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首页 >> 明末大权臣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军工科技 民国之铁血少帅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前方高能 1949我来自未来 敛财人生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 明末大权臣全文阅读 - 明末大权臣txt下载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3章 迁都之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对于北京城的百姓而言,一年到头似乎只有冬夏两个季节,春天比兔子的尾巴还要短暂。先皇的殡仪过后,家里的春饼子还没有吃完,就急匆匆的溜走了,紧接着就是炎炎盛夏。

还来不及体会春暖花开的惬意,夏天就又一次如约而至!

“休正月,赖二月,迷迷糊糊到三月”素来就是京城的传统,就好像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似的,夏天就已经来了。

似乎是在一夜时间,垄上的红石榴花就开了,水塘里的野荷顶着花骨朵含苞待放,田里的麦子已经开始发黄,有些人家已经挂上了凉帘子和蚊帐。农人们则开始忙碌起来,用石头碌碌在地头上反复碾压,将松软的土地平整、夯实,准备作为打谷场使用……

城里的风流才子们纷纷换上轻薄的绫子衫,拿着描金的折扇,约上三五好友高谈阔论诗词往还,煞是热闹。

郑肃郑头儿身穿官袍腰胯单刀,迈步走进“水月轩”。擎着大铜壶的伙计随即小跑着过来,殷勤的打着招呼:“郑大官人清闲,今儿个如何安排?还是老规矩么?”

“老规矩。”

“好嘞!”提壶伙计殷勤的递上手巾把子,给郑头儿抹了把脸,旋即朝着里边高唱了一嗓子:“烧饼三通,福盛酱菜一叠,小份儿的卤煮一份儿喽……”

水月轩,从名字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处茶馆。

如同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茶馆一样,水月轩虽然也卖茶水,但茶水从来都不是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在很多时候甚至完全就是免费的。

江南的茶馆除了供应茶水之外,更多的则是各色细致点心,还有说书唱曲儿的消遣,所谓的茶馆其实就是休闲场所。北京城的茶馆则更进一步,更加的象是饭馆了。

小龙包子、吊炉烧饼,双味蒸糕是必备的品种,而烧饼配卤煮,再搭上一碟子店家自制的免费酱菜才是真正的主打“品牌”,也是最主要的赢利点。

除了不办酒席不做花式繁多的菜式之外,如“水月轩”这样的茶馆其实和饭馆没有多大的区别,基本上就是一家大明版的“快餐店”。

而郑头儿则是水月轩的老主顾!

只是今日和往常有了些许的不同,烧饼还是以前的烧饼,卤煮还是以前的卤煮,伺候的人却换了,不是以前的那个伙计,而是水月轩的掌柜。

水月轩的掌柜比伙计还要殷勤,伺候的愈发体贴周到:“郑爷,这碗油焖锅贴是小店专一孝敬给爷的……爷一直都照顾鄙号的生意,权做小小的心意……”

掌柜亲自端茶倒水,还专门奉送了一份油焖锅贴,按照行业内部的潜规则,这就是表示“有事情”了。

郑头儿最熟悉市井民间的世道,登时就明白了水月轩掌柜的意思,摸出一锭二十五两的中元宝,轻轻的放在桌角,笑呵呵的说道:“这眼瞅着就要到五月节了,也该给你们结账了,得亏是掌柜的提醒,要不然我还真的要忘记了呢……”

郑头儿虽然是水月轩的老主顾,但他吃饭从来不掏钱,这倒不是说吃霸王餐,而是当时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状况,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签单”。

无论所有的生意字号商铺买卖,都是允许赊欠的,而赊欠者多是相熟已久的老主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熟客”,平时吃饭不必支付现钱,挂账即可。这个时代还没有“财政年度”的说法,也不是说只有到了年末岁尾的结算一次。

事实上,这个时代每年有三次结算的机会:端午、中秋和年关。

眼看着就要到端午节了,按照生意人的传统,是要做一次大账的,会尽可能的把“应有款项”收回来,以利于盘活资金清理账目。当然,对于郑头儿这样的老客户,绝对不会直眉白眼的说:“您的欠账已经不少,应该给我们结算了”这种得罪人的话,而是采取一种很委婉的手法。

掌柜的亲自端菜伺候,还专门奉送了些菜式,其实就是在提醒郑头儿:您应该给我们结算了。

郑头儿这样的市井中人,最是明白这一番举动的含义,也知道端午前结算是例行的规矩,所以他才毫不犹豫的掏出了一锭元宝。

郑头儿直接就把钱放在桌子上,掌柜的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却故作不知的客套着:“郑爷这是做甚?是嫌小号伺候的不够周全么?”

