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首页 >> 明末大权臣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闯红楼 寒门宰相 将军好凶猛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神话版三国 凡人歌 至尊特工 中华第四帝国 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 明末大权臣全文阅读 - 明末大权臣txt下载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06章 架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清明节过后的这段时间,正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候。

天气虽然已经转暖,米缸却已经空了,新粮还远远不到成熟的季节,青黄不接之际,只能薅点野菜撸几把柳芽糊弄糊弄瘪瘪的肚皮,所以民间才有“鬼过清明人过关”的说法。

大明的开国太祖朱元璋本就是出身微寒,当过乞丐做过和尚,爹娘死去的时候连口棺材都置办不起,属于最典型的“无产阶级”。即便是在开创了大明朝做了皇帝之后,也没有忘记少年时代的苦日子,尤其是那段经常饿肚皮的岁月。

每年的这个时候,宫里都会专门蒸些野菜饼子,用来表示不忘民间疾苦的意思。

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传统。(就是民间传说《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蓝本。)

只不过……宫廷御用的野菜饼子和民间老百姓吃的那种野菜饼子绝对是两回事。

御膳房弄出的野菜饼子,虽然确实用了地地道道的野菜,却充分发挥粗粮细作的功夫,先把野菜在浓浓的肉汤里煮熟,再用鱼肉羹细细的搅拌均匀,然后擀成薄薄的面皮,包裹蜜饯果子或者是其他的馅料,用油煎的外焦里嫩,最后辅以数不清的佐料和蘸料,就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每年的这个时节,御膳房多会精心烹制出几千份这样的野菜饼,除了给皇室成员和宫里的人尝鲜儿之外,还当做点心分发给文武大臣。

若是认真的品尝一下贫苦百姓家里的野菜饼子,尝尝那苦涩难咽的味道,或许真的能够想起民生的艰难和创业的不易。这样的野菜饼子色香味俱全,还散发着肉汁的浓香和蜜糖的甜糯,这么好的吃食真能让他们体会民间疾苦?

只怕未必吧?

纵观大明朝两百多近三百年的历史,也就只有开国的太祖皇帝朱元璋知道民间是什么样子。后来的皇帝们多是生于深宫,早不知真正的野菜饼子是什么味道了……

复隆皇帝虽然性情平和为人宽厚,但是对于民间的事物依旧一无所知,充其量也就是个脾气好一点的“公子哥儿”罢了。

自从经历了甲申国变之后,在大旗庄短暂生活过一段时间。也正是那段时间,让他见识到了乡野百姓的真实生活,真正明白老百姓到底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所以,当御膳房做出色泽金黄还散发着油脂香味的野菜饼,顿时“龙颜大怒”,当场严厉呵斥内务总管大臣,命令他们重新去做真正的野菜饼子。

“今年的菜饼不同以往,朕已经细细的品尝过了,味道果然不同一般!”复隆皇帝对自己的几位肱股大臣说道:“你们也好好的尝一尝吧。”

原汁原味的野菜饼子,墨绿的色泽中带着些黝黑,因为掺杂了麸皮和米糠的缘故,还泛着一层让人恶心的土灰色。吃到口中,滑滑腻腻中带着明显的颗粒感,就好像是在啃一块从烂泥中捞出来的腐朽木头。

野菜特有的草腥味中带着浓浓的苦涩,还有麸皮和米糠的霉变味道,让早已习惯了锦衣玉食的国之重臣们几欲作呕。

若是在往日里,紫绶金章的大人们肯定会直接把这连狗都不吃的东西扔出去,奈何这是皇御赐之物,只能咬着牙闭着眼吞下去……

勉勉强强吃一块饼,强忍着翻江倒海的呕吐感,内阁首辅大臣程园毕恭恭敬敬的说道:“这野菜饼虽小,却能让臣等不忘我大明太祖皇帝创业之艰,不忘民生之难……”

程园毕说的这些话不过是例行公事的走走过场而已,说几句场面话而已,至于他是不是已经真正体会到了老百姓生活的艰难,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不久之前才晋升次辅的黄宏东黄大人附和了程园毕的说法,并且做出了更进一步的阐述:“臣等居庙堂之高,已渐疏远民间。陛下及时赏赐菜饼,让我等体民间艰难,用心之良苦臣已尽知。我大明治下亿兆百姓吃着这样的东西,竟然还有人要加赋税,浑不念升斗小民的死活……”

朝廷最大的难处就是没有钱,国库空虚的可怕,国家没有钱了自然就要加税,要不然如何恢复故土?如何中兴大明王朝?

