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绯红之月

首页 >> 革宋 >> 革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想当皇帝的领主 霸天武魂 一万年前争霸 铁骨 妖孽王妃桃花多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从山贼开始 天价傻妃:娶一送一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武道凌天 
革宋 绯红之月 - 革宋全文阅读 - 革宋txt下载 - 革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3章 贬值第一波(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三郎这么做一定会出事。”太上皇赵知拙眉头微皱。

“出什么事!事情再大还能比蒙古南侵大?能比临安总投降大?”太后脸色不善。

“你怎么一讲话就如此,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怎么能混在一起?”

“风马牛是不是相及,我从来不在意。我在意的只是你。你身为三郎的亲爹,不站在三郎这边,倒是想着那些官员会不会高兴。他们高不高兴又能如何?”

“你……,他们觉得不安,当然就要和三郎闹。我这也是关心三郎。”

“别扯了。你当了几十年的官,当官的什么时候不和官家闹?而且三郎现在更是兼任宰相与太尉的权位,官员可不光与宰相与太尉闹。他们想方设法给宰相和太尉设下种种绊子,期待让他们罢相!你方才的话说出来,真听不出你居然是当当过官的人。”

“你……,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是想你身为三郎的爹,好歹要站在他那边给他出个主意。”

“这么多年,你从小就把他带走,我是根本管不到他。等他十三岁考上进士之后,他又何时问过我一句!就如此事,三郎事前可否问过我?可否告知给我?我得知的时候还是别人拿着消息过来。你说我不像个当爹的样子,那好歹也让我真的当过一天爹。”

在赵嘉仁的事情上,这次算是夫妻两人之间进行的最透彻的一次谈话。陈太后没想到自己的丈夫竟然是这么看问题的,最初的时候她当然是非常不爽。然而仔细一想,陈太后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她的丈夫没说错,陈太后就是想把赵知拙排除在教育赵嘉仁的范围之外,她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期待教育出一个儿子来。

这下陈太后再没有之前的气势。最初的时候,她觉得先把赵嘉仁养到十八岁再说。没想到这个才气无双的三儿子从小就极有自己的想法,若是说赵嘉仁是按照陈太后期待长成,也不是实情。而且赵嘉仁十三岁就考上进士,从此走上了他自己的道路。正如赵知拙所讲,赵嘉仁再也没有依照任何人的期待行事。

“那……你觉得这件事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陈太后的声音明显温和起来。

“我也和一些官员聊过。大家觉得便是如三郎所讲,四府的丝绸增产三倍,今年也不会有什么大事。然而明年钞法一定会开始乱。”

“怎么个乱法?”

“交钞面额最低就是一张一贯。小民并不用交钞,用交钞的都是一等户二等户,他们手中的丝绸便是跌了价钱,也未必就肯用交钞。到时候只怕就是铜钱飞涨。”赵知拙果断的说道。

陈太后并没有回答。她突然有点明白为何自己一直还觉得赵知拙颇有可取之处,只要不谈及立场问题,赵知拙的见识才干远在陈太后之上。此时陈太后用尽了她所知道的东西,也不过是勉强跟上赵知拙指出的思路。在这时候,赵知拙无疑可以当她的领路人。

见到妻子信服了自己的学识让,太上皇赵知拙心里得意,继续侃侃而谈,“我其实还觉得,也许丝绸的价钱不会如三郎所说的下跌的那么厉害,那样的话,此事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平息下去。”

“绝无这种可能。”听到赵知拙居然敢反对赵嘉仁,陈太后本能的就反对起赵知拙,“三自幼做事就不会无的放矢。他若是觉得没把握让丝绸价格大跌,他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这些年三郎说出来的话,又有哪一次没有兑现?”

赵知拙连连摆手,“三郎执政的这些年,他只有两件事……两件半的事用了强力。一件是打仗,一件是杀宋奸。半件就是继公田改革之后实施了类似均田制的手段。除此之外他执政从来都是顺势而为。以前的时候,三郎还有海航行会站在他身后,现在许多航海行会的人都不支持三郎的做法?”

