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戏唐

凤鸣岐山

首页 >> 游龙戏唐 >> 游龙戏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秦功 权奸 寒门宰相 将军好凶猛 大清隐龙 神话版三国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中华第四帝国 武道凌天 特种兵穿越成古代文武奇才 
游龙戏唐 凤鸣岐山 - 游龙戏唐全文阅读 - 游龙戏唐txt下载 - 游龙戏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2章 谋高一筹(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时光荏苒,一转眼,已是十一月中旬,三王到京都已是一个多月过去了,然则太宗却并未对三王有甚任用,当然了,倒也不曾冷落了三王,除了正常的上下朝之外,大体上隔几日便会将三王一体招进宫中伴驾,或是四下同游,或是着三王一并旁听两仪殿内朝议政,但却并未给三王参政议政的权力,似乎并不急着开始赛马,这等情形一久,诸般臣工们自不免都有些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至于三王么,同样是忐忑得紧,奈何太宗不表态,三王纵使憋足了一肚子的力气,却也没处使了去,只能是静候着表现机会的到来。

表现的机会很快便就出现了——贞观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薛延陀可汗夷男所派之使节团抵京,除了照常之贡奉外,又递交了夷男的国书,再次向大唐求和亲——贞观十五年初,薛延陀掠边,被陈子明率军击溃,实力大损,因担心大唐降罪,急送了大批牛羊马匹上贡,并卑躬屈膝地向大唐求和亲,太宗本已是允了的,可后头因魏征的进谏,又改了主意,拒绝了夷男的和亲之要求,双方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今,大唐远征高句丽在即,亟需稳定西北局势,而夷男突然在此际旧话重提,明显别有用心,太宗一接到薛延陀方面的国书,便将众宰辅们以及三王都召到了两仪殿中,以商议对策。

“情况如何,卿等都已是知晓了的,朕也就不多言了,今,叫卿等前来,便是要卿等就此事好生议议的,唔,慎儿,你先来说说看。”

太宗很明显对薛延陀此际跳出来搅事相当之不满,不过么,却并未急着表明态度,而是先着赵如海将薛延陀的国书宣读了一番,而后方才将问题丢给了纪王李慎,虽不曾明言,可考校的意味却是显而易见的。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此乃薛延陀人试探我大唐之举也,必是已知我大唐即将远征高句丽,故而为此,依儿臣所见,当严拒之。”

骤然被太宗点了名,李慎难免有些心慌,站将出来之际,身形很明显地抖了几下,不过么,倒也还算是沉得住气,干脆利落地便给出了答案。

“哦?若是我大唐主力远去,薛延陀大举来犯,又当何如之呢?”

太宗既是起意要考校诸子,自是不会让群臣们在此际有出言提点之机会,紧着便又往下追问了一句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我大唐强而薛延陀弱,数年前一败之后,其国势已大衰,今着人前来,无非是恐我大唐在东征前先灭其国,故而前来求亲以为示好,遂与不遂其意,皆与大局无碍,既如此,又何必轻易遂了其之意,儿臣以为薛延陀断不敢起兵来犯。”

太宗这么一问之下,李慎的额头上立马便见了汗,言语间也自带了几丝的颤音,显见对自己的答案也自心中无数得很。

“嗯,贞儿以为如何啊?”

太宗并未对李慎之所言加以置评,仅仅只是不动声色地轻吭了一声,转而又将问题丢给了跃跃欲试的李贞。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十弟之分析确是有理,然,结论恐是有误,那薛延陀汗国乃豺狼之辈也,贪鄙无度,许与不许,其必会趁我大唐东征之际来犯,故,儿臣以为不若假许和亲,以慢其心,再以一军突袭之,敌无备,必速败无疑,灭此国后,我大唐西北应可得数十年之绥靖,东征时也自无碍矣,此儿臣之浅见耳,还请父皇圣裁。”

李贞自幼文武兼修,不单文采出众,武略上也颇见功底,此际畅畅而谈之下,还真有几分指点江山之雄姿。

“哦?贞儿倒是胆略过人,所献之策颇见可观,只是若一战不能克,又当如何哉?”

太宗对李贞所献之策倒是颇为欣赏的,无他,概因太宗心中所谋之策中,也有一策便是此计,只是个中碍难极多,太宗最终还是没敢下最后的决心,一切只因太宗眼下的主要目标乃是高句丽,自不愿在剿灭高句丽之前多生事端,当然了,这话,太宗并未说出口来,而是笑着夸了李贞一句之后,便又往下追问了起来。

“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我有心,而敌无备,破敌何难哉,假借送亲之际,令其君臣皆到边关迎亲,而后大军骤起,自可轻松将其君臣一网打尽,其国无主,必自乱,我大军过处,焉有敢战者,若是父皇得允,儿臣愿率一旅之师灭此朝食!”