作为浙党中人,黄宏东的理念和东林党一脉相承,总是把“永不加赋”的高调唱的震天响。

绝不增加赋税,不给老百姓增添负担,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绝对的政治正确,还能收获一大堆“爱民如子”的好名声。吃了正宗的野菜饼子之后,黄宏东再次提起这个话题也就有了更加充分的现实基础。

问题上,不加税就没有财政收入,国家没有钱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所谓的收复北地中兴大明也就成了空口白话……

朝廷的很多官员都习惯于说这种理论上无比正确但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废话,至于具体的难题如何解决,那就不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了。

复隆皇帝未尝不知道这个局面,但是连他自己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此以往,民生一定会越来越艰难,国家也会越来越穷,谁也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或者说有人知道却不敢说出来……

好在现如今的朝廷已经做了点事情,让“中兴大明”的宏图伟业不再仅仅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这个事情就是收复九江!

复隆皇帝故意做出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云淡风轻的说道:“虽说民生艰难国库空虚,终究还是有些个忠臣良将能做点事情,比如说这克复九江……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始嘛!”

听了皇帝的这句话,在场的所有大臣全都愣住了!

什么?克复九江?

朝廷已经收复九江了么?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何我们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呢?

收复九江的捷没报文书有经过兵部和司务司,而是由李吴山直接向皇帝本人汇报。所以,眼下的京南君臣当中,暂时还只有皇帝本人知道这个消息。

“前日深夜,王师三战三捷,收复了九江,九江以东已重归我大明了。”虽然心中万分得意,还是拿捏着皇帝应有的气度,强忍着心头的极度狂喜,故意表现出一副很沉稳的样子,慢慢的取出那份战败,就好像是炫耀一般说道:“这是昨天下午的战报,诸卿家都看一看吧。”

收复九江到底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呢,怎么就三战三捷了呢?

众人纷纷传阅那份战报。

看罢了战败之后,这些个国之重臣才知道了湖广方面的消息。

在部堂大员和内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之下,王师就三战三捷顺利克复九江重镇,掐断了长江航运,消除了来自南京上游的巨大威胁,这绝对是一场空前大胜!

“如此大胜,实在可喜可贺。”

“与无声处行雷霆手段,俄顷之间收复九江,我大明军威之盛可见一斑。”

“清廷不过是跳梁小丑,覆灭将从九江始……”

“收复故地已见成效,我大明中兴有望……哦,不,是已经开始中兴了!”

一时间,称颂道贺之声汹涌如潮,仿佛这不是一场战斗的胜利,而是整个战争的胜利。

只有程园毕、黄宏东等几个内阁大臣沉默不语,显得有些冷淡。

纵观整个封建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事实上则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自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用血腥手段废黜了丞相一职之后,相权就已经在事实上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日渐成熟的内阁制度!

虽然内阁只是皇帝的执行机构,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当中,内阁都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具体制定者。关于这一点,万历年间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根本就不理会国家大事,但是在内阁的住持下,国家依旧运行的非常平稳,甚至比皇帝亲自掌控局面的时候还要好一点儿……

从某种意义上看,明朝的中晚期,都是内阁主导政局管理国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内阁大臣的本身的品阶虽然很低,但权力和影响却空前提高,等于是把宰相从一个具体的人变成了一个决策机构,同时还避免了宰相做大,不会出现相权影响君权的情形。

但是,这一次,局面却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九江大捷,一定是派遣了大量的人马,同时还用了海量的物资,这么大的事情竟然在内阁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完成了,等于是架空了内阁。

作为内阁成员,程园毕和黄宏东的心里肯定很不是滋味儿!

但这毕竟是一件好事,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按照程园毕的猜想,这事一定是李吴山鼓捣出来的。

收复九江,把阿济格堵死在湖广让十几万清军无法威胁江南,本身当然一点问题都没有,但这个事情的流程和程序合法吗?

若是不合法的话,就一定要阻止,至少不能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形。要不然的话,他李吴山的影响力将不仅仅只是军事层面上,很有可能直接越过内阁影响到政治层面。真要是出现了这个状况,李吴山就有可能成为集相权和军权于一身的大权臣。

那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九江大捷是李帅一手主导的吧?”

面对程园毕的疑问,皇帝显得很不高兴:这一战是本朝成立以来的首次大捷,同时也是第一次收复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型城市,影响力举足轻重。我好不容易才把这个功劳揽到了自己身上,你们怎么又提李吴山呢?

难道我这个当皇帝就不能打出一场辉煌大胜吗?还是说你们真的以为我这个九五至尊就不如李吴山?