“我在你们水月轩吃了好几个月的白食,镚仔没有拿过,这眼瞅着就要过节了,也应该给你们算一算账目……”

“郑月这是在打小人的脸呢,郑爷是何等英雄,能到我们水月轩来吃饭,就是给了小人天大的面子,别家请都请不去呢,说什么银钱?”

京城里的爷们儿就是会说活,尤其是生意人,这一口生意口诀说的滴水不漏,不仅和清晰的表达出了“要账”的意思,还能顾全郑头儿的脸面,怪不得生意能做的这么好。

“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把账目给我结一结,要不然我以后还怎么过来吃?”

“那小人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掌柜的赶紧取出账本:“郑爷在我们这总共吃过九十七顿,另加送四十六次……”

郑头儿笑道:“你就不必对我说这些细账了,直接说多少钱吧,一个元宝够不够?”

“瞧郑爷说的,鄙号是打开门做生意的,又不是拦路抢劫的贼匪,哪敢胡乱开价?总是十八两四钱五分银子,郑爷体恤小人,给十八两四也就清了账目了……您这一个元宝,还有不少找头呢!”

这一个二十五两的中元宝,在市井民间就是一笔巨款,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普通百姓四年的家庭收入。郑头儿再怎么能吃,几个月之内肯定也吃不了这么多,那是他和手下兄弟们的总账。

一个中元宝肯定是够了,根本就花不完。

郑头儿笑道:“也甭管多少了,就这一个元宝吧……”

“那剩下的银两是存在柜上还是……”

“剩下的都是赏钱。”

所谓的赏钱其实就是小费。

一下子就打赏了好几两银子,在这样的小店之中堪称豪富阔绰了。那掌柜的早已欢天喜地,却还是说着客套话:“这不是小人急着要账,郑爷是何等样人,怎么会在乎小店的这点饭钱?实在是……”

郑肃郑头儿笑道:“甭说了,我都明白,这样吧,你再给在座的爷们每人上弄一碗卤煮,也就是了……”

“谢郑爷的赏!”既然郑头儿要请在场的诸人吃一碗卤煮,他自然愿意做这个顺水的人情,眉开眼笑的吆喝起来:“前堂后厨的都听真了,郑爷请的卤煮,每位都有喽……”

郑肃郑头儿请水月轩所有客人吃卤煮,不仅带动了水月轩的生意,还收获了一大片叫好之声。

“谢郑头儿的赏。”

“沾郑爷的光了……”

“郑爷好手面,当真是个敞亮的人儿……”

这位郑肃郑头儿,原本是宣武门的一个城门守,绝对是个芝麻绿豆般的基层小吏。但那毕竟是前朝老皇历,再也翻不得了。现如今的郑肃早已今非昔比,已是从六品的副提举。

京城之中,素来就是“勋贵满地走,紫衣多如狗”,三品大员满大街都是,根本就不足为奇。一个区区的六品税官,而且是从六品,确实算不了什么。但郑肃郑头儿这个从六品的官职却含金量极高。

据说,郑头儿是有大功的,所以才连升三级,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吏成为从六品的税官。最为难得的是,因为郑头儿在“雷霆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大旗军特意颁下赏赐,据某些“消息灵通人氏”说,光是大旗军赏给郑头儿的元宝就有满满的一大箱子,另有宝石珠玉无数。现如今的郑头儿,虽然不敢说是豪富,也绝对是正经的有钱人了,这辈子都衣食不愁逍遥快活了。

虽然郑头儿升官了,却还是以前的那副老样子,整日里嘻嘻哈哈,一点官老爷的架子都没有,反而愈发的亲近了。

“郑大人……”

“滚!”郑头儿笑骂道:“谁要是喊大人,就是打我的脸,我郑肃不过是个看城门收厘金的,四九城的爷们都知道我的底细,我怎么好充大人?”