李贞显然是有备而来的,此际款款而谈间,自信之情溢于言表。

“唔……,恪儿可有甚要说的么,嗯?”

太宗沉吟了片刻之后,心中已是有所意动,不过么,却并未急着表态,而是又将问题抛给了李恪。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二位弟弟所言皆是有理,那薛延陀汗国在此际提出和亲,试探我大唐之意甚明,其心已是有异,此无他,概因高句丽面临我大唐之怒火,心必惶急,欲自保,必下死力拉拢薛延陀以为援助,夷男其人素有野心,与高句丽私通款曲乃属必然之事,从此一条来说,无论和亲与否,其对我大唐警惕之心皆浓,故而,欲趁和亲之际起军灭其国,实难矣,倘若攻而不胜,却恐两面树敌,实非稳妥之策哉。”

早在薛延陀使节团到京之际,李恪便已跟陈子明密商过了的,对局势自是有着相当清晰之判断,此际尽管是最后一个被点名的,看似能说的都已被两位弟弟抢了先,然则李恪却是丝毫不慌,但见其大步从旁行了出来,朝着太宗便是一躬,声线平和地便进言了一番,所站的高度明显比越、纪二王要高出了一个层次。

“嗯,那依你看,此事当得如何应对方好?”

太宗之所以放弃了即刻以武力灭掉薛延陀的打算,所顾虑的正是李恪所言的这番道理,正因为此,他对李恪的分析自是极为的满意,但却并不曾加以置评,仅仅只是嘉许地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又往下追问了一句道。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和亲之道不过只能得一时之安宁而已,纵观历朝历代,草原诸部一旦得势,必劫掠我中原之地,和亲与否,皆难遏制草原诸部之野心,故,儿臣以为欲平边患,须得纳其土,以重兵都护之,分封诸部,不许诸部相互兼并,或可得长治久安,此,远景也,终归须得多年之绸缪,方可见奇效,至于而今,依儿臣看来,无外乎两条,一是先西北后东南,于发兵东征前,先行平定西北;其二,便是先东北,后西北,相较而言,前者乃先易后难之策,当是较稳,后者则有望一举定四方,应是各有利弊。”

李恪原本就是个很有大局观之人,加之又有陈子明从旁襄助,此际分析起局势来,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颇见可观之处。

“恪儿对东征一事可都有甚看法么?”

尽管李恪不曾明说,可言语间明显是赞成先西北后东北的,对此,太宗显然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他想来,高句丽才是心腹大患,至于薛延陀么,都已是被打残了的,就算再怎么蹦跶,也掀不起甚大浪来,正因为此,太宗显然是准备先灭高句丽的,此际见李恪意见与自己似乎相左,眉头当即便微微地皱了起来,不过么,倒是没甚苛责之言,而是声线微硬地发问了一句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高句丽国中多山,城池皆依山而建,虽大多简陋,却也不乏坚城,以我大唐之强,胜乃必然之事,所虑者唯粮道转运之艰耳,儿臣思得一法,或可解得此难,现有本章一份在此,还请父皇垂询则个。”

只一听太宗这等问法,李恪便知太宗攻高句丽之心甚坚,实难有所更易,也自不敢再强行进谏,这便紧着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份折子,双手捧着,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哦?递上来!”

太宗乃是马背上的皇帝,自然不会不知道粮道的重要性,实际上,他之所以早早便定下了攻打高句丽的决心,却迟迟不曾发动,固然有着太子造反等诸般事情的牵扯,可更多的则在于粮道的运转颇多碍难之处,这数月来,太宗可是没少为此操心不已,此际一听李恪自言有妙策,兴致当即便大起了,也无甚废话,挥手间便已是下了令。

“诺!”

太宗此令一下,侍候在侧的赵如海自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紧赶着便躬身应了诺,小跑着下了前墀,伸出双手,接过了李恪高举着的折子,紧着便转呈到了御前。

“嗯,恪儿当真有心了,赵如海,宣!”

太宗将折子摊在了龙案上,细细地过了一番,原本微皱着的眉头渐渐地便展了开来,到了末了,平板着的脸也就此展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过么,倒是没急着加以点评,而是一扬手,兴致高涨地道了声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天官赐福 拯救美强惨男二 御女天下 诡秘之主 剑来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偷心龙爪手 穿越1942有空间 猎艳谱群芳 汴京春深 都市花语 陛下不可以! 重回1982小渔村 特种兵重生七零 恶魔军官,放我走! 非凡人生 嫁给二婚大叔,谁高攀了谁 踏星 不良人之白虎星君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抗日之铁血战魂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明末超级土豪 蝉动 朔明 国公凶猛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国军舰 红楼如此多骄 
最近更新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赵匡胤演义 三国凭实力截胡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动荡的大元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我家有个电饭锅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如何拯救德意志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游龙戏唐 凤鸣岐山 - 游龙戏唐txt下载 - 游龙戏唐最新章节 - 游龙戏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