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

草上匪

首页 >> 草清 >> 草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万年前争霸 盛唐日月 狂妃很彪悍 混在洪武当咸鱼 民国之文豪崛起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大清隐龙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朕就是亡国之君 三国之超神作弊器 
草清 草上匪 - 草清全文阅读 - 草清txt下载 - 草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零九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计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盐政最是害人!要革了这盐政,民人可都得拍手称快!”

听李肆大略说到目前的难题,严三娘下意识就想到了自己枪毙盐道总巡的经历,而梁博俦一家更是盐商,盐政害人种种,让严三娘义愤填膺,她纯粹是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这事。

可她毕竟不是老百姓了,骂了一句后,小意地劝道:“可安爷子也说得对,这盐历代都是官卖,真是想改,最好也慢慢来。现在大敌当面,内里还是缓缓好,更不值得你这般动气。听说你还责罚了龙高山,这可不像是……”

刚说到这,外面响起龙高山的声音:“夫人,是我的错,我不该调巡差清街扰民,天王罚我军鞭,我认!”

严三娘脸颊顿时红了,这龙高山就一直在外面听墙角?刚才李肆和她亲热……“我看你啊,罚军鞭可远远不够!守大门去!”

她恼怒地嗔着,龙高山现身请罪,如她所令,乖乖去天王府大门外站岗了。

“我是动了些气,可也有自己的算计,总之你别担心了,多担心你的肚子吧。”

自己这三娘果然有吕后之风啊,身边人全都怕她,还好自己不是刘邦。李肆无奈地想着,将三娘劝走了,他还得继续算计……安金枝和严三娘当然都想不透李肆为何要在盐业上折腾,李肆也很清楚华夏这千百年来的盐政传统,《盐铁论》引发的千年大争论,盐还排在铁前面,由此可见盐政对于传统儒法社会的重要姓。唐时黄巢,元时张士诚,都是盐商出身,盐政之重,非同寻常。

李肆在盐政上动手,不只出于个人情结,更怀着很深一番算计。

严格说,明清之前,盐政都只是专卖,而不是垄断,这二者是有区别的。专卖只是国家管控,盐商来去自如,只需出资购盐引即可。明初所行的“开中法”,也是让盐商把粮食送到边关,再以粮数发放盐引。万历年间,袁世振行“纲法”,才开始确立盐商垄断经营的地位。

清时更强化了这一措施,盐商运销食盐,要先向盐运司交纳盐课,领取盐引,然后到指定的产盐区向灶户买盐,再贩往指定的行盐区销售。

但盐引不是随便买的,商人必须以引窝为据,证明自己拥有运销食盐特权。为了得到引窝,商人又必须事先“认窝”,也就是花钱买垄断经营权,而这样的垄断特权,基本已经稳定为世袭特权。

这套垄断经营体系运转之后,就像一只吸金兽,越转越大,角色也不断分化。最初盐商直接向灶户买盐,后来分化出场商,握有向灶户收盐的垄断特权。原本销售商都是自运自销,或者是资本不足,或者是有利可图,他们开始转包,也就是出租垄断经营权,由此出现出租权力的窝商和租赁引窝运销的运商。

此外还有一类总商,是盐商里资本最雄厚的,类同地方乡绅,他们要协助官府,催办盐课盐引的征缴。若有积欠,总商就得赔付,同时还要负责查禁私盐。之前严三娘所杀的盐道总巡,就是这类总商蒙养的私人执法队头目。

明清这一套盐政统称为“纲商引岸”,核心管制思路就跟统治地方一样,将权力层层分解,跟资本流转环节套在一起,同时将管制责任和资本风险全数压在盐商身上,盐商当然要如数转移到最终消费者身上,为此政斧默许他们有“加价”、“加耗”、“借帑”的特权。

整个环节,不仅卷入了资本,还卷入了各层官府,从盐运司到盐院,到地方官府,乃至朝廷和皇燕京要伸手。历代巡盐御史都是清廷内务府官员,康熙和乾隆南巡,花销更是倚重盐商。康熙南巡,有江苏宜思恭亏空案,重点还不在盐政。乾隆南巡,引爆两淮盐引案,亏空一千万两。乾嘉年间的动乱,乃至后来的白莲教起义,军费来源里,很大一部分都是盐商“报效”,其中两淮盐商在1799到1803年,就“报效”550万两。

两淮盐区也就包括河南、两江、湖广共六省,清初正纲盐课银为90万两,加上杂派接近200万两。乾隆时增加到400万两,嘉庆二十年时又翻一倍,盐政利厚,由此可见一斑。而两淮盐商之富,也让人心惊胆战。扬州盐商奢靡,天下闻名,为何能有“扬州八怪”?那都是盐商攀附风雅营造出来的书画产业,才引得落魄文人齐聚扬州。

有很多人会疑惑,最终消费盐的老百姓,一年也就吃那么点盐,官府和商人要怎么来搜刮银子?

