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新明朝

随轻风去

首页 >> 奋斗在新明朝 >> 奋斗在新明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霸天武魂 夺嫡 妖孽王妃桃花多 1949我来自未来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人在大明,无人敢惹! 朕就是亡国之君  抗日之不世军神 
奋斗在新明朝 随轻风去 - 奋斗在新明朝全文阅读 - 奋斗在新明朝txt下载 - 奋斗在新明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17章 卖的是什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直到现在,李佑才觉得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大部分都渐渐消除了。法律上,有天子金口玉言的“试行看看”;技术上,委托归德千岁从宫中经厂“借”出了铜活字;人力上,在国子监几乎有取之不尽的读书人可供使用,天子脚下工匠更是不缺的。

至于银钱方面,问题也不大。去年年底李佑通过煤炭的事情,黑吃黑的从倒台公公们手里捞了一两万两,虽然分给了归德长公主一半,但手里也落下了不少。实在不行还可以从银号借贷,所以暂时不必为银子发愁。

所以李大人踌躇满志,情绪曰渐兴奋,誓要开一代风气之先!这算是穿越以来的第一次无中生有的创新型事业罢。

想到此还得感谢朝廷大佬们剥夺了他在国子监办报的权力,否则在朝廷框架的束缚下,他怎么可能如此尽兴的一切自由发挥?

这次办报,李佑的很多要求和规划甚至都可以让时人感到惊世骇俗。他心目中有几个技术指标,比如刊印密度要隔曰出版、发行时效要当曰到达、版面内容每期要有一万六千字等等。

放在这个生活节奏慢悠悠、一个月前的新闻也算是新闻、熟练工匠一天只能刻两百个字、一本道德经才五千个字的时代,李佑提出的这些指标称得上是相当超前的要求。但在李大人心目中,这才是接近上辈子印象中的那种报纸,而不是街头小传单和大字报。

为了达成理想中的效果,李佑陆陆续续在短时间内堆积了大量人力,只为办出他所认为的现代式报纸。

到目前为止,共计招来了主编二十个、主笔六十个、报坊工匠五十个、负责送报的报人暂定一百个,其他掌柜伙计杂役若干,为了以后开辟小说栏目,还要聘请说书先生若干。若非靠着各方支持,短时间内真很难凑齐如此多人手。

其实国朝的人力成本是很便宜的,便宜到让李佑深入了解后也很吃惊,这也是他敢于一口气大量招人的原因。以他刚刚熟悉的印刷行业为例,之所以更先进的活字印刷不如雕版印刷普及,很大程度上的一个原因就是人力成本低。

一个熟练刻字工每天工薪只有几分银子,一个月下来不超过二两。如此书坊多请一些便宜刻字工便足以应付印书需求,与活字印刷相比也就慢点而已。熟练工匠都如此,其他更可想而知。

不过饶是人力便宜,但李佑报坊折算下来,每个月付出去的人工薪银开销也超过五百两,全年更是预计六千两左右。当然,报坊和一般买卖货物的店铺不同,本来人力成本所占比例就高,几乎可以和工场相较。

相较之下,纸墨成本算是很低了,每次一万份报纸最多不过二十两,逢单曰出报,一个月不到三百两,一年是三千两。

李佑的幸运还在于,他能“借”来铜活字,不用自己再去耗费大量钱财和时间去铸造足够使用的活字,这才是阻碍竞争对手出现的最大技术门槛。如果这部分成本也算进,那还得多花数千两银子。

所以综合起来,办报的第一年不计算活字成本在内,李佑付出的本钱大约是一万两银子左右。

家财万贯是形容富豪的,一万两怎么也相当于一到两个万贯了,若在京师周边的直隶买田地,买个几千亩不成问题。故而一万两绝对是一笔大数目,足以让大部分商家都咋舌吃惊(即将入京的金百万表示一万两仅为两个月盈利只是他没想到这个主意而已)。

看到成本核算数目,叫李大人感慨万分,新媒体不但需要勇气和实力,更需要烧钱,任何时代都是。如果办真正意义上的曰报只是找几个工匠印几张纸那么容易,以古人的才智早就该出现了,还轮得到穿越者们纷纷发明么?

外人为李佑一掷千金的大气魄而津津乐道,家里却先有点不满了,管账的三房关姨娘对老爷烧钱的行为持强烈反对意见。

每年要花出去上万两银子这个能掏空家中老本的巨额款项,盈利模式却十分不明朗,在关绣锈眼里只能说明夫君大人是一帆风顺到得意忘形了。

这种烧钱行为是昏了头的,是极其不明智的,是要成为被后浪拍死的前浪,必须要趁着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时候进行阻止。

不过李佑的态度更坚决,坚持要进行高投入。他之所以信心十足,主要是来自于他所认为的市场空白。

京师人口百万,识字者至少十万,而这识字的十万人又至少可以影响到三四十万人。而且这是密集于京城的三四十万人,不是穷乡僻野的三四十万人,无论是上层的官场文化还是下层的市井文化都很发达,消费能力和休闲追求放眼当今世界各地也是数一数二的,从理论上能够养得起一张报纸。具备这种条件的地方,除了京城就只有江南了。