复隆皇帝甚至懒得分辨,直接就把《西江月》作战计划书甩了出来:“这是西征的总体战略略,从筹备开始,一直到现在打出九江大捷,每一件事朕都尽知。李帅虽居功至伟,也不能说朕就一无是处吧?”

这句话已经说的相当重了,带着非常明显的不满情绪。

作为一个君主,最忌讳的就是被臣子轻视了。凭什么一打了胜仗你们就会想到李吴山?难道这九江大捷不是应该属于我这个皇帝的吗?

虽然西征确实是李吴山提出来而且也确实是他一手运作的,但我事先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并且配合李吴山演了一场瞒天过海的精彩大戏,把老奸巨猾的洪承畴骗的团团转……无论怎么说这场胜利也有我的一半功劳吧?

他李吴山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执行的就是我的意志,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难道你们这些国之重臣连这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

仔细看过了代号为《西江月》作战计划之后,众人才算明白过来:看来这事皇帝本人早已知情,并且和李吴山一起把天下人全都给骗了,不仅骗过了洪承畴那老贼,还骗过了满朝衮衮诸公。

当初在观音门外的那一场“北伐战前动员大会”,就是皇帝本人和李吴山一起演的好戏。

复隆皇帝不仅配合李吴山,还亲自出面给他站台背书,谁还能反对?

谁还敢反对?

面对这种局面,程园毕也只能接受现实,但有些话他却不能不说:“万岁,这九江大捷固然是一桩好事,但……但这份作战计划,万岁应让我等提前知晓,至少要让内阁知道。也好做出更多准备……”

不提起这事儿还好,听程园毕这么说,复隆皇帝顿时大怒:“让你们内阁知道?那就等于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了,朕还不如直接把这份绝密的作战计划送给洪承畴和阿济格!当初朕说要北伐的时候,是怎么对你们说的?朕屡屡告诫你们,这军国大事一定要保密,千万不可泄露出去,否则的话就难有奇袭之效果。结果呢?北伐还没有开始,洪承畴就已经知道了!得亏北伐是假的,若朕真的以举国之力行北伐之事,必然丧军战败,朕还敢提前告诉你们吗?”

皇帝的这几句话说的虽然极端,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当初说要北伐的时候,就曾经千叮咛万嘱咐,说这绝密之事一定要保密保密再保密。结果呢?每当江南的大军有什么动静,江北的洪承畴就会做出相应的部署和安排,明显是已经知道了北伐的种种细节,北伐还怎么进行下去?

被朝廷视为绝密的战略计划还没有开始执行呢,对手就已经知道了其中的细节,那还北伐个屁呀!

这几句话说的很重,就差直接说出“我不信任你们”了。

程园毕、黄宏东及在场的众人纷纷跪拜下去,一个个说着请罪的言辞,原本那一副君臣相宜的和睦气氛顿时就变得异常沉重。

所有的国之重臣都已经跪下了,立刻就让皇帝意识到刚才的话语确实说过头了,赶紧补充说道:“非是朕信不过你们,只是这西征之事实在干系重大,为了谨慎起见不得不如此。你们也不必太在意了……好了,好了,朕已有些乏了,你们退下吧……”

程园毕和很多虽然同为内阁大臣,却有些政见不和。平日里代表着东宫老牌官员利益的程园毕和身为浙党利益代言人的黄宏东少不了明争暗斗,但是这一次,二人却不约而同的生出了同一个念头:这种事情必须彻底杜绝,否则的话,用不了多久,内阁就会被他李吴山给彻底架空了。这一次,有皇帝本人为李吴山出面背书,还有九江大捷的支撑,真的不好做些什么。以后若有机会一定不能让李吴山的手伸的太长了……

看着吃了瘪的部堂大员们灰头土脸的纷纷告退,复隆皇帝的心中暗暗窃喜:一直以来,都是你们这些老臣教导我应该怎么做,就好像我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似的。有了这次九江大捷,也好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知道君主的威严。

我要做大明雄主,而不是任凭你们摆布的三岁顽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拯救美强惨男二 诡秘之主 剑来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背剑之人 我的总裁老妈 军工科技 猎艳谱群芳 黑铁之堡 猎妖高校 男欢女爱 超凡大航海 特种兵在都市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一剑独尊 无限群芳谱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非凡人生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剑道乾坤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唐砖 神话版三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最近更新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史记白话文版 秦朝历险记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镇国世子爷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御赐监察使 
明末大权臣 七甲兵 - 明末大权臣txt下载 - 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 - 明末大权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