按照现代标准(该已经是多了),成年人一年吃四斤盐(接近2400克)足矣,乾隆时期盐价平均一斤盐30文,一人一年吃盐也就花120文。就按两亿诚仁份计算,全国盐业市场也就两千多万两。仅仅一个两淮盐区,就向清廷缴纳400万两盐课,这银子是从哪里来的?

华夏太大,事情总是复杂的,产盐成本低,利润高,而且是生活必需品,是刚需,这是盐政被历代王朝把持的原因。但为何类似两淮盐商这种群体,没在汉唐宋明出现,反而在满清出现了呢?

之前就说过了嘛,明朝万历后才有盐业垄断,清时把这一套权力与资本勾结的东西发扬到了极致而已。

这事也不能光从最终消费者身上看,产业是一条经济链,盘子有多大,不能光看最终消费者,中间环节有时候比最终消费者更重要,比如房地产……利润高,是刚需,有千百年来的管制传统,同时之前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垄断经营经验,有一套清晰可见的权力规则,自然就成为资本追逐的亮点。在儒法勾结到极致的满清,盐业就是热点行业,经久不衰。资本不断卷入,分工也越见细致。每分一层,就扩展出一分空间,多出道承载风险的堤坝。

因此这盐业就是一个权力和资本全员参与的游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类似“买月球领地”的产业。当然,这个产业有最终的出口,否则没办法持续运转二百多年。一般老百姓要承载一部分,参与游戏的商人们要承载一部分,官府乃至满清朝廷也要承载一部分。

总结而言,盐政的重点不止在盐本身上,而是这套权力资本勾结的体系足够稳定,能源源不断吸取到足够多的资本来维持运转。后来的鸦片产业跟盐政一脉相承,在满清,实业为何难振,就因为资本追逐的是这一类跟权力紧紧相附的热点。

这样的盐政本质,自然不容于李肆对英华新朝工商底策的设计。他还指望着商人们把银子都投到工厂上去,指望资本去创造货真价实的财富,去创造新兴技术,去推动社会发展。而盐政的投资方向,却是权力本身,在这个游戏里,资本对技术没兴趣。

盐政就是满清经济体系的标杆产业,是资本和权力结合最紧密的东西,所以李肆想以盐政为突破口,将资本导引到实业上去。

若是在两淮,他要革除这套把戏,阻力比打败清兵大十倍都不止,而在广东,阻力却要小很多。广东产盐,广东水陆运输也很发达,即便盐政改革之初,英华政斧在管控上不够得力,也不会造成太大风波。而盐商在广东的势力也很一般,是个软柿子。

却不曾想,李肆和粤商总会有根本分歧,这个软柿子一捏,引得其他行业的商人都站出来表态,他们都怕自己是下一个。

安金枝也怕,而且还不止一处怕。原本他还想着借自己跟李肆的关系,让英华施行玻璃专卖,这样他和李肆合资的粤璃堂就能独霸广东。此外李肆之前整治洋行,将所有行商绑在了南洋公司这一驾马车上,他和所有行商都怕李肆把革除盐政专营这一招也用在南洋公司身上。

李肆这两个月来,画大饼,许诺,转移视线等等招数都用了,不仅想说服安金枝,让他劝抚盐商,也直接跟盐商沟通,就希望尽量能以软手段解决这个问题。但一来安金枝、盐商和李肆的思路有根本分歧,一时难以弥合这距离,二来李肆拿出的方案,对他们触动又太大,所以沟通一直没有什么成效。

李肆对粤商总会在英华新朝身上的期许很是恼怒,同时也自承对商人本姓了解得还是不足。他一直在压制以暴力手段强行解决问题的冲动,觉得双方毕竟还可以沟通。若是直接以暴力手段推行,他一手扶持起来的粤商总会,估计就要散架,筹款麻烦还是小事,推动工商发展这个期望,就得多上一层阻碍,甚至有可能从白地做起,也给自己施政留下一个不好的前例。

“堡垒从来都是从内部攻破的,那帮盐商,难道真是铁板一块吗?”

整理好了新的方案,吩咐手下送给中书厅工商署提意见,李肆一边活动身体,一边期望着这份新的方案,能引得盐商自己内部产生变化。

“就希望能快一点吧,康熙老儿留给我的时间,该是不多了,不知道那个麻子,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内外交困,焦虑不止。”

然后他看向北方,幸灾乐祸地想着,自己终究不是孤家寡人。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女公务员的日记 辣妈攻略 黑铁之堡 乙木修仙录 汴京春深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官梯 退下,让朕来 重生之神级明星 特种兵在都市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霸天武魂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我当按摩师的那些年 斗破:从迎娶美杜莎开始 护花野蛮人 氪命修行:从锦衣卫开始长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锦医卫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流氓帝师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扶明 覆汉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穿越梁山成霸业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古今名人记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草清 草上匪 - 草清txt下载 - 草清最新章节 - 草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