“为何!”陈太后终于大惊。赵嘉仁走到今天,简单地讲就是‘手里有兵,兜里有钱’。提供钱财的大头就是航海行会,这个赵嘉仁一手创建的团伙曾经吸纳了几乎整个福建路与广南东路的钱财。包括江南各路都有不少人拼命向海上贸易投钱,赵嘉仁赚取的丰厚利益被用来养兵,给官员们支付俸禄。

“为何?因为那些人心里面还是觉得交钞不靠谱。铜钱、银币,放到口袋里都是自己的钱,交钞这东西始终还是公家的钱,没有了公家,这些东西就一文不值。”赵知拙得意的讲述着残酷的真相。看着素来傲慢的妻子在面对这样残酷真相的时候下意识的深深皱起眉头,赵知拙心里很爽,非常爽。

赵知拙当然知道陈太后希望教育出让她称心如意的孩子,也知道陈太后对他赵知拙有许多不赞成的地方。而赵知拙对陈太后没同样有许多不赞成的地方。这位正牌进士觉得陈太后能获得今天的地位,只是她生于进士家,嫁给进士家,生了进士儿子。而她的进士儿子又趁势而起,夺取了至尊的地位。如果没有蒙古南侵,如果没有临安总投降,赵知拙一点都不认为赵嘉仁有能力发动政变,谋朝篡位。

若是说的更直白点,陈太后这一生就是运气好而已,有其他人为陈太后提供地位、权势、钱财。如果说陈太后有什么值得赞赏的,大概就是陈太后从来没有利用别人给她的地位、权势、钱财来胡作非为。

就在赵知拙觉得政务的沉重能压倒陈太后的时候,却见陈太后眉毛微微一挑,露出了令赵知拙不得不感到紧张的表情。每次露出这等表情的时候,赵知拙就会从陈太后这里听到让他并不高兴的话。

果然,就听摆脱了所有压力的陈太后说道:“你说的这些,三郎一定早就想到。他是我的儿子,我知道他一定有了应对之道。航海行会的那些人都是不知好歹的货色,他们觉得手里赚到几个钱,就忘记是谁让他们赚到的钱。这等数典忘祖之辈,必然死于此。”

听妻子发出这样恶毒的诅咒,赵知拙心里叹口气。临安总投降的时候,太皇太后谢道清貌似也是这么一个想法。

也许是母亲过于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上,陈太后对于航海行会的‘背叛’想的有些过了。所谓的背叛也只是有一部分非常依赖丝绸周转的人对于赵嘉仁增产丝绸的行动比较讶异而已。

航海行会的泉州分会此时就在开一个例会。自从航海行会控制了南海航路,赵嘉仁又执掌了朝廷,航海行会就迅速从一个大型的集结性组织,变成了很多主要港口城市集团组成的联合组织。

在航海行会作为集结性组织的时候,各个城市的会员都要不辞劳苦的跑到福州或者泉州开会。一年最少一次,有时候甚至是一年两次三次。所以各家干脆在航海行会所在地派遣长期代表,方便随时开会。

随着更多城市的生产领域融入到航海行会体系,特别是出现了有线电报这个神器,航海行会就很少开全体大会。开次会就要在路上跑一个多月,大家都觉得时间成本太高。所以约定两年开一次全体会议,平时靠电报进行消息往来。

现在召开的会议是泉州本地分会会议,一众航海行会投资人主要议题乃是泉州发展的问题。分会会长神色凝重,他对众人说道:“我等都是跟着官家一起打拼才有今日。然而我等此时面对险恶局面从所未见。广南东路有佛山铁锅,有珠江两岸的丝绸。江南有丝绸,有棉布,徐州那边都能生产钢铁。我福建山多地少,本来百姓生活就困苦。此时大量福建百姓又迁移去了其他地方,这泉州竟然无以为继。所以我请诸位来,就是商议此事。”

真的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听了会长的发言,泉州航海行会的众人都一脸的无奈。曾经的泉州作为最主要的交易点,作为外国海商们聚集的地方,水手们精熟前往泉州的航路,都把船开到这里,所以日子过得很滋润。