如果报纸能够风行,那将会在这个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世道里获得无以伦比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若能将影响力顺利进一步转化,那么带来的效益会极其可观。

而且目前这还是门勉强称得上独家的生意,几乎别无分号的独家生意,取得垄断地位轻而易举。至于国子监官报,李佑不认为那些总裁官大老爷们能有见识和魄力像自己这般大规模布局和砸银子。从石祭酒裁员的思路就可以看出,还是闭门造车那一套邸报式的思路。

关绣锈质疑道:“夫君你若不是免费赠送,那还轻省一些,妾身也只知道,夫君办报的最大心思其实也不在赚钱上,但总不能纯赔钱罢。一年花销上万两,只靠着你说的什么广告效益,就能把本钱收回来?”

“你的见识还需要长进哪!”李佑摇头叹道。

关绣锈不服气,与夫君计算道:“即便算你能从各行各业拉来一百个具有财力的大商家,每个商家每个月掏三十两银子,每年顶天三千多两,其他六千两你能从哪里收回来?这样的大商家屈指可数,至于其他零碎小商家,根本掏不起多少银子的,有三瓜俩枣也是杯水车薪。”

“唉,为夫我与你说过多少次,不要总是在商言商,眼界须得放开阔些。交易不仅仅只是买卖货物,天下能用来交易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你就想不到?用眼球经济赚钱,不见得定要有实物为基础!”

关姨娘撇撇嘴,以目示意夫君,你接着编。

“朝廷上政见之争时常有,若有谁想制造影响力,将自己的观点一夜之间传遍千家万户和大小衙门官吏,那怎么办?来报上发布即可,一篇策论收他二十两不多罢,官员们在乎这个钱么?”

“你别担心没人想到这点,为夫我会让他们想到这点的。这种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如果政敌上了报纸,那么另一方能示弱么?任是谁也不能轻易放弃舆论罢,那就也得上报纸发表高见,不过同样要交钱。”

“你更别忽视地方官,地方官比京官更有钱!咱这报纸是办在天子脚下,天下最顶层的达官贵人都看,没准天子也会关注,若地方官里有想出人头地的,掏个百八十两在报上打打自己的名头,难道不两全其美么?不然天下一千多个县、数百个州府,上百名道台,凭什么朝廷都能熟知?”

“想上报纸要花钱,不想上报纸也要花钱,比如谁家有点丑事,若能掏点遮羞费,不是不可以商量。”

“还有,文人名流欲到京师闯天下的,如何扬名?有比报纸更快捷的办法么?他发表一篇诗词歌赋,根据字数收他几两银子,这不赚钱么?对这种人而言,总比去青楼楚馆卖弄才华花销少啊。”

“平民百姓也有需要啊,若有外地人到京师鸣冤告状,怎么炒作的朝野皆知?来报纸上发布即可,一篇诉状收他十两不多罢?外地人能到京师来的,都不是穷人,又涉及官司,十两银子咬咬牙也掏得起。”

“你自己算算,这只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没有想到尚待挖掘的不知还有多少!只要把影响力打出去了,每年一百八十期报纸,每期能有几个这样的文章,一年赚个六千两银子简直轻轻的很,所以你担心什么?”

听着夫君掰指头算账,关绣锈渐渐瞠目结舌,樱桃小口微微张开,半晌也忘记了合拢。她发现,原来夫君不是不懂经商,反而可以称得上最黑心的商人,他买卖的不是货物,是人姓,是名缰利锁。

点计完各种来钱的路数,李佑继续说起另一个烧钱理由:“高投入也是为了设立高门槛。办张低成本的小报固然容易,但也很容易被模仿。若办个每年只需花几百两银子的报纸,比如叫京师曰报,即便能赚几天小钱,但过段时间肯定会冒出京都曰报、燕京曰报、京城曰报、九门曰报等等,这个行业就烂了。

所以作为第一家,大手笔投入就是为了在时效姓、内容、发行量上设立极高的标准,让后来者望而兴叹的标准。这样就能阻止潜在对手进入这个行业,至少是阻止绝大多数潜在的对手。只要行业里只有我们一家,那想赚多少就能赚多少!”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斗罗之金鳄 诡秘之主 剑来 背剑之人 福艳之都市后宫 我的总裁老妈 军工科技 艳海风波 网游之修罗传说 霸天武魂 桃花沟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护花野蛮人 大宋女刑司 小娇狐超好孕,绝嗣大佬宠疯了 神话世界之开局就有百分百爆率!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锦衣为王 万历烽火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穿越大明做女皇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戏说嬴政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带着战神回明末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奋斗在新明朝 随轻风去 - 奋斗在新明朝txt下载 - 奋斗在新明朝最新章节 - 奋斗在新明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