住不放。

只要皇帝同意了立太子,太子的人选……根本就不需要选,因为他目前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不存在选择的可能。

说句实在话,真要是立太子的话,黄得功肯定会更加忠诚,以为太子本来就和他黄家有着深厚的血脉关系,作为最大的外戚,他肯定会铁了心的扶保辅佐。

若是复隆皇帝还有其他的子嗣,黄得功这么急吼吼的提起立太子之事,还可以说是为了夺嫡,但皇帝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啊。哪怕是说破了大天,这也是为了社稷江山考虑,是老成谋国之见。

皇帝的身子骨并不怎么好,病恹恹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不久之前又出了一场意外,幸亏他是醒过来了……若是没有醒过来,还没有太子的话,这大明朝的江山肯定会乱呐。就算是那个时候真的拥立了唯一的这个儿子,也缺少一个名份,缺少必要的流程呢。

若是被有心人利用了,说不准就是一场天下大乱的局面。

复隆皇帝久久不语,黄得功也没有说话。

过了好半天,复隆皇帝才终于下定决心:“靖南公之言不无道理,为祖宗之基业计,为我大明计,这册立太子一事亦应为之了。待朕稍为恢复之后,就着阁部堂议国储之事……”

在只有一个儿子而且还是嫡长子的情况下,不存在“选择”的机会,不管怎么议这太子的位置都跑不到别人身上,翁皇后之子,也是黄得功的表外孙,必然会顺理成章的成为大明国储。

所谓的“堂议”,其实就算是定下来了,在需要岸边就按的走一走流程也就是了。

皇帝的身子骨不怎么好,李吴山是知道的,但却没有想到会恶化成这个样子。

从崔耀祖急递过来的消息来看,皇帝的身体状况似乎已经到了必须要有所动作的程度。

这绝对是个意外,完全出乎李吴山的料想。

作为北地的实际统治者,李吴山不得不做出最坏的打算:万一皇帝死了,自己应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以前没有考虑过但现在却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

李吴山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做出任何决断,而是直接把具体情况给了两个参谋部,要沈从文、李林信、洛晴天等参谋们推演出一切演变,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出所有有可能出现的变动。

在参谋部的推演结果出来之前,朝廷的圣旨就已经到了。

圣旨不是给李吴山的,而是给永王的,圣旨中并没有提起皇帝的病情,只是要永王马上返回江南。

永王本就是私自跑出来的,属于典型的“离家出走”,当然不可能回去,传旨的天使没有得到明确的指示,不知道在永王“抗旨”的情形之下是不是应该一绳子把他绑回去,只能不尴不尬的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永王拒绝回到江南,而圣旨里边也没有清楚的说出要他马上返回的原因,这就显得非常微妙了。

“老爷,这是朝廷在试探你呢。”金雀儿笑道:“若是老爷继续装聋作哑,婢子估计很快就会再有一道圣旨过来,到时候就会说的很清楚了。”

“这种事情还用得着试探啊?我知道应该怎么做。”

对他下午,李吴山就亲自去往军校,把永王喊了过来:

“朱季兴。”

“在。”

“你必须马上返回江南。”

“学生已经见到朝廷的圣旨,想必是皇兄又专门给了校长一道旨意,要校长送我回去……”

“不,没有给我任何旨意。”和朱季兴说话的时候,李吴山坦率的有些可怕:“据我所得的情报,万岁可能不行了……”

不行了?什么不行了?

朱季兴先是愣了一下,旋即就明白过来,知道江南出事儿了。

虽然永王志不在江南,毕竟是朱氏子孙,又是和几个兄弟姐妹一起经历过艰难险阻之人,那份兄弟之情自然无比深厚。平时他可以不听哥哥姐姐的话,甚至屡屡违抗圣旨不惜离家出走,一旦真的有事,心思还是很热切的。

他这种热切,和长平公主的那种热情并不完全相同,虽然心系家国天下,却不是完全处于自身的考虑,也没有做出任何决定,而是问李吴山:“校长认为我应该马上回去吗?”