赵嘉仁二十岁之前就开始建设沿海灯塔,开始提出并且晚上经纬度的概念。有了灯塔与六分仪之后,老水手们的经验固然重要,而年轻水手只要能够读懂灯塔手册,能够学会操纵六分仪,能够阅读航海日志以及每隔半年就更新一次的洋流与季风的说明,同样可以把船开的又快又好。甚至可以开的更快更远。

到了这种时候,没有本地特别物产的泉州就感到沉重的压力。论位置,泉州不如广州,不如交趾、占城、暹罗等地的港口靠南。论物产,泉州更是不如南边也不如北边。现在广州等地的分会,其实就是由那帮更敢闯的航海行会福建总会的人组成。这些人吸干了泉州母亲的**,转头就扑向别的怀抱。把干瘪的泉州留在身后不闻不问。

“我等到底该怎么做?”泉州分会的会长问道。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多次,但是大家实在想不出该怎么做。现在泉州只是一众船只经过的时候的中继港口之一,船只来了走,走了来,只是如此而已。

“现在泉州没有特别的物产。咱们的船每次南下,都要到广州那边先装几千斤的压舱铁锅。若是我们也能生产铁锅,那就根本不用这么麻烦,直接装上就走。根本不用去广州。”

“可这铁的事情,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靠想可没用。”

“粮食更不用想,我们的粮食还是从南边运来。”

“福州也很惨,以前还从松江府运来棉花,在福州制成棉布。现在松江府自己织布,福州也是什么都不剩。”

“嗯。福建路整个就是沿海有泉州和福州两座大城。周边又多是山,我们还能有什么物产!”

“我去年回了一趟老家。才知道许多事情。那些山村里的穷人没多少地,现在山外有了路子,穷人就走了。本以为少了一半的人,大家就能多出点地,日子自然过得更滋润。却没想到穷人地少,为了谋生就要靠打猎给自家寻些吃食。现在这人一少,又没了猎人,鸟兽胆子就大了,敢到田里肆虐。辛辛苦苦种了几个月的地,要天天驱鸟。等到庄稼快熟之前,野猪就到田里肆虐。肆虐一次,一年的收成就差不多毁了。上等户损失十分惨重,中等户的日子也不好过。我本以为是上等户能留下来,没想到中等户还都没走,上等户就跑了,山里的人更少。那些中等户支撑不住,最后竟然也都跑了。惨啊!”

这个话题立刻引发了众人的支持。有人连连点头,有人则是激动的跟着说道:“原本觉得穷人碍眼,现在才知道山里没了穷人,富人的日子竟然过不下去。以前我无论如何都不信会有这等事。”

“城里也是如此。等穷人走了,才知道他们以前帮闲的时候收的钱可真不多。”

“我觉得福建路如此局面,主要是没了人口。”

所谓真理越辩越明,航海行会的成员都是见多识广之辈,谈论之后也觉得能找到关键。但是找到关键和能解决问题之间相差太远。这些人实在是想不出该怎么才能扭转福建路的颓势。

“不如……我们进程去面见官家吧。航海行会是他一手所创,官家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大概也只能这么最后一搏。有些觉得故土难离的成员对这么一次行动非常期待。觉得自己利益最大的人并没有对此抱以特别的期待。大不了就前往广州或者江南。树挪死,人挪活。只要天下清明,大家在哪里不都是好好的过日子。

于是航海行会的泉州代表串联了福州的代表,在四月乘风北上。到了温州,就有新式蒸汽车船航线。这些人在讶异中快速抵达了杭州,按照规矩给给大宋航海行会的总瓢把子赵嘉仁赵官家投了拜帖。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赵氏嫡女 倚天神雕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魔艳武林后宫传 春满香夏 武师的自我修养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黑铁之堡 艳海风波 都市花语 超凡大航海 退下,让朕来 肥水不流外人田 陛下不可以!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重回1982小渔村 我自地狱来,于人间掌生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 篡清 武炼巅峰 兵器狂潮 藏国 南明谍影 昭昭大明 大明流匪 大明正统 历史扳道工 蝉动 超级修真弃少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朔明 我的公公叫康熙 远东1628 神话版三国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最近更新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穿越大明朱雄英 成州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穿越梁山成霸业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大明抄家王 
革宋 绯红之月 - 革宋txt下载 - 革宋最新章节 - 革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