“哈哈,还是郑头儿爽快!”

众人纷纷凑上前来攀起了交情,无非就是一些“恭贺高升”之类的客套话,说着说着就开始说起了眼下的时政:“我听说朝廷马上就要离京南返了,有没有这回事啊?郑头儿你是官面儿上的人物,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准信儿?”

郑头儿笑道:“大行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殡仪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朝廷当然要回到江南去。若是不回去,乌乌泱泱一万多人呢你管饭吗?”

事情办完了就要回去,看起来似乎一点毛病都没有。但若是仔细想一想的话,就能察觉到不对头了。

不管怎么说,这四九城都是大明朝的国都,而江南的金陵宁城不过是一个暂时的“驻跸之地”,既然大明朝的江山已经光复了,朝廷也就应该顺理成章的搬回来了,干嘛还要走呢?

是不是真的如市井传言所说的那样,是因为朝廷信不过李大帅,不敢在李大帅实际控制之下的北方逗留呢?

“胡扯什么鸟毛的淡话?朝廷若是信不过李大帅,会从江南来到京城?”郑头儿说道:“李大帅是什么人?乃我大明第一功臣,当初甲申年的时候,那是受过先皇托孤托国之重的国之干城。连大行崇祯皇帝都信得过李大帅,把孤苦伶仃的皇子公主们托付给他,把这复国的重任放在他的肩膀头子上,你说崇祯先皇会看错人吗?”

“而今北地光复收复故都,李大帅早就给朝廷上了折子,希望朝廷能够搬回来,这叫天子守国门,正大光明的很呢。”

李大帅希望朝廷能够北迁回来,而朝廷和皇帝又对李大帅十分信赖,那就干脆搬回来好了,干嘛还要回到江南去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还是说有什么不足以为外人道的隐情?

作为官面儿上的人物,郑头儿肯定消息灵通,必然知道一些普通老百姓无法知道的内情。

京城的百姓最为关系时政,也最喜欢打听这些事儿了。

对此,郑头儿果然做出了回答:“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一个屁大点儿的从六品那知道些甚?不过呢,我也听到了一些消息,想来应该是靠谱的……”

“什么消息?郑头儿给我们说道说道,也好让我等张张见识呗。”

“朝廷北迁,是一件大事,不是象你搬家那么简单,这里头牵扯到的事情多了去了……”郑头儿做出一副“我就是消息灵通人士”的神态,对这些好奇的老百姓说道:“你们仔细想想,朝廷从江南搬到这里来,得有多大的影响吧!”

“这第一,朝廷北迁,江南的京营可就不是京营了,当兵的当官的好几万人马,应该怎么安置?”

“这边得有个新的京营吧?人马从何处调度?钱粮从何处筹集?”

“京师衙门要不要搬?还是要废掉一个再重新建立一个?这是开府建衙的大事情,不考虑周详了,国家岂不是就乱了?”

“再者说了,就算朝廷搬回来了,万岁和那些个国家勋贵住在哪里?宫阙要不要修缮?得修缮到什么时候?银子从哪里来?这些都不考虑,就搬回来?难道要万岁爷住到你家去不成?”

相对于那些朝廷大事,最后这一点反而更容易理解:皇帝和内廷的安置问题。

皇帝和皇后已经整个内廷必然是要住在紫禁城的,但是现在的紫禁城……

李闯撤离京城的时候,就放了一把大火,把紫禁城烧了一大半,虽然清廷入关定鼎之后曾经做过修缮,但那毕竟是伪清啊。

堂堂的大明天子,怎么能住进伪清曾经住过的地方?

这紫禁城必须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和重新建设,最起码也得重新装修一遍,然后皇帝才能搬回来。只要皇帝回来了,大明朝廷也就可以回来了。

“万岁和朝廷啥时候才能回来?