“当然,必须尽快,能有多快就有多快,你不许马上回去。”

“我回去之后,能做些什么?”

“你回去之后就不再是朱季兴了,而是永王殿下。”

在军校之中,永王素来就以“朱季兴”的身份示人,有时候连他自己都会就觉得朱季兴这才化名才是真正的身份,而永王则是一个曾用名而已。

但事实终究是事实,丝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现在他必须恢复自己的真实身份了。

“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我说了不算,当然你自己说了也不算。”李吴山和罕见的用语重心长的语气说道:“虽然我本人很希望万岁可以康泰长久,但是从眼下的情形来看,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幻想。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不可回避的现实。回去江南之后,无论你做什么或者是不做什么,我都无法再左右你了。但是,我希望……”

“我希望你能够牢记使命,时时事事以我族为念。”

“你是我的学生,想必知道我的心思。这么多年以来,外人都不明白我为什么不造反,为是不做皇帝?你明白吗?”

“我明白。”

“明白就好。”李吴山说道:“你马上回去,有任何需要尽管对我说。”

现在的朱季兴还处于一种懵懵的状态,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需要些什么样的帮助呢。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要一个人。”

“谁?”

“陈茂陈大哥……陈教官。”

“好。”

陈茂早就不是朱季兴的组长了,也不是他的教官,但是在面临大的变故之时,朱季兴……永王还是第一个想到了他。

李吴山马上把陈茂唤了过来,并且对他大致的说明了一下。

直到这个时候,陈茂才知道了朱季兴的真实身份。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个朱季兴竟然是皇室血脉,朱季兴就是永王殿下。

让永王感到万分惊讶的是,陈茂很快就接受了他的这个身份,似乎一点都不在乎他到底是朱季兴还是永王。

作为这个时代最纯粹的军人,陈茂确实不在乎这些,他只在乎一点:李吴山给他的命令到底是什么?

“你的任务就是护送永王殿下回到江南,而且要尽快。”

“殿下回到江南之后,我的任务就结束了吗?”

“如果永王认为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协助他处理江南事宜。”

“是。”

“江南距此遥远,很多时候无法及时往来沟通,不必事事请示我的意思,我相信你有能力处理好一切变故。”

“是。”

李吴山看着陈茂,看着这个把《民族论》从空洞的改变演变成为一个完整思想体系的学生。

陈茂这个人,思想已经非常成熟,他的启蒙确实来自于李吴山本人,但是却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尤其是在体系完善方面,俨然已经成为李吴山的得力助手,而在思想教育层面上,如果没有创始人这层光环加持的话,李吴山甚至还不如陈茂呢。

如果不计较战场上的功劳,仅仅只是从思想的完善程度和成熟程度来看,程茂就是李吴山教导出来的第一人,而且是继承并且发扬光大的衣钵传人。

“你有什么困哪吗?”

“有。”

“说。”

“考虑到有可能面临的紧急状况,我认为有必要携带一支军队。”

“这不可能,你们不能带军队回去。”李吴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个要求:“至少现在不能。”

“七八两期学员中,部分已经完成基本军事操训,带他回去可以吗?”

李吴山想了想,终于点头同意:“可以,但必须由永王带回去,你……只能做他的副手,你明白我的意思啊?”

“明白!”

“若我与永王的意见相左,以谁为准?”

“当然以永王为准。”

“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天官赐福 斗罗之金鳄 武师的自我修养 辣妈攻略 男主请三思,我是反派不能亲 我的总裁老妈 重生之武道复苏 娱乐帝国系统 退下,让朕来 霸天武魂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生之神级明星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我有一剑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官梯 特种兵重生七零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我在大唐做战神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世祖 藏国 南明谍影 大明流匪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锦医卫 国公凶猛 神话版三国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在下潘凤,字无双 
最近更新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极品五世子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明末之我若为王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 明末大权臣txt下载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 明末大权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