郑头儿说道:“朝廷什么时候才能从江南搬回来,我也说不准,但我估摸着,怎么也得等到京城重整完毕焕然一新之后吧……”

只要京城重新建设一番,大明天子和大明朝廷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回到北京了。但是,这也意味着短时间之内朝廷肯定是回不来了。

皇城和宫城的大规模装修营建,绝不是朝夕之功,也不是说如同普通老百姓那样粉刷一下墙壁裱糊一下天棚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对此,北京的老百姓们有着比较清晰的印象,因为同样的事情在明朝的时候就曾经发生过一次。

当初燕王朱棣起兵,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把建文朝廷推翻了,重新建立了永乐王朝。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的基本盘就在北方,所以才打定了主意要把大明朝的都城从金陵宁城迁到过来。

对于历朝历代而言,迁都都是一件大事,不仅牵扯到许许多多的利益纠葛,还有多到让人头皮发麻的琐碎事物。就算是当初的永乐皇帝,从决定迁都到最终迁都,也足足用了十九年的漫长时光。

虽然这一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迁都,而是“回迁”,中间却经历了“大顺”和“大清”两个王朝的阻断,还有更多的利益纠缠,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迁回来的。就算用不了十九年那么久,肯定也会需要很多时间。就算是一切顺利,三五年已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估计了,若是稍微出点什么岔子,十年八年都是有可能的……

人们总是比较健忘,真要是再过十年八年,谁还会记起今天的事情?朝廷是不是会把都城迁回来,恐怕也就没有几个人会在意了。

至少,郑头儿就对此事表现出一副不怎么关心的样子:“迁都不迁都,什么时候迁都,自然有万岁爷和朝中的大臣去操心,那都不是你我这样的小人物应该关心的事儿。不过呢,眼下却有个事情值得关系一下……”

“吴山军校已经从江南迁到了京城,就在大旗庄那边,如今正在招募新生呢。”

“一路北伐,真正的硬仗大多是学生们打的,那些个学生们全都是大帅的弟子,一个个悍勇无比那就不必说了,更要紧的是全都得了大帅的真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事,乖乖,当真就是天下绝响,厉害的紧呢。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些学生,假以时日,这些人里头必然英雄辈出,也不知会涌现出多少将军呢……”

只要是从吴山军校走出来的,就一定是人才,而且是非常了不起的人才。就算是没有得到李大帅的衣钵,哪怕仅仅只是学了个皮毛也相当的了不起了,以后做个军官什么的,绝对不在话下,出将入相都不是没有可能呢。

大家都知道吴山军校就是学生们前途远大不可限量,但吴山军校却不是那么好进的。

首先,年龄上就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只招募十几岁的年轻人。其次,对于学生的身份有着近乎于苛刻的限制,一般人还真的进不去。

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了。

吴山军校的第九期学生,对于学生出身的限制不再那么严苛,也不仅仅只是这对大旗军子弟做内部招生,而是面对所有人。

除此之外,还扩大了招生规模:第九期学员,预计招生四千人。

这是吴山军校第一次正式对全社会做出的大规模扩招!

郑头儿说道“若是诸位想着自家的子弟能有出息,以后有个好前程,可以去大旗庄那边去报名,说的能够被军校录取了,可就真是祖坟冒青烟算是抄上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光阴之外 御女天下 我在风花雪月里等你 盲人按摩师 苏倩 我把惊悚世界玩成养成游戏!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重生之神级明星 林岚秦小雅 快穿这个反派太完美 猎艳谱群芳 花都太子 诡秘之主 山村情事 纨绔才子 末世之杀医 重生之千金媚祸 网游之奶妈也疯狂 万灵仙族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逍遥小书生 跃马大明 剑道乾坤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历史扳道工 蝉动 智械战争 霸天武魂 绍宋 带着系统来大宋 锦医卫 紫鸾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明末之新帝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万历烽火 
最近更新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 侯门第一纨绔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权香枭婿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 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乱世:整活小砖家 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红楼之庶子风流 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 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奋斗在嘉靖年间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 明末大权臣txt下载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 明